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2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2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21、甘羲 (18761924)
  甘羲(1876~1924),原名德蕃,字锡铸,号云庵,广西平南县六陈桥头山人。父甘少嵩,业医,乐善好施,是个好好先生。行医之暇,常辅导儿子读书。自著有《医学合参》,存家未刊。甘羲幼承家教,童年好学。且“幼已异常”,与兄甘丽斋读书宅旁草庐。由于“自读不足-”,甘少蒿请族叔甘少望先生专门辅导甘羲学习,甘羲日则面聆师长教益;晚则熏香秉烛夜读。学识日益增长,不久成附生(秀才)。光绪三十年(1904年),甘……[详细]
  荣寿固伦公主(1854-1924),道光六子恭亲王长女。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初二日(2月28日)巳时,嫡福晋瓜尔佳氏所出.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1862年1月8日),两宫皇太后宣布将恭王长女抚养于宫中,晋为固伦公主。同治三年正月初二日(2月9日),两宫皇太后正式册封恭王长女为固伦公主。同治四年九月(10—11月),固请撤去长女“固伦”名号,两宫皇太后准奏,改封为荣寿公主。同年九月初六日(1……[详细]
23、郭锦堂
  郭锦堂郭凤鸣(?~1924年)(1892~1929年)郭锦堂又名华生、发生,长汀人。民国3年(1914年)前后在将乐、归化(今明溪)一带以打银为掩护,暗中组织地下帮会“哥老会”,后上山为匪。民国7年初被北洋军驻福建李厚基下属张汝清部收编,任福建陆军第一师补充营营长。民国11年投靠王永泉,升任福建警备第一路上校统领,同年进驻沙县。翌年复改换门庭,由周荫人委派为福建陆军第一旅旅长,驻扎在沙县、永安、归……[详细]
24、杭辛斋 (18691924)
  杭辛斋(1869—1924),名慎修,又名凤元,别字一苇,海宁长安镇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县试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次年入北京国子监。后考入同文馆,弃科举,习新学。二十三年到天津,次年与严复、夏曾佑等创办我国第一张民办报纸《国闻报》,鼓吹变法维新。曾上 书光绪帝,条陈变法自强,两次被密旨召见,并赐“言满天下”象牙章。戊戌政变后,《国闻报》以“视死如归”标题,首家报道“六君子”被杀消息,遭勒令停……[详细]
25、倪嗣冲 (18701924)
  • 倪嗣冲
  倪嗣冲(1870~1924),原名倪毓桂,号丹忱,清同治九年(1870 年)生于阜阳城西南三塔村(今阜南县三塔集)。曾祖父、祖父皆系清朝官吏。其父倪淑是清末举人,受聘于袁世凯作家庭教师,后曾任县令和知府,晚年为袁世凯的亲信幕僚。倪嗣冲曾中过秀才,后屡试不第,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投奔新任山东巡抚袁世凯。其时山东兖、沂、曹、济等地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鲁西北40 余州县皆有义和团活动。袁世凯奉……[详细]
26、黄仲涵 (18661924)
  黄仲涵(1866~1924年),字泰源,祖籍同安,生于印尼中爪哇三宝垄,著名印尼华侨企业家。黄仲涵幼时人私塾,接受中、荷文教育。其父黄志信,参加过闽南小刀会起义,起义失败后南渡印尼三宝垄,十年后为三宝垄巨富。黄仲涵成年后佐父经商,精通业务,光绪十六年(1890年)接替父亲经营建源公司。同年被荷兰殖民当局任命为“玛腰”(Majoor,陆军少校),专理华侨事务。光绪十九年(1893年),黄仲涵将建源公……[详细]
27、吴希真 (18851924)
