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安徽 > 安庆 > 桐城历史人物介绍3

桐城历史人物介绍3

更新时间:2023-12-30

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宁津生(1932.10.22- )著名大地测量专家,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和第二版《测绘学科》主编、《大辞海》分科主编等。长期从事物理大地测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包括地球形状、外部重力场及……[详细]
徐南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徐南平(1961.4.5- )化学工程专家。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市。1989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政府党组成员,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 从事陶瓷膜领域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从筹集经费、培养队伍开始,到创建研究所、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和工程公司,解决了陶瓷膜产业化过程中的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编制国家行业标准,形成了能够与国际先进技术……[详细]
吴曼青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吴曼青(1965.8.29- )雷达技术专家。安徽省桐城市人,1990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获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所长、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院长。一直致力于我国雷达科技事业的发展与创新工作,在数字阵列雷达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工程应用上取得了创造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他较早提出我国公共安全领域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问题,推动了我国公共安全科……[详细]
吴杭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吴杭生
  吴杭生,物理学家 1932年2月19日生于浙江杭州,籍贯安徽桐城。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56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12月4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研究。在铁磁与超导共存问题、过渡金属超导电性、超导薄膜、超导临界温度、第二类超导体、约瑟夫逊效应和高Tc铜氧化物等方面作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取得突出成果。……[详细]
吴立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立新, 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1966年9月17日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市,籍贯安徽桐城。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1年和1994年在北京大学先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大洋环流与气候研究。发现了20世纪全球大洋副热带西边界流区“热斑”现象,系统阐述了副热带环流变异在太平洋气候年代际及长期变化中的作用机理并建立了相关理论,发展了能确定中-低纬海洋-大气通道在气候年代际及……[详细]
陆大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大道,经济地理学家 1940年10月22日生于安徽桐城。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研究,初步建立了我国工业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参与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等多项国家级及地区级规划的制订和战略研究。提出“……[详细]
程和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程和平,细胞生物学家。1962年12月出生,安徽桐城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1987就学于北京大学力学系,获学士和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同时辅修生物学系生理学专业,获第二学士学位;1987-1989 任教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90-1995 留学美国马里兰大学(Baltimore)医学院生理系,获博士学位。曾任美国NIH老年研究所心血管科学实验室钙信号研究室主任,资深研……[详细]
吴奇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奇,高分子物理化学家 1955年3月17日生于安徽芜湖,籍贯安徽桐城。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1987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获选美国物理学会Fellow。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物理名誉教授及理工研究所所长,并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化学和材料科学学院院长。曾任德国BASF公司研究总部高分子研究中心洪堡研究员、激光光散射实验室主管。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详细]
