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河北 > 保定历史人物介绍9

保定历史人物介绍9

更新时间:2023-12-30

  王强(1923~1947)又名王纪恒。易县东山南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被选送到抗大二分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任易县五区区委书记。王强所在的五区地处狼牙山脚下,是日军重点“扫荡”、“蚕食”的地区。日军在这个地区建立伪政权,推行保甲制度,到处捕杀共产党员和抗日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王强带领区、村干部开展生产自救,组织群众开展反“扫荡”。他经常到敌人-最严密的塘湖、渭庄等村……[详细]
  石更有(1923~1964)唐县温家庄村人。少年时即随父兄务农,为人忠厚正直,深得乡民称赞。1948年2月2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六十军一八○师五四○团一○一连当战士。是年10月调师部侦察连。1949年12月任侦察连班长。1950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随第六十军进四川峨眉山区剿匪,参战18次。1950年夏,所在部队以眉山师分团番号参加峨眉山将军庙剿匪战斗,立特等功。1950年秋,所在部队以六……[详细]
  杨宝华(1924~1941)许建民(1925~1941)杨宝华,女。易县孔各庄村人,家住大东沟口(今君玉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她家成了龙华县地下交通站。1939年哥哥抬担架牺牲后,她继承哥哥遗志参加了革命。许建民,女。易县许家村人。全家逃荒要饭,建民也被迫当了童养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良岗一带成了抗日根据地,许建民也摆脱了封建婚姻,参加了妇女自卫队。1939年,杨宝华、许建民一起被送往紫荆关……[详细]
  马秋环(1924~1943)女。唐县歇马村人。1938年参加妇救会工作,翌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当选为歇马村抗日组长。为工作需要,努力学文化,一年内就学会开单据、写便信。工作认真负责,拥军优属、做军衣军鞋、救济灾民等样样工作走在前面,多次受到区委表扬。1941年其兄参加破交战时牺牲,母亲哭瞎双眼,嫂嫂忧思成疾,家中毛驴被日军抢走,村里汉奸乘机破坏,将村干部名字写在大庙墙上威胁,父母为她发愁……[详细]
  李启元(1924~1996)雄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黄土岭、百团大战、绥东、大同、太原、青沧、保南、保北、清风店、石家庄、察南、平津等战役。1945年2月,奉命到晋察冀军区炮训队学习,同年晋察冀军区部队在张家口战役中,缴获了一批敌人的军用物资,组成了炮兵部队,李启元被任命为炮兵团一连连长。1947年在攻打定县的战斗中,李启元指挥炮兵……[详细]
  何小排(1925~1941)女。定县(今定州)大近同村人。幼年丧父,依母度日,生活困苦,又耳闻目睹日伪军暴行,更激起爱国热忱。1939年被选为大近同村妇救会主任。该村距日伪据点仅l公里,但她毫不畏惧地组织本村妇女开展抗日工作,做军鞋,编草帽,护理伤员,拥军优属。1941年6月23日夜,何小排隐蔽在东念自疃姐姐家,被汉奸发现告密。24日拂晓,日军小队长角大黑、伪警备大队长韩木带领日伪军将其搜出,绑到……[详细]
  阎建章(1925~1996)蠡县辛兴村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担任辛兴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情报站站长、游击队长等职务,带领民兵和群众配合八路军冀中军区部队开展抗日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仍然担任辛兴村党支部书记,在蠡县建起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拖拉机站,率先实现农业耕作机械化。1954年出席全国农业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58年辛兴村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19……[详细]
  侯占友(1925~2003)曲阳葫芦汪村人。幼年随母亲逃荒到唐山,1946年到开滦煤矿做工。1948年唐山解放后,任赵各庄煤矿机电科运行车间起重工班长。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完成本职工作后,经常坚持到井下采煤区义务劳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他就参加义务劳动491个工作日。在其带动下,开滦煤矿实现了“四五”翻番,原煤产量由1000万吨上升到2000万吨。20世纪70年代,为缓解当时全国煤炭的紧……[详细]
  师丙寅(1926~1946)徐水师庄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曾任徐水县八区民兵连长、游击队长。1943年7月因连日暴雨,沟满濠平,村民纷纷下河捕捞鱼虾,在路家寺站岗的伪军贪婪地注视着人们的收获。师丙寅路过看到这一情况,“空手缴枪”计上心头。他下河混入捕鱼的人群,故意大喊大叫制造气氛,站岗的伪军禁不起0,放下枪上前看鱼,师丙寅乘机跃上公路,捡起枪便跑,伪军发现后紧追其后,师丙寅回身将伪军击倒。待据……[详细]
