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唐著名人物介绍

唐著名人物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李晟 十七史百将传,唐朝宰相 (727793)
   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削弱了唐王朝的统治,致使唐德宗逼迫外流。后来,唐德宗之所以能回銮长安,全赖著名的爱国将领李晟。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公元727年,出生在今临潭县。18岁投于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军中任裨将。由于他武艺高强、作战勇猛,被王忠嗣称为“万人敌”。后来,在边镇叠州(今迭部)等地屡立战功,先后被迁升为左羽林大将军、试太常卿等职务。公元......[详细]
吕洞宾吕岩 唐朝道教祖师 (796~?)
  吕岩即吕洞宾,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原名吕喦(喦”或作“岩”、“巖”),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于唐德宗贞元十二载丙子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是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吕洞宾(798年--?):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原名吕岩,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人。一般说法,都称吕洞宾是唐朝礼部侍郎吕渭的孙子(注:其祖父吕渭生于公元734年,所以本......[详细]
  袁天罡(生卒年不详),别名袁天纲,隋末唐初著名星象学家、相士、道士、风水大师、预言家,著有《推背图》、《袁天罡称骨算命法》等作品。袁天罡官任盐官令、火井令、军师、国师,在天文、数学、历法、相术、阴阳学等方面颇有建树。传说袁天罡未卜先知,千年变局,判者神明,尽览于胸;他预言了襁褓中的武则天会当皇帝;他预言了千年后的抗日战争爆发。人物生平袁天罡在洛阳曾给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相面,预言杜淹将以文章显贵而......[详细]
孔颖达 唐朝十八大学士 (574648)
孔颖达
  孔颖达(574—648)——盛世鸿儒 儒学经过汉晋南北朝的发展演变,家法各异,流派众多。在汉代有今文古文之争,家法师法之别。东汉末,郑玄企图统一今古,建立兼包并采的“郑学”体系。三国两晋,王肃创立“王学”,起而与郑学为敌。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的分离,而有南学与北学的纷争。至于儒学内部群经异说,诸师异论,更不下数十百千。纷纷攘攘,至有互为水火之势。五经越解越暗,圣学越讲越糊涂,十分不利于儒学的经世致......[详细]
  许孟容(743—818),字公范,京兆长安人也。父鸣谦,究通《易象》,官至抚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孟容少以文词知名,举进士甲科,后究《王氏易》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赵赞为荆、襄等道黜陟使,表为判官。贞元初,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四迁侍御史。李纳屯兵境上,扬言入寇。建封遣将吏数辈告谕,不听。于是遣孟容单车诣纳,为陈逆顺祸福之计。纳即日发使追兵,因请修好。遂表孟容为濠州刺史。无几,德宗知其才,征为礼......[详细]
唐中宗安乐公主李裹儿 唐朝唐中宗李显最小女 (684710)
  安乐公主(684年-710年)为中国唐朝唐中宗李显最小女,母亲为韦后,本名李裹儿。生于684年,其时正值武则天贬黜李显至房陵。她出生时,中宗脱下自己的衣服来包住小婴儿,故命其名为裹儿。公主聪明貌美,母亲韦皇后相当喜欢她。成年后嫁于武崇训;崇训死后,公主又与武延秀私通,后来就再嫁给延秀。曾自请封为皇太女,此事被魏元忠进谏阻止。传说中,安乐公主比杨贵妃更美,比武则天更狠毒。她谱写了唐朝历史上最悲惨的一......[详细]
  柳泌,唐方士。本名杨仁昼。元和间结识宰相皇甫傅、左金吾将军李道古,待诏翰林。旋出为台州刺史,驱吏民采药。宪宗服其所进金石药,躁怒,左右多得罪。不久暴死,时人认为系宦官王守澄、陈-等所弑。他在穆宗即位后被杖杀柳沁故事宪宗望长生宪宗虽然素来有大志,要实现大唐朝的中兴,并曾为此孜孜求治,但他也是一位-帝王,也渴望长生不老。自从唐朝开国,就奉太上老君李聃为远祖,所以以道教为国教,而道教又提倡仙道,宣传通过......[详细]
陈希烈 唐朝宰相 (?~758)
  陈希烈(?-758年),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唐朝宰相。陈希烈早年因精通道学受到唐玄宗器重,历任秘书少监、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门下侍郎,后兼任崇玄馆大学士,封临颍侯。李适之罢相后,陈希烈被李林甫举荐为宰相,初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升任左相,兼兵部尚书,封颍川郡公,又进封许国公。他任相期间,先后依附李林甫、杨国忠,唯唯诺诺,毫无作为,后罢为太子太师。安史之乱爆发后,陈希烈被俘,并投降叛军,被授为宰......[详细]
陆象先 唐朝宰相 (665736)
  陆象先(665年-736年),原名景初,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朝宰相,尚书左丞陆元方之子。陆象先早年历任扬州参军、洛阳县尉、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中书侍郎,并在太平公主的举荐下担任宰相。但他始终不肯依附太平公主,并拒绝参与政变密谋。先天政变后,陆象先进封兖国公,出任益州长史、剑南道按察使。后历任蒲州刺史、太子詹事、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同州刺史。736年(开元二十四年),陆象先病逝,追赠尚书左......[详细]
宇文融 唐朝宰相 (?~730)
  宇文融(?~730年),鲜卑族。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唐玄宗朝大臣。他首先提议进行括户括田,短期内增加了国库收入,缓解了农民逃亡这一重大社会问题,受到玄宗皇帝的信用和农民的拥护。宇文融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祖父在贞观时期任过尚书右丞,其父后来任过莱州长史。开元初,他担任富平县(今陕西富平县)主簿。京兆尹乾源曜赏识他“明辩有吏干”,推荐他入京任监察御史。农民-问题,到开元时期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