  桐城的嬉子湖中有个小岛叫嬉子墩。在嬉子墩的蓊郁草木中,藏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古墓叫“余珊墓”,墓前神道如仪,石人、石马俱在,乃是一处挂牌保护的省级文物单位。余珊何许人也?史书记载:“余珊,明桐城人,字德辉,号竹城。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原来是个管纪检的言官。言官的本分便是纠察风纪,与不良人事作斗争。然而这斗争的形势却往往极其微妙,因为你面对的常常是比你更加位高权重之人。这时,你往……[详细]
  吴鳌(1739—1799年),字龙海,号漪澜,清代桐城练潭人,被称为布衣诗人。吴鳌自幼聪颖,曾读私塾,但因家贫而辍学,继而从师学理发糊口。剃头之余,吴鳌特别喜欢阅读唐诗宋词和清代名流诗作,经常作诗自娱自乐。他毕生不仕,终身未娶,居住在横山练水之间。吴鳌一生桀骜不羁,得钱常到酒馆买醉,醉后则高卧长吟,最终因贫困无依而死于茅屋之中。他生前自撰墓碑诗云:“生前一醉浑如死,死后还如大醉眠。落日苍山烟雾里,……[详细]
  戴钧衡(1814-1855),字存庄,号蓉洲,桐城孔城人。少时聪慧绝伦,才华早具,写诗撰文颇有才气。 20多岁时恃才自负,刻印了自编的《蓉洲初稿》传世,当时见到这初稿的人,都惊叹不已,说他是个奇才。这本初稿传到了家乡大学者方东树的手中,方先生看了以后笑说:“十年以后,等他的学识磨炼到一定火候的时候,会自责的。”此时,方先生正在研究诗学, 著了一部诗论--《昭昧詹言》,这部诗论代表着桐城派的诗论观点……[详细]
  方观承(1698一1768),字宜因,一字遐谷,号问亭。清代-、著名水利和植棉专家。方观承幼年随父方式济读书,聪敏勤奋,希望通过中举作进身之阶。因戴名世的一场-所累,其祖父方登峄、父方式济均被流放至黑龙江。方观承与兄观永寄身于江宁缄西清凉寺。稍长,随兄步行至黑龙江谋求衣食。沿途山形水势,风俗民情,使他获得了书个上难以得到的知识。雍正十年(1732),福彭出征准噶尔,招方观承为记室。十一年,事平,方……[详细]
  方东树(1772-1851),字植之,晚号仪卫。清代桐城派著名作家、文论家。方东树少承家学,聪慧过人,但科举连连失意,遂绝意功名,专心治学。乾隆六十年(1795)赴江宁(南京)就学于姚鼐,学识大进。中年以后治经史,于文论亦有研究,相继任庐州、亳州、宿松、廉州(今广西合浦县)、韶州(今广东韶关)等地书院讲席。他常常鸡鸣即起,午夜不眠,潜心思考,每有所得,便随手记录下来,结集成百余卷的《待定录》。方东……[详细]
  徐璈(1779-1841),字六骧,号樗亭。清代名士、学者。徐璈父之柱,禀性刚介,耕读传家。徐璈自幼天资敏悟,勤奋好学,通晓经史,尤重经世致用之学。嘉庆十九年(1814)中进士,授户部主事。道光四年(1824)选授山西阳城知县,以迎养0调授浙江寿昌知县,旋迁临海知县。母卒仍回山西任阳城知县,居官6年,引疾归里。徐璈为官清正廉平,所至访民苦,求民隐,顺民意,兴利除害,政绩斐然。尝告诫左右说:“去其太……[详细]
  刘开(1781-1821),字方来,一字东明,号孟涂。清代桐城派著名作家。刘开出生数月丧父,母吴氏日耕夜织,尽心抚育。少时牧牛常依塾窗外,旁听塾师讲课,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塾师颇为爱怜,留馆就读。刘开如饥似渴,遍读诗文。十四岁,以文章拜会姚鼐,姚鼐看后高兴地说:“此子他日当以古文名家,望溪、海峰之坠绪赖以复振,吾乡幸也。”遂收为弟子,授以诗文之法。刘开融会贯通,尽得师传,与同乡方东树、上元管同、歙……[详细]
  姚柬之(1785-1847),字佑之,号伯山,又号且看山人。清代文学家。姚柬之出生官宦世家,系开化府同知、著名书画家姚文燮六世孙,少受学于姚鼐。其体貌魁伟,性格恢奇,出言爽直,妙语连珠。少游京师,应天文试,定亲王奇其体貌,召前问姓字,他睥睨答道:“江南姚柬之也”。定亲王笑道:“狂生耳!入之。”命录为天文生。不久弃去就科举,中道光二年(1822)进士,选临漳县知县。后母亲病故,回家守孝,期满改知广东……[详细]
  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幸翁。姚鼐侄孙,清代-、文学家。姚莹于嘉庆十三年(1808)中进士。先后任平和、龙溪、台湾、武进、元和知县。后由两江总督陶澍、江苏省巡抚林则徐推荐,任台湾兵备道,加按察使衔。道光二十(1840)至二十二年,姚莹与台湾总兵达洪阿合作,率领台湾军民先后五次击退英舰进犯,炮毁英舰3艘,生俘英军150余人,缴获大批装备。清廷以台湾抗英有功,下旨赏姚莹二……[详细]
  方宗诚(1818-1888),字存之,号柏堂。清桐城派著名作家。方宗诚出身儒学世家,少有大志,每日取贾太傅疏及唐宋名篇高声朗读。始受学许玉峰,继师族兄方东树,遍览宋元后儒家之言,多有阐发。太平天国时,避居鲁谼山,不废讲习。著《俟命录》,研究天时、人事及致乱之源,认为士大夫修身、处事、为政之道,在于本纲常,明正学,选拔人才,效用当世。霍山吴竹如任山东布政使时,从友人方鲁生处得《俟命录》,将主要内容函……[详细]
  徐宗亮(1828-1904),字晦甫,晚号菽岑。清桐城派作家。徐宗亮父徐镛,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官太仆寺卿。宗亮少袭骑都尉世职,守志不仕,历参胡林翼、李续宜、李鸿章诸人幕府,以文章交游公卿间。其文章雄健有法度,得桐城派宗传,武昌张裕钊、桐城吴挚甫都极为推重。光绪十三年(1887)徐宗亮作为边将恭镗的幕僚赴黑龙江,考察边境,了解该省与沙俄帝国接壤的部分疆土时被沙俄入侵等情况,并分析了中国与沙……[详细]
  程学启(1829-1864),字方忠。清淮军将领。程学启出身农家,自幼勇武。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夺安庆、破庐州,程学启以千夫长守庐州西门,被太平军俘获,遂加入太平军。陈玉成命其佐叶芸来守安庆。咸丰十一年,曾国藩及其弟曾国荃、曾国葆率清军围安庆,程学启暗与清军约为内应。约期未到而事发,于是夜率亲兵千人抵曾国葆军营。清军克安庆,升程学启为游击,赐戴花翎。后从曾国荃攻无为、铜陵,升任参将。同治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