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刘安仁,《新五代史》称刘安仁迁居福建,以经商为生,常到南海做生意,所以改居岭南。其子刘谦,其孙刘隐、刘龑。917年,刘龑称帝,国号汉,史称为南汉。追尊刘安仁为文帝,庙号太祖。 考证日本藤田丰八、中国史家陈寅恪等指出南汉国主先世刘安仁为大食商人,从西亚来到泉州,谎称河南上蔡籍。而唐宋蕃客中刘姓多为伊斯兰教徒。但藤田氏此说遭到日本另一位对中外关系颇有研究的学者桑原骘藏的质疑。桑原认为,关于宋元祐间广州......[详细]
|
耶律安端(?-952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弟弟。911年五月,安端和哥哥剌葛、迭剌、寅底石谋反大哥阿保机。安端之妻粘睦姑告密,阿保机得实,没有诛杀安端。912年十月,安端兄弟四人又反。913年三月,被平定。914年正月,耶律阿保机杀剌葛,赦免迭剌、寅底石、安端。神册三年(918年)正月,以安端为大内惕隐,命攻晋王的云州及西南诸部。天显元年(926年)正月,命安端为先锋进攻渤海国。辽太宗时命安端入......[详细]
|
杨渥(886年—908年6月9日),字奉天,南吴太祖杨行密长子 ,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君主,905年—908年在位。杨行密在位时任牙内诸军使,杨行密晚年,被任命为宣州观察使。905年,杨行密去世时,虽对他不满意,但因其他的儿子年幼,只得将他召回嘱咐后事,并指定由右牙指挥使徐温、左牙指挥使张颢辅佐他。同年十一月,杨行密病死,杨渥继位。杨渥生性喜好游玩作乐,左牙衙指挥使张颢、右牙衙指挥使徐温屡劝不听,其......[详细]
|
钱元璲(880年-933年),原名钱传璲,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五代十国的吴越国武肃王钱镠的第四子,母亲胡氏。同母兄弟钱元玑、钱元琢、钱元珦、钱元禧,。钱元璲(880年-933年),原名钱传璲,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五代十国的吴越国武肃王钱镠的第四子,母亲胡氏。同母兄弟钱元玑、钱元琢、钱元珦、钱元禧,。钱元琏出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四月十三。917年,后梁皇帝朱友贞下诏,为钱镠......[详细]
|
刘隐(873年―911年),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封州刺史刘谦长子,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岭南藩镇,南汉政权奠基人。刘谦死后代任封州刺史。天祐元年(904年),授任清海节度使,据有田林(今广西田林)、彬县(今湖南彬县)至濒南海大片地区。刘隐好贤士,当时天下已乱,中原士人多来避乱,唐时大臣得罪流放岭南者之后裔多寓而不返,地方官吏遭乱不得归中原者都客居岭南,得此三类人士辅佐,使岭南地区得以稍安。乾化元年(......[详细]
|
水丘昭券(?—947),五代临安人。为人厚道,知书达理。吴越国武肃王钱镠婆、母两代出自水丘氏家族。在忠献王钱佐时任内衙都监使。后晋开运三年(946),南唐将领李景率军攻福州,闽中大乱,闽将李达来吴越国求救。吴越诸将欲以路远难相拒,水丘昭券则从长远利益考虑,力劝钱佐发兵相救。后由水丘昭券掌管用兵事宜。后汉天福十二年(947)三月,大败南唐军,巩固吴越国东南边境。六月,忠逊王钱保继位,内牙统军使胡进思......[详细]
|
刘继恩(935年―968年),本姓薛,北汉睿宗刘钧的外甥兼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第三任皇帝,968年7月—968年9月在位,共在位60天。968年7月,刘钧病死,刘继恩于同月向辽国告哀,获得辽国同意后继位。刘继恩在位期间,权臣郭无为掌握政权。同年9月,刘继恩宴请群臣,意图擒杀郭无为,反被郭无为派人杀死。刘继恩原姓薛,父亲薛钊因不受岳父北汉世祖刘崇所用,又与妻子刘氏聚少离多,因而在一次酒醉之后,薛钊......[详细]
|
马希萼(900——953)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楚王马殷之子,马希声、马希范之弟,马希广之兄。马希范在位时任武贞(武平)节度使,镇守朗州(今湖南常德)。起兵夺位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而拥护马希广继立,因而马希广、希萼之弟马希崇就以马希广之继位违反父亲兄终弟及的遗命挑拨马希萼。后汉隐帝乾祐二年(949年),马希萼叛变,率军南下进攻南楚都城潭......[详细]
|
刘晟(920年—958年9月18日),原名刘洪熙,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皇帝,南汉高祖刘龑第四子,南汉殇帝刘玢之弟。光天二年(943年),刘晟杀兄刘玢自立,改元应乾。刘晟继位后,诛杀大臣、兄弟,数年之间,刘家被他诛杀殆尽。又任用宦官、宫女为政,使南汉国力日益衰弱。乾和十六年(958年),刘晟去世,终年三十九岁,谥号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庙号中宗,陵号昭陵。弑兄即位刘晟,初封勤王,后改封晋王 。大有十五年(......[详细]
|
成无为,唐代丹棱人,生卒年不详,史书无载,她的故事主要来源于杜光庭的《道教灵验记》和现存丹棱县龙鹄(hè)山的《龙鹄山松柏之铭碑》。唐宋时期,大一统国家为了巩固统治,由皇帝下诏提倡道教,而且身体力行,建道观,赐封号,于是道教有了很大的发展。道教兴盛,便也出了一批高道,男道士有,女道士也有。眉山张远霄、成无为、杨正见都是当时著名的道士,后来被民众神化成仙。 据杜光庭《道教灵验记》与曹学佺《蜀......[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