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韩起(?—公元前514年),姬姓,韩氏,名起,谥号宣,史称韩宣子,韩献子韩厥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六卿之一,政治生命超长的政治家。公元前566年,时任正卿的韩献子韩厥告老,晋悼公应允并破格提拔荀罃执政。韩厥的长子是韩无忌,韩无忌却以自己有略微的残疾为由推辞,向晋悼公推荐自己的弟弟韩起为卿。不是嫡长子的韩起幸运的成为韩氏家族的宗主。此后韩起一直在晋国高层任职,于公元前563年协助晋悼公复兴晋国霸……[详细]
|
韩舆,又名韩子舆,是晋国韩氏家族的领袖之一,为韩氏第四任领袖,承袭父亲韩简担任韩氏家族领袖。韩舆死后,儿子韩厥继位。 《左传》记载,前589年的鞍之战中,韩厥担任晋军司马,作战前一天,韩厥梦见父亲韩舆告诉自己,作战时不要站在战车上的左右两边。这样在战斗韩厥免于被齐顷公射杀。……[详细]
|
韩简,姬姓,韩氏,名简,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是韩武子韩万之孙,韩赇伯之子,承袭父亲韩赇伯担任韩氏家族第三代族长。曾跟从晋惠公迎战秦军。死后谥定,又称韩定伯,儿子韩舆继位。……[详细]
|
韩赇伯,姬姓,韩氏,名赇伯,又名伯胜,韩万之子。生卒年不详,生活于晋献公时代。是晋国韩氏家族的领袖之一,为韩氏第二任领袖,承袭父亲韩万担任韩氏家族领袖。韩赇伯死后,儿子韩简继位。……[详细]
|
韩万,姬姓,韩氏,曲沃(今山西闻喜)人。名万,谥武, 故称韩武子,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前679年前后。曲沃桓叔的庶子,曲沃庄伯的异母弟,即曲沃武公(晋武公)的叔父。春秋初期晋国的著名的政治家。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先祖。曲沃武公即位为晋侯后,将韩原封给了韩万作为采邑,因而以韩为氏。生子韩赇伯。……[详细]
|
魏武侯(?—前370年),姬姓,魏氏,名击,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文侯之子,战国初期魏国国君,前395年—前370年在位(《史记》、《资治通鉴》误载魏武侯前387年即位,前386年为魏武侯元年。据《竹书纪年》则为前396年即位,前395年为武侯元年)。他是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第二代国君,在位期间将魏国的百年霸业再一次推向高峰。……[详细]
|
魏桓子 (?─前446年),又称魏宣子,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魏氏的领袖,姬姓,魏氏,名驹,魏襄子魏侈之子。 魏侈死,桓子即位。魏桓子和赵襄子、韩康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瓜分了他的领地,他们三家的领地更大了,超过了诸侯。 魏桓子去世后,魏文侯继位。春秋末晋国六卿之一。魏侈之孙。与范氏、中行氏、智伯、赵襄子、韩康子同为晋六卿。范氏、中行氏灭后,四卿之中,智伯最强。前454年,智伯强行向魏、韩索地,又向赵襄……[详细]
|
魏襄子,名叫魏侈,又名魏曼多、魏哆,是战国时期晋国魏氏的领袖。据说,魏襄子和范昭子(范吉射)都很讨厌对方。他的儿子魏桓子和赵襄子、韩康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瓜分了他的领地。他们三家的领地更大了,超过了诸侯。……[详细]
|
魏取,中国春秋时代晋国的武将、政治家,魏氏第六代领袖。姬姓,魏氏,名取、谥号简。魏献子魏舒之子(《史记·卷044·魏世家》称魏襄子魏曼多是魏献子之子)。史称魏简子。魏取死后,儿子襄子魏曼多继位。……[详细]
|
献子(?—前509年),汉族,姬姓,魏氏,名舒,亦名荼。东周春秋后期晋国大夫,著名的军事改革家、军事家、政治家。晋名将魏昭子绛之孙,晋军步战的创始者。在军事史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由车战向步战的转移,仅此一件,就足已使他名垂青史。魏舒方阵的出现是春秋军事史上的大事,是我国车战向步战转变的划时代的标帜。魏舒方阵早于古希腊的多立斯(Dorians)伊菲克拉特方阵110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兵方阵。晋顷……[详细]
|
