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刘吉年(1908~1942)别名刘迪刚、王焕章、贾炼。安国南章村人。家中较富裕,1919年考入安国县石佛高小,1922年考入保定烈士田中学。1925年转保定同仁中学,1928年毕业回家务农,结识了中共党员徐云甫,他们常在一起谈古论今,探讨民族兴亡、民众解放等问题。1930年,刘吉年担任本村小学教师,同年参加县政府教育科举办的师资培训班,受中共地下党员王晓楼影响,接受了马列主义。1932年加入中国共……[详细]
|
臧本忠(1908~1942)唐县寺城涧村人。1934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1935年考入天津河北高等工业学校化工系,毕业后还乡。1937年冬,参加唐县抗日民主政府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唐县军用代办所科员。他亲自设计并印制了唐县临时邮政一分和五分两枚邮票,至今为集邮爱好者收藏。1940年臧本忠调晋察冀军区工业部从事军工科技工作,和军工部长刘××(日本留学生)带领一批八路军战士在唐县牛眼沟村研制……[详细]
|
高国贤(1908~1943)高阳东留果庄村人。自幼失去父母。1927年考入安新县同口中学,经地下党组织培养,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出色完成党组织交办的任务,后任党支部书记。1931年毕业回乡,聘请县城东街女青年房宗基为教员,利用自家房舍,开办女子学校,既教文化,又传播革命道理。高国贤还广泛联系贫雇农,启发其阶级觉悟。次年,创建东留果庄中共党支部,任支部书记。1931年8月,高蠡农民暴-动失败后,县委……[详细]
|
曹金月(1909~1932)满城北庄村人。12岁考入满城第一高小,毕业后转满城乡村师范,1926年考入保定直隶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二师”),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很快加入二师“左翼作家联盟”,并以“铁拳”为笔名发表论文。1929年春,由贾振峰、贾良图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保属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国反帝大同盟保定市负责人之一、二师反帝大同盟书记、学生会副主席、二师护校斗争委员会副主席……[详细]
|
王志(1909~1941)安新端村人。193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安新县委宣传部部长、保东县委宣传部部长兼秘书长。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与组建河北游击军,任游击军司令部秘书。后任冀中军区二十六大队政治主任、冀中军区十八团政委。1941年2月,任冀中六分区二团政委。当时,日军在冀中推行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冀中抗日根据地的环境更加恶劣。王志率二团在德石铁路两侧与日军周旋。5月,率……[详细]
|
张森林(1909~1943)清苑冉庄村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家乡从事抗日工作。1938年任清苑县冉庄抗日政权秘书,写下一首《从戎赋》:东来魑魅践山河,神州烽烟血泪多。且将毫墨抛书案,怒持剑戟战群倭。1938年,区委吸收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冉庄第一名共产党员,第一任村支部书记。1940年调任区委书记兼清苑县县大队政委。当时张森林及干部们白天常藏在地道内看指示、写报告,分析情况,计……[详细]
|
曹庆申(1909~1947)雄县杨庄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十几岁就给地主做长工。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按照中共党组织的指示,发展党员,建起杨庄村党支部,继而建起农会、青救会、妇救会、自卫队等群众抗日组织,带领杨庄人民同日本侵略军进行坚决斗争,除掉叛徒许月芬及其刺探冀中十分区情报的日伪特务。1941年的一天晚上,日伪军包围了县大队驻地东大村,队长朱德生在突围中身负重伤。曹庆申带人将朱德生抢……[详细]
|
张小党(1909~1947)女。雄县南涞河村人。13岁当童养媳,15岁与一铺村霍丙章结婚。1945年8月,共产党组织工作队深入农村,领导贫苦农民开展锄奸清算、减租减息和土改运动。张小党在工作队启发教育下,成为斗争骨干,当选为村妇救会委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村农会发现地主胡振生占有土地580亩,只交100亩粮差,为蒙混过关假造文书。在全村斗争大会上,张小党站在斗争前列,揭发胡振生的罪行。1947年8……[详细]
|
于澄波(1910~1931)字涛,号若水,曾用名于松龄、宋韵秋。蠡县城内西南街人。幼年家境贫寒,高级小学毕业后无力再学,国民政府农矿部农政司司长徐廷瑚(蠡县城内人)资助他继续读书,1925年考入河北省立第六中学。由于六中共产党组织建立较早,于澄波很快接受了新思想,在党组织的培养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共青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保定市团委特支组织委员、中共保定市委宣传委员等职,参加……[详细]
|
杨鹤声(1910~1932)徐水米家营村人。14岁在徐水县第一高小上学时带头反对“读死书”及老师体罚责骂学生。一次国文教师让他背诵课文,他没有按照书的原句背诵,而按照书的大意背诵,教师质问他,他回答说:“我们不应该死板教条地死读书,应该理解了书的意思再背诵,才会使用。”教师怒而举鞭,杨鹤声趁其不注意夺过教鞭,为此险遭学校除名。1926年考入保定直隶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二师”),接受了马列主……[详细]
|
李玉衡(1910~1942)又名李球子。蠡县屯里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加入蠡县抗日救国会,同年9月18日参加了在县城召开的“九一八”国耻纪念大会,更坚定了抗日救亡、以身报国的决心,于同年12月参加蠡县二区抗日游击小队,刻苦锻炼,练就一手好枪法,人称“百发百中”。他作战机警勇敢,屡立战功。1941年5月,调博野县手枪队任队长。1942年12月23日(农历十一月十六)……[详细]
