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林伯熙(1909~1942) 字鹤琴,1909年生于重兴镇柏茂村。父亲林濂英是个进步绅士,是重兴一带有名的富户。小时在家乡小学读书。1926年考进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初中毕业后,到南京高级中学就读,1932年考进中山大学外文系。1936年毕业返琼,在重兴圩开办私人图书馆,经营进步书刊。 抗日战争爆发后,主动配合当地共产党,做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教育工作。1938年春,在中共琼东县振中区……[详细]
|
江祥凤(1917~1941) 潭牛镇文通村人。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尚未成年就为孤苦的母亲分担生活重担。当过砖瓦窑泥工,推过人力车、烧木炭出售和削制木屐等。从小好胜心强,艰苦的生活磨炼了爱憎分明、机智勇敢、多谋善变的性格。 1939年初春,替牛皮商运货到湛江出售,在冯坡的海边,目睹日军火烧渔船,将20多名渔民活活地投入大海淹死,而这群杀人狂人却站在海滩上大笑。他带着满腔怒火转回故乡,立志要为……[详细]
|
詹 镛(1911~1941) 原名詹行合,又名友寒。1911年出生于宝芳乡坡头村的一个中农家庭里。 他是个独生儿,6岁便进小学读书,12岁毕业后,往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就读。幼年天资聪明,智力出众,在小学和中学读书时都是校中的优等生。1927年,中学毕业后回到故乡。在“四·二二”-政变中他目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感到非常愤恨,激发了他的革命热情,此后,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当地国民党团董……[详细]
|
陈 琴(1911~1940) 原名陈继猷,又名陈奋,1911年生于昌洒乡(今昌洒镇)抱才村一个贫农家庭。父亲过早弃世,寡母抚养,小时他只读过几年书,辍学后,在家务农,母亲为他娶个童养媳,生有两个男孩(陈业汇、陈业合)。 1928年,到新加坡谋生,1929年参加马共领导的马来亚赤色工会组织,多次参加与领导过星洲洋务工人为改善生活的-斗争。1930年2月,参加马共组织,不久,任星洲洋务加东区……[详细]
|
符 克(1914~1940) 原名符家容,1914年出生于昌洒镇东太山村的一个贫农家庭。自小聪明伶俐,小学时,读书勤奋,学业很好,每逢考试,榜标第一。 1927年参加了童子团,并被选为乡童子团团长。次年春,符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广州市南海中学。 1933年高中毕业,准备报考大学,因父亲被资方辞雇,经济拮据不能如愿。按照父亲的旨意,同年赴越南,在西贡市当小学教师。1935年在堂兄接济……[详细]
|
刘炎喜( ~1935) 南阳镇坑刘村人。1933年春任中共文昌县委-,在人民革命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逐渐同全县地下党员取得联系,恢复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1935年5月,带领县工农红军部分队伍,袭击国民党文昌县府后,返回便民乡湖尾仔村,叛徒告密,被国民党常备队包围袭击,在突围中牺牲。……[详细]
|
曾一贯(1906~1933) 锦山镇恒产村人。幼年在家乡小学读书。1924年在广东省第六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进步组织。1927年人上海大厦大学读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中共福建省委秘书处及组织处工作。1930年任中共福州市特委-,同年任福州市行动委员会-。1931年负责沪西工运工作。1932年赴江西中央苏区参加红军。1933年于赣南某战役中牺牲,时年27岁。……[详细]
|
胡 斌( ~1932) 原名符斌,文昌县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后转到东江坚持斗争。 1929年春,在张云逸领导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任第一营营长。在部队中开展士兵运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部队成为中共领导的革命队伍。同年10月,-、张云逸率领教导总队和第四大队开赴广西西部的百色地区,准备武装起义,张云逸以右江督办之名任命胡斌为……[详细]
|
谢冠洲(1908~1932) 原名明玖,又名春晖,别名木森,湖山乡茶园村人。1924年,小学毕业后考进琼崖公学读初中(第一期)。1925年,公学停办,转学府城琼海中学继续就读。1926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琼崖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二二-事变前夕加入中国共产党。事变后,党组织从城市转向农村,发展革命力量,建立农村革0据地,领导武装-,开展土地革命。这时,冠洲和四妹琼香(即谢飞)也……[详细]
|
邢慧学(1904~1932) 又名邢冬梅,女,文教镇水吼村人。小年在家帮助父亲操劳农活。17岁由父母包办许配嫁人,因对这桩婚姻不满意,婚后不久就从夫家出逃,后到当时琼崖的文化中心府城求学。在府城,她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思想上得到极大的启迪,很快就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去。1926年初,她进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初中第八班就读,当时她已是-中的活跃分子,经常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政治活动。2月,一批中……[详细]
