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广西 > 贵港 > 桂平历史人物介绍3

桂平历史人物介绍3

更新时间:2023-12-30

  黄日葵(1899—1930),又名一葵、野葵,号宗阳,出生于城厢一书香世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是清朝举人或秀才,父亲黄尧轩曾留学日本,后在县立中学任教。日葵自幼勤奋好学,1917年在县立中学毕业,年底东渡日本,入弘文书院深造。1918年5月, 为抗议日本侵略中国,他和1000多名留学生愤然-归国。抵上海后,便加入学生救国会, 任《救国日报》。5月中旬,和李达、李汉俊等赴北京,联络发动北京学生向北洋……[详细]
  胡奕卿(1895一1929),又名胡信,大湟江口人。家境清贫,高小毕业后即做小贩、店员谋生。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掀起反对英、日帝国主义的浪潮。7、8月间,中共广东区委派龙启炎等到江口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发动各界人民支援沪、粤工人的-斗争。胡奕卿接受了新思想,积极投入了反帝斗争。他主动协助龙启炎,串联邓誉声、李乐中、崔继鸿、黄醒先等组成江口各界对外协会,对贩运日货的商号如兴隆、巨泰昌、陈……[详细]
  高鹏鹍(1911—1928),号长民。桂平城厢人。幼时勤奋好学,因家境贫困,常向亲友借书阅读,并以阶砖作纸、清水作墨、禾秆作笔练习书法。稍长,又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写作,投稿报社,以稿费弥补学习费用。高鹏鹍在省立八中读书期间,爱读课外书籍。因受康德、斯宾塞、马克思等人著作和校中进步师生的影响,逐渐接受了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对当时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尤为痛恨,曾赋诗述怀:“落落何人报大仇,沉沉往……[详细]
  吕善修(1901—1927),原名信良,又名贤朱。吉大二里(今木圭乡)基围村人。因家境贫困,青年时代在江口、梧州做过泥水工、捡药工、裁缝工。后进入梧州平民夜校学习文化,得到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运动期间梧州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吕善修积极投身运动,先后被选为药材工会和建筑工会委员长。1927年春,吕善修奉命回到家乡基围村了解农-动情况。不久,“四·一二”事变发生,吕善修……[详细]
  蔡碧珩(1909—1927),女,出生于城厢一贫民家庭。1925年,蔡碧珩在城厢女子高小毕业,翌年秋考入桂平师范,后转入省立第八中学。蔡碧珩聪明好学,成绩优秀,思想开朗,追求进步,在同学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在省立八中读书期间,蔡碧珩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学运、妇运和农运活动,曾任学生会妇女部长,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县党部妇女部长,桂平县妇女联合会主任。她带头剪掉自己的辫子,毅然宣布解除自己小时候由父母……[详细]
  韦俊(1827-1884)太平天国将领、叛徒。广西桂平人。壮族。或作韦十二,北王韦昌辉之弟。曾参加金田起义。1852年底—1853年初,参加第一次攻克武汉之战。1855年随太平军西征军复入湖北;4月,第三次攻克武昌后,任武昌守将年余。胡林翼、罗泽南率清军水陆师发起进攻,他严加守备,频频出击,曾在汉阳奓山大败胡林翼部。1856年3月在武昌大东门外击毙清将罗泽南后,清军遂对武昌实行长围久困之策,扼堵粮……[详细]
黄玉昆 [] (?~1857)
  黄玉昆(?-1857)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桂平县(位平南县西南)人,曾为衙门讼师。1848年(宣宗道光二十八年)石达开娶其女为妻,后封翼贵丈。金田起义后,屡立战功。1853年(文宗咸丰三年)升夏官正丞相,协助杨秀清办理军务,兼管刑部。1854年3月封卫国侯,后因事忤杨秀清旨,受杖革爵,自杀被救。转翼王府掌管文书,9月复职,改封卫天侯,司天朝刑部。1855年随石达开出征江西,次年4月,石达开回师攻“江……[详细]
李俊良 [] (?~1856)
  李俊良(?-1856)太平天国官员。广西人。籍贯不详。原名俊昌、俊章、国玱(昌),因避讳韦昌辉改名。 1851年(文宗咸丰元年)夏在广西桂平、茶地为中军长(太平军的官名,似即军帅)。素经医理,凡军中有病者,俱令诊视。10月在永安治好洪秀全所染时疫,遂封国医,职同将军。次年9月,于湖南长沙擢指挥。1853年3月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升检点,收罗医生、医士,采办药材,为兴内医之首。6月,封恩赏丞相。8月杨……[详细]
  钟芳礼太平天国官员。清广西桂平(立武宣县东南)人,一说是广东花县人。原名钟芳球。据说是洪秀全的姐夫,在平隘山参加“拜上帝会”。金田村起义后,封御林侍卫。1853年(文宗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市)后,因当地人多做机织业,在砂朱巷设机匠衙(后因人多改为“织营”),被封为恩赏元相,督理该衙(织营)。凡城中素业机织者,均令入衙工作,并立营伍,有前、后左、石、中各营集体织造,限日交缎匹若干,生产……[详细]
