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韦坚(?~746年),中唐大臣。字子金。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在任期间,搜刮州县钱财向皇帝进献。但他开挖漕河,又加强了长安与江南的交通和贸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后遭奸相李林甫的忌恨,被诬陷而死。韦坚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两个姐妹分别嫁睿宗皇帝的儿子惠宣太子和玄宗皇帝的太子李亨,成为皇亲国戚,地位显贵。他早年入仕,初为秘书丞,开元二十五年(737)任长安县令。天宝元年(742)三月,升为陕郡太守、水……[详细]
|
周兴(?~691年),武则天朝著名酷吏。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他少年学习法律,入仕后在尚书省任都事,累迁司农少卿、秋官侍郎,执掌刑狱。他极力支持武则天当政,曾上疏要求取消李唐宗正属籍,因而受武则天重用,擢任尚书左丞。他“屡决制狱,文深峭,妄杀数千人”。【注:《新唐书》】公元683年12月27日,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以新兴政治势力的总代表,操纵了李唐王朝的最高权力。嗣圣元年(684)二月,她……[详细]
|
辛替否,字协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景龙年间(708~710年)任右拾遗。当时中宗溺爱子女,允许公主府中设官。尤其安乐公主的府第特别豪华,滥设官属,又以卖官聚财。其丈夫武崇训死后,她又废弃原府,另建新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中宗又大肆修造佛寺,耗费国家钱财,致使国力衰竭,百姓苦不堪言。辛替否为国担忧,就向中宗皇帝上 书进谏说:“公主(指安乐公主)是皇帝爱子,今皇帝对她溺爱放纵,实是害她。因为……[详细]
|
安金藏(生卒年不详),武则天时期为太常工人。玄宗时擢为右骁卫将军。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他曾以自刺剖腹的壮烈行为,抵制酷吏来俊臣对唐睿宗李旦的诬陷,因而有名。文明元年(684)二月,武则天废掉中宗李显,改立睿宗李旦为皇帝,她自己临朝称制。实际上,李旦被幽禁于别殿,朝政完全由武则天掌管。武则天篡夺了李氏政权,引起了李唐宗室及许多朝臣、地方官吏的反对,她为了镇压反对势力,实行恐怖政策,利用酷吏……[详细]
|
唐临(601~660年),字本德。唐初大臣,京兆长安(今西安市)人。他生性刚正,执法公允,是唐初著名的执法官。后受李义府诬陷,卒于贬地。唐临的先辈居住北海(约指今渤海沿岸),南北朝时迁入关中。祖父唐谨仕北周为内史。唐武德初年,高祖李渊下诏追赠高颎。唐临是高颎的外孙,以其遗裔出仕。武德五年十一月,刘黑闼引突厥兵南下犯边,皇太子李建成出兵御敌。唐临向建成献策,被引为直典书坊,授右卫率府铠曹参军。九年(……[详细]
|
田仁会(601~679年),唐初著名良吏。雍州长安(今西安市)人。唐高祖武德初年,应制举授左卫兵曹。贞观后期为左武侯中郎将。他为武将,荣立战功,担任地方行政官员,体恤民情,多有政绩,一生廉洁奉公,是受人民爱戴的良吏。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统兵东征高丽(在今朝鲜半岛)。这时,居于大漠以北的突厥薛延陀部酋长夷男死亡,其子拔灼杀兄自立,乘唐军东征之机,发数万骑兵向黄河以南侵扰。太宗闻报,诏令……[详细]
|
