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彭时(1416年—1475年4月27日[1-2] ),字纯道,又字宏道,号可斋。庐陵安福(今江西吉安市安福县枫田镇松田村)人 。明宪宗时名臣、内阁首辅。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彭时状元及第。景泰年间,授翰林院修撰,次年即入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常寺少卿兼侍读。英宗驾崩后,与李贤力争钱皇后名位,迁吏部右侍郎,兼学士。宪宗成化年间,升任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成化四年(1468年)四......[详细]
|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朝后期将领。镇守辽东30年期间,先后十次奏大捷。但因位望益隆,贵极而骄,奢侈无度,万历三十六年被劾罢。万历四十三年卒,享年90岁。李成梁,民族有争议,中国明朝后期将领。据《明史》记载,李成梁的高祖李英自朝鲜内附明朝,任铁岭卫指挥佥事。明史记载李英从朝鲜半岛迁居到铁岭。《明史》记载,李成梁的高祖李英自朝鲜内附明朝,授世铁岭卫指......[详细]
|
顾鼎臣(1473-1540),明大臣。苏州昆山(属今江苏)人,初名同,字九和,号未斋。弘治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东南赋役不均,因得其力有所改正。昆山原无城池,力主造之,倭寇来犯,合城无恙。后卒于官。谥文康。著有《未斋集》。[明](公元一四七三年至一五四o年)字九和,昆山人。生于明宪宗成化九年,卒于世宗嘉靖十九年,年六十八岁。弘治十八年,(公元一五o五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累迁礼部右......[详细]
|
王家屏(公元1535年——1603年)字忠伯,号对南,山阴县河阳堡人,曾以吏部左侍郎兼东图大学士入予机务,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致仕归里。所以,在雁同、朔州地区民间以“王阁老”相称。王家屏出生于一个家道衰落、只能且耕且读的农民知识分子家庭。他天赋聪颖,才思敏捷,智力过人,13岁为秀才,29岁中举,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他33岁时考中进土,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在史官予修《世宗实录》时,......[详细]
|
翁之琪(?~1644),字元倩,浙江仁和人。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640)庚辰科武举第一人。翁之琪的祖父翁汝进是万历乙未进士,历官广西参政。翁之琪自幼敏练,卓荦自命,初为儒生,名珏,专攻举子业,但是三次科考均未获通过,乃投试武场,中崇祯十二年乡试武榜。第二年,崇祯皇帝钦选将才,见其神骨森挺,认定将来必是忠孝之人,遂擢第一。翁之琪武场高第的消息传至家乡的那天,其祖父翁汝进正在家里与客人饮酒,听到翁......[详细]
|
范钦(1506—1585),字尧卿,号东明。明代著名藏书家,,鄞县城内月湖西(今海曙区)人。公元1532年(嘉靖十一年)举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与张时彻、屠大山称为“东海三司马”。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的主人。生平事迹建天一阁范钦最著名的事迹就是主持建筑天一阁。在宁波市月湖之西,有一座闻名中外的古建筑,那就是明代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天一阁。天一阁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详细]
|
赵志皋(1524-1601年10月8日),字汝迈,兰溪人(今浙江兰溪)。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内阁首辅。万历初年,为侍读,后因与张位、习孔教等人解救吴中行、赵用贤而冒犯张居正,出任广东副使。张居正死后升任解州同知,后改任南京太仆丞,历任国子监司业、祭酒,再升任吏部右侍郎,均在南京,不久担任吏部左侍郎。万历十九年(1591)秋,由申时行举荐,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张位一同进入内阁。次年......[详细]
|
吾冔(1431~1504年),字景端,号求乐,别号文山,城关汶山村人。其父任长坦教谕时,生冔於学宫。吾冔幼有异质,敏悟过人,八岁能赋诗,达官学者以成人礼之。初学左氏春秋,求学勤奋。稍长,从外舅方泌学易经,并对易经颇为钻研。时兰溪人,南京礼部尚书枫山先生章懋来访,谈论经义,吾冔对答如流。章懋称其造诣颇深,方泌对他更是器重,将胞妹配他为妻。 明·天顺三年(1459年)吾冔中举,后入太学,与安福的......[详细]
|
瓦氏夫人(1498~1557),壮族。明朝归顺那签(今旧州)人,土知州岑璋之长女,乳名氏瓦,喜爱武术,善用双剑,年未及笄嫁给田州指挥同知岑猛为妾,因土俗讳娶同族,故以乳名为姓。明嘉靖五年(1526)因其夫岑猛常起兵侵扰邻州县,对朝廷阳奉阴违,被总督两广都御史姚莫领兵征讨,岑猛子岑邦彦驻守工尧隘,被官军攻破斩杀,猛逃到归顺州,知州岑璋恨猛不义,女儿失爱,而使计以鸩酒杀猛。瓦氏历抚遗孤数代,孙岑芝,曾......[详细]
|
沈有容(1557—1627),字士弘,又字瀛海,号宁海,宣城洪林人。幼年即从其叔状元沈懋学习诗学文。可是,他少年时便“驰马试剑,好兵略”,对习武兴趣更浓,立志从戎。万历七年(1579)他参加乡试,中武举而补任河北昌平州千总,后因抗击蒙古鞑靼部落有功而升为广宁中卫千总。他在三入澎台收复台湾后,万历四十七年(1619)于定海任上写出他从戎纪实的传记体文章《仗剑录》。这篇力作诠释了他爱国的内涵,除排除个......[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