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3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141、陈辱刚 (19051930)
  陈辱刚,建瓯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母早丧,无兄弟姊妹。父为清末儒生,在家设塾课学童,辱刚幼随父读。年二十,娶何氏女为妻。翌年父丧,继父业为塾师,性豪放、无恒产,以学金收入维持夫妇生活。其时有邑人邓小仙兄弟在上海学成京剧回建瓯,组建京剧社传授剧艺。辱刚爱好京剧,加入为社员,虽家庭断炊,仍以京剧为乐。民国15年(1926)11月间,北伐军二军六师进驻建瓯,-表肖劲光促进建瓯革命运动,辱刚长……[详细]
142、廖乾吾 (18861930)
  廖乾吾(1886-1930)原名正元,又名华龙,曾用名刘省三。陕西平利人。曾读私塾,考取贡生。北京京师农业学校肄业。个人经历斗争1922年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2月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1924年1月赴广州,作为汉口代表出席国民党一大。会后派任中共汉口地委委员,参与国民党武汉执行部工作。不久再度赴广州,入黄埔军校政治部任教官。同年被周恩来指派入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任车队国民-……[详细]
143、寿镜吾 (18491930)
  寿怀鉴(1849~1930年),字镜吾,晚号菊叟,绍兴城内都昌坊人,清同治八年(1869)中秀才。愤于洋人跋扈,清廷丧权辱国,以不买洋货、绝意仕进明志,在家中三味书屋设馆收徒,厘定规约,年收学生不过8人。为启发学生思路,提高文学修养,选授课文注重文采,因其异于传统,被人讥为“离经叛道”。鲁迅十一岁时到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读书。三味的意思,按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寿洙邻后来的解释是:经书之味,史书之味,子……[详细]
144、夏震武 (18541930)
  夏震武(1854—1930),原名震川,字伯定,号涤庵,富阳灵峰十庄(今里山镇)人。父范金,贡生出身,讲求程朱理学。震武自幼刻苦向学。清同治十二年(1873),考中举人;次年成进士。光绪六年(1880)朝考二等,授工部营缮司主事。当时,沙俄侵占新疆伊犁地区。清廷派吏部侍郎崇厚出使俄国,交涉收回伊犁地区。崇厚媚外,与沙俄签订丧权辱国的《里瓦基亚条约》。消息传来,举国震惊。震武激于义愤,上 书清廷,反……[详细]
145、马耀群 (18741930)
  马耀群(1874—1930),祖籍陕西山阳县漫川关,清初移居本县蒿岔峪口村。清末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致力于推翻满清的斗争。同盟会在西北的领导人井勿幕委派他在潼关发展同盟会员,组织和扩充革命队伍。他同师之敬等人以组织戏班为掩护,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他收容地方“刀客”,配合徐国祯潼关复汉军在宣统三年(1911)九月十一日黎明率部直逼县城,经过激战,清兵溃败,通商道瑞清逃匿,潼关协副将桂和被俘,一度光……[详细]
146、马其昶 (18551930)
  马其昶(1855-1930),字通伯,晚号抱润翁。清末民初城乡(今桐城城关镇)人,著名作家、学者。马其昶出身翰墨世家,少受业于方东树、戴钧衡,师事桐城派作家方宗诚、吴汝纶。后经吴汝纶介绍,求教于武昌张裕钊。31岁辑《桐城古文集略》行于世,光绪二十一年(1895)讲授经学于安庆藩司署中。二十三年主讲庐江潜川书院。光绪二十七年,讲授经学于合肥李仲仙家。光绪三十年,力襄吴汝纶办学,出任桐城中学堂堂长。光……[详细]
147、杨光銮 (19011930)
  杨光銮(1901—1930),字真梧,号若吾,现连云港市新浦区南城镇人。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接受马列主义宣传教育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杨光銮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进行革命活动,先后在海州报馆任主笔,后受聘入东海中学任教,他积极在学生中传播共产主义思想。1928年秋,中共江苏省委派李超时来海州,与惠美琬(惠浴宇)等组成中共东海特别支部,不久改为东海中心县委,李超时任书记,杨光銮任组……[详细]
148、刘志先 (18901930)
  刘志先(1890~1930),铜鼓金锡人。1926年3月,参与组织赣湘边界铜浏两县纸业工会——吴楚纸工会,当选为委员和第二分会会长。接着,与第一分会会长曾春皆一道发动、领导了湘赣边界有名的上庄纸工罢工,并取得重大胜利。北伐军光复铜鼓后,刘志先任铜鼓县第四区总工会主任,领导取缔了铜浏边界封建槽主的帮会组织——椿生堂。随后,协助县总负责人赖怀恺将全县五千余纸工和万余手工业工人组织起来,团结在中共铜鼓支……[详细]
149、于定一 (18971930)
  于定一(1897~1930)于定一,原名颜其初,字永兆,浏阳县永和碾石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菊溪高小毕业,为人性耿直,急人所难。永和镇上有个婆母-儿媳致死,因婆家势大死者冤不能平。他闻讯愤然而起,仗义执言,终使冤死者官司胜诉,颇得乡望好评。1925年,他受聘于汤姓族校,与张启龙、黄远怀、李贞等相识。受其影响,次年毅然辞去教职,与刘建中在永和区秘密从事农会活动,1927年春由张启龙介绍……[详细]
150、潘虎 (19001930)
  潘虎(1900~1930)潘虎,字昌秋,浏阳县官桥会同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因家贫未曾上过学,及长,膀大腰粗,膂力过人,性刚烈,好打抱不平,人称“潘蛮子”。1926年4月,潘虎投唐生智部当兵,一次在株洲与直军叶开鑫部遭遇,因作战勇猛被破格提升为排艮。7月,部队参加北伐,在武汉战役巾园功升连长。1927年上海、长沙-政变迭起,不久唐生智在部队进行清党。他因最敬重的营民林国玉被押送出队,与……[详细]
