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2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2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61、陈俞廷 (19011929)
  陈俞廷(1901~1929)名咨,字俞廷、宇霆,乳名咨林。陕西城固人。19 15年考入城固县立高级小学。1917年毕业后,随父到西安考入成德中学。时值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前后,陈受新思潮的影响,积极参加各项爱国活动。共进社,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夏大学毕业后,被中共北方区执委会派往陕北,在肤施(今延安市宝塔区)省立第四中学任教。他以教书为掩护,同王超北、呼延震东、易厚庵一起,于192……[详细]
62、宋文魁 (18971929)
  宋文魁,名绳武,1897年生于东流县楼阁宋村的一个乡间塾师家庭。其祖父宋继志,系前清秀才,父嘉宾,为清末贡生。宋文魁自幼从父习文,稍长即至安庆入学读书。1918年卒业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同年秋,被分配到五河县任高等小学教员,转徙灵壁县高等小学执教。1926年回籍东流县从事小学教育。1928年,宋文魁就任东流县教育局长。其时军阀混战,民情凄潦,教育经费奇缺,师不忍教,生不卒学。宋文魁为振兴桑梓……[详细]
63、项宗诗
  项宗诗,官渡乡项家坪人。父辈弟兄3人,成德、成纪、成献,项宗诗的父亲排行第二。宗诗一辈弟兄6人,宗诗、宗书、宗执、宗礼、宗统、宗绪,人多田地少,加上军阀连年混战,军款奇重,苛捐杂税,名目繁多;生活无法维持,迫不得已,项成纪带起一家从官渡湾街头搬上花萼山花熊坪。花熊坪地广人稀,谋生容易。花萼山纵横百里,竹林繁茂,可设槽勺火纸卖。初不懂技术,请来渠县张永成当师傅,宗诗兄弟6人学艺,几年间,宗诗父子11……[详细]
64、张自成 (18961929)
  张自成(1896~1929),原名全围,男,苗族,麻阳县杨柳坪人。清宣统元年(1909)读私塾,成绩拔萃。塾师张赐荣批其文:“少年有此峥嵘之才,实在难得”,劝改全围为自成。民国元年(1912),张自成因家贫辍学务农。4年赴县城习艺刻字。11年至常德玛瑙巷开设文福堂刻字店。工艺益精,顾客盈门。未几,结识正在常德省立二师求学的滕代远、滕代顺、滕代胜等人,来往渐密。后在代远、代顺、代胜等开导下,投身革命……[详细]
65、凌容众 (18741929)
  凌容众(1874~1929),字盛仪,今平江县三阳乡人。幼读私塾,通经史,但立志革新,曾参加黄兴组织的华兴会。求学时与志趣相投的李樵松结婚。清光绪三十年(1904)考取官费留日,攻警政。李樵松(1872~1933),女,今平江县虹桥镇人。其父李健生系前清秀才,官至江西建昌知府,但思想较进步,破例送女儿到长沙读新学。清光绪三十一年,湖南巡抚端方选送20名妇女赴日本留学,李樵松考进东京青山实践女校,是……[详细]
66、徐赞周 (18731929)
  徐赞周(1873~1929年),原名根藤,别号益黄、市隐。生于同安县嘉禾里二十四都徐厝村。小时入私塾,后因家贫辍学务农。光绪十七年(1891年)南渡缅甸仰光谋生。先做帐房,数年后被东家派赴新加坡任分行司理。不久返回仰光,与友人合伙开设瑞隆土产公司。徐赞周重视华侨文化教育事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与同乡张永福、庄银安等合资创办缅甸华侨第一所新学制学校——中华义学,先后担任副监学、监学。光绪三……[详细]
67、刘轻云 (18981929)
  刘轻云,又名刘龙昌,海南澄迈县瑞溪镇享多村人,1898出生。他少年时在乡下小学念书。1920年赴穗求学,在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广雅中学)就读。1924年冬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3期),受共产党人的影响,信仰马列主义,1925年被中共黄埔支部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初从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云受党组织的派遣,随同国民革命军回琼,以广东省农-动特派员的身份,到临高县组织农-动。是年农历五……[详细]
68、陈庆年 (18621929)
   陈庆年(1862—1929),字善余,辛丰乡西石村人。父樊恒,清太学生,一生任塾师。陈自幼随父读书,12岁就师于高公书院,好研究文学,经史百家无所不读。21岁补县学生,寓居金坛,常在书店看书,发现多年企求而未得者疾读牢记,返寓苦忆而录于纸。清光绪十二年(1886),录取江阴南菁书院,为院长甬东大经师黄元同、清末著名学者王益吾所赏识。取得优贡生后,不复追求功名,以热中科举、猎取富贵为可耻;而悉心治……[详细]
69、方汝楫 (18991929)
  方汝楫(1899~1929),又名方章若,惠城镇西联村人。幼年家贫,父早丧,母长期卧病,靠祖母做小生意糊口。小学毕业后,勤奋自学。民国6年(1917)受聘到惠来县鳌头村教书。民国8年(1919)赴广州学习国语注音字母,受到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薰陶。民国12年(1923)7月考入广东“宣传员养成所”,受训期间,受共产党人的影响,废寝忘食地攻读马列主义著作。民国13年(1924)春,与方凤巢、吴华胥等进……[详细]
70、马石生 (19021929)
  马石生(1902~1929.2),开封市人。住城内琉璃庙街,出身贫寒。1922年考入信阳邮政局当学工。1923年被派往商城县邮政局当邮差(邮递员)。1925年3月,经吴静宇、胡攻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商城第一位工人出身的共产党员。当时河南省委对商城党组织的领导,主要采用通信方式。党组织考虑到马石生的公开身份是邮差,为保证党组织的指示文件安全,便分派他担负通信联络工作。为做到万无一失,经过再三……[详细]
71、韩光第 (18961929)