魏悼子,春秋时晋国大夫。魏氏最早出人头地的先人魏武子犨长子。魏之先世毕万以军功封于魏(今芮城县境内),是魏悼子承上启下徙居于霍(今霍州市境内),前562年,魏昭子始居安邑,即今禹王城。到战国时,魏惠王31年(前339年)才迁居大梁,其间安邑作为魏都共计223年。魏悼子子魏绛,春秋大名鼎鼎,8年9合诸侯的晋卿。……[详细]
|
魏武子(生卒年不详):姬姓,魏氏,名犨,谥武。故魏犨又称魏武子。《左传》载其为毕万之孙,《史记》载其为毕万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勇力闻世。魏犨追随公子重耳-在外十九年。晋文公回国当上国君后,封其为大夫,曾任戎右。城濮之战中,堵截楚国败兵,重创楚军。魏犨曾在一次与曹国的战争中违抗命令,擅自进攻僖负羁并烧了僖负羁的家,而且在进攻的过程中受了重伤,这让晋文公很不高兴,想下令杀了他,但由于他在紧急时刻……[详细]
|
关审,字问之,关羽之祖父。永元二年庚寅生,居住在解州常平村宝池里。记载说他“冲穆好道”,常以《易经》、《春秋》训其子,于永寿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详细]
|
羽父关毅,字道远。性至孝,父审卒后,在墓上结庐守丧三年,除丧,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羽长成后娶胡氏为妇,灵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详细]
|
关彝 (?-264年)三国时期蜀汉官吏。河东解(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关羽之孙,关兴庶子,于兄长关统去世后继承爵位。公元264年元月十八日,姜维的复国大计宣告失败,被魏军围攻时手杀五六人后死于乱军之中,之后钟会也被杀害,钟会的心腹也一一被杀,关彝死于乱军之中。……[详细]
|
关统,并州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关羽之孙,关兴之子,关彝之兄(或弟)……[详细]
|
曲沃庄伯(?―前716年),姬姓,名鳝,谥号庄,排行为伯。晋穆侯之孙,曲沃桓叔之子,晋武公的父亲,春秋时期曲沃的封君,前731年—前716年在位。前731年,曲沃桓叔去世,鳝继任父位,称为曲沃庄伯。前724年,曲沃庄伯攻打晋国都城翼城,杀死晋孝侯。前718年,曲沃庄伯趁晋鄂侯去世之际,兴兵攻打晋国。周桓王派兵讨伐曲沃庄伯,曲沃庄伯兵败,逃回曲沃防守。此战曲沃虽败,但却大大摧残晋君势力。前716年,……[详细]
|
曲沃桓叔(公元前802年─公元前731年),姬姓,名成师,谥号桓,排行为叔。晋穆侯之子,晋文侯之弟,春秋时期晋国曲沃封君。公元前745年,受封曲沃(今山西省曲沃县),时年五十八岁。曲沃桓叔有德行和才能,在百姓心中威望很高,所以多许有志之士纷纷投奔他。公元前739年,晋国大臣潘父弑杀晋昭侯,迎立曲沃桓叔。曲沃桓叔想入晋都翼城,但遭国人攻打,曲沃桓叔只好退回曲沃。晋国人立晋昭侯之子平为君,是为晋孝侯。……[详细]
|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 ),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万荣县) 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官至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天顺八年(1464年)卒,赠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谥号文清,故后世称其为“薛文清”。隆庆五年(1571年),从祀孔庙。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详细]
|
张献恭,张守珪之弟张守瑜子。累以军功官至试太常卿,兼右羽林将军,代献诚为梁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山南西道节度观察使。大历十二年七月,献恭破吐蕃万余众于岷州。建中二年正月,加检校兵部尚书,为东都留守。三年正月,为太府卿、容州刺史、本管经略招讨使。四年七月,与浑瑊、卢杞、司农卿段秀实与吐蕃尚结赞筑坛于京城之西会盟,如清水之仪。兴元元年六月,转检校吏部尚书,仍与一子正员官。卢杞移饶州刺史,给事中袁高论其……[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