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江苏 > 扬州历史人物介绍16

扬州历史人物介绍16

更新时间:2023-12-30

来济 [] 唐朝宰相 (610662)
  来济(610年-662年),唐朝宰相,隋朝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进士出身,贞观年间,任通事舍人。后迁中书舍人,与令狐德棻等撰《晋书》。永徽二年(651年),拜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永徽四年(653年),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六年(655年),拜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因反对废黜王皇后,被武则天所恨。显庆元年(656年),兼太子宾客,进南阳县侯。显庆二年(657年),又兼太子詹事。后坐褚……[详细]
吴敏 [] 宋朝宰相
  吴敏 , 大观二年,辟雍私试首选。蔡京喜其文,欲妻以女,敏辞。因擢浙东学事司干官,为秘书省校书郎,京荐之充馆职。中书侍郎刘正夫以敏未尝过省,不可,京乃请御笔特召上殿,除右司郎官。御笔自此始,违者以大不恭论,繇是权幸争请御笔,而缴驳之任废矣。升中书舍人、-国史,改给事中。敏为蔡京所引,郑居中方秉政,敏数言其失,居中衔之。坐驳盗当死者,罢为右文殿修撰、提举南京鸿庆宫。久之,复为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兼侍……[详细]
陶成 [] 明朝画家
  陶成(生卒年未详),字孟学,,号雪湖仙人,宝应(今江苏宝应)人。成化七年(1471年)举人。生性疏狂,多才艺,诗文古朴。书善四体,善画花鸟人物,山水多用青绿,浓丽蔚拔,喜作勾勒,竹兔与鹤鹿均妙,随意画山水、花鸟、人物,都非常接近南宋人。芙蓉称为神品,为世人所珍藏。作品有〈云中赠别图卷〉,〈蟾宫月兔图轴〉。 ……[详细]
   1996年12月26日,国际著名学者盛成,这位年近百岁、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的“世纪老人”,默默地走完了其具有传奇色彩的漫长的人生旅程,用尽他生命中最后一丝气力,实践了一位东方赤子的“归一”的人生理想。 盛成先生是本世纪中国一位集作家、诗人、翻译家、语言学家、汉学家为一身的著名学者。1899年2月6日,他出生于江苏仪征的一个家境没落的汉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代便追随孙中山先……[详细]
   盛延祺(1894-1923),原名延年,乳名年,字白沙,号益斋,后改磊斋。仪征县城人。少时每闻明末“扬州十日”掌故、泫然涕下,说:“男儿生逢乱世,当挥三尺剑,立不世功,继承古哲前贤之志。大丈夫能马革裹尸,实为无上光荣。”宣统元年(1909)赴南京考入两江商业学堂,旋改考南京南洋水师学堂,宣统三年春补入水师学堂。民国2年(1913)入烟台海军学校学习,曾参与密谋南下讨袁起义。民国3年加入孙中山创……[详细]
  第一位和亲公主——仪征刘细君 悲愁歌作者:刘细君(西汉)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这首《悲愁歌》被誉为“边塞第一诗”,作者刘细君 ,西汉江都国公主。西汉江都国范围约为今仪征、扬州、江都、高邮区域,刘细君祖陵——江都王刘非之墓,位于仪征市新集镇庙山村。 公元前122年前后,也就是汉武帝元……[详细]
刘师培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史家、经学家 (18841919)
   刘师培(1884.6.24-1919.11.20) 字申叔,号左盦,因参加排满运动,曾改名“光汉”。江苏仪征人。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史家、经学家。 刘师培出身于经学世家,曾祖父刘文淇,祖父刘毓崧、伯父刘寿曾都以治《左传》享誉于世,父亲刘贵曾也以治经学闻名。刘师培自幼聪慧,在母亲的教授下,8岁开始学习《周易》变卦,到12岁即读完《四书》、《五经》。18岁补县学生员,19岁乡试……[详细]
吴南轩 教育,心理学家 (18931980)
  • 吴南轩
  吴南轩(1893-1980),1931.4~1931.6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1940.5~1943.2吴南轩任国立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男,汉族,原名冕。江苏仪征人。1919年复旦大学预科毕业,同年赴美国留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教育心理学,1923年获硕士学位,1929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央政治学校、中央党部、-等处任职。1942年任--监察委员、-监察委员。1949年去台,……[详细]
    黄质夫,1896-1963,仪征十二圩人。100年前,中国以千疮百孔的面目跨入了20世纪的大门。多难兴邦,无数志士仁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其中有一批与世纪同龄的仪征学人,高举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旗帜不懈奋斗。他们中有语言文学大师盛成,有社会学家马博庵,有心理学家吴南轩,有水利专家许心武,有化学家李方训、柳大钢,还有一位乡村师范教育的先驱黄质夫先生,当年与陶行知先生一样,是闪耀在乡师教育领域的明……[详细]
   张子谦,原名张益昌(1899-1991),江苏仪征人,幼时私塾老师正是广州陵派琴家孙绍陶,受其熏陶及努力,十余岁已能演奏名曲多首。张子谦二十三岁离乡到天津谋生,结识着名琴家查阜西及彭祉卿(庆寿),经常切磋交流,结为知音,在当时有浦东三杰之称,人们以三位琴家的拿手琴曲尊称他们为查潇湘、彭渔歌、张龙翔。张子谦擅弹《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曲;尤以《龙翔操》为突出,故得此称号。1936年三位琴家……[详细]
   厉以宁(1930.11.22- ) 江苏仪征人,著名经济学家。 1930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4岁时举家从南京迁至上海。6岁入上海中西女中第二附小。小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上海租界,随全家逃难到湖南沅陵,转入雅礼中学。抗战胜利后,回南京,入金陵大学附中,1948年高中毕业,被保送入金陵大学,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选择了化学工程……[详细]
