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战国时楚国国君(前328—前299)。名熊槐。曾被山东六国推为纵约长。又乘越内乱,攻灭越国,设郡江东。但他排斥改革派,误信秦说客张仪,毁坏齐、楚联盟;先后败于秦、齐,失去汉中等地。前299年入秦被扣,死于秦。【熊槐】(?—前296年)楚怀王,(公元前328~公元前299年在位),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亲。楚国本来是六国中的强国,拥有强大的国力,但楚怀王贪婪成性,屡次中秦国相张仪的计谋,得不偿失,……[详细]
|
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姓,秦氏,名荡,亦称秦武烈王(《世本》)、秦悼武王(《秦记》),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秦武王生而有神力,自幼身高体壮,勇武好战,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贲等人都因此受到重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出巡周都洛邑时与乌获、孟贲比赛举鼎,结果两目出血,折断胫骨。……[详细]
|
陈轸,战国时期纵横家。许多成语,从他而来,比如画蛇添足、卞庄刺虎。陈轸凭借口舌之利,为齐国击退楚国大军。甚至张仪要陷害他,都被他巧妙地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化解。即便是强大的秦王,也经常听他的主意,甚至还因此大败敌国。陈轸,战国时期齐国人,纵横家。陈轸凭借口舌之利,为齐国击退楚国大军。甚至张仪要陷害他,都被他巧妙地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化解。即便是强大的秦王,也经常听他的主意,甚至还因此大败敌国。先辈来历武王……[详细]
|
靖郭君田婴,妫姓,田氏,名婴,亦称婴子,齐威王少子,齐宣王异母弟,孟尝君田文之父 ,战国时期齐国宗室、大臣。“靖郭”是封邑,指古薛城;“君”是封号击败魏国田婴从齐威王时起,便开始掌权任职,曾与成侯邹忌、田忌一道带兵救援韩国而攻打魏国。 齐威王十六年(公元前341年,《史记·孟尝君列传》误作齐宣王二年),田婴与田忌、孙膑一起攻打魏国,在马陵大败魏军,俘虏魏军主帅太子申,杀死魏军将领庞涓 ,史称马……[详细]
|
公孙衍,魏之阴晋人。曾仕魏,任犀首②,人因以犀首称之,好像这就是他的本来姓名。《史记集解》引司马彪曰:“犀首,魏官名,今虎牙将军。”犀首当是武职。 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为大良造,后居魏。楚使者陈轸,也是一个纵横家,他过魏,献计于衍。他说“魏相田需约诸侯纵亲,楚王疑而未信。如果您请于魏王,说您与燕赵之王有交情,多次有使者来邀请相见。魏王如答应了您,给您车子,你也不必多要,有三……[详细]
|
樗里疾(?―前300年),名疾,又称樗里子、严君疾,战国中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 因足智多谋,绰号“智囊”,被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曾辅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秦国君主。樗里子名叫疾。因居樗里(一说楮里,今陕西渭南)而称樗里子。其后他任庶长(大良造的幕僚辅官),被称为庶长疾。后来他被封于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县严道镇),号严君,人称严君疾。后人以……[详细]
|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战国中后期秦国名将。仕秦惠文王、武王、昭王三世。秦惠文王九年(前316年)巴蜀相攻,秦惠文王欲趁机灭蜀,却因韩侵秦而举棋不定。张仪主张先攻韩,司马错力排张仪之议,认为伐韩将导至诸侯合纵对秦,伐蜀则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又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楚。这议为秦王采纳。同年秋,即与张仪、都尉墨等率军从石牛道伐蜀(参见秦灭巴蜀之战),与蜀王之师战于葭萌(今四川广元昭化镇),蜀王败……[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