  韩光第(1897--1929),字斗瞻。1897年生。其先世居奉天金州(今辽宁省金县),清中叶迁至吉林双城(今黑龙江省双城县)西镶黄旗头屯。国民党爱国将领。韩光第少时聪颖好学,先后就读省立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中央陆军讲武堂、东三省讲武堂。毕业后分配到吉林,在奉军中由排长逐级晋级少校,任营长、团长,直至师长。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后,调驻海拉尔,随即移驻扎赉诺尔。11月16日,苏军以2个步兵师和1个……[详细]
72、陈咨 (19011929)
  陈咨,(1901~1929)又名俞廷,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于城固城关镇马桩口一书香人家。民国4年(1915)入城固中学,两年后随父转西安成德中学。民国8年(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萌发救国救民思想。民国10年(1921)夏考入北平燕京大学,次年加入共进社。民国13年(1924),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4年(1925)夏,俞廷燕大毕业,中共北方局派他到陕西省第四中学(延安)协助呼延震东……[详细]
73、张西轩 (18721929)
  张西轩(1872~1929)名效铭,字西轩,号铁崖。陕西朝邑(今属陕西大荔)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乡试中举人。初任朝邑华原书院、大荔丰登书院山长,继主讲礼泉烟霞、三原宏道、长安关中书院,曾任长安县学训导、西安府学教授。清末,朝廷腐败,内忧外患。张颇具民族气节,急欲振兴中华,对于开办延长油矿奔走呼号,曾被推选为油矿筹备会理事。他主张振兴中华应从科学技术教育入手,力主教育事业须从学制上改革,并积……[详细]
74、郭凤鸣 (18931929)
  郭凤鸣(1893~1929年),字岐山,长汀城关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小时念过几年私塾,后往归化(今明溪)一糕饼店当学徒。民国七年(1918年)往沙县投奔其兄郭锦棠(时任福建陆军第一旅旅长),十二年(1923年)升为团长,负责沙县防务。十三年(1924年)春,郭锦棠病逝,郭凤鸣继任旅长。十五年,(1926年)九月,北伐军入闽,郭通电起义,被委任为第一军第五独立师师长,仍负责沙县、永安、……[详细]
75、许土淼 (19041929)
  许土淼(1904年—1929年),学名许嘉壁,祖籍同安,出生于厦门,家庭清贫。童年进厦门傅厝巷宝善堂私塾读书。15岁时,父亲病故,为养家糊口,经人介绍,进厦门萃经印字馆做工。17岁转到厦门全闽日报社当排字工。民国12年到漳州做印刷工,翌年到漳州丹霞书院印刷部工作。由于该印刷部承印革命刊物《民声周刊》,许土淼在工作中受到共产党人和革命刊物新思潮的薰陶,逐步认识、接受革命的真理,投身革命活动,民国15……[详细]
76、赵云霄 (19061929)
  赵云霄,1906年出生于较富裕的书香家庭,河北阜平人。幼随父亲读书。后入阜平南关小学。1922年,入磁县高小。1924年7月,考入河北省立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期间,在共产党员李培芝的影响下,阅读《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想,参加了驱赶反动校长的活动。同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鼓励家乡妇女,反抗封建压迫。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由党组织选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详细]
77、吴光浩 (19061929)
  吴光浩是黄麻起义领导人,鄂豫边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1906年生,湖北黄陂人。早年积极投身爱国-。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3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第4军任连长、营长,参加了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被派到鄂南从事革命活动,9月参与领导鄂南起义。后任中共鄂东特委委员、麻城县农民自卫军大队长。11月参与领导黄麻起义,任……[详细]
78、吴佐熙 (18461929)
  吴佐熙(1846~1929),字仲穆,惠来都梅北华庭(下埕)(今惠城镇梅北村)人。出身寒素,业儒为生。同治年间膺选拔贡。博通书史,精熔各家书法,是潮汕有名书法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十岁,授任为福建永春知县,廉洁自持,爱民如子。后升直隶州同知,时际鼎革,弃官归里,两袖清风,家无住屋,暂借邻屋居住。民国3年(1914)春,吴游潮汕,亲友知其擅长书法,请他写字,始积酬金建屋於华庭(下埕),命……[详细]
79、郑成快 (18731929)
  郑成快,又名捷登,字奕良,号宏业,桃城镇桃东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少时家境贫寒,随父种田兼采卖草药,维持一家生活。后与乡人结伴南渡,至马来亚马六甲谋生。最初以种菜养猪、砍柴烧炭为业。当时,马来亚正开始发展橡胶种植业,成快向殖民当局申请开垦荒山10多英亩,种植橡胶和硕莪(即木薯),经营顺利,逐渐扩展至100英亩。又与友人合资,在柔佛纳美士大面积种植橡胶和硕莪,兴建硕莪加工厂。继而在柔佛……[详细]
80、蒋鸿遇 (18841929)
  蒋鸿遇(约1884~1929),字静庵,南房上村人,西北军将领。他出身官佐世家,少年聪颖,崇文尚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就学于保定“北洋协和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前身),攻读第一期骑兵科。毕业后留校任军事教官。民国元年(1912)南下云南投奔蔡锷,任骑兵营长,与蔡以棋交友,过往甚密。“民元革命”后,经人介绍参加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因其机警干练,足智多谋,韬略尤远在一般人之上,授参谋长之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