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许乃钊(1799—1878),字信臣,号贞恒,清钱塘(今杭州)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道光二十一年任河南学政时,逢黄河水决,治河总督文冲因招工被水阻未归,他毅然担负组织百姓奋起抗洪艰任,经过努力,终于堵住洪水,未成灾害。咸丰三年(1853)任江苏巡抚,兼“江南大营”帮办,在苏松一带命令减轻税收,设立难民局,安置难民,并创设以捐代赋方法,增加国库收入,得到百姓的拥护。同年秋,上海小刀会起义,……[详细]
|
朱学勤(1823—1875),字修伯,清仁和(今杭州余杭区)塘栖镇人。咸丰三年(1853)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改户部主事,入军机处,历任鸿胪寺少卿、大理寺卿。一生好学,过目不忘,博通古典,在清廷综核机务17年,所领军机班与同治一朝军事相始终。曾国藩以“学足论古,才足干时”称之。与丁宝桢、邵懿辰等撰文,对农民起义力主镇压。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侵犯天津,受诏赴通州。咸丰十年(1860)九月十八日……[详细]
|
张应昌(1790—1874),字仲甫,号寄庵,祖籍钱塘(今杭州),生于归安(今湖州)。清嘉庆十五年(1810)举人,任内阁中书。道光初年,曾参与编修《仁宗实录》。不久,因病辞职返乡,闭门不出,专以著作,致力于《春秋》之学,历经30余年,完成《春秋属辞辨例编》80卷,取三传以下及清代诸儒书400余家,汇辑辨说于卷首,分隶辨说于各门,破其褒贬穿凿之例,折衷一是。兼工诗词,常和杭州词人张景祁相唱酬答。曾……[详细]
|
韩佩金(生卒年未详),字亚琴,清萧山义桥人。家境殷富,咸丰初年捐江苏候补知县,后以四品衔补用同知直隶州。同治元年(1862)出任奉贤知县。既任,召集亡流,收买军械,劝导农民耕种,并下令疏浚河道,便利商旅,清理田赋,杜绝“包户”从中渔利。又设立常平仓、恤嫠局、抚孤局,创办书院,开办社学,制订乡约等。奉贤县志失修逾百年,地方人士提议重修,韩即表赞同;因“经费维艰”,“未遑兴办”。七年,韩佩金复任奉贤知……[详细]
|
吴煦(1809—1872),字晓帆,又字晓舫,清钱塘(今杭州)人。以捐纳历任江苏宜兴、震泽、吴江、金坛、嘉定等县知县,后署松江知府,奉命参与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咸丰八年(1858)冬,为苏松太道。十年,太平军进军上海,他奉署江苏巡抚薛焕命令,向英、美、法等国借兵,勾结美国人华尔,招募外籍士兵,组织洋枪队,筹给军费,引外国军队入上海城,阻击太平军进攻。次年,太平军围攻杭州,浙江巡抚王有龄向吴煦求援。……[详细]
|
吴振棫(1790—1870),字仲云,号毅甫,晚年自号再翁,清钱塘(今杭州)人。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二十四年任贵州副考官。道光二年(1822)为云南大理知府。任间禁止当地百姓种植鸦片,劝民种桑播谷,还修筑桥梁,颇有政绩。道光七年后,历任山东登州、沂州、济南和安徽凤阳知府,山东登莱青道,贵州粮输道、贵州按察使,山西、四川布政使等职。咸丰二年(1852),以功升任云南巡抚,与总督吴文容奏请整顿……[详细]
|
夏鸾翔(?—1864),字紫笙,清钱塘(今杭州)人。画家夏凤翔弟。曾任詹事府主簿、光禄寺署正等职,晚年应聘为同文馆教习。他从小就聪颖好学,善于吟诗作文,对音韵、天文、卜筮、星命、篆刻等,都广为涉猎,尤其精通数学,擅长绘画。他是项名达的人室弟子,与戴煦交往很深,曾随游广州,结识邹伯奇、吴嘉善等数学家。他对平面几何、三角函数及曲线,都有深入研究。在曲线方面造诣最深,“讲究曲张诸术,洞悉圆出于方之理,汇……[详细]
|
劳格(1819—1864),字季言,清仁和(今杭州余杭区)塘栖镇人。父劳经元对唐代的典章制度很有研究,二兄劳权精通校雠学。自幼受到家庭熏陶,热爱读书、藏书。4岁在同村进士朱以升处读书。13岁已遍读各种经书。曾因病卧床3年,病中通读汉唐诸史,旁及《资治通鉴》和历代“会要”,通晓史学,熟悉唐代典故,尤精校勘。当时年高德重的学者,如钱塘严厚民、仁和赵星南、长洲陈硕甫等,都与之结为忘年交。父死,守丧期间,……[详细]
|
胡震(1817—1862),字听香,一字伯恐,别号胡鼻山人、富春大岭长,清富阳庆护里(今环山乡)人。入邑庠后,不喜制艺,独致力于书法,收藏碑帖、拓本甚富。于魏、晋、-法帖,均悉心临摹,得其神髓。又善鉴赏金石、古器,辨别真伪。后得纪昀竹节砚,遂以“竹节砚斋”名其室。平日爱寻幽探胜,慕桂林山水天下独绝,乃徒步7000里往游。途中典质行李,购文物铜鼓而归。胡震勤于艺事,无间寒暑,行草、篆隶皆精。篆刻取法……[详细]
|
沈兆霖(1801—1862),字尺生,又字郎亭,号雨亭,清钱塘(今杭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任侍讲、侍讲学士、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咸丰二年(1852)任吏部侍郎,督江西学政。太平天国起义后,建议举办团练。八年英法联军及美俄公使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他反对“领事驻京”、“内江通商”两款,认为如此中国将丧失主权。十年署户部尚书。英法联军侵占北京,抢劫……[详细]
