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安徽 > 安庆 > 桐城历史人物介绍

桐城历史人物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马宗琏 [] (?~1802)
  马宗琏,(?——1802),字器之,又字鲁陈。安徽桐城人。马瑞辰之父。嘉庆六年(1801)中进士,曾历任合肥、休宁、东流教谕。马宗琏生性敦实,无他嗜好,唯以著述为乐,精通古训及地理之学。马宗琏年少即跟随其舅姚鼐学习诗与古文词,文采沉博绝丽。因在科举乡试中解释《论语》过位、升堂合乎古制而深得大学士朱珪举荐。后跟从邵晋涵、任大椿、王念孙游历,其学问大进。马宗琏秉承徽派朴学之理念,认为求学之道,解经必须……[详细]
  马瑞辰(1777-1853),字元伯,桐城人,马宗琏之子。嘉庆乙丑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工部都水司郎中,因事遣戌沈阳。文诚公富俊,时为吉林将军,延主白山书院,生徒中式者二人,文诚以课士有效,奏赏主事。洊擢员外郎。复遣戍黑龙江,纳赎回籍。嘉庆乙丑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工部都水司郎中,因事遣戌沈阳。文诚公富俊,时为吉林将军,延主白山书院,生徒中式者二人,文诚以课士有效,奏赏主事。洊擢员外郎。复遣戍黑龙江,……[详细]
  马三俊,字命之,桐城人,马瑞辰之子,马宗梿之孙,优贡生。举孝廉方正,学宗程、朱。以国难家仇,愤欲杀贼。咸丰四年六月,率练勇追贼至周瑜城,力战死,年三十五。著有《马徵君遗集》。……[详细]
张勋 [三国] 清朝将领
  张勋,字小嵩,安徽桐城人。家贫,好倡举义行。尝搜罗桐城节孝贞烈妇女二千馀人无力上闻者,汇请旌表,著总旌录四卷。桐城既破,马三俊起义兵霍山,与之定计,即往见秦定三,以急击舒城,与袭桐之师相应说之,定三不应,事遂败。嗣闻臧纾青统兵至桐,往六安迎之,谓纾青曰:“桐近日贼势与前不类,兵单援寡,难操胜算。不如先助攻舒,舒破,与秦军合,事乃有济。”又数以书劝定三,卒不应,纾青亦不肯往。十一月十七日,遂随纾青督……[详细]
张知行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011995)
  张知行(1901-1995),原名骏,安徽桐城人,生于北京。潘赞化(潘玉良之夫)的表弟。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陆军大学特别班第2期毕业。早年在冯玉祥的西北军任职,1923年任陆军检阅使署学兵团1营营长, 1926年任第15混成旅45团团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军官学校副校长,1930年任反蒋联军第2方面军第1路军直属特务旅旅长,参加中原大战,1936年7月任第32师参谋长,1938年任第……[详细]
潘赞化 现代知名人士、诗人 (18851959)
  潘赞化(1885—1959),字赞华,号世璧,晚号仰聃.西乡(今桐城市练潭乡潘楼村)人。现代知名人士、诗人。潘赞化祖父潘黎阁,曾任清廷京津道台,举家迁居天津。赞化幼年父母双亡,由伯母戴氏抚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举家迁回桐城。光绪二十七年,同堂兄潘晋华与陈独秀、柏文蔚等人,在安庆北门藏书楼,组织“青年励志社”,从事反清宣传活动。他们的行动被清廷列为大逆,四出搜捕,潘氏兄弟被迫-日本,潘赞化……[详细]
潘玉良 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 (18951977)
  • 潘玉良
  潘玉良,(1895—1977),原名杨秀清,原姓张,后随夫姓,改名潘玉良,又名张玉良,字世秀,安徽桐城人,189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幼年时就成了孤儿,14岁被舅舅卖给了伎院作歌伎,17岁时被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赎出,纳为小妾,改名潘玉良,居住在上海乍浦路。热爱艺术的她,于1918年以素描第一名、色彩高分的成绩考进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朱屺瞻、王济远学画……[详细]
  张秉文(1585年—1638年),字含之,号钟阳。安徽桐城人,清代大臣张英的大伯父。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山东左布政使任上,保卫济南,抵抗清兵,以身殉国。妻妾赴大明湖殉国殉夫,家中侍婢十多人也同投湖自尽。张秉文少朗俊,风格标异,大父参政公许为远器。大父即祖父,张秉文祖父是张淳张一包,曾任陕西临巩道参政。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进士,授浙江归安知县。不久,调徽州教授,后迁户部郎中,出……[详细]
  魏文斌,安徽桐城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眼科主任,1965年4月出生,1985年12月入党,研究生文化。魏文斌同志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作为全国知名的眼底病治疗专家,始终践行“做一个人民的好医生,把爱心奉献给渴望光明的患者”的职业理念。从事眼科临床20余年,在眼底病治疗领域持之以恒地践行“在黑暗中-光明”的事业,完成眼科手术近万例,其中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达5000余例。对……[详细]
