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虞世南南朝陈武帝二年。公元(558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终年81岁。越州余姚(今浙江)人。字伯施。他在陈、隋二代都做过官,入唐时已上年纪,唐太宗让他当了“参军”。贞观七年封为永兴县子,又一年进封为县公,故后人也称虞永兴。虞世南幼年学书于王羲之七世孙,著名书法家僧智永,受其亲传,妙得“二王”及智永笔法。虞世南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他的书法,笔势圆融遒劲......[详细]
|
李弘(652年-675年),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长子,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显庆元年(656年),高宗诏令废黜太子李忠,改立四岁的代王李弘为皇太子,李弘做太子期间以仁德著称。太子李弘因仁孝而得到朝野内外赞誉,但却体弱多病,上元二年(675年)四月,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在合璧宫绮云殿猝然离世,年仅二十三岁,谥号孝敬,庙号义宗,葬于唐恭陵。人物生平高宗元子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将在感业寺......[详细]
|
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 ,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视行营中军,还朝后与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亦伤首,遂代其为相,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元和十三年(818年)淮西平......[详细]
|
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人,唐朝初期政治人物和军事将领,曾在唐与东突厥的战争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在玄武门之变中辅佐了日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 张公谨开始在王世充手下为官。高祖李渊建唐,张公谨归国,後为尉迟敬德等人荐於李世民,引入幕府。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让占卜的人烧龟甲卜吉凶,张公瑾恰巧从外而入,拿起龟甲扔在地上,进言道:「凡行卜签,是以决嫌疑,定犹豫,现在举事不疑......[详细]
|
唐章怀太子李贤(655年1月-684年3月),字明允,别名李德,武则天与唐高宗第二子,废太子。李贤曾率众文官注释《后汉书》,代表作有《君臣相起发事》三卷、《-要录》十卷等;“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做其侍读,任太子期间多次监国,朝堂内外一片赞赏。调露二年(680年),明崇俨被强盗杀害,武后怀疑是太子所为,李贤因此被废流放,文明元年(684年),丘神勣到巴州后将李贤囚禁于他室,逼令自杀,年仅二十九岁,......[详细]
|
王审知,字信通,又字详卿,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人,生于唐咸通三年(862年),兄弟3人,王审知排行第三,号三郎。王审知少时好读书,有抱负。中和元年(881年),寿州(今安徽寿县)屠户王绪起兵攻克光州,王审知兄弟投奔王绪起义军。不久,唐蔡州节度使秦宗权发兵攻讨王绪,王绪-带领队伍渡江南下,进入福建,连克汀州、漳州等地。王审知兄弟随军入闽。王绪生性猜忌,滥杀将士,众人不满。王审知兄弟乘机发动兵变,......[详细]
|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别名程知节、程义贞、阿丑,唐朝开国元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程咬金随唐太宗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玄武门事变助李世民夺得帝位;官至左卫大将军,兼检校屯营兵马,封爵卢国公。665年2月27日,程咬金在怀德里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号襄公,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人物生平效力李密程咬金是济州东阿县人,骁勇善战,善于骑马用槊击刺。大业六年(610年)......[详细]
|
李勉 唐朝宰相 (~)
李勉(717年-788年),字玄卿,唐朝宰相、宗室,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人, 郑王李元懿曾孙。唐高祖李渊玄孙。李勉早年曾任开封县尉,后任监察御史,累迁至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拜岭南节度使。大历十年(775年),李勉任工部尚书,封汧国公,不久出为永平军节度使,又兼任汴宋节度使,加封同平章事、检校左仆射。建中四年(783年),李勉被李希烈击败,丢失汴州,以司徒平章事之职召回朝中,后以太子太师罢相。贞......[详细]
|
杨行密(852~905),初名行愍,字化源,唐庐州(今安徽合肥)人。五代时吴国建立者。少时孤贫,长大成人后身材高大,膂力过人,据说能手举300斤,日行300里。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经过庐州,杨行密应召入伍,后被唐兵俘获。庐州刺使郑棨“奇其状貌”而释放了他,遂被庐州府募为州兵,戍守朔方(今宁夏灵武),升为队长。期满回到庐州,都将要他再次出戍。行前问其还缺什么,杨行密愤然说:“惟少公头尔!”随即将其斩......[详细]
|
唐俭(579年—656年),字茂约,汉族,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俭生于乱世之北周大象元年(579),卒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经历三朝五帝,年近八旬而逝,可称当时官场的老寿星。 少年时代的唐俭,家为世代官宦,族是望族名门,可谓用不厌细,食不厌精,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养就落拓不羁、豪爽无忌的性格,不属中规中矩之子。然而,天性归天性,教化归教化,唐俭对长辈却是尊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