|
邵懿辰(1810—1861),字位西,清仁和(今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授内阁中书,后升刑部员外郎。咸丰四年(1854),在济宁防河无效,被罢官归里。十一年太平军围攻杭州,他助浙江巡抚王有龄对抗太平军,在战乱中身亡。他对经学颇有研究。文宗“桐城派”,与曾国藩、梅曾亮、朱次琦等时有往来,探讨学问。他久官于京师,熟悉朝章国政,朝廷不少大典、礼制、诰文均出其手,且博览典章,撰有《礼经通论》……[详细]
|
汤金钊(1772—1856),字敦甫,又字勖兹,清萧山城厢镇人。他出身于商家,从小勤奋求学。乾隆五十九年(1794)乡试中解元。嘉庆四年(1799)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任编修,升侍讲。十三年入直上 书房。道光元年(1821),汤金钊署户部侍郎。时朝中有人主张增加赋税,汤上疏:“康熙中奉永不加赋之明诏,此大清亿万年培养国脉之至计也,……盛开加赋之端,臣窃惜之!”反对加赋,奏获准。二年迁户部。六……[详细]
|
金应麟(1793—1852),字亚伯,清钱塘(今杭州)人。道光六年(1826)进士,授刑部主事,先后随同其他大臣赴四川、湖北、山西等地审判案件。后历任员外郎、江西道监察御史、给事中、福建副考官、鸿胪寺卿、直隶按察使、大理寺少卿等职。道光二十三年因母亲年老退职还乡,从此不再出仕。他在10多年官场生涯中,“遇事敢言,不避权贵”,闻名朝野。他曾上疏请求修改刑律,对斗殴、抢盗、劫囚、私铸等罪,逐条论述,提……[详细]
|
项名达(1789—1850),原名万准,字梅侣,又字步来,清仁和(今杭州)人。道光六年(1826)进士。授知县,不就,归主杭州紫阳书院讲席。精通算学,力求融会中西,推见本原,洞明变化,见解有独到之处。道光五年著《勾股六术》1卷,后附《弧三角和较算例》。二十三年又著《三角和较术》1卷、《开诸乘方捷术》1卷、《象数一元》6卷(即《象数原始》,附《算律管新术》)。合刻为《下庵算术》,又撰《椭圆求周术》1……[详细]
|
王绍兰(1760—1835),字畹馨,号南陔,自号思维居士,清萧山城厢镇人。王家境清寒而笃志好学,曾以教书所得奉养母亲。乾隆五十四年(1789)举拔贡。五十八年中进士。历任福建南屏知县、闽县知县、泉州知府、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福建巡抚等职。后署闽浙总督。嘉庆二十二年(1817)因审案有谬,罢官回乡。此后,王绍兰在家19年,闭门谢客,专心著述,著作近30种,著有《周人说经》8卷、《周人礼堂集义》……[详细]
|
张云璈(1747—1829),字仲雅,清钱塘(今杭州)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举人。嘉庆十二年(1807),选为湖南安福县知县,后调湘潭,在任5年。辞官归居后,或潜心著述,自得其乐,或登山玩水,怡情自然,与当时文士和诗赋词,相与交好。他学博才雄,工诗文,他的诗“赁衿发咏,无寒苦稼纤之习”。著述宏富,有《简松草堂诗集》20卷、《简松草堂文集》12卷、《蜡味小稿》5卷、《归艎草》1卷、《知还草》4……[详细]
|
屠倬(1781—1828),字孟昭,号琴邬,晚年号潜园老人,清钱塘(今杭州)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江苏仪征县知县。在任期间,因当地无桑树,从吴兴购得1.2万株,作《种桑诗》,劝民种植;还买棉花籽给民播种,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又定关税,设官渡,审理大案公正清明,政绩显著。道光元年(1821)擢为江西袁州府知府,不久改九江府,后因病辞归。屠倬从小勤奋刻苦,好学能诗,诗格……[详细]
|
余集(1738—1823),字蓉裳,号秋室,清仁和(今杭州)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候选知县。三十八年,授翰林院编修,与邵晋涵、周永、戴震、杨昌霖同荐修《四库全书》,时称“五征官”。累官至侍读学士。告退后主讲大梁书院达8年之久。道光二年(1822),重新研究《鹿鸣》一曲,与江苏潘奕隽同称“吴越二老先生”。余集博学多艺,工诗词古文,作诗神韵间远,不屑庸词俗语。画山水多秀逸别致,有“山光在掌……[详细]
|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别号种榆道人,清钱塘(今杭州)人。嘉庆时拔贡。官任江南海防同知。篆刻取法秦汉,擅于切刀,刀法纵肆爽利,对后来取法浙派者影响较大,为浙派“西泠八大家”之一。他博学工诗,与陈文述、陈甫并称“武林三陈”。善书法、能绘画,常画山水、花卉、兰竹,意境逸雅,又工竹刻。官溧阳县时,帮助当地制陶家杨彭年制作茶具,公余之际,常识别砂质,创作新样,自制铭句,镌刻器上,风行……[详细]
|
喻兰(1742—1809),字韵斋,号少兰,清桐庐至德乡碧岭庄(今高翔乡碧岭村)人。擅长绘画。嘉庆三年(1798),朝廷以命题考选画师,喻兰匠心独具,布景设色无不恰合题意,以第二名录取。不久,选人内廷,任画苑供奉职。同年九月,奉谕制作乾清宫御座东西对屏,并题一联云:“万花雨露和春酒,百衲乾坤制寿衣”。皇帝赐给绸缎两匹。十月,画养心殿灯屏,兰以尧舜游首山图进献。又奉命画“豆人寸马叠嶂重峦”图,太上皇……[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