更新时间:2023-12-30
马岱(生卒年不详),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马超的从弟。早年追随马超大战曹操,-陇上,围攻成都,汉中之战等。后在诸葛亮病逝后受杨仪派遣斩杀了蜀将魏延。曾率领军队出师北伐,被魏将牛金击败而退还。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马岱追随兄长马超逆战曹操于潼关。 九月,马超兵败,马岱随马超退军回到陇上郡县。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九月,马岱随马超投奔汉中依附张……[详细]
|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馀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称帝,建号仲氏 ,但未受人承认。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元气大伤,后于……[详细]
|
孙氏,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讨虏将军孙权之妹,后嫁给左将军刘备作夫人。孙氏嫁给刘备三年,史料并无生育记载。后来回吴,之后生平不可考。《三国志》中孙夫人的真实姓名没有记载,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有提到孙坚之女名曰孙仁,京剧折子戏《龙凤呈祥》名曰孙尚香。赤壁之战后,孙权把他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即孙夫人。孙夫人才智敏捷,性格刚强,具有各位兄长的风格,身边的一百多个侍婢,个个都执刀守卫在她身边,刘备每次进入内……[详细]
|
许褚(?—227),字仲康,谯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的武将,曹操的重要部将之一,和典韦一同统率着曹操的亲卫队“虎卫军”。因为他十分勇猛,所以有“虎痴”的绰号。籍贯 [豫州]谯国谯县 [今安徽毫州] 容貌 长八尺余 腰大十围 容貌雄毅 官至 武卫将军 兄弟姐妹 许仁 相关人物 曹操 马超 曹仁 曾效力过的势力 魏 在野 许褚 - 简明历史……[详细]
|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人.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三国志·襄阳记),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刘备会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庞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从司马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以及三国演义第35及37回的内容来看,司马徽在三国演义中是属于闲云野鹤,与世无争之类型的人物……[详细]
|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 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未有识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交谈起来。两人越谈越投机,就这样一个树上,一个树下,一直谈到深夜。司马徽觉得庞统真正非同凡响,……[详细]
|
文丑(?-200年),东汉末年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大将。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命文丑率军于延津攻曹操,曹操以诱敌之计大破文丑一军,文丑于此战中丧生。明·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根据此段历史描写关羽斩文丑的故事,并广泛流传于后世。文丑是东汉末期袁绍部下的武将。有威名。颜良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孔融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操小心他们。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出兵攻打曹……[详细]
|
王允(137——192年),字子师,东汉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名门旺族的官僚家庭,饱受封建教育,从小好大节,习经传,练骑射,立志报国,被同郡人介休郭泰誉之为“王佐才也”。青年时代的王允,痛恨宦官专权,19岁为郡吏时,即主持正义杀掉了宦官党羽,为害一县的巨患赵津。壮年之后,官拜豫州刺史,与中常待张让拼力争斗,被诬陷下狱,倍经破孩,几乎丧命,只好隐名埋姓,躲避于河内、陈留之间。中平六年( 1……[详细]
|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霍邱,一说河南固始)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将领。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公元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东吴的魏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除掉了东吴的权臣孙綝,被拜为大将军,后为右大司马、左军师,建衡三年(271年)去世。丁奉一生征战,与北方政权从曹操时代打到司马炎时代,侍奉了孙权到孙皓四位吴国君主,见证了……[详细]
|
蔡瑁(生卒年不详),字德珪,襄阳蔡州(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荆州名族,蔡讽之子,姑母(蔡讽之姐)是太尉张温之妻,长姐与二姐先后嫁给黄承彦与刘表成为继室。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代王睿为荆州刺史,当时江南宗贼兴盛,蔡瑁协助刘表平定荆州,仕奉刘表期间,历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诸郡太守,刘表获得汉廷封赐镇南将军时担任其军师。刘表病亡后,拥护刘琮继位,在公元208年曹操挥军入荆州时,与蒯越共同迫刘琮降伏……[详细]
