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陕西 > 西安历史人物介绍13

西安历史人物介绍13

更新时间:2023-12-30

乌大经 [] (?~1804)
   乌大经(?~1804年),陕西长安(今西安市)人。由武进士授三等侍卫,后出任山东德州营参将。乾隆三十九年(1774),有山东王伦等人聚众反清,起义队伍攻城破寨。清朝派兵镇压,大经奉命守卫临清城,作战英勇,保住了危城,战功卓著,受到乾隆皇帝的特旨嘉奖,升为临清副将。后历升江西南赣镇和贵州古州镇总兵、广西、云南提督。乾隆五十三年(1788),安南国(今越南)发生政变,国王黎维祁被臣阮惠所驱逐,逃避……[详细]
   敖成(生卒年不详),字丹九,陕西长安县人。他幼时家境贫寒,喜习弓马。约在清乾隆初年应征入伍,曾随军征战入四川,被提为千总。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西进新疆库车一带,他随军征战有功,被提升为库车守备。后历任游击、参将、副将。乾隆三十八年,清军攻金川,当时他任广西右江镇总兵,曾受乾隆皇帝召见,赏给他白金、花翎等,调为贵州镇远总兵。命他参加进攻金川(在四川西部,大渡河上游)的战争。他归南路军副……[详细]
   刘曾(生卒年不详),字鲁如,清康熙时地方廉吏。陕西临潼县人。青年时他曾跟随关中名儒李颙游学。康熙十八年(1679)中进士,授湖南辰州溆浦知县。此县地处偏僻,积年存在着田赋丁役不均的弊端。刘曾到任,深入民间了解乡情,组织人力丈量地亩,逐户造册登记,张榜公布,明申政府的赋役政策。这一措施,减少了下层官吏和豪绅从中舞弊的机会,深受百姓称赞。从此,百姓乐于从事生产,地无荒芜,减轻了群众负担。他在县治理三……[详细]
  任厚风(生卒年不详),字仲礼,陕西临潼县人。顺治八年(1651)以拔贡任淮安府通判,后迁浙江严州府知府。遇属县遭受水灾,他打开官仓救济灾民,并请上司减免赋役。百姓感他的好处,为他立生祠。他被擢为福建粮道,再升任贵州按察使。当时清军初占贵州,有的百姓聚集准备武装起义,他虽逮捕了首领,但不问胁从,使许多平民免遭-。后升任湖北布政使时,各州县的赋役数额仍然沿用明末崇祯年间的条例,苛捐杂税项目繁多,百姓负……[详细]
董芳 [] (?~1751)
   董芳(?~1751年),清代将领,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初应募入伍,中武举,补都标千总。雍正二年(1724)他随军出征青海,四年,超授三等侍卫,出任直隶省正定镇标游击。后迁云南临元镇总兵。少数民族发动反清武装-,他随提督镇压后,即向清廷上疏,建议云、贵、川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域,应照台湾的治理办法,地方文武官员互相监督,辖地发生-事件,分别追究官员责任。雍正十二年(1734),他被提升为湖广……[详细]
路振扬 [] (?~1736)
   路振扬(?~1736年),陕西长安县人。应征入伍,为把总,久之迁为汉中副将。康熙五十一年(1712)升为四川松潘总兵。五十六年,朝廷命四川提督康泰率兵前往青海,行至中途,士兵哗变,路振扬前往平息了兵乱,朝廷加署他为四川提督。他善于安抚川西北一带少数民族的土司,利用他们的力量维持边境安全。雍正元年(1723),调任重庆总兵。四年,迁为固原提督。他向雍正皇帝上疏说,国家设禄为的养廉,立法为的惩办-。……[详细]
梁鼐 [] (?~1714)
