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谈月色(1891~1976) 著名书画、篆刻家。女,原名古溶,又名溶溶,号谈十娘、珠江老人。广东顺德人。4岁时被家人送到广州清泉街檀庵出家,15岁削发为尼。还俗后,于民国11年(1920)与蔡哲夫结婚。婚后参加革命的“南社”组织,并在蔡的指导下研习书画篆刻。又得到程大璋、陈达夫(兼善)、李铁夫以及黄宾虹、王福庵诸大师的悉心指导,深受教益。民国16年谈的篆刻技艺已崭露头角,以古玺、汉印、录书、佛像有……[详细]
|
黄君璧(1898—1991),广州南海人。原名允瑄,晚号君翁 ,本名韫之,以号行,中国现代著名国画艺术家、教育家。父仰荀,家藏甚富。早年毕业于广东公学,后从画家李文显游,并与粤东藏家交往。致力于山水画,尤以画云水瀑布为长。1929年任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教务主任、1937年后历任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等。1949年迁居台湾,任今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主任。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传统功底深厚……[详细]
|
杜维明,男,1940年生于中国昆明,祖籍广东南海。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当代研究和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家。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国际哲学学会名誉院士(代表中国),中华文化促进会学术咨询委员 。杜维明15岁起便研习儒家文化,曾师从唐君毅、徐复观;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翌年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前往美国深造,1……[详细]
|
石景宜曾祖父当过清朝武官,祖父石国璋曾考取过秀才,如今的石家门楼上,还刻着“武威大道”四个二尺见方的正楷大字,足以见得他的家是颇具功名的世家。1916年的早春闰2月21日,石景宜出生在石家大宅内。其兄弟姐妹一共7人,他排行第六,小名阿六。父亲石岳云也像珠三角的许多人那样,10多岁便背井离乡,外出谋生,一旦有点积蓄就寄回老家,贤惠慈祥的母亲石余氏就料理家务、管教子女。1918年,石景宜父亲在广州市买……[详细]
|
钟麟,出生于1915年10月29日,广东省鱼类养殖学家,家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创始人。钟麟自小学习刻苦努力,成绩很好。小学毕业后,钟麟考上南海县石门中学。1935年,也就是钟麟在石门中学度过两年半的时候,国民党广东政府决定创办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怀着对海洋航海、水产事业的向往,钟麟在还有一个学期才初中毕业的情况下,说服石门中学的老师,以相当难度越级报考。经层层筛选,钟麟以优异的成绩,奋力拼搏,……[详细]
|
梁炎卿( 1852 — 1938 )名国照,字怡轩,又字彦青,生于广东南海县佛山。 清末民初英商怡和洋行天津分公司买办、英商高林洋行买办。与泰来洋行的王铭槐、太古洋行的郑翼之和汇丰银行的吴调卿,合称为清末天津四大买办。18 岁到香港皇仁学院读书,学习商业知识和英语。 20 岁到上海怡和洋行当练习生,颇得英商器重。清同治十三年 (1874) 年调到英商怡和洋行天津分公司任大写(即高级职员),清光绪十……[详细]
|
杨晋初 东南亚皮王
杨晋初是罗村罗南村人。其父亲是牛皮小商贩,得亲戚的帮助,贷得300元白银为资本,白手兴家,在村边的小鱼塘旁开办了一间公昌皮厂。杨晋初自幼聪明、勤快、能干,在家乡读书时,他每天下午放学后就到父亲的牛皮作坊工作。在父亲和工人眼中,杨晋初没有半点“太子爷”作风,一到厂里,他就挑水、担柴、烧水、“烟皮”、洗皮、晒皮样样都主动干。“晋初他什么都愿意做,工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不怕脏,不怕累”,杨父看在眼中,喜……[详细]
|
不断提升自己革命意志弥坚周启刚,1887年生于西樵,1978年病逝于台湾。周启刚父亲周荣生是“西樵藜涌乡周氏十世祖如川公第四子”,“世业诗书”,因不满清廷腐败,放弃功名,栖隐家居,从事丝农生产,领导同业建立产销合一制度,使当地丝业独放异彩。其母李雪怀是西樵太平村人,“一家之内,饮食之履,以至事蚕力农男女婚嫁,均躬任之”。周启刚幼年就读于家馆评莲书室及崇德书院,后受教于罗藻彝先生,专攻政经、移民等学……[详细]
|
陈香梅先人原籍福建,其曾祖父迁入广东南海。陈香梅父亲陈应荣13岁出国留学,1923年回到北京,先后在一家英文报社当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英文,再后来进入南京政府外交部,外放东南亚做领事。1925年6月23日,陈香梅在北京出生。陈香梅自幼聪明好学,三四岁开始,祖母就教她读唐诗,五岁时,五七言绝句都已经熟背了;六岁时,陈香梅就经常偷偷溜到叔叔的书房里翻书本,宛然一个“小书虫”。有一天,叔叔刚好外出了,陈香梅……[详细]
|
陈公侠1896年出生于南海县横江墟上良村(今丹灶镇上良村),排行第十。祖辈经商于广西梧州,家境殷富。他自幼聪慧,敦品勤学,研诗习书,广涉经史子集。1912年春考入广东陆军小学第六期学习。第六期学员人才济济,他与张发奎、薛岳、叶挺、李汉魂在三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继而又考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第二期。1917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隶属第六期步科,1919年毕业。虽然在军校消磨较长时间,亦如塞翁失……[详细]