|
刘璋(?-220年),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之一。继父亲刘焉担任益州牧,刘璋为人懦弱多疑,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庞羲攻击张鲁,战败。后益州内乱,平定后,又有曹操将前来袭击的消息。在内外交逼之下,刘璋听信手下张松、法正之言,迎接刘备入益州,想借刘备之力,抵抗曹操。不料此举乃引狼入室,刘备反手攻击刘璋,法正又为刘备内应,刘璋不得……[详细]
|
陈宫(?-199年2月7日 ),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因为心腹。但此后陈宫因曹操杀害边让等汉末名士而与曹操反目,并游说张邈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并先后取得兖州与徐州。下邳城中,吕布不听陈宫两面互补之计,以致失败。……[详细]
|
曹洪(169-232),字子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堂弟,三国曹魏名将。曹洪伯父曹鼎为尚书令,曾任曹洪为蕲春长。随曹操追袭董卓荥阳时,曹军为董卓部将徐荣所败,曹操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讨黄巾、张邈、吕布、袁绍,咸有功劳。曹丕即位时,封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进邑千户。曹洪家富但性格吝啬,后获罪将死,幸得卞太后求情,得以保全。明帝即位时,拜为……[详细]
|
韩馥(?—191年),字文节,颍川郡(治今河南省禹县)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韩馥担任过东汉的御史中丞,之后被董卓派为冀州牧;在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韩馥也是其中之一的参与者。韩馥与袁绍也曾经有意立刘虞为皇帝。当时冀州民殷人盛,兵粮优足,于是袁绍便用计夺取冀州,韩馥-投靠张邈;之后张邈与袁绍的使者见面,韩馥以为是要来杀害自己的,于是在厕所中以刻书用的小刀自杀。韩馥是颍川郡人,为袁氏门生,担任御……[详细]
|
张鲁(?—216年、245年 或259年),字公祺 (《后汉书》作公旗)。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陵之孙。张鲁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称系师),在杀张修后继续在汉中一带传播五斗米道,并自称“师君”。雄据汉中近三十年,后投降曹操,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张鲁去世后谥号为“原”,葬于邺城东。张鲁是张陵之孙……[详细]
|
36、周仓 三国时期蜀汉关羽部将
周仓(?~219年),三国时蜀汉关羽部将,谥封忠义勇公,大阳(平陆县西祁村)人。家贫,靠从解州盐池挑贩私盐谋生,盐霸盘剥特甚,故必躲开盐霸所设关卡,晚上偷运,距盐池要走二三十里山路,要冒很大风险。在长期跋涉下,练得一身硬功夫,两臂有千斤之力。他有卷曲而粗硬的胡须,剑眉环眼,面庞黑中透亮,一双铁脚板,两条飞毛腿,一副铁肩膀,身材长得很魁梧。性情豪爽,办事果断,以武勇为人称道。东汉末年,爆发了大规模……[详细]
|
曹仁(168年-223年),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从祖弟)。三国曹魏名将,官至大司马,封陈侯。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从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官渡大战中,在隐强打败刘备军、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军。赤壁兵败后,曹仁镇守江陵与周瑜拖了一年之久,为……[详细]
|
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中国汉朝皇帝(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他是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中国古代的史书中称刘辩为皇子辩、少帝和弘农王等,但因为刘辩在位不逾年,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汉朝正统的皇帝,不单独为他撰写专属于帝王的传记(即本纪),不过现代史学界也有观点承认他是汉朝皇帝。刘辩在灵帝驾崩……[详细]
|
马腾(?~212年),字寿成,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父马平做天水兰干尉,丢官以后留在陇西,与当地的羌族人居住在一起,娶羌族女为妻,生马腾于陇西。马腾成年后,做了凉州刺史耿鄙的司马。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四月,耿鄙在讨伐韩遂时兵败被杀。身为司马的马腾便拥兵反叛朝廷,与同时反叛的王国、韩遂会合,举王国为首领,进攻汉阳(郡治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汉阳太守傅燮兵败被杀。随后……[详细]
|
李儒,三国时期董卓的女婿、谋士,为董卓所亲信,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堪称智囊。董卓趁乱进京、说降吕布、废立皇帝、迁都长安等举动,均离不开李儒的参谋之功。汉少帝刘辩被废后不满,李儒奉董卓之命,亲自带人入宫,毒死刘辩。后王允使“连环计”离间董卓、吕布,李儒劝董卓放弃貂禅而换取吕布的效忠,董卓最终没有听从,死于吕布之手。董卓死时,李儒卧病在家,被家仆-献出,处斩于市曹之中。李儒,三国人物,生卒 144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