   吴希真(1885~1924)名聘儒,字希真,又字庠生。陕西乾州(今乾县)人。早年就读于三原宏道学堂。清末的民族危机,使他无法安下心来完成学业,遂东游日本,寻求救国之道。在日本得遇孙中山,即加入中国同盟会。旋回国从事西北革命工作,创设平民共济会,联络各地同志,为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在陕倚重人物之一。因常变卖家产资助革命,引起家庭纠纷,便与家脱离关系,寓居三原、西安。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阳节(一……[详细]
28、夏思痛 (18541924)
  夏思痛(1854~1924),名寿华,字卓春,晚号思痛,武潭寨子村人,辛亥革命时期著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爱国诗人。夏思痛出生于耕读世家,1897年参加顺天府乡试,录为通判。中日甲午战争后,夏思痛愤恨清政府腐败无能,乃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0年筹划刺杀慈禧太后,1907年密谋行刺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他先后筹划并参加了1900年湖北自立军起义、1903年云南个旧起义、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1911……[详细]
29、朱佛光 (18531924)
  朱佛光(1853~1924)名先照,字漱芳,晚年改字佛光,本县徐木乡朱家湾人,自谓明初秦王后裔。清光绪十九年(1893)中举。甲午战争以后,外患日深,遂究心于经世之学,与孙芷源发起励学斋,首开西北结社之风,新学知识亦由是起。是时,康派学说风靡天下,朱著《康氏纠谬》,斥其政治主张之错误。戊戌后,自信益坚,倡导加励。及闻中国同盟会成立,见孙中山之演说,则劝学子加盟,以响应于西北。对于保皇立宪诸说,随时……[详细]
30、刘箴俗 (19031924)
  刘箴俗(1903~1924)乳名平儿。陕西户县人。9岁丧母,随父在西安卖羊血维持生活。10岁投考陕西易俗社,因衣衫褴褛,面色菜黄,未被录取。幸得孙仁玉伯乐识马,肯定地说:这是“小翠喜”(京梆子名角儿)一流人材,命将其录取,并把自己新编的《女娃劝学》交陈雨农、党甘亭两教练为刘排练。由于刘天资聪敏又勤于苦练,一上演就被内行评价为“迥非寻常”。嗣后又经党甘亭排练了传统剧《慈云庵》《忠孝图》等演出,又使观……[详细]
31、黄仁 (19041924)
  黄仁(1904~1924年) 黄仁,字人觉,四川富顺人。民国11年(1922年)来沪。翌年,考入中华职业学校,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根据团组织的决定,加入中国国民党。为推进国共合作,黄作为学校代表,参加上海学生联合会工作。在社会活动中,认识到自己实业救国思想的幼稚,决定弃工从文。民国13年8月,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以期更深地了解社会,改造社会。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13……[详细]
32、杨俊德
   杨俊德(?~1924) 字明齐,商州人。少倜傥,有大志,魁梧聪颖,仁侠好义。十七岁肄业县高等小校,富有革命思想,辛亥革命爆发后投笔从戎,以骁勇闻名。中华民国成立后,解甲归里。护-兴,任陕西骑兵第一团第二连长,后归靖-杨虎城麾下,任游击营营长。民国13年(1924)改编为陕西国民军第二团第一营仍任营长。治兵严而不苛,其行师御敌,静如山动如水,绰有古名将之风,虎城甚器重。历驻渭北康桥、来化、潘驿、……[详细]
33、钟学吉 (18561924)
  钟学吉(1856~1924年),别名陈吉,学名春黄,畲族,安东乡白虎坑(今溪南镇白露坑村)人,清咸丰六年(1856年)生。7岁上私塾,学业精良,写得一手好字。同治十年(1871年),通过“蘸明祭”、“度身”、“入录”,成为畲族“盘护忠勇王”的正式传人。光绪元年(1875年),设私塾课童,教授认真,名重一方。白虎坑村是畲族长连抄本正歌小说歌的发祥地。他受堂伯、业师廷吉(1816~1897年)影响,结……[详细]
