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杨明轩(1891~1967)原名荃骏,字明轩,后以字行。陕西户县人。清宣统元年(1909)起,先后在西安府中学堂、陕西法政学堂、秦省第一中学、三秦公学读书。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学生队,在西安街头维持秩序。1913年秋,杨被推荐公费留学日本,入东京同文书院。不久,日本乘欧战之机侵占中国青岛等地,他于次年夏愤而归国,参加反对侵略者的斗争。1915年夏考入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继续学习,受陈独秀倡导的“科学……[详细]
|
崔仲远(1903~1964)陕西长安(出生地今属西安市碑林区)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他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927年9月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先后与留日同乡郭则沉、杨可均等相识,加入进步社团--社会科学研究会。国内大革命失败后,崔决心献身共产主义,终于在1928年9月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曾任中共留日学生支部干事会干事,东京社会科学研究会和中共……[详细]
|
崔孟博(1903~1955)又名崔物齐,化名山水、崔博。陕西咸宁(出生地今属西安市灞桥区)人。1920年在天津南开中学上学,1922年参加陕籍旅京学生的进步社团共进社,为《共进》半月刊撰写了近十篇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23年,崔经于方舟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 4年任团天津地方执委会执行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在南开中学的陕籍学生中发展党、团员,并……[详细]
|
宋联奎(1870~1951)字聚五,亦作菊坞,晚号菊叟。祖籍云南,生于陕西长安宋家花园(今属西安市雁塔区)。少年时在长安和甘肃皋兰、兰州等地读书。清光绪十一年(1885)回陕,翌年春应童子试入泮,嗣又赴兰州省亲。此时家计困窘,衣物典当一空。十三年(1887)再度返陕,十五年(1889)乡试中举人。十六年(1890)就读于西安关中书院,同年随父赴兰州,先后在江西会馆、靖远县敷文书院任教。二十年(1……[详细]
|
席石生(1896~1950)又名席玉璋,字石生,亦作实生,笔名老石。陕西高陵人。1913年继父筹措300两银子让其自费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留学。后因家庭经济困难,曾一度回国在青岛市政府当秘书,还回陕参加过陕西靖国军的反段(祺瑞)倒陈(树藩)活动。1920年席曾撰写过宣传、介绍并热情歌颂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文章--《布尔塞维克主义论》。该文长达1万余字,连载于1920年11月2日……[详细]
|
田毅安(1894~1948)陕西临潼人。1911年考入三原乙种工业学校,1918年回乡筹建栎阳高等小学,任校长。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结业后留校任军校杂志社。不久,调任国民革命军长江要塞司令部上校秘书,参加北伐战争。后转入国民军第二军胡景翼部任团长、旅长。1929年杨虎城附蒋参加军阀混战讨伐唐生智时,田任杨部政治部主任。1930年冬杨虎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他任国民党陕西省党部书记长。在……[详细]
|
惠子俊(1910~1944)曾用名荣生,化名薛斯。陕西长安(出生地今属西安市新城区)人。幼时因家贫,小学毕业后到一家店铺做工,不久进入陕西机器局兵工厂做钳工。1927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出师潼关,策应北伐战争,惠与一批机械工人应招随军东进。同年秋,第二集团军在河南作战失利,惠-到巩县兵工厂做工。在这里曾多次参加共产党秘密组织领导的-斗争。1930年11月跟随杨虎城部队回到西安,仍进兵工厂……[详细]
|
白毓庚(1878~1933)字秋陔。陕西咸宁新筑西王村(今属西安市灞桥区)人。少时即性情刚烈,读书的同时又习武练剑,由陕西陆军武备学堂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九月入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学习。十月初六(11月2日),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关于许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规程》,对中国留日学生进行种种无理限制,引起中国留日学生的强烈不满。十一月初八(12月4日),中国留日学……[详细]
|
杨珊(1909~1933)原名荫川,后改杨珊,亦作杨山。陕西蓝田人。1925年考入西安省立第一师范。时值国共合作,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在进步人士和共产党员影响下,杨的思想日趋革命,并积极投身进步-,被推选为校学生会负责人之一,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1929年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校方开除,后入陕西省(国民党)党务训练班学习,曾和陈以时等组织成立了一个叫“新党”的组织。党……[详细]
|