张俭(约591~650年),字师约,唐初将领,京兆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人。其祖父、父亲在隋朝为官,他是唐高祖李渊的从外甥。唐王朝建立,李渊授他右卫侍郎。贞观初,累迁为朔州(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刺史。唐初,-厥兵力强盛,不时出兵侵扰边境,颉利可汗动辄向唐边地的守令索要财物,“缘(沿)边诸州,递相承禀。”采取屈从、迁就的办法。张俭到朔州,拒不受颉利的要挟,太宗闻听嘉之。他广营屯田,一年收获粮食十万斛,……[详细]
|
韦挺(生卒年不详),唐初大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韦冲在隋末任民部尚书,那时他与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关系甚好。617年底,李渊父子攻占长安。李建成被立为唐世子,封陇西公,召韦挺到府中任祭酒。618年初夏,唐王朝正式建立,李建成立为皇太子,韦挺累迁太子左卫骠骑、检校左率,与李建成的关系很亲密,是东宫官员中最受信用的人。武德七年(624)夏,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为争夺皇位继承权……[详细]
|
韦弘机(生卒年不详),亦名韦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贞观年间,他任左千牛胄曹参军,奉命出使西突厥,册封同俄设继任突厥可汗,到达今锡尔河川地区。当时西突厥正处于强盛时期,控制着许多西域小国,伊犁河流域是其统治中心。贞观十二年(638)发生内乱,以伊犁水为界,西部另立乙毗咄陆为可汗,和唐朝对立,且与东部的高昌国结盟,阻挡往来西域的商贾,切断了西域东来长安的道路,使韦弘机无法东归,在西域停留……[详细]
|
张定和(?~607年),字处谧,京兆万年(今陕西临潼县)人。隋朝著名战将。早年家境贫寒。但他却很有志向。平陈之役开始。他积极应征入伍,准备参战。临行前,苦于没有钱,便想将妻子的嫁妆卖掉。其妻坚决不给,张定和无奈,毅然从军。战斗中,他勇猛无比,立下战功。文帝闻知,拜他为仪同,并赏物千段。于是他愤然休妻。此后,又屡建功勋,加上开府,累为骠骑将军。突厥族袭扰边疆时,张定和跟随上柱国李充出兵抗击。两军相遇……[详细]
|
韦艺(约537~595年),字世文,京兆杜陵(治今西安市东南)人。隋朝名臣韦世康之弟。自幼受业国子监,周武帝时,位至上仪同、赐爵武县侯。曾为左旅下大夫,任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太守。北周末年,杨坚专权,尉迟迥不服,杨坚派韦孝宽前往取代迥。韦孝宽是韦艺季父。当韦孝宽将到尉迟迥辖境时,假称患病,向迥求药,想借此观察动向。当时,韦艺是尉迟迥手下亲信。迥便派韦艺前去见韦孝宽。两人见面后,韦孝宽厉声喝问尉迟迥……[详细]
|
杜整(531~586年),字皇育,京兆杜陵(治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祖父杜盛,曾为魏直阁将军、颍川太守。父杜辟,做过渭州(今甘肃陇西县)刺史。杜整九岁丧父,以奉母行孝闻名乡里。他好读孙、吴兵法,且勇猛异常,臂力过人。西魏大统末年,他袭爵武乡侯。周太祖很赏识他的才干,引为亲信。不久,授他都督之衔。明帝时,又为内侍上士,累迁仪同三前,拜武州(治今甘肃武都县东南)刺史。武帝伐齐,杜整立功,升为上仪同,并进……[详细]
|
韦师(生卒年不详),字公颖,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其父韦瑱,曾为北周骠骑大将军。韦师自幼涉猎群经史籍,善于骑射。北周大冢宰宇文护曾让韦师做过中外府记室和宾曹参军。韦师谙熟山川地理,而且了解许多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每当有少数民族的使节来访时,必由韦师出面接见。韦师与他们谈论其国政治及民俗,了如指掌,侃侃而谈,使他们对韦师非常惊服。于是知事必报,无敢隐漏。齐王宪作雍州(今西安市)牧时将韦师引为主……[详细]
|