  李庆宁(1917~1999) 安徽省桐城县人,南京军区原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民国27年(1938)8月入伍,翌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支队政治部服务团组长、连文化教员、连政治指导员、学兵连政治指导员、师直属队政治处组织干事、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华中党校第二队学员、淮南军区医院政治处政治主任等职。民国28年2月-樊家集战斗中,被日寇包围,他率部英勇作战,光荣负伤,战后被誉为“模……[详细]
   章雨苍(1874~1916)号那夫。安徽桐城人。同盟会会员。曾在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六年,归国后受业于章太炎门下,与吴樾、徐锡麟等为莫逆之交。1911年武昌起义时,他在安庆一带响应。民国成立后,任宁国县知事。“二次革命”失败后避居陕西,与陈树藩、张钫过从甚密,1915年寓居西安。是年冬袁世凯称帝,他联合志士密谋讨袁。次年春事泄被捕遇难。……[详细]
  方子哥,1950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籍贯安徽桐城,内地影视男演员。1986年出演由演员王秉林执导的《父与子》开始出道,1987年主演《死去活来》中饰演李清远,1990年出演《警门虎子》中饰演老帅克,1994年以《无人喝彩》获得第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奖,1996年凭借《混在北京》获得第十九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2001年出演《男孩向前冲》中饰演贺小峰父亲,1999年客串《七日……[详细]
  方大铉,生卒年不详,字君节,号玉峡,安徽桐城人。方学渐次子、方大镇弟,方以智叔祖,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授刑部主事,父丧归里,起补户部。不久,卒于京邸。大铉工诗歌古文,著有《听峡斋草》、《搴兰馆集》六卷行世。有子方孔一、方文、方孔矩、方孔性,另有一女方维则。……[详细]
  •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方文为方大铉长子,方……[详细]
  施中诚(1898—1974),字朴如,安徽省桐城人。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四期,抗日名将,曾任国民党嫡系王牌军——国民革命军第74军第三任军长、100军军长、第十一绥靖区副司令、台湾中部防守司令部副司令等职务。施中诚,安徽省桐城人,字朴如。施中诚的祖父是农民,兼做豆腐买卖。四叔施从云参加滦川起义兵败遇难,大伯施从滨则积功位至中将。施中诚的父亲施从礼在家中行二。 施中诚童年丧父,稍长到山东投靠伯父施从……[详细]
  房燕生  (1940.3—) 女,安徽桐城人。 擅长油画。1960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于北京景山学校。从事儿童画教学和研究。1973年调南京市玄武区文化馆从事群众美术工作。南京油画研究会秘书长,研究馆员。作品有《我的中国心》、《知识为你添上有力的翅膀》、《英雄泪》 、《江南春》等。    ……[详细]
  张若澄,[清]字镜壑,一字链雪,自号款花庐主人,安徽桐城人。若霭弟。乾隆十年(一七四五)进士,官至内阁侍读学士。乾隆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他是三朝宰相张廷玉的儿子。张廷玉深得皇帝信任,因此在他年老时,把张若澄叫去南书房给他当助手,就这样一步一步升官了。能写墨花,工山水,善画梅。兼长翎毛。传世作品有《塞花二十四种图册》,纸本,墨笔,描绘塞外花卉二十四幅,细枝柔叶,别……[详细]
  张若霭[清](1713—1746)字晴岚(读画辑略作字景采,号晴岚),室名藕香书屋,安徽桐城人。张若霭有家学,祖父张英、父亲张廷玉均为雍正、乾隆朝大学士。雍正十一年(1733)癸丑科殿试金榜中二甲一名进士,未散馆特授编修,后帝亲授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入直南书房,官至礼部尚书,袭伯爵。以书、画供奉内廷,一日太后出方寸之玉佩,命书心经一篇。竟日而就,因赐上方珍玩无算。善画山水、花鸟,得王糓祥、周之冕遗……[详细]
  张若溎(1703~1787),字若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张廷玉之子,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桐城)人。清雍正八年(1730)进士,授兵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升御史,晋给事中,至刑部侍郎,拜左都御吏。尝充殿试读卷官,乡试考官,山东学政,总裁四库全书馆。七十四岁以疾告休。后又入都参与千叟宴,礼成返里。年八十五卒。……[详细]
  张若渟,(1728—1802),字圣泉,号寿雪。安徽桐城人。张若渟(tíng),张廷玉七子。生于1728年,由贡生纳资为郎,乾隆十四年(1749年)捐刑部湖广司主事,授刑部主事,入值军机处。以郎0为云南知府,升四川建昌道,入为太仆寺少卿,历通政使,内阁学士,补工部侍郎。1800年晋兵部尚书,改刑部尚书;卒于1802年;赠太子太保,谥勤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