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陈洁(1922-1949)广东省人,1940年参加新四军浙东纵队,1942年精兵简政时,响应组织号召暂时回家,1944年再次入伍,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7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牺牲时是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文工团团员,时年27岁。1948年冬,淮海战役打响,参战部队顶着严寒和敌人在前线拼杀。陈洁等文工团员深入火线,进行战地宣传。歌声和火炮交融,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军战士的士气。1949年1月6日,华东……[详细]
|
胡之江(1920~1991),广东汕头人。民国33年(1944)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北京地下联络员,晋察冀边区华北抗日联大学员、区助理员、区日报社,五台县农会宣传部部长,冀晋区第二师范、省立平定师范老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阳泉市委宣传部秘书、理论教员、市委文教部部长、市教育局局长、副市长等职。1982年当选为市第六届政协副主席。他还是市第六届、第八届人大代表,中共阳泉市委第六届委员,市老年……[详细]
|
籍贯:广东兴宁出生年月:1904年牺牲日期:1928年06月24日“五四”运动消息传到兴宁,他参加了县城的--,宣传-。1920年春,赴佛山、广州等地纱厂做工。1923年3月,经革命党人介绍,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兵站总监站员。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始接触蒋先云等共产党人,逐渐懂得革命道理。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编入第二教导团,任少尉排长。1925年2月,参加东征,在攻克淡水……[详细]
|
刘洲成,1988年2月28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歌手、演员,毕业于广州一学院影视表演系。2008年,加入偶像歌唱组合“至上励合”正式出道;发行首张专辑《降临》并凭借该专辑中的单曲《棉花糖》获得北京流行音乐典礼中歌榜2008年度金曲奖。 2009年,其所在组合获第六届“劲歌王全球华人乐坛年度总选最有前途新人组合、最热门人气组合。2012年,演唱青春偶像剧《童话二分之一》的主题曲《如果不是你》。20……[详细]
|
童世平 海军上将
童世平,1947年7月生,广东湛江市廉江人。海军上将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研究系将官班毕业。196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海军福建基地政委、广州军区副政委兼海军南海舰队政委、海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海军政治部主任兼军委纪委书记、海军党委常委。国防大学政委。2009年12月原国防大学政委童世平、原总政主任助理杜金才中将接替刘永治、孙忠同上将,出任总政治部副主任。人物履历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
潘茂名(290年—371年),晋永嘉(307—313)末处士,今广东高州人,世居根子浮山下,即今高州之潘村,治《易》明《诗》。一日入山,遇老人对弈,旁睨良久。老者曰:“孺子颇解此耶”?对曰:“入由蛇窦,出似雁行”。老者异之,劝令学道,授以长生夜视之术。从此,潘茂名便在这里“朝汲泉于此山,暮洗术于鉴水,采丹田之芝,煮白石之髓,嚼瑶笋之芽,餐碧奈之蕊,勤洗伐而脱尘凡,取精华而去渣滓”,终于炼成大还丹和……[详细]
|
卢颂虔(1891~1983)卢颂虔又名仲权、邦维,广东珠海人。民国元年(1912年)来上海,次年得同乡卢著卿等赞助在北四川路清云里租房办培德小学。民国10年由广肇公所(粤人旅沪团体)接办培德小学,改名上海广肇公学,卢颂虔续任校长。民国12年广肇公所拨出福德里(今四川北路1702弄)空地六七亩,建造三层楼新校舍。民国18年扩办为广肇中小学,后小学部改为广肇中学附属小学(广公第一小学),又在西摩路(今……[详细]
|
翁建才(1937~1985年),小黄圃人。生于香港工人家庭。民国33年(1944年),随父母迁回母亲乡下顺德县黄连,以三年半时间完成小学六年学业。13岁到圩上码头记账帮补家计,随后到广州一家小百货店当学徒,业余坚持自学。1952年9月考上武汉水利学校,1955年毕业分配到甘肃省水电局,继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从事技术工作。1978年晋升设计工程师、设计队副队长,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提……[详细]
|
李庭芬(1907~1976年),字浩生。龙江沙富村人。生长于澳门。父仕南以中医为业,执业于镜湖医院近40年。庭芬中学毕业后,随父习医,后来亦受聘于镜湖医院。民国19年(1930年)回县,到桂洲里村开业。日军入侵顺德时,携眷避居澳门,不久,因生活无着,仍回桂洲行医。抗战胜利后,搬到容奇大马路开业。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顺德县卫生工作者协会,担任执委,兼第十区分会副主任。1956年,牵头组织容奇镇保康中……[详细]
|