   梁鼐(?~1714年),字公调,陕西长安县人,梁化凤次子。康熙十三年(1674),以其父战功授川陕督标左营游击。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乱,陕西提督王辅臣响应。梁鼐奉总督令驻兵黑水峪(今甘肃文县西与四川松潘接界处),曾在观音堂打败王辅臣叛军千余人。调为安康城守游击时,甘肃提督王进宝军南下攻汉中,他随征汉中,建立战功,加授都督佥事。后历迁江西袁州副将,江南苏松水师总兵、福建陆路提督。康熙四十五年(17……[详细]
霍达 [] (?~1661)
   霍达(?~1661年),字非闻,陕西长安县人。明末崇祯四年(1631)考中进士,历迁监军御史。清顺治初年受人推荐,仍授原官,奉命巡按福建省,安抚-百姓,剿除盗寇,维护地方安定,使战乱之后迅速恢复生产。八年(1651),擢为浙江嘉湖道员,累迁为大理寺少卿。顺治皇帝鉴于建国之初,需要学习研究治国策略,就要他进宫讲解《帝鉴图说》、《贞观政要》、《大学衍义》等书。他聪明机警,学识广博,善于讲述,得到皇帝……[详细]
王筠 [] 清代秦腔剧作家 (17491819)
  王筠(1749~1819年),女,字松坪,号绿窗女史,清代秦腔剧作家,陕西长安县人。她出生于书香之家,父王元常于乾隆十三年(1748)中进士,官至翰林,长于诗、画,著有诗集《西园瓣香集》3卷行世。王筠幼年随父在任学习诗词,十三四岁时即能吟诗填词。其父的诗集中有1卷是她的作品。她自有诗集《槐庄堂集》,诗二百余首。王筠16岁出嫁,丈夫早逝,她与儿子寡居。她恪守妇道,专心教导儿子学习诗文。乾隆五十七年(……[详细]
  陈庆门(生卒年不详),字容驷,陕西周至人,雍正元年(1723)考中进士,但他为了孝敬母亲,不愿为官,随户县王心敬讲学。后因其母催他出仕,雍正七年被授安徽庐江知县。他到任建设县城,制定乡规,修文庙,置义田,照顾孤独;设立社仓,积存粮谷,遇灾荒时借贷给百姓。当地百姓原只知平地种水稻,高坡旱地均弃之不种。他为发展生产,给百姓耕牛农具,传授北方耕种方法,动员百姓垦荒播种,获得丰收。因有政绩,被署为安徽无为……[详细]
  王心敬(1656~1738年),字尔缉,号丰川。清代理学家,陕西鄠县(今户县)人。幼年丧父,其母以纺织供他读书。25岁时,他前往周至拜名儒李颙为师,随从李颙研究理学约十年时间,成为李的得意门生。李颙感其母督促儿子的精神,特意作《母教》一文,称赞心敬之母如同孟母教子。他跟随李颙期间,刻苦用功,潜心钻研。后来学问渐富,名声随之传闻很广。宰相朱轼来陕督学时,曾几次亲至户县向他求教学问。总督、巡抚等大员先……[详细]
梁化凤 [] (?~1671)
  梁化凤(?~1671年),字翀天,又字岐山,陕西长安县人。清顺治三年(1646)考中武科进士,次年任山西高山卫守备。顺治五年,大同镇总兵姜瓖叛乱,清英亲王阿济格率军征讨,梁化凤奉命参战。他首战攻克阳和城,俘获守将,以功被升为大同掌印都司。六年,他攻大同,克浑源,破贾庄,俘获守将五人。在进攻左卫时,他臂中三箭,仍奋勇向前,守将献城投降。-,超加都督佥事,以副将推用。进攻太原府时,他左臂受伤,仍力战不……[详细]
   许宗鲁(生卒年不详),字东侯,咸宁(故治在今西安市)人。武宗正德三年(1508)中进士,授云南道御史。他尽责尽职,到各地查阅文书、审理案件时,将很多奸诈、贪婪之徒绳之以法,并没收银、谷达百数十万之多。嘉靖初年,他出外巡视,见将士骄横欺压百姓,宗鲁对其首恶者严加惩处,将士的暴戾之气为之收敛。太监刘祥乾吞没边饷数以万计,罪仅罢官。宗鲁得知后,报请朝廷拟将他下狱,祥乾闻讯后十分恐惧,将赃款如数交公。御……[详细]
   曹雄(生卒年不详),明代武将。西安左卫(今陕西西安市)人。弘治末年(1505)历官都指挥佥事,为延绥副总兵。武宗即位(1506)时,由总督杨一清引荐,提升为都督佥事,任总兵官,镇守固原(今宁夏固原县)。他与太监刘瑾是同乡,就主动依靠刘瑾;那时正值刘瑾广罗党羽,两人臭味相投,关系日益密切。正德四年(1509),兵部尚书曹元受刘瑾的嘱托,向朝廷奏报:“曹雄虽为总兵官,但未佩印,希望能按照各边防将官……[详细]