|
李绍唐(1910~1945)又名坤午,锡尧。安国东北马村人。保定志存中学毕业后,考入天津南开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吕正操的抗日部队,任参谋,随-战到达延安,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冬,经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介绍,担任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晋察冀边区观察小组的中方翻译。他随同观察小组深入晋察冀边区实地考察期间,恪尽职守,如实介绍解放区情况和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加深了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及所从事抗日事业……[详细]
|
李杏阁(1910~1964)女。安国流昌村人。因家贫,12岁即会纺织。15岁重病不起,父母为给她找个“棺材主”,将她嫁给安平县报子营村比她长13岁的单身汉。病好后,她和丈夫靠卖烧饼为生。她生下第三个孩子时丈夫去世,靠乞讨度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来到她的家乡,开展抗日斗争。她看到八路军说话和气,纪律严明,爱护人民,便全身心投入支前工作。1942年5月,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详细]
|
任凤翙(1911~1937)容城李家庄村人。1923年入县立高小学习,深受五四运动影响。三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因家贫无力继续求学,先后在谷庄、楼堤、白沟镇当小学教员,接触了共产党人刘通庸、阴一刚等。1930年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党的区分委书记。1932年春,任中共容城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同年冬任中心县委宣传部部长。任凤翙以教书为掩护,在妻子的支持下,进行了大量的革命宣传和发展组……[详细]
|
田夫(1911~1946)原名田增欣。安国东河村人。高小毕业后,因生活所迫辍学务农。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大举进攻冀中平原。田夫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田夫被安国县抗日民主政府任命为第一区政府秘书,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42年5月反“扫荡”作战中,随区委在县城周围开展游击活动,坚持武装斗争。1945年8月,报名参加支援东北解放工作队,行前未及告别父母和即将……[详细]
|
宋化丰(1911~1947)字永隆,化名宋晓村。涿县(今涿州)冯村人。为涿县早期共产党员之一,又为国民党员。幼年在涿县育才中学及通县师范读书,1930年至1936年在涿县以小学教师身份从事革命活动。1931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与中共涿县地下党员李永茂及魏颂尧等利用北关庙会进行革命宣传、散发传单,计划抢枪,暴-动未成。1932年5月,涿县当局以共产党嫌疑将宋逮捕,经北平地方法院审理以证据不足获释。出……[详细]
|
薛樵(1911~1991)完县(今顺平)人,1931年2月在上海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底在中共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工作,历任副科长、科长,情报总署处长、局长,军委副局长、局长,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局长,国际问题研究所顾问。1944年,毛泽东主席曾为他主编的刊物题词,鼓励他和一道工作的同志继续努力,更好地为党为人民服务。薛樵在延安时被评为中央机关甲等劳动模范。新中国成立后,……[详细]
|
刘亦瑜(1912~1939)字君平,曾用名刘禹,化名刘文山、许子云、高子云、小江、流石,绰号“刘疯子”。安新北冯村人。1926年夏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27年由魏十篇、习从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校方开除,回家乡北冯村开展革命工作。以教员身份向学生宣传革命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分子入党,并与在北冯村完小任教的早期党员王家骥、王履泰建立了白洋淀地区最早的党支部中共北冯支部,任支……[详细]
|
王林(1912~1940)安新南合村人。出身贫寒,自幼在白洋淀以放鸭为生。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与同乡好友赵德祥一同参加了县大队,后任武术连班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日军侵占新安城,收买汉奸、叛徒成立维持会,新安镇大地主熊莞东当了维持会会长,杨文凤为保安副司令,对白洋淀沿岸各主要村镇多次进行“扫荡”、清乡,杀害抗日军民。日军特务机关情报股长耿大补与赵德祥熟悉,耿要赵给……[详细]
|
宁亚川(1912~1971)易县人。后在涞水北郭下村落户。出身于贫寒家庭,从几岁时即下地劳动,直到11岁始入学读书。1938年参加八路军,分配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工兵连。他作战勇敢,完成任务坚决。1939年冬,先后被派到军区警备连任教员,又到抗大二分校当工兵教员。宁亚川精湛的工兵技术使大家赞不绝口。百团大战期间,为切断日军军火运输线,他受命炸毁了漕河铁桥,日军的一列军火车也被炸翻到河里。宁亚川第一次……[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