岑学吕(1882~1963年),字伯榘,晚号师尚老人。上佳市人。幼孤贫苦学。22岁毕业于广东武备学堂,历在香山县及本县碧江、西淋任小学教员,兼穗、港报馆记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香港参加同盟会,致力海外侨胞宣传工作。辛亥革命后归国,历任广东都督府秘书,东莞、番禺、丰顺县县长,潮(州)梅(州)镇守使署军法处处长。民国9年(1920年),奉调入京任国务院部属秘书。民国16年,受聘为东北军三、……[详细]
|
周之贞(1892~1950年),字友云,一字苏群,晚号懒拙庐主。北滘圩人。少时就读于里塾。17岁赴新加坡谋生,在侨商陆祐手下当文书,后来自行集股经营,家道渐达小康。之贞秉性侠义,热心社会活动,在槟城加入洪门会和中和堂,被推为“大哥”,曾资助康有为保皇变法活动。后结识孙中山,服膺反清革命,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与谢心准共编《星洲晨报》,撰文鼓吹民主革命,积极……[详细]
|
岑国华(1886~1942年),名汝鎏,以字行。葛岸西村人。出身蚕农家庭,小时仅读过两年私塾。12岁入本村瑞和伦丝厂当小工,办事勤快,聪明好学,受老板岑钿礼和岑达苏的赏识,被提拔到广州永和丝庄当伙计。几年后,永和丝庄生意衰落,国华回县自行招股,先后在桂洲和葛岸开办大和生、瑞栈两家丝厂。民国8年(1919年),国华鉴于老式脚踏缫丝机性能落后,率先采用日本新式缫机,一变四角车丝(俗称孖结丝)为六角丝,……[详细]
|
何藻翔(1865~1930年),字翙高,又字梅夏,晚号邹崖逋者。马宁乡人。父何家饶是武进士,曾官营用守备。藻翔自幼励志向学,博览群书,制艺、诗赋均称出众。22岁上京应试时开始购读西书,留心新学。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成进士,授兵部主事,为官刚正,敢于触忤权贵。甲午之战中,清朝海陆军均惨败于日本,-赔款割地,举国上下为之震动。群臣交章谴责李鸿章主和误国,而对直接负有军事责任的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孙……[详细]
|
潘兆銮(1902~1932年),原名少庭,字侠夫。冲鹤乡人。出身侨工家庭,父母早丧,由在日本做工的叔父抚养成人。性情机警正直,富于幽默感。在横滨中华学校求学期间,与进步青年杨匏安、杨殷一起研读马列著作,关注祖国和民族前途。五四运动爆发后,兆銮归国,在广州参加社会主义研究小组。1920年,到广州铁路南站当司磅员,后任车务处文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抵制为资方所把持的旧工会(时称“黄色工……[详细]
|
郭竹朋(?~1928年),大良云路村人。历任中共顺德县支部委员,县委委员,县委常委,县农民协会委员长。民国12年(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与支部书记李民智一起在云路村建立改良蚕桑自治会,活动开展十分活跃,获得专程到来视察的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廖仲恺和组织部部长谭平山的好评。随后,在他们的支持下,将自治会改为本县第一个乡级农会组织。不久,竹朋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根据组织指示,组建云路村农民自卫……[详细]
|
李民智(?~1926年),原名苏。大门北村人。父母早丧,由大良镇的姨母抚养成人。少时读过九年私塾,后到炭铺做工。民国12年(1923年),中共党员刘尔崧、阮啸仙到顺德开展宣传活动,民智在他们的引导下,接受了革命道理,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担任顺德支部书记。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变卖祖屋作革命活动经费,与郭竹朋、郭新、罗溢、罗享等联络工农群众,组织云路村蚕桑自治会、建筑业工会、梳篦业工会和青年农工俱……[详细]
|
黎兆棠(1827~1894年),字召民。昌教乡人。出身贫家,少年苦学。清咸丰三年(1853年)成进士。历任礼部主事,总理衙门章京,仪制司主事,江西南安知府,江西粮台,台湾道台,天津海关道台,直隶按察使、布政使,福建船政大臣,光禄寺卿。性格廉悍,治事干练。在总理衙门时,处理各国往来书牍敏捷得体,见知于恭亲王弈。后奉调江西主持饶州赈务,成绩卓著,深为巡抚沈葆桢器重,委摄南安府政事。不久,农民军由粤入赣……[详细]
|
梁燿枢(1832~1888年),字冠祺,号斗南,晚号叔简。光华乡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状元。父母早丧,家境拮据,得经商的堂兄资助,不致中断学业。少年时代在名儒朱九江(次琦)门下求学,酷好书法,“视短而明,能于粒谷作蚊足小字”,“兼通王、赵笔意”。大魁天下后,授翰林院修撰。光绪八年(1882年)入值南书房,充日讲起注官,授左、右中允;九年,升侍讲;十年,转左、右庶子;十一年,补侍读、侍讲学士;……[详细]
|
梁廷枏(1796~1861年),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伦教乡人。出身读书世家,自幼博闻强记,吐属卓尔不凡。青年时代埋头金石考据之学,23岁刊行处女作《金石称例》。以后,更留心时务,精研史学,兼擅诗文戏曲,才名倾动一时。在科场上则一直不顺遂,38岁才获选副贡生。翌年,应两广总督卢坤聘,入海防书局纂修《广东海防汇览》,对沿海防务作了深入考察。纂修完毕,被粤海关监督堃豫聘为《粤海关志》总纂。调阅大量关署……[详细]
|
吴梯,字秋航,黎村堡(今荔村一带)人。清嘉庆六年(1801年)广东乡试解元,会试屡试不第。后由大挑出仕,历任山东蒙阴、潍县、禹城知县,胶州、济宁知州。吴梯素有大志,选发蒙阴时,有人劝告说:“蒙阴是偏远贫瘠之地,你还是另选别县为好。”吴梯道:“我辈志在兼济,不在发财,何必挑肥拣瘦?”欣然赴任。吴梯为政廉能,一到任,就断然革除了借捐纳驿马肆意0的苛规,县民皆大欢喜。在潍县,吴梯动员富豪出资疏河修堤,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