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728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728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1、康基田 (17281813)
  康基田(1728—1813)字仲耕,号茂园,山西兴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授江苏新阳知县,调昭文。为令几十年,迁广东潮州通判。以获盗功,晋秩同知。累迁河南河北道,调江南淮徐道,治河有声。五十二年,擢江苏按察使。命每年大汛赴淮、徐襄河务。六月,河南睢州河溢,基田奉檄驰往堵筑。次年,迁江宁布政使,兼河务如故。五十四年,署江南河道总督,寻回任。六月,基田防汛睢南,值周家楼河溢,上游魏家庄大埽翻陷,基田压……[详细]
2、戴第元 西江四戴(17281789)
  戴第元 (1728--1789) 字正宇,号簋圃,又号省翁,大庾县 (今大余县)人。戴第元家境寒素,从小聪明俊秀,13岁入县学,即能诗擅文,得“神童”之誉。童试时得到南安府知府和江西提学的赞许,被选入府学。自此更加勤奋努力,乾隆十八年(1753) 中举,次年会试中副榜,选为兴安(今横峰)县教谕。二十二年(1757)中进士,改庶吉士,后授翰林编修。二十七年任江南行省乡试副主考官,选拔出来的学者中包括……[详细]
  爱新觉罗·永璜(1728年7月5日-1750年4月21日),乾隆帝长子,生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生于雍正六年五月廿八日。乾隆十三年,因不懂礼数,被乾隆责备,因而失宠。乾隆十五年三月,薨。追封定亲王,谥“安”。个人生平乾隆十三年(1748年),高宗南巡,还跸次德州,孝贤纯皇后驾崩,永璜以大阿哥身份迎丧,但其间因与三弟永璋表现得不够伤感,被高宗斥责二人不合体统,亦不懂礼节,更暗示二人被取消立储资格。其实……[详细]
4、鲍廷博 (17281814)
  鲍廷博(1728—1814),字以文,号渌饮,祖籍安徽歙县,后定居桐乡青镇(今乌镇)杨树湾。父鲍诩,广收古籍,筑室收藏,取“学然后知不足”义,名其书室为知不足斋。廷博为歙县秀才,亦勤学好古,不求仕进,喜购藏秘籍,所收甚富。浙江学政阮元每于按试嘉湖之便,乘小舟至杨树湾观所藏书。收藏既富,即刊刻《销夏记》、《名医类案》等行世。其校雠之精审,极受时人称道。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所刻刊之青柯亭本《聊斋……[详细]
5、钱大昕 清代史学家、学家(17281804)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又字辛楣,号竹汀,江苏嘉定人。十五补诸生,有神童之目。初从长洲沈德潜游,颇擅属辞,为吴中七子之冠。既忽叹息曰:“经之未通,乃从而绣其鞶帨乎!”故闳览群籍,综贯六艺,勉为洽孰之儒。适紫阳院长王侍御峻询本邑人材于王鸣韶光禄,爰以先生对。鸣韶,盖先生之舅兄也。侍彻因告之巡抚雅公,檄召至院,试《周礼》《文献通考》两论,下笔千余言,悉中典要,公及侍御并惊为奇才。高宗南巡……[详细]
6、张若渟 (17281802)
  张若渟,(1728—1802),字圣泉,号寿雪。安徽桐城人。张若渟(tíng),张廷玉七子。生于1728年,由贡生纳资为郎,乾隆十四年(1749年)捐刑部湖广司主事,授刑部主事,入值军机处。以郎0为云南知府,升四川建昌道,入为太仆寺少卿,历通政使,内阁学士,补工部侍郎。1800年晋兵部尚书,改刑部尚书;卒于1802年;赠太子太保,谥勤恪。……[详细]
  阮葵生(1728~1789),字宝诚,号山,晚号安甫。清雍正六年(1728年)生,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人。历任刑部郎中、河南道监察御史、通政司参议、刑部右侍郎。其父阮学浩,进士。他年轻时随父亲在京城,了解国家掌故。乾隆年间,以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处,他才识卓越,作文下笔立就,耿直不面谀人,“人有过,面斥之,退而相忘”。到刑部任职后,“熟精法科,屡决大狱。通敏无窒碍,遇大事众不解决者,片言立剖,洞悉……[详细]
8、吴道凝 (17281810)
   吴道凝(约1728-1810),平昌县灵山乡(今元山镇)草坝村人。 乾隆庚辰恩科举人,曾授顺天府房山县知县、华阳教谕,工书法,擅骈文,所作《巴灵台赋》流传甚广。相传乾隆皇帝读后盛赞其文,并赏慕巴灵台秀丽风光,曾拟御驾亲临,无奈当时蜀道险阻,未能如愿。 现巴灵寨石壁上仍留存其手迹“巴灵台”三个石刻大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