  纪宝成,男,1944年11月出生,江苏扬州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学科评议组成员,196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商学院),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人物履历1962.09-1966.08,在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商学院)学习;1968.03-1978.09,在湖北宜昌县工作;1978.11-1981.10,在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攻读研究生;1981.11-1991……[详细]
晃无咎 [] 苏门四学士
  晃无咎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倚声,体格与苏轼相近。是一位在词的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详细]
吴登云 帕米尔高原上的白衣圣人
  • 吴登云
  吴登云,汉族,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郭集镇己合并到送桥镇)柳坝村人,1939年出生;是中共党员。是百位新中国感动中国人物 ,白衣圣人”,是中共-、-、十八大代表,新疆乌恰县政协原副主席、县人民医院原院长,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全国双拥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医学卫生界曾掀起一股学习吴登云的热潮。2009年,吴登云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详细]
  姜恩柱 男,高邮三垛人,1938年出生。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  他在上海读完小学、中学学业,后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64年,任政治辅导员、教员,后调入外交部,赴中国驻英代办处工作。驻英代办处升为大使馆后,先后任使馆三等秘书、二等秘书。1977年,回外交部任西欧司一处副处长。1981年9月,先后任美国哈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客座学者。……[详细]
  汪曾祺(1920一1997)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一个旧式地主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和艺术的熏陶,中学时代就读于高邮县中学和江阴南菁中学,表现出强烈的爱好文学的倾向。在西南联大读书时,颇为沈从文先生器重,他的第一篇小说《灯下》经沈先生指导并推荐发表,即后来成为名篇的《异秉》,从 1949年春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邂逅集》起,汪曾祺先后有20多本小说、散文专著问世,还出版了《汪曾祺文集》和《汪曾祺……[详细]
  徐平羽(1909—1986),原名王为雄,别号红豆村人,化名白丁,1909年出生于高邮县城,早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投身革命。1928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学,次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任支部书记。1930年春因领导学潮被捕,秋被营救出狱。同年加入中国0。1931年上半年受0江苏省委派遣以组织员身份回高邮重新组建被破坏的高邮地下党组织,次年,因身份暴露离开高邮。在上海参加“左联”,1936年赴西安从事统战工作……[详细]
孙云铸 中国科学院院士 (18951979)
  孙云铸(1895—1979)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奠基人,高邮人。历任教授,地质部教育司长、中科院学部委员,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全国三届人大代表,政协二届、三届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曾与李世光一道出席世界地质和古生物学会议,并被选为国际古生物协会副主席。长期以来为培养我国地质人才作出了贡献。发表的《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一书,是我国第一部古生物学专著。 ..古生物学、地质学家 1895年10月1日生……[详细]
王引之 [] 清代训诂学家 (17661834)
  王引之(1766—1834),字伯中,号曼卿,念孙长子,三十四岁考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三十八岁参加翰林院考试,名列一等,晋升为皇帝侍讲。六十二岁,升为工部尚书,英武殿正总裁。十一月,皇上赐准紫禁城内骑马。六十岁代理户部尚书。六十四岁代理吏部尚书。六十五岁调任礼部尚书。道光十四年,复任工部尚书,不久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九岁,谥号“文简”。王引之少年就从事声韵、文字、训诂研究,深得王念孙……[详细]
王念孙 [] 吏部尚书 (17441832)
  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臞,石渠,高邮人。吏部尚书王安国之子。念孙四岁能背诵《书经》,知其意义。八岁能写史论。十三岁拜训诂学家戴震为师。曾任山东运河道、直隶永定河道等官职,是杰出的治水专家。五十六岁,王念孙冒死参劾0相和坤。六十七岁去职,八十二岁授四品衔重赴鹿鸣宴。道光二十年病故于京都,享年八十九岁。王念孙为官余暇,从事声韵、文字训诂之学,代表作有《广雅疏证》二十卷和《读书杂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