|
梁广大,男,汉族,1935年生,广东南海人,中共中央党校毕业。从罗村最大的“走资派”到南海县委书记“文革”前,广东南海桑基鱼塘、富饶美丽,曾有“鱼米之乡”之称。然而,“十年浩劫”,社会和经济发展几乎停滞。在这种情况下,时任罗村副书记的梁广大只能无奈地在背后偷偷鼓励供销人员跑到全国各地大量采购物资,尤其是采购农业所需的物资,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他也因此被批斗成“罗村最大的走资派”。党的十一届……[详细]
|
马万祺,1919年10月21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南岸村,大学学历,澳门东亚大学工商管理荣誉博士学位,暨南大学名誉博士。马万祺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澳门中华总商会永远会长,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永远主席,澳门大华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万祺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爱国人士,澳门工商界知名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因病于2014年……[详细]
|
陈桃川(约1854—1945),陈淡浦之第六子,自少随父在“联泰号”学艺,成年后其机械制造技术甚精。陈淡浦病逝后,与其兄陈濂川一起继承“陈联泰”并将之光大,约光绪六年(1880年)制造的第一艘国内民族资本工厂生产的蒸汽机拖轮“江波号”下水航行,后又造出江汉、江阴、江永、江电、江飞、江苏、江利、江天等8艘拖船,租给航运公司使用,打破了外国蒸汽机拖轮垄断珠江航运业的局面。约十二年,陈桃川在广州十三行晋……[详细]
|
陈淡浦(约1817—1876)陈淡浦,南海丹灶良登村村尾坊人,自小对机器有兴趣,年轻时在西樵办机器手工作坊,制作铜纽扣出售。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在广州十三行豆栏上街开办“联泰号”机器小作坊,制作纽扣、缝衣针等小五金,兼接各式机械维修业务。鸦片战争以后,国外轮船频繁出入广州,陈淡浦借常到外国轮船上修理机器的机会,积累修理、安装蒸汽机的经验,“联泰号”在广州地区渐有名气。19世纪60年代,陈淡……[详细]
|
朱少穆(1885—1936年) 南海县九江人。幼随父赴安南(越南)营商,目睹法国殖民主义者欺压华侨,心极愤忿。后回国读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东渡日本求学,得与廖仲恺、何香凝等朝夕相处。时帝俄入侵东北,少穆率先参加拒俄学生军义勇队。三十年,加入横滨洪门三合会。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先后多次资助革命党人的起义经费。三十四年,河口之役失败后,少穆回九江携带其父珍藏名画一箱至香港出售,概充革命……[详细]
|
朱淇(1858—1931年)字季鍼、菉生,南海九江下西太平村人,朱次琦(朱九江)之侄,1877年中秀才,专习经史。早年结识康有为和孙中山,加入兴中会,参与订会章、制党旗。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第一次广州起义,起草讨清檄文,事泄后逃亡上海。半年后返粤,开始经营报馆。二十二年在广州创办《岭学旬报》、《岭海日报》。嗣又主持创办《东华报》、《通报》,并到青岛办《胶州报》,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三……[详细]
|
刘沛泉(1883—1940年)字毅夫,南海松岗联表刘村人。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民国3年(1914年)先后在广州、香港报馆任、总。9年被唐继尧聘为云南航空处处长,兼航空学校校长、滇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议,领中将衔。15年,北伐军抵浙江,受托赴沪策动沪航空界人士起义,事后被南京政府委派为国民革命军东路军航空司令。17年,受命创办云南商业航空筹备委员会。18年又被任命为云南第十路军航空司令,同年……[详细]
|
关国雄(1886—1922年)南海南庄醒群村人。清广东武备学堂第三期毕业,初任广州协左营隆庆汛把总。民国后加入肇军,历任连长,营长,第二支队副司令、司令。民国9年(1920年),所部扩编为粤军第二军第四独立旅,任少将旅长。10年5月,任粤军第四师师长,兼大本营梧州陆海军中将总司令。同年8月返广州,赴陈炯明在白云山濂泉寺举行的宴会,酒后中风,昏迷7日逝世。……[详细]
|
关衍麟(1893—1964年)又名关由衍,南海南庄吉利村桥东人。英国康桥大学毕业。民国期间先后任京奉铁路车务处长,京奉铁路、津浦铁路局长,在上海建立中国最大无线电制造公司——中国无线电公司并任总经理。曾任“汪伪政府”财政厅长。抗战时期曾帮助抗日游击队,掩护一名受伤美国飞行员。民国37年(1948年)移居香港,1960年移居澳大利亚悉尼至终。……[详细]
|
关赓麟(1880—1962年)号颖人。南海南庄吉利村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举人,后赴日本留学,入宏文学院师范速成科,毕业回国后入京师大学堂仕学馆习法政,三十年赐进士,任兵部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三十二年任邮传部主事。三十四年任铁道管理局局长。宣统三年(1911年)任京汉铁路局局长代理。民国元年(1912年)任局长。5年任北洋政府财政部秘书。6年7月,任交通部路政司司长。7年任运输总局……[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