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广西 > 贵港 > 桂平历史人物介绍

桂平历史人物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陆耀海(1910—1988),麻垌南乔村人。出身贫苦。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供给处长,冀鲁豫西进支队供给部长,第七纵队供给部副部长,冀鲁豫军区供给部副部长,赣东北军区后勤部长,西南军区军需财务处长,西南军区-队后勤部长,北涪陆军步校物保部长,四川绵阳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陆耀……[详细]
  曾敏(1908—1987),字次端,四端,号广坛。湖南省双峰县荷叶区神冲乡新民村人。从小勤奋好学,沉静寡言。高中毕业后曾在长沙图书馆供职。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毕业后曾在国民党军队任连长、营长。并曾任湖南省高中学生集训总队的中校大队长,湖南大学、重庆大学上校军训主任。1946年调任云南省滇东师管区司令部参谋长。1948年任云南省文山团管区少将司令。1949年任-驻广西军官总队副总队长。……[详细]
  韦树辉(1914—1982) ,罗秀乡雅石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7岁入私,12岁入小学,后读中学,1937年结业于桂林广西师范专科学校乡村教师培训班。后考入广西民团干部训练班,接受军事讷练。在中学读书期间,韦树辉喜爱阅读进步书报,多接近具有进步思想的教师、同学。曾积极参加反法西斯青年同盟活动, 并参与对国民党反动派、托派分子进行斗争。1936年9月在桂林师专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任党的小组长、支委……[详细]
  龙纯如(1895—1982),城厢人。192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旋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电机工程,获工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在香港九龙中华电力公司及广东、广西省电力厂任总办、工程师等职,1935年桂平创建火力发电厂,从筹建、购办机器到设备安装, 龙纯如花了很大心力。1949年,他应澳门电灯公司的聘请,任该公司总工程师,对澳门电力工业作出较大的贡献。1982年4月,因病逝世于澳门。……[详细]
  刘栋材(1903—1977年),字道中,木乐罗贤村岭边屯人。行伍出身,曾受训于广西军校、印度盟军将级指挥官训练团、北京中央陆军大学,在国民党部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领中将衔。抗日战争期间,刘栋材奉命率部参加淞沪战役、江西南浔战役、广西桂南战役,抗击日本侵略军。抗战胜利后,刘栋材追随将介石,参加-反人民内战。1949年初,刘率国民党六十三军离南京南逃,11、12月间至广……[详细]
  李荣保(1887—1967),原名冯荣保,后因与李宗仁结为拜把兄弟,改名李荣保。瑶族,紫荆山横冲村人。家境贫寒,13岁起-为人帮工种田,烧炭或加工胶粉。李荣保刚直勇敢,于1924年被推为瑶族石牌兵(瑶团)头目。那时紫荆白马山盘踞着一股土匪, 一次竟然掳去瑶族盘成王的妻女,勒要100元东毫赎金才肯放人。盘成王派李荣保前去偷营。李荣保率几十名石牌兵,手执大刀,趁黑摸进匪巢,杀死20多名匪徒,救出盘成王……[详细]
  郭德洁(1906—1966),又名月仙。桂平城厢人。父亲郭六,经营泥水建筑业,店号郭成记。郭德洁青年时代就读于城厢高等小学,1925年与当时驻师桂平的浔梧郁善后督办李宗仁结婚。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李宗仁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与此同时,国民党广西省党部组织女子北伐工作队,由郭德洁任队长,随第七军北上,编入正规部队,称“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政治部妇女宣传队”,担任宣传、看护、慰劳等工作。这支宣传队……[详细]
  黄啸梅(1876—1958),名琼珠,以字行。社步北流村人。其家八代行医,祖父黄乙枝、父黄敏祥皆以医名。啸梅幼承家学,嗜读医书。18岁拜本县儒医黄咏琴为师,21岁中秀才,25岁考入桂林法政学堂,毕业后赴沪深造,师事上海名医丁福保,医术大进,尤精通运气学说。20一30年代任军医。解放后任广西南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1956年任广西中医医药研究所所长、顾问,广西省政协常委。有《脉学新义》、《国医释疑》、……[详细]
  薛平清(1877—1951),原名佐清,清政府被推翻后改为平清,又名扬波。社坡榄沙岭人。清末秀才。是县内有名的大恶霸,横行东区数十年。薛平清18岁时任社坡团局局董。1898年,他勾结地方反动势力,-反清组织“0会”,-社坡赵村屯等地农民百余人,因此得到官府的宠信。1921年东区联团总局成立,薛平清任局董。他自订法规,作威作福,大肆杀戮。1923年农历七月初一日,他派人抢劫木乐圩,焚烧洞心、独磊、北……[详细]