  张尚志(1926~1989)唐县刘家庄村人。1946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晋察冀兵工厂工作,先后任组长、队长职务。1947年7月因火药0事故,双目失明致残,后经个人再三申请,被批准复员回乡。张尚志回乡后,仍以革命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身为残废军人,不靠国家救济,克服重重困难,学会各种农活,走路靠记距离,浇园靠记辘轳折数,栽菜靠拉绳,拉车架辕跟人走,锄地、担水、打墙、起粪等都自己干,很少请人帮……[详细]
  孙生禄(1928~1952)定兴坊上村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孙生禄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任空军某部飞行中队长,和僚机飞行员马连玉并肩作战,配合默契,每次空战都相互激励,坚定必胜信念。1952年11月15日,孙生禄、马连玉在大同江上空巡逻,正待返航时,孙生禄忽然发现两架敌机,立即与僚机取得联系,二人架机猛追上去。孙生禄正要攻击敌机时,后面又有两架敌……[详细]
  刘维昌(1928~1983)唐县高昌屯村人。194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在攻打太原战役中,任汽车三队驾驶员。该队为向前线运送0,遭国民党军密集炮火拦截,致使汽车三队一个班的战士牺牲。在此情况下,刘维昌挺身而出,机智勇敢地按时将一车0送到,保证了此次战役胜利,受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表扬,立一等功、获模范共产党员称号。此后,长期从事军队汽车运输工作……[详细]
  田进财(?~1944)容城西牛营村人。1939年秋,冀中四分区北上工作团到容城县开辟抗日工作,他参加了青救会。1940年1月任本村青救会副主任,2月到县青救会受训,加入中国共产党。期满回本区任区救会执委。1941年、1943年曾两度被敌人捕去,严刑拷问,始终未暴露革命工作的任何秘密。1943年任本村情报组组长。不久,调任本区治安员。1943年12月,田进财调县公安科受训,回家过春节。农历正月十五,……[详细]
  陈洛山(?~1944)徐水德义庄(今刘林庄)村人。1937年抗日战全面爆发后,参加了本村的抗日工作。德义庄是徐水县抗日根据地,抗日所需物资经常坚壁在该村。1944年8月26日拂晓,日伪军秘密出兵偷袭德义庄。村武装委员会主任陈洛山知情后,立即将存放在刘文志家中的军装、弹药向一个山洞转移。当搬运最后一捆军服时,日伪军已进村,他急中生智,将土炕扒开,把军服放在里面,让刘文志也躲进去,盖上席子,趁敌人尚未……[详细]
白维鹏 革命烈士 (19301964)
  白维鹏(1930~1964)蠡县北沙口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历任互助组长、初级农业社长、生产队长,为支援国家建设曾多次带头超额交售粮棉。1953年冬,为集体打井献砖1000多块,献棉被、皮袄给打井班御寒。1957年冬,赴内蒙古为生产队买马,为节约集体开支,2000多里步行而归。在生产斗争中,他带头劳动,练就一身好本领,群众誉其为农业生产的好把式、“排头兵”,曾多次被评为县农业生产先进工作者。1……[详细]
  解秀梅(1930~1996)女。高阳于堤村人。13岁时当了村剧团演员,1948年8月参军后一直在部队文工队工作。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解秀梅参加了志愿军赴朝鲜战场。在艰苦的行军中,爬山涉水,风餐露宿,但解秀梅从不叫苦,总是把战友们的米袋、背包等抢过来放在自己肩上。她和同伙们赶到队伍前面唱起快板搞宣传,战友们看着她们充满活力的宣传鼓动,加快了行军的脚步。每到宿营地,她还不知疲倦地给同志们烧水做饭、烫脚……[详细]
董树华 革命烈士 (19371966)
  董树华(1937~1966)涿县(今涿州)韩村人。1956年高小毕业后,参加家乡农业建设,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做报务工作,担任副班长。1960年服役期满后,分配到新城县(今高碑店市)邮电局工作,1961年调方官支局当投递员。他热爱本职工作,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他提出把县局经新城支局次日转到方官的邮件,改为从县局直接提取邮件当日投递。这样方官地区各单位能看到当日报……[详细]
张趁国 革命烈士 (19401970)
  张趁国(1940~1970)清苑良寨村人。1958年高小毕业后,到保定酱菜厂当工人。1960年被保送到北京纺织学院学习。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班长、排长、汽车教导队指导员、队长,他所领导的单位,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一次因肝炎住院,病未痊愈,就提前出院,投入紧张的工作。为给国家节约煤炭,他带病和战士一起上山打柴,每次总是爬到最高处,不顾肝痛,背负百斤柴草,穿越在乱石丛林中。服役9年,先……[详细]
宋增娣 革命烈士 (19571985)
  宋增娣(1957~1985)女。定县(今定州)李亲顾村人。小学读书时,就积极参加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到失学的困难同学家中送鞋和衣服,感动的家长让孩子继续求学。连续6年帮助无亲人的彭秀菊老人洗衣做饭扫院子,老人患病后用自己的零用钱为老人买食品。“文革”期间父母受冲击,她也受岐视,下乡插队。下乡插队期间,被评为农田水利建设模范。在定县市庄村任电影放映员时,四次获先进工作者和“三八”红旗手称号。1976……[详细]
  陈占保(1969~1988)唐县西马寨村人。幼年热爱学习,立志作雷锋式的好青年。1984年8月,他和本村同学陈文凯去拔茄中学路上,看见一位60多岁的残疾老人骑三轮车摔倒在路边深沟里,赶紧扶起老人,将车推上公路,把翻到沟里的日用杂物一件件装到车上。还有一次,他发现一台拖拉机掉下一袋大米,急跑追上拖拉机告诉了失主。村民蔺爱霞手脚不方便,生活有困难,他包下了她家的吃水,并经常帮她做杂活。1988年2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