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1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1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41、王少东 (18761918)
  王少东(1876~1918年),字坡,号竹仙,又名崇雅,上坪西溪人。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其父王大泰,耕田为生,家庭清贫。王少东年幼聪明,学业优异,但因家庭困难,16岁就弃学从教,在上坪下洋、桂溪等村教书。他边教人边自学,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考中秀才,光绪二十六年考取补禀,光绪三十一年考取贡生,此后仍回乡在桂溪任教。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匪患猖獗,永安东路匪首邢忠槐,搜罗一批地痞流氓……[详细]
42、瞿鸿机 (18501918)
  瞿鸿机(1850~1918)瞿鸿机,字子玖,号止庵,晚号西岩老人,长沙县影珠山西冲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生。同治九年(1870)中举,次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光绪元年(1875)大考翰詹,他列一等第二名,擢侍读学士,先后任福建、广西乡试主考及河南、浙江、四川、江苏学政,后迁内阁学士,补礼部右侍郎,官至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光绪元年山西、河南大饥,他上 书主张安抚百姓,又提出裁撤……[详细]
43、季雨霖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
  季雨霖(?-1918)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字良轩,湖北荆门人。清末入湖北将弁学堂,毕后任湖北新军第三十一标三营督队官。参与组织革命团体日知会。1906年萍浏醴起义失败,因密谋参予事发而被捕。1908年因病由协统黎元洪保释,奔走燕、蜀、辽、黑诸地,从事革命活动。武昌首义爆发,绕道返鄂,任民军标统,赴汉口督战。11月,受委为安襄郧荆招讨使,规复荆襄。在沙洋筑襄河堤一道,当地居民名为季公堤。12 月,挺……[详细]
44、苏玄瑛 (18841918)
  苏玄瑛(1884-1918)近代作家。原名戬,又名元瑛、玄瑛,字子谷,法名博经,法号曼殊。原籍香山沥溪乡 (今属珠海),生于日本。1894年回国。1898年重赴日本,先后就读横滨大同学校、早稻田大学预科、振武陆军学堂。1903年加入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同年返国,在惠州落发为僧。旋至上海,广交革命志士,又为《国民日报》撰写小品,并在江浙一带任教。1904年加入华兴会。1906年再赴日本,与章太……[详细]
45、隆世储 (18761918)
  隆世储(1876~1918)隆世储,字竹卿,宁乡县沙坪朝阳庵人,清光绪二年(1876)生。二十六年人江南陆军学堂,毕业后任广东肇庆巡防营管带。他作战勇敢,曾在战斗中左足负伤。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广州独立,他率部参与北伐。1913年授陆军少将,简任广东惠州绥靖处督办。次年授钦(州)廉(州)镇守使,晋陆军中将。钦、廉与越南毗连,地形复杂,多匪盗,素难治理。他莅任未及一年,迭擒匪首夏烈山等……[详细]
46、梁士谔 (18791918)
  梁士谔(1879—1918年),字符一。武篆镇中和街人。父梁祖晋是前清拔贡在武篆开设当铺,并在中和、江平、甲里一带购买很多田地,收租放债,成为武篆区巨富。士谔幼时,好读书,从师武篆旧州学究陈墨澜,后参-试,中已酉科拔贡。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发起建筑武篆魁星楼,任建设委员会首事,向商贾、富户各界人士募捐得白银七千多元,鸠工砌制,历时两年而建成。梁亲笔撰写落成纪念碑文。魁星楼建成后,梁士谔考进……[详细]
  张氏夫人(1843—1918),失其名,原籍鄞县,18岁嫁镇海小港李家。乐善好施,清光绪十九年(1893),岁歉饥荒,助夫购米万斛赈济。二十四年、二十八年、三十四年三次灾荒,尽散家中存粮,又购外地粮米赈济。曾捐资兴建普陀洛迦山灯塔,众赠“乐善”匾,固辞不受,后命人移至宗祠,谓“此先人志”。时沿海有贫苦子弟被诱骗出国,贩为苦工(旧称“猪仔”),一次竟至400余人。她获悉后即遣子至海关税务司商请,继赴……[详细]
48、任辅臣 (18841918)
  任辅臣 (1884-1918),字佐卿。辽宁省铁岭县人。1904年,日俄战争时,到哈尔滨。在中东铁路作俄文翻译,结识部分俄国青年军官,1908年由他们介绍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受俄国铁路当局委托,招募并带领2000余名华工到乌拉尔地区彼尔姆省的阿拉伯耶夫斯克矿区从事采矿伐木等艰苦劳动。1917年十月革命波及矿区,组织全矿区1500余名华工毅然参加红军,受到苏维埃政府的……[详细]
49、林云梯 (18661918)
  林云梯(1866~1918年),同安县嘉禾里二十二都前埔人。幼时家境贫寒,13岁迫于生计,随乡亲南渡菲律宾,在马尼拉的商铺当伙计。十余年后,以全部积蓄投入布匹经营,初无钱开店铺,仅置一布橱陈列布匹营业(福建华侨称此类小布商为布橱仔)。后逐步发展,在马尼拉市-街开设胜泰布庄,直至赢得“棉布大王”之称。林云梯发家致富后,生活依然俭朴,但对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却热心捐输。曾捐给菲律宾普智学校5000元、西……[详细]