  曾天养(1790-1854)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桂平人。参加金田起义时已六十余岁。历任御林侍卫、指挥、检点、秋官又正丞相。1854年参加西征,在黄州堵城击溃清总督吴文镕全军,军威大振。为配合石祥祯攻湖南,连克岳州(岳阳)、常德、澧州(澧县)。太平军在湖南失利,他防守岳州。7月湘军水陆向岳州进攻。迎战不利,退至城陵矶。8月9日诱清军水师至旋湖港,斩清总兵陈辉龙等。11日在城陵矶与湘军塔布齐交战,骑马冲……[详细]
  黄再兴(1816-1854)太平天国官员。广西桂平县人,初名天申,因避“天”字改名。少读书史,机警有谋,参加金田村起义,授二军前营左一东两司马。1851年(文宗咸丰元年)3月,升卒长,因所开功折叙事明析,被洪秀全派往诏书衙编纂诏书,次年11月在湖南长沙诏书编成,以功擢左史,职同将军,掌文书。又记诸王登朝问答,谓之《记录》,每月一册,进呈洪秀全。1853年3月建都天京(今南京市),升职同指挥,5月擢……[详细]
  薛平光广西桂平县人。1952年参加工作,196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红卫农场(现雷州金星农场)汽车司机期间,工作认真负责,运输率高,安全行车,保养车好,延长三个大修期,为农场增产节支,事迹显著。1959年11月8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详细]
  林桂鸿(1889~1975) 广西桂平县人。民国元年(1912)随舅父何伟成到桂林经商,在翰芳斋百货店内供职。27年开设“宝光”五金行。30年和36年,先后被选为桂林市商会常务执行委员及常务理事。抗战胜利后,开设馥榕酒家,后又独资开设“桂华五金号”,资金积累达7万多元,为桂林富户之一。1954年冬,率先响应“商转工”的号召,将7万余元全部投入了新建的公私合营新民毛巾厂。此后,曾任市五金公司中心门……[详细]
   杨明(1913~1995.3),广西桂平人。在广西师范专科学校读书时,参加反蒋抗日,拥护中国共产党。民国28年(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北上抗日的广西学生军。此后,历任河南五战区游击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鄂豫皖挺进纵队宣传股长,新四军五师政治部秘书科长,新四军五师第四军分区司令部秘书长,鄂东地委黄冈中心县委-部长,粤鄂湘边区纵队第四支队八、九团政委,中共广西容县县委书记兼县长,中共广……[详细]
  范能彬(1910~1986.10) ,广西桂平县人。生于贫民家庭,自幼跟随基督教教会传道人外祖母生活, 得以在教会开办的小学、中学读书,后又进入建道圣经学院专修神学。民国2年(1931年)毕业,先后在梧州市基督教宣道会、南宁市基督教宣道会工作。36年,在梧州市基督教宣道会兼任建道圣经学院教员。38年8月,任基督教宣道会牧师。1950~1957年,历任梧州市基督教宣道会主任,市基督教“三自”-委员会……[详细]
  侯大苟(1418~1465),瑶族。广西桂平罗渌洞田头村人。家贫,青年时聚众起义。明正统七年(1442年) ,拥有义军数万人,分步兵、骑兵、水兵三军,控制柳州、浔州、梧州3府10余县。明天顺七年(1463年) 十一月十三日晚,侯大苟率700名义军,夜袭梧州府,一夜间攻下由3000名重兵把守、防范严密的梧州府城。城中明朝将领正在召开军事会议。义军进城后,杀死训导任璩和布政使宋钦,活捉副使周[王寿],……[详细]
  胡福田(1896~1928.12),原名胡善庆。广西桂平人。生于农民家庭。民国元年(1912年)考入桂平县立蚕业学校,一年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回乡务农。7年,投军在陈炯明部下,先后升任连、营长。在军队驻广东期间,接触、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5月,受中共广东区委委派回广西参加革命斗争。在家乡赵里(今蒙圩) 组织成立赵里区农民协会, 进行减租减息、反夺佃的斗争。17年1月,中共……[详细]
  覃超容(1909.5~1927.10) ,女,广西桂平县(今桂平市)人。生于贫民家庭,曾当过童养媳。民国15年(1926年)春逃离夫家到梧州,在梧州妇女工读学校半工半读。不久,在梧州加入共青团, 帮助妇联会掌管印信和日常开支等事务。16年初,梧州妇联会4个执委先后被撤去小学校长职务,一批妇运骨干-出走。在妇联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覃挺身而出,大胆主持妇联会的工作。妇联会经过改选,清除了不纯分子。在……[详细]
   程大璋(1873—1924) 桂平人。少时嗜读经史,博闻强识,年未弱冠即补博士弟子。清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投身于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为“公车上 书”起草者和签名者之一。二十四年清廷举行“大挑”,被选为一等举人,分发江苏以知县试用。不久弃官从文,在京赋闲。数年后到广东汕头时敏学堂任教。三十二年还乡,先后受聘为浔州府中学堂和桂平师范学堂监督,桂平县劝学所所长。1913年当选众议院议员。……[详细]
   莫荣新(1853—1930) 字日初。桂平人。清同治十年(1871)在族兄莫昆甫部当伙夫,不久补为哨兵。十一年赴贵州进剿苗民起义。光绪十年(1884)参加中法战争,后在百色、靖西、岑溪等地,参与镇压反清起义和抗捐税斗争。因每战必杀俘虏,曾一日斩杀俘虏24人,人称“莫屠户”。三十三年升两营督带,不久又升游击衔,赏戴花翎。宣统元年(1909)任广西巡防队帮统,驻兵梧州。辛亥革命后在庆远宣布独立,被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