李艮(1908~1933)字育初,化名愚痴。陕西长安人。1926年春入西安陕西省立第三中学,受共产党员张含辉、张慕陶的影响,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夏参加共产党员刘含初等在刘镇华兵围西安期间开办的暑期学校的学习,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长安县五楼小组组长,积极投身到反帝反军阀的-和农-动中去。西安解围后,李担任中共西安第一部委委员、长安县郭杜支部书记,领导农民群众进行反对豪绅地主、废除……[详细]
|
刘天章(1897~1931)又名刘望,字云汉。陕西高陵人。1914年在西安三秦公学留日预备科读书,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入北大化学系。是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之一。五四运动中,参加了火烧曹(汝霖)宅的斗争,并主编北大学生会会刊。“六三”后曾被警察逮捕,不久释放。1920年1月,刘与杨钟健、李子洲等发起,将陕西旅京学生团改名为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创办以宣传新文化为主的《秦钟》月刊。不久,……[详细]
|
张蔚森(1906~1930)乳名群才,曾用名生才、雨生,化名陈生才、陈才。陕西长安三桥车张村(今属西安市未央区)人。16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省立第三中学。时值魏野畴、吕佑乾等先后在三中执教,张受他们的影响,逐渐懂得一些革命道理。1925年5月初,军阀吴新田部士兵开枪打伤西安省立一中学生,激起全市学生及市民公愤。在中共组织领导下,西安学生掀起声势浩大的驱吴运动,张蔚森积极参加,还回村演讲惨案-,号……[详细]
|
庞诚斋(1907~1928)又名诚哉。陕西临潼人。1924年考入三原陕西省立渭北中学,受共产党员李子健等进步教师影响,1925年2月加入渭北青年社,不久成为共产主义青年团三原特支的第一批团员,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积极参加以三原学生为主体的国民会议运动,成为-的骨干和组织者。历任共青团三原特支宣传干事和团三原地方执委会委员,渭北青年社和渭北学生联合会负责人。1927年3月,被任命为中共……[详细]
|
李应良(1900~1927)原名培基,字子善,化名银莲。陕西长安李下壕村(今属西安市未央区)人。少时在本村读书,1918年考入西安陕西省立第三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西安学生反帝反封建的-。后经常与在京、津、沪等地上学的好友雷晋笙、方仲如、陈雨皋、岳劼恒、唐得源、张锋伯等保持通信往来,相互交换各自改革社会的看法与主张。1922年夏从省立三中毕业,考入水利工程专家李仪祉创办的水利道路工程专门学……[详细]
|
郭希仁(1881~1923)原名忠清,字时斋,又字思斋,后改字希仁。辛亥革命后废原名,以字行世。陕西临潼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考入陕西大学堂,受梁启超等影响,批评时政,次年四月被开除。同年秋中举,得陕西学政沈卫批准,免试入宏道高等学堂读书。三十年(1904)会试未中,三十一年(1905)主讲于渭北学堂,即临潼县高等小学堂。三十三年(1907)春,得渭南知县张育生资助赴日本考察,对日本明治……[详细]
|
卢慧卿(1890~1917)女。原名毅侠,字慧卿。陕西长安人。父亲早亡,生计维艰。少年时即随母亲到西安城内藩台(布政使)衙门做佣工。15岁那年被同在衙门做佣工的傅二骗买作妾。傅二原是浪子,终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他把卢骗到手以后,便离开藩台衙门,在西关南火巷开了一个茶馆,逼迫卢街头卖笑,赚取钱财供自己挥霍。卢无法逃脱厄运,只好把怨恨埋在心头。清宣统元年(1909),革命党人把南火巷茶馆作为秘密联……[详细]
|
马开臣(1879~1914)名文明,字开臣。陕西长安人。清末积极参加同盟会领导的反清斗争,与井勿幕、邹子良、李岐山、景梅九等关系密切,经李岐山、邹子良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并以其任教的私塾与其父开设的存心堂书铺作为同盟会的秘密活动据点。光绪三十四年(1908)冬,同盟会陕西分会在西安成立前,即决定联合会党、刀客等反清力量共同斗争,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作出上述决定的会议,就是在马教书的塾馆召开的,马也……[详细]
|
薛允升(1820~1901)字克猷,号云阶、云陔。陕西长安人。清咸丰六年(1856)进士,授刑部主事。任职六年,先后主持四川司、秋审处和律例馆,后升为郎中,加四品衔。薛执法公允,得刑部尚书信任,每遇重大疑难案件,常常交其承办。提督王汝贵以临阵退缩被捕,交刑部治罪,他按律拟定了斩刑,震动朝野。光绪三年(1877)由江西饶州知府调任四川成绵龙茂道道员。翌年,迁山西按察使。五年(1879)改任山东布政……[详细]
|
赵舒翘(~1900)字展如,号琴舫,晚年号慎斋。陕西长安人。清同治九年(1870)科试一等补廪生,十二年(1873)中举,翌年又中进士,授刑部主事。此后十年间,先后在刑部任提牢厅主事、直隶司主事等职。他刚直不阿,不畏权贵,多次平反冤案,“直声震天下”。光绪八年(1882)以平反河南王树汶冤狱,升员外郎。他还承其舅父薛允升钻研刑律,著成《提牢备考》二卷。在参与处理崇厚擅自与俄国签订丧失主权与领土的《……[详细]
|
张玉德(生卒年不详),字比亭,陕西鄠县(今户县)人。青年时期勤奋好学,尤喜习诗文。20岁肄业于荐福寺(今西安市小雁塔)。他曾撰成《雁字回文诗》360首,倒顺皆可成句。后刻苦学书法,吸收前人各家之长,善写楷、行、草、隶、篆五种书体,尤以行草见长。他将《雁字回文诗》以楷、行、草、隶、篆五体书成诗碑,被世人称为三绝:以“雁”字为诗三百余首为一绝;回文为二绝;五体书法为三绝。张玉德为人正直,不攀结权贵。……[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