34、杨毓棻 (18951924)
   杨毓棻(1895-1924),字桂青。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土桥乡人。家贫,仅读4年私塾。少时给人看马、帮工。 民国四年(1915年)投效张南廷、张北廷在土桥罗山聚众组成的“义勇军”保卫乡里,抵卸北兵和进犯。由于英勇善战,很快被提拔为连长。南北议和后,所部编入“湘西护-”,升任营长。民国十年(1921年),所部改编为湖南陆军步兵第十旅,任二十九团团长,驻黔阳。民国十二年(1923年)被提升为湖南暂……[详细]
35、钱能训 (18701924)
  钱能训(1870—1924),字干臣,嘉善魏塘镇人。幼承家教,博览群书,贯通经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翌年留馆,散馆后授编修,转员外郎。先后任监察御史、广西副主考、奉天右参赞、顺天府尹、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辛亥革命爆发,西安民众响应,能训在西安大肆搜捕革命党人。西安光复后,自戕未遂,经革命军医治后送出潼关。1913年起任北洋政府内务次长、约法会议议员。1915年1月,袁世凯授为中……[详细]
36、陈新政 (18811924)
  陈新政(1881~1924年),原名文图,本名滥,嘉禾里二十二都岭兜村人。陈新政幼时勤奋好学,19岁时南渡马来亚槟榔屿,帮助其父陈裕鹤经营帆船业,遂改名“文图”(以后加入中国同盟会,又改名“新政”)。后在槟城经营土产进出口,不数年而成为富商,后又开设胶厂,并兼营船运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陈新政与黄金庆、吴世荣等十余人第一批加人中国同盟会槟榔屿分会,积极为孙中山筹措广西镇南关、云南河口、广……[详细]
37、唐乃贤 (18911924)
  唐乃贤(1891—1924)字祖宝,地苏上江人。唐少时聪颖过人,10岁入高小读书,每试均列前茅,但因家景贫寒而辍学。后经矢志自学,考入武鸣旧制中学,毕业后,回乡充任高级小学教员,唐教学有方,措施裕如,后升入县视学所就职,此期间,唐乃贤尽心尽力督办本县学务。民国9年(1920年)省令恢复自治,热心地方教育的唐乃贤被选为县议事会副议事长。就职之日,他宣誓“为民兴利除弊”,大兴教育,但地方公款相沿均为官……[详细]
38、梁敦彦 (18571924)
  梁敦彦(1857~1924)梁敦彦,字崧生,广东顺德人。早年就读于香港中央书院,同治十年(1872)被选送赴美国留学,是中国最早的官费留美学生之一。赴美后就读于小学、中学,考入耶鲁大学。光绪七年(1881)留美学生全体归国,梁分派到福州船政学堂,后调天津北洋电报学堂任英文教习。光绪十年,应张之洞之聘,入其幕下,历任两广、湖广督署文案。光绪三十年任汉阳海关道、天津海关道等职。光绪三十一年曾奉命与英商……[详细]
39、汪宽也 徽商中的杰出人物(18661924)
  汪宽也(1866~1924年),县城北街人。上海“祥泰布庄”经理,徽商中的杰出人物。他出身于商贾之家,幼入私塾,后因家贫辍学,去上海当学徒。因为人诚实,办事勤谨,得本县富商汪厚庄赏识,被聘为“祥泰布庄”管事。“祥泰布庄”开没于清末,系汪厚庄独资经营,店址在上海大东门,主要经销“祥泰”毛蓝布。宽也倾注全力,悉心经营,在上海郊区的川沙、奉贤、南汇、青浦、松江、金山等县,设立庄口,收购农民自织土布,收购……[详细]
40、赵蓉曾 (18521924)
   赵蓉曾(1852—1924),字镜芙,系赵伯先的父亲。博学强记,精通古文,数次乡试未中,遂无意功名,家居教书。学生先后500余人,成名立业者很多。他教的内容虽为四书五经,但注重德育,教授方法则多鼓励学生思考,领会内容实质,常以“临危不惧”、“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富贵不能淫”等教育学生;从不要求死记硬背,并注意劳逸结合。学生中曾组织“清音队”,每日下午4时许,管弦之声不辍,在他门下学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