50、陶逊 (18711918)
  陶逊(1871~1918),字宾南。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生。镇江人。出身望族,自幼喜爱读书,文才出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与友人创办了南京最早的新式学校———思益学堂。他担任校长,聘请思想进步的青年学者到校任教。次年任清新军第九镇医官。光绪三十二年参加同盟会,在新军中从事反清活动。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主持-联军总兵站,驻沪筹集进攻南京的军需财政,为联军借到上海制造局威……[详细]
51、路三宝 (18771918)
  路三宝(1877—1918) 名振铭,号芷园,又号玉珊、莹仙,字厚田,学名祥慧。历城县人。 京剧花旦演员。9岁入章丘县瑞林祥东家孟雨亭宅“祥庆和”科班学唱京剧。初学文武老生,兼旦角、小生。1889年(光绪十五年) 5月,在山东抚院演戏二出:在《二进宫》中饰杨波(何祥恩饰徐延昭,何祥忠饰李艳妃),《白水滩》中饰徐佩珠。巡抚张曜,学政裕德甚赏识,赐祥恩名大宝;祥忠名二宝;路为三宝,并令改习花衫,因此……[详细]
52、张尊三 (18461918)
  张尊三(1846—1918),一名贵溶,字安澜,鄞县人。清同治四年(1865)在宁波江北岸广捐局任职。九年东渡日本,任北海道函馆市华侨所开万顺号账房,继转华侨所设公泰号任职。光绪四年(1878)自设德新海产号,后改组为裕源成号,于上海开设元记号东洋庄,将收购的统货海带挑拣分等,改进包装,变滞销货为大宗畅销商品,获利颇多。二十八年于函馆发起成立同德堂三江(浙江、江苏、江西)公所,任代董事。三十三年更……[详细]
53、莫汝康 (18371918)
  莫汝康(1837-1918)字佩堂。南渡镇义新村人。光绪己丑科第二十二名举人。曾任琼州府抚黎局局长。广东感恩县(昌江)知县,加授琼州府同知衔。辛亥革命,他弃军由琼返里。尚未抵家,岑溪县知县已挂印北去,藤县会党首领莫秀清欲率众据岑,县内父老推他暂署县政。他审时度势,尽释狱中会党,宣布岑溪自治,地方秩序迅速恢复,桑梓晏然。民国成立后,他任西南两乡团局局董。……[详细]
54、王渭贤 (18531918)
  王渭贤(1853~1918)字茬生,长沙人,清咸丰三年(1853)牛。曾五应乡试不第,游幕甘肃、江苏等地。戊戍变法前夕,应湖北巡抚谭继洵邀,任抚署文案,兼主蚕桑局。未几政变发牛,去职。光绪二十七年(1901),端方为湖南巡抚,保权石首县事,在任致力兴学。三十三年,随端方赴南京,任督署及布政使署文案,晋知府。辛亥革命时,封存江苏藩库银1O万余两,妥交南京国民政府。后出任张黄港榷局总办,年余辞归。19……[详细]
55、经权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18831918)
  经权(1883-1918)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内蒙古土默特旗人,字子衡。早年在家乡为熟师,后在巴文峒处求学,加入“同盟会”,曾包办土默特旗马莲沟税卡作革命联络机关。1910年(宣统二年)(一说1911年),被举为萨拉齐厅谘议局议员。“辛亥革命”时加入民军,光复萨拉齐等地。历任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都统、太原警察筹备处主任等职。后遭阎锡山排挤,失去军权,旋即辞职,坚持反对袁世凯活动。1915 年返乡……[详细]
56、董国干 (18481918)
  董国干(1848-1918),字才卿,生于墟沟,诰封中议大夫,思想较开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海州一带大饥谨,他在家乡放粮救灾,使许多人得以生存。在连云港早期实业开发方面,他协助沈云霈,做了许多实事,他亲自冒暑督工,在云台、新浦间筑长堤数十里。民国元年(1912年)经常有海盗袭扰墟沟一带,董国干个人出资昌练乡兵。是年冬,海贼袭击墟沟,董率众击毙甚多,使百姓未受损失。民国7年董国干去世后,在……[详细]
57、朱兴圻 (18651918)
  朱兴圻(1865—1918),朱福诜子。中举后即派赴德国任使馆参事。回国后曾任雷州府知府。辛亥革命后应朱瑞邀,历任黄岩县、海宁县民事长等职。后任直隶永年县长,到职不久遇黄河决堤,县城被围。亲率所属巡视全城,取家中棉被堵塞城门,派船只援救灾民,开仓赈济。灾后,上司以擅自开仓去其职,并责其赔偿粮款,因无力偿还,改委阜平县长,以薪金赔偿。离永年时,民众送万民伞数顶。一年后病逝。……[详细]
58、杨万庆 (18631918)
  杨万庆(1863—1918)寒亭区杨家埠村人。杨万庆祖业年画,是清光绪年间杨家埠木版年画出样名手。他除从事传统的神像年画的复制外,还创作了大量受群众欢迎的年画,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空城计》《打武昌》《天门阵》《吕岳法宝胜姜尚》和幽默画《猴子夺桃》等。……[详细]
59、张铭勋 (18651918)
  张铭勋(1865~1918),字砚香,博罗柏塘石花山人。光绪初年任提标中营尽先补用分府,钦加五品衔。1884年(光绪十年),统领马介棠,调用管带介字营后哨。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时自动统率民军,由同盟会派员杨耀指挥,联合平陵刘济乾民军共数百人,呼噪攻入龙门,击溃清兵,又三昼夜,攻克长宁。1914年(民国三年)被选为博罗县议会副议长。……[详细]
60、王石经 (18331918)
  王石经(1833—1918)字君都,号西泉。潍县(今潍城区)人。平生爱好金石文字,善书篆隶,尤精篆刻。所购金石文物及书画多为罕见珍品。他著有《甄古斋印谱》 《西泉存印》 及古印7册, 其篆刻“十钟山房藏钟”、“斋藏汉瓦当”、“海滨病史”等,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