  许进(1437~1510年),字李升,明代名臣。先世居长安,后来迁居灵宝(今河南灵宝县)。成化二年(1466)举进士,任御史之职。历任甘肃、山东巡按,政绩斐然。因得罪中官汪直等人,两次被构陷下狱,遭廷杖,几乎被打死。孝宗即位(1488)才释放。孝宗弘治七年(1494),许进升为陕西按察使。下一年,吐鲁番酋长阿里麻攻陷哈密,将忠顺王陕巴掳去。尚书马文升认为要收复哈密非许进不可,就举荐许为右佥都御史,……[详细]
  刘宗敏(1607~1645年),字捷轩,明末农民起义军名将。陕西蓝田人。出身于贫苦农家,父亲因官府逼租税自缢,其母沦为乞丐,带着刘宗敏讨饭。不久,母亲因冻饿而死,刘宗敏由其舅父韩清收养,不幸的遭遇,使他从幼年时代起就憎恨官府和豪强。十二三岁时,刘宗敏拜河南来陕的铁匠为师,学习锻铁手艺。经过多年努力,成了一名手艺高超、名闻遐迩的铁匠。崇祯七年(1634),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到蓝田,一路上杀-、济贫民……[详细]
  冯从吾(1556~1626年),字仲好,号少墟。明代学者、教育家。长安(今西安市)人。出身于儒学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笃信理学,亲书王阳明诗句“个个人心有仲尼”作为冯从吾的座右铭。他童年时代失去双亲,从此立志苦读儒家经典,曾精心研究周敦颐和程颐、程颢的理学。冯从吾20岁入太学,卒业回乡后,在长安正学书院讲授理学。万历十七年(1589)举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初在礼部任职,不久任佥都御史,巡视京城,对……[详细]
  周尚文(1474~1548年),字彦章,明代将领,西安后卫(明代军队于京师及各地要害处设卫所,今西安市)人。周尚文幼年读书,粗晓大义。有谋略,精骑射。16岁时袭指挥同知,屡次出塞作战有功,升指挥使。正德五年(1510),安化王朱置鐇反叛时,周尚文守卫黄河渡口,擒获叛官丁广等。经众人推举,周负责卫事。后因御史刘天和弹劾中贵廖堂,受株连下狱。周尚文被拷打用刑,逼他招供刘天和罪行,周始终不承认刘天和有罪……[详细]
   雍泰(生卒年不详),字世隆,明代官吏。咸宁(今陕西西安市)人。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进士,任吴县(今江苏吴江县)知县。当时太湖水涨,千顷良田被淹没。雍泰到任后动员民工修筑堤坝,防止湖水泛滥,深受人民赞扬,该堤被称为“雍公堤”。后来升雍泰为御史,奉命到两淮巡视盐务。他见灶丁(制盐工人)无妻室的,为他们婚配。而后,被余子俊引荐为大同兵备副使,升山西按察使。雍泰刚直清廉,所到各地常与豪强较量。有一……[详细]
王通 [] (?~1452)
  王通(?~1452年),明代将领,咸宁(今陕西西安市)人。父王真,封金乡侯。王通继承其父官职,任都指挥使。后因转战有功,累官都督佥事。其父去世后,他承袭爵禄,封为武义伯,受禄千石,并给予世券。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王通奉命督察营建长陵(明成祖墓,在今北京昌平县北、天寿山南)。永乐十一年(1413),进封为成山侯,增加俸禄二百石,下一年跟随成祖北征蒙古,领左掖。永乐二十年(1422),随成祖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