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详细]
|
尉迟恭(公元585年 ——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人。青年时以勇武闻名乡里,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并和宋金刚率军南下,陷唐晋阳、浍州,大败李渊军队,俘虏了永安王李孝基及独孤怀恩、唐俭、于均、齐世良等 5名唐将。公元 620年被李世民战败于美良川,复被围困在介休,经劝降,他和刘武周的另一将领寻相归附了唐朝。李世民让他当右一府统军。时隔不久,寻相等又相继反叛李世民,一些部将对尉迟恭也产生了怀疑,把......[详细]
|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葬礼从简。 同年入凌烟阁。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详细]
|
李靖(571—649),字药师,原名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军事理论家。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他的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每次与他谈论兵......[详细]
|
王武俊(735年-801年),字元英,原名没诺干,契丹怒皆部人,唐朝中期军阀。王武俊幼善骑射,原为李宝臣部裨将,随其降唐,封成德军先锋兵马使、维川郡王。李宝臣死后,其子李惟岳造反。王武俊倒戈杀死李惟岳,但因对朝廷封赏不满,便联合幽州节度使朱滔举兵叛乱,援助魏博田悦,自称赵王。后来,王武俊与朱滔产生矛盾,复又归降朝廷,被任命为成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爵琅邪郡王,后又与李抱真联军击败朱滔,累......[详细]
|
李孝恭(591—640年),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大将。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父亲李安,隋朝时任领军大将军,唐初封为西安王。贞观十四年(640年),李孝恭暴病而死,时年五十岁行军元帅武德初,以赵郡王任山南道招慰大使,招降巴蜀三十余州。又任荆湘道行军总管,用长史李靖计,击降萧铣,并遣李靖等招降岭南各地。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任行军元帅,率李靖等诸将,镇压......[详细]
|
刘晏(715—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刘固堆人。唐代杰出理财家。刘晏,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官僚地主家庭。父亲刘知晦,县丞。兄弟3人,他排行第三。从小天资聪明,加上刻苦用功,很小就写得一手好诗、赋、文。在乡里被誉为神童。开元十三年(725年)十一月,唐玄宗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德,带领文武百官从洛阳出发,前往泰山“封禅”。路经兖州时,年仅10岁的刘晏,跑到行宫,献上了他刚刚写好的《东封书》......[详细]
|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唐代书法家、诗人。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自创“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详细]
|
萧瑀,(公元575年—648年),萧皇后的弟弟。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被隋炀帝疏斥,唐朝时深得李渊信任。萧瑀,字时文,祖藉黄连(今福建省清流县)其祖父是后梁宣帝萧詧,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与唐朝争地的萧铣还属他的子侄辈亲族。隋炀帝皇后萧氏是他亲姐姐。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以皇后亲弟之重,萧瑀在隋朝年纪轻轻就已做到银青光禄大夫的......[详细]
|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758年,进位中书令。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公元7......[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