|
傅佑山(1904~1932) 迈号镇德清村人。从小聪明敏捷,读书勤奋用功,成绩优异,还练就一手好毛笔字,在明智小学(现龙头小学)高小毕业后,被聘为振德小学教师。1927年,在革命与-殊死搏斗中,在同村的傅启云、傅启霖的指引下,参加了革命。他以教师职业为掩护,经常在野外树林深处,秘密刻印传单,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春夏间,任文昌县便民区(一区)区委-。在此期间,他常在文昌县第一区区立第一高小学校……[详细]
|
邢性初(1893~1932) 原名福真,宝芳乡美柳村人。1924年参加革命,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革进乡支部组织委员,兼任革进乡农民队长。他积极响应中共文昌县委的号召,坚决执行当地党组织的决定,带领该乡农军大力配合琼崖讨逆革命军第五路军(文昌)攻打文教、东阁等反动民团据点,为横扫地方封建军阀势力做出了一定贡献,成为文昌县参加早期革命武装斗争的英勇战士之一。 大革命失败后,由于……[详细]
|
陈业祝(1905~1931) 昌洒镇抱才村人。15岁赴新加坡跟随三兄陈业杰,边读书边做工,开始接触革命同志,并在其影响下参加了革命活动。1925年回国,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192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蒋介石发动-政变后,从广州返回琼崖继续闹革命,分配到琼崖讨逆革命军第五路军(文昌)第一连工作。革命正处于低潮,他返回老家,向群众宣传革命,指出革命是长期、曲折的,号召广大群众要振作……[详细]
|
黄朝麟(1906~1929) 字玉书,生于1906年,南阳乡潭福村人。父黄有伍,以农为业。妻符苑琴,革命烈士。幼年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优良,能言善道,深受长辈的喜爱。 1921至1925年,由华侨资助,进入文昌中学就读。在大革命浪潮的激发下,他和符荣鼎、陈弼、韩逵元、刘统伦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一道,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 1926年3月,文昌党团支部成立,黄朝麟被吸收参加了中国共……[详细]
|
陈大机(1899~1929) 迈号镇地平村人,1899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0岁丧父,全靠母亲教养成长。小学毕业后,在迈号墟当小贩,卖杂货。结婚一年后,赴马来亚谋生。在吉隆坡平民夜校从事革命活动并参加了共产党,后被逮捕入狱。1927年6月,被驱逐出境,从马来亚回到家乡。 凭马共秘密介绍信到文昌县南阳,和中共文昌县十九区委接上关系。区委认为其未暴露其政治身份,便派回老家地平村进行地下活……[详细]
|
吴冠群(1903~1928) 女,抱罗镇高堆村人,1903年生于一个小康家庭。父亲是一名土医师,在抱罗市开设药材铺并有少量田地出租,生活较宽裕。 冠群与弟弟从小随父亲在抱罗、海口等地生活。读完小学后,18岁进府城匹谨学校读初中。在三年的学生生活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思想进步很快。 1926年1月,从府城回文昌参加革命活动。出色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员。 ……[详细]
|
叶文龙(1900~1928) 铺前镇田良尾村人。祖父和父亲在封建社会都在四川为官,是位官宦子弟。幼年时父亲就为他专聘家庭教师,受到良好的教育。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随父返回故乡。后来父亲受聘为琼崖中学(现琼台师范学校)国文教员,随父读书,成绩优异。性格好动,天资聪颖,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五四”运动爆发,消息传到琼崖,率先投身这个运动,和杨善集、王文明组织府城五校一千多名学生集合在五……[详细]
|
符 节(1899~1928) 原名符戴徐,字宝初。海南文昌县东郊乡下田村人。幼年在村中私塾读书,1914年考入东郊宏文高等小学,勤奋好学,成绩名列前茅。高小毕业后,在家乡小学当教员。任教期间,课余时间阅读各种进步书刊,受到革命思想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和-运动,常向学生和村民宣传-的意义,并利用课余时间写大字标语、印发传单,扩大政治影响。1921年,和徐成章、冯平……[详细]
|
冯平(1899~1928) 原名冯夙藩,字茂南,参加革命后改名冯平。海南文昌县大昌乡(今东路镇)美德村人。琼崖工农红军创始人之一。1899年3月11日,出生于贫农家庭,8岁进村中“育民学堂”读书,高小毕业后,考入琼崖中学(今琼台师范学校),毕业后入上海文化大学读书,一年后回到广州上大学。在此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革命书刊,探索革命道路,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23年,被中共中央选送到苏联莫斯科东……[详细]
|
冯爱媛(1905~1927) 女,东路镇美德村人。出生一个私塾先生家庭,从小得到较好教育。1924年考进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在杨善集、王文明等革命宣传影响下,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革命活动,走上街头,发表演说,高唱革命歌曲,宣传教育群众。1926年3月,六师成立了共产党、共青团支部,她被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秋,琼崖妇女解放协会成立,她当选为协会委员(一说副主席)。不久,被派到琼东县开展革命活动……[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