151、徐海 (19071930)
  徐海(1907~1930),男,乳名泮水,学名鸿波,号观澜,饶平海山石头村人。他在搞地下工作时名徐海、周朝。徐海兄弟5人,他居长,民国12年毕业于饶平瑞光学校,同年秋往汕头友联师范读高师一年。民国14年,他执教于隆都,参加农运。民国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海山石头村组织农会,任石头农军队长。民国16年初,建立中共海山党支部,任支部书记,同年9月,参加迎接“八一”南昌起义军进驻潮汕。南昌起义军从汕……[详细]
152、任广盛 (18701930)
  任广盛(1870~1930)任志贞(1914~1934)白德胜(1904~1034)  任广盛,今子长县玉家湾镇任家砭人。出身贫寒,幼时仅读冬学两年,为人正直,办事公道,深得邻里乡亲拥戴。民国15年(1926),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1927)春,自修土窑3孔,创办任家砭小学。受谢子长等人影响,在玉家湾一带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在任家砭建立安定县第一个农村中共支部,任支部书记。民国17年(192……[详细]
153、方逸侣 (18561930)
  方逸侣(1856—1930)方举赞之子,祖籍南蓢左步村,自幼在上海读书,从小就喜爱考究机器,通晓英文、数学、物理、化学,既会绘图、设计,又懂机器的实际操作,对机器制造等极为精明。清光绪二年(1876),主持其父和孙英德合办、为中国最早创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业务,造出排水量115吨的“淮庆号”轮船,1877年造出中国第一台脚踏车床。1879年,父亲告老还乡后接掌父业,发昌厂发展迅速。1……[详细]
154、冯晓山 (19021930)
  冯晓山(1902~1930)原名冯先旺,又名冯小田,今六安市西河口乡人。民国15 年(1926 年)参加农民协会,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春受中-组织派遣到独山龙门冲发展秘密农会,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并组建农民革命武装—— “摸瓜队”。冯晓山先后任摸瓜队队长、三区游击队队长等职,镇压恶霸地主,惩办-首恶分子。晓山胆略过人,有勇有谋。他用化装赶集的方法,袭击西河口反动民团;又利用酒宴的机会,缴了霍山县……[详细]
155、覃智增 (19001930)
  覃智增(1900~1930),又名覃鲁,字连芳,象州南街人,国民党左派人士,20年代象县青年、农-动主要领导人之一。民国初,毕业于象县高等小学。1926年夏,参加象县革命青年社,先后任副主任、主任。同年冬,入国民党柳庆区党务整理处党员特别训练班学习。在班期间,受到陈岳秀、张胆等共产党员的教育和影响, 追求进步,向往革命。1927年5月结业回县,任国民党象县县党部筹备委员会主任兼象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详细]
156、何章杰 (18961930)
  何章杰(1896~1930)何章杰,又名时迭,字萼初,长沙县丁字湾勒马山(今属望城县)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生。小学毕业后,考人武汉湖南旅鄂中学,继人汉口外国语学校英语系学习,毕业后任教于长沙县北山、丁字湾等学校。“五四”运动爆发,他受爱国思潮影响,毅然投笔从戎,八湘军讲武堂。1924年4月随讲武堂转入广东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军校毕业后,他任学生军连长,次年两次东征,参加讨……[详细]
157、包定 (19011930)
  亭旁起义总指挥——包 定 包定(1901——1930),名本锭,号次庵,三门县亭旁镇包家村人。7岁上私塾读书,后转入亭山高等小学,1918年毕业后由宁海县知事吴葆诚委任为私立桂林国民学校校长。包定擅长文学,工诗善词,著有《鹅湖遗矩》,收集诗词213首,被时人誉为“亭旁才子”。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包定、叶信庄、包昭光、梅其彬、任畴等中-员,以亭山小学为据点,以教员为职业,进行革命活动。……[详细]
158、唐雨田 (18941930)
  唐雨田(1894—1930)原名唐锦福,江南乡江洲村人。少时聪敏,能作文赋诗,青年时代,即对中国的黑暗社会产生不满。 1923年9月,陈铭玖从东兰来到唐雨田家,以看相算命作掩护,向当地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在陈的影响教育下,唐联络了一批进步青年参加革命。1925年11月,唐雨田被派往东兰县第一届农-动讲习所学习。翌年春结业后,回到恩隆县平马镇参加共产党余少杰开办的速成班学习。不久回到江洲发动农民斗土豪……[详细]
159、施季麟 (19041930)
  施季麟 (1904—1930) 施季鳞,又名施宝成。1904年出生于今竖河乡堡西大队的一个中农家庭。因家境贫寒,15岁时到喇叭镇南货店当学徒,以后又在南通大生纱厂、本县油桥镇油厂做工,几经失业。 施在青少年时期饱尝生活艰辛,目睹人间不平。1927年,施与俞保元等投身革命,在堡镇大通纱厂秘密筹组工会,发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中共崇明县委委员、组织部……[详细]
160、冯任臣 (18901930)
  冯任臣(1890~1930) 北伐讨逆军将领,追赠陆军中将。派名冯职,号齐平,抱罗镇里隆村人。1916年毕业于广东省立法政专门学堂法律科。历任司法书记官、科员、编辑主任、禁烟善后总局局长、总务科长兼承审员、军需、上校参谋、筹饷局长、军法官、会计主任等职。他任军法官时,一月询结悬案二百余,悉得其平。1926年任广东兴宁县长,1927年充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军需处少将处长、两淮盐运使,19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