  李朝芳(1893—1947),字公泽,桂平城厢人。青年时代就读于浔郡中学堂,后考取保定军官学校炮科,毕业后在鲁涤平部下当见习官,后晋升连营长。北伐战争开始,奉调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在李宗仁部下任团长,在湖南、江西等地与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部队作战。1926年8月18日, 李朝芳向驻守湖南汩罗江的吴佩孚所属部队发起进攻。敌军沿河设置强固工事,李部由上游涉水强渡,经过激战,守敌万余人被击溃,缴获大批……[详细]
  高光(1901年—1946),别号曙光,城厢横街人。擅长二胡演奏,粤剧二胡名手,为民国年间广西两大二胡高手之一。高光年幼时经常参加城厢音乐社团“紫云天”活动,学习粤剧知识。后考入省电报班,毕业后回桂平电报局工作,工余仍学习二胡演奏技艺不辍。他博取名家之长,掌握了法、操、颤、滑等十几种指法,技艺日精。他演奏的《平湖秋月》、《流水行云》,时如山中溪涧奔泻激越,或似天上浮云悠然自得。他演奏的《鸟惊喧》、……[详细]
  黄寅五(1867—1945),名朝常,城厢人。自幼勤学苦读,博览群书。光绪十年(1884年)考中秀才,二十年省试中拔贡。旋因家贫设塾教学,尔后曾到外县任教谕。光绪二十六、七年间,应四川布政使赖鹤年之聘,赴四川官署做家庭教师。后赖鹤年之子赖瑾学有所成,得益于黄寅五的教育非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梧州蚕业学堂创办,黄寅五被聘为教习。不久回县任浔郡中学堂学监。当时浔郡中学经费由浔州府属桂、贵、平、……[详细]
  韦本初(1865—1943),金田理村人。自幼爱好医术,喜欢跟随民间医生行医采药。21岁被征入清军当三等军医佐。民国初年军阀混战,韦本初随军到广东罗浮山,在开设于寺庙的临时救伤医院工作,得寺中一老和尚传授救伤技术。此后,韦本初医术更为精湛,他擅长医治跌打刀伤,特别精通草药制剂。他创制的“韦氏万应药精”,是以草药鸟尾丁为主的伤科妙药,用于战场救护、消肿止痛功效神奇。韦本初先后在陆荣廷、李宗仁部下任一……[详细]
  郭凤岗(1892—1936),字梧亭,宣一里(今江口镇)和合村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结业于桂林蚕业学堂,旋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与李宗仁同学。毕业后,又考进湖南讲武堂,嗣后转入武昌讲武堂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深造。毕业后,被派往柳州沙塘,在陆荣廷部充准尉见习官,因才能出众,后晋升为中校副团长。1920年(民国9年) 秋两广0,桂军头目纷纷拥兵自立,独霸一方,郭风岗仍随陆荣廷左右,先驻邕宁,后退……[详细]
  徐启样(1865—1936),字先泰,吉二里垌心村(今木圭乡竹社村)人。祖父徐麟州曾任澎湖县知县,因驱倭寇有功升署台湾知府。父徐润生在平南城厢、桂平江口开设作坊店铺多间,到启祥手上,家道更为殷富。徐启祥早年即有救国救民之志,结识孙中山之后,加入兴中会。后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变卖部分产业捐充革命经费,又贩运猪鸡往香港,得款即转交革命党。 并在平南城厢开设恒丰米行,作为革命党的……[详细]
   潘慰苍(1888—1930),原名应霖,又名维初,城厢文昌街(今东风街)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其先祖潘鲟、[鱼亘]、鲸、[鱼禹]及潘兆萱等,均以诗文词章称世。祖父聘臣为邑中知名绅士,父桂岩,清末秀才,精研国学,擅写诗文。慰苍12岁就读于浔阳书院时,正值知名学者吴稚辉、陆尔奎等来浔阳书院讲学。慰苍悉心学习新学,更习英语、日语,为出国留学作准备。年刚13岁即远赴广州游学预备科学习,旋赴日本考入帝国大学……[详细]
  崔肇琳(1877—1929),字天畸,城厢人。其父崔瑛,中过秀才,工诗文,陆荣廷任广西都督时崔瑛曾任桂平下关统税局局长。肇琳十六岁考取秀才,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翌年赴京应会试,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旋任陕西省华阴县知县。民国初年陆荣廷任广西都督。崔肇琳的岳父蔡仲歧与陆交谊很深,加以肇琳为人敦厚,文思敏捷,陆乃将肇琳调回广西任梧州府知事。1917年陆任两广巡阅使,命崔肇琳为秘书长,旋改……[详细]
  姚钟璜,字伟英,罗秀马平村人。自小聪明伶俐,读书强记善悟,年轻时应童试即才华毕露。当时地方上形成了一种很坏的习惯,学生参-、县考试,大都“夹带”入场,禁而不止,独姚钟璜应试时不带片纸只字,且每次都考得很好。光绪十五年(1889年),姚钟璜应乡试中第二名举人,越年中进士,分派到广东任知县,深得总督张人骏的器重。任长乐知县前不久,该县发生一起涉及外国传教士的案件,颇为棘手。他的前任就因对此案处理不好而……[详细]
  黄榜书,原名少瀛,江口古莲村人。少时勤备好学,曾以县试考取第一名秀才。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黄榜书随太仆岑春煊出军山东,由巡抚李秉衡奏调山东援军营务提调。旋侯补广东直州,并当缉捕总局文案兼帮审。他对案件认真研究,细心查审,使不少积案得到合理处理。后改任军医学堂总办。他重视中医中药,认为中医西医各有长短,不能重此轻彼,因此添聘中医教习……[详细]
  冯舜生(1861—1922),字家桂,号遇尧,清下秀里(今油麻乡)平塘坡村人。幼习经史,20岁中秀才(庠生),26岁补廪生,29岁应乡试中举人,32岁赴京会试中进士,授户部主事。旋因父丧依制回乡居守三年。期满晋京改授云南省同知。在滇期间,先后任蒙姑、平彝厘金督办,云南丁酉科同考官,云南武备学堂监督,云南提学使署课长等职,继而署理南关、镇沅、镇边同知,维两厅通判,实授龙陵厅同知。后调署鹤庆州知州,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