虞庆则(?~598年),京兆栎阳(治今陕西临潼)人。本姓鱼,先辈仕赫连氏时,迁家于灵武(今宁夏陶乐)。世代为北边豪杰。父虞祥,北周时为灵武太守。虞庆则自幼性格雄毅、洒脱。身长八尺,胆略过人,长于骑射。常身披重甲,左右开弓驰射,而且能讲一口流利的鲜卑语,州郡豪侠都对他十分敬畏。早年只知打猎,后折节读书。仕周,拜中外府行参军,稍迁外兵参军事,袭爵沁源县公。宣政元年(578),授仪同大将军,出任并州(今……[详细]
|
韦世康(531~597年),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人。世代为关右名门望族。祖父韦旭,曾任过魏南幽州(今河北蓟县)刺史。父亲韦敻,隐居不仕,号称“逍遥公”。韦世康自幼聪敏过人,气度不凡。10岁时为本州主簿,弱冠,封汉安县公。因娶周文帝之女襄乐公主为妻,被授仪同三司,历任典祠下大夫,沔、硖二州刺史。周武帝平齐,韦世康为司州(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总管长史。在任一年左右,升为民部中大夫,进位上开府,转司会中大……[详细]
|
王长述(生卒年不详),名王述,以字行。京兆霸城(治今西安市东北)人。世代为州郡望族。祖父王罴,魏时担任过太尉、都督等职。父王庆远,曾任直阁将军、淮州刺史,早逝。王长述由祖父王罴抚养成人。他幼年聪敏过人,成年后即任员外散骑侍郎。周太祖封他为长安县伯。累迁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太子舍人等职。祖父死后,又袭爵扶风郡公,拜中书舍人,修起居注。后改封龙门郡公,曾跟随大将军于谨平息过江陵叛乱。北周时,拜宾部……[详细]
|
宇文忻(522~586年),字仲乐。祖籍朔方(治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后迁至京兆(治今陕西西安市)。祖父莫豆于,北周时为安平公。父宇文贵,为北周大司马,封许国公。宇文忻善于骑射,以勇略闻名,是隋朝著名的将领。他自幼胸怀大志,常和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相比,并对人说:我若能与他们并时,绝不会令他们独居高名。他18岁时,逢突厥进入中原,他便随周齐王宪出讨突厥,在战斗中冲锋陷阵,荣立战功,被……[详细]
|
法顺(557~640年),俗姓杜,又称杜顺和尚,南北朝时名僧。雍州万年县(今陕西西安市)人。18岁出家于因圣寺,在僧道珍禅师门下受持定业。后来到庆州、清河、骊山、三原、武功等地说法弘教。唐太宗很仰慕他的学识,引入宫内,和他叙谈多日,称他为“帝心”,后世称为帝心尊者。他游历四方,劝人念阿弥陀佛,著有《五悔文》。他门下的弟子有达法师、智俨、樊玄智(居士)、动意等,其中以智俨为最有名。唐太宗贞观十四年(……[详细]
|
梁昕(生卒年不详),字元明,北周大臣。祖籍安定乌氏县(故治在今甘肃泾川县北),先辈为官时迁居京兆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六月,秦州城(今甘肃天水市)爆发了莫折念生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北魏朝廷急忙派齐王萧宝寅率军入关镇压,萧宝寅录梁昕为参军。孝昌初以后,梁昕历迁荡寇将军、骧威将军、给事中,在萧宝寅部下与起义军作战,晋级为征西将军。萧宝寅失败被杀后,他又转在尔朱天光部下为参军,后拜……[详细]
|
韦祐(?~549年),字法保,以字行。北周将领。京兆山北县(十六国后秦设置,因在终南山以北而得名,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浐河畔)人。少年不学好游,喜欢庇护逃难的人。其父死后,他娶了伊川(即伊河流经的河南嵩县、伊川县)豪绅李长寿的女儿为妻,寓居于关南伊川。北魏明帝正光末年,朝廷内乱,有的王公贵族为避难而逃到韦祐门中求得庇护,他从此与北魏上层统治阶层有了联系。孝庄帝执政时,他被拜为员外散骑侍郎,加轻车将……[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