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0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0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41、车钺 (18731906)
  车钺(1873~1906),字翰如,清祥符县(今开封市)人。监生,家富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月(3月7日),河南巡抚锡良奏报清廷,已择定开封游击署,建河南大学堂,车钺捐款予以资助。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取河南官费留学,入日本法政学堂学习。同年加入同盟会,为同盟会创始人之一,积极宣传革命的中坚人物。与黄兴、朱炳麟交情深厚。光绪三十二年(1906),受孙中山指派回国,赴南方准备参加萍乡、……[详细]
42、李复 (?~1906)
  李复 (?~约1906),江西萍乡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任留坝厅同知,于光绪三十年(1904)将“紫柏书院”改为留坝厅高等小学堂。李兴修水渠,从陶沙坝对岸山脚修渠直到沙湾(今县林业局处)全长2公里,人称“李公渠”。北栈河两岸旱地,改为水田,按亩交纳堰课,归留坝厅高等小学堂,作为学堂办公、修缮、学生书籍、学生服装等开支。厅民在小学大门立石碑1通,颂李公德政。该碑石毁于抗日战争时期。……[详细]
43、胡燏棻 (?~1906)
  胡燏棻(?-约1906)清末大臣。安徽泗州(今泗县)人,祖籍浙江萧山,字芸楣,亦作云眉。同治进士,选庶吉士。后捐纳为道员,补天津道。光绪十七年(1891)出任广西按察使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受命留驻天津办理东征粮台。旋奉命在天津马厂主持新式练兵,成十营,号“定武军”次年士疏条列办实业、练兵等十事旋调任芦津铁路督办,又授顺天府尹,迁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二十六年始历任关内外铁路会办,刑部、礼部、邮传部……[详细]
44、李实 辛亥革命烈士(18761906)
  出生年月:1876年牺牲日期:1906年早年曾在上海经商,后加入同盟会。1906年弃商回到家乡,锐志革命,并在龙安、绵竹、保宁、顺庆等地宣传排满革命,联络数百人准备在江油起义。因事泄,乃率众退到剑州(今剑阁),与清军战斗失利,转移到小燕山,在小燕山队伍发展到千余人。这时,四川都督锡良急令巡防营统须张孝候前往镇压,他率部与清军激战数日,最后械尽力竭阵亡。……[详细]
45、宋占魁 (18451906)
  宋占魁(1845—1906)原名兆法,字捷臣,又字冠杰,号梅村。昌邑县王珂村人。他出身贫寒,幼时全家以卖粉、劈柴为生。他身材魁梧,力大超群,为武术教师夏胜魁所赏识,遂订下师徒之约。从此,他半日劳作,半日习武,寒暑不易,风雨无阻。几年后,学成一身坚实的武功。1871年(同治十年),他初试武科,考中生员。1882年(光绪八年)考中武举。事业上的成就,更激发了他习武报国的决心。他闻鸡而起,日落不息,勤学……[详细]
46、黎玉台 (18711906)
  黎玉台(1871~1906年),男,壮族,隆林新州镇人。自幼年聪慧勤学,得塾师赏识,应府院试得生员出身,后被选拔入京为太学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底,黎玉台从国子监学习届满,由祭酒考核保荐到广东辖区候补知县,抵广东省城后,正待出缺莅任,在省城中病故于客寓,卒年36岁。……[详细]
47、王锡斌 (?~1906)
  王锡斌(?~1906)浏阳人。早年参加哥老会,善技击,喜结纳,徒党遍江南各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自立军举事,他率会众参加。事败,乃逃亡湘赣等地。三十二年( 1906)义参加萍浏醴起义,被捕,遇害于长沙。……[详细]
48、夏时 (18391906)
  夏时(1839~1906),湖南桂阳人,官至江西、陕西巡抚,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御赐一品封典,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 其子夏寿田(1870~1937),高中榜眼,与齐白石、杨度均为至交知己,且同为王闿运门下弟子……[详细]
49、姜笠村 (18281906)
  姜笠村(1828—1906)字仪圃。无棣县程家庄人。太医院医官。曾为光绪帝医病,痊愈后,被赐予“黄马褂”。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因病返归故里。1898年受聘至武定府署从事教读。教读之余给人看病,善眼科,晚年勤于著述。1904年 (光绪三十年)辑成《会悟集》六册,计30万字。1906年病逝。……[详细]
50、松年 (18371906)
  松年(1837—1906)姓鄂觉特氏,字小梦,号颐园。蒙古镶蓝旗人。晚清书画家。自1876年(光绪二年)始,在山东昌邑、汶上、博山、单县、长清县或代理或任知县。虽为官,但整日浸临书画之间,无意仕途。罢官后寓居济南,以书画自娱。其间,在济南创办“枕流画社”,被推为“盟主”,一时从学者甚众。他善画山水、人物、花卉、翎毛、兰竹、果蔬、草虫、虾蟹及民情风俗画。作画尤善用水,作品秀韵脱俗;书法爱用“鸡毫笔”……[详细]
51、卞赓 (18501906)
   卞赓(1850-1906) 字虞卿,因排行第三,人又称卞三,清末武状元。故居在灌云中正街。卞赓幼时,即不喜文墨,乐意武行,经常耍刀弄棒,到处拜师学艺。稍大后,更是一心练武,以期求得功名。当他考中武举后,又决意进京,参加会试以争夺状元。光绪十八年(1892),他如愿以偿,一举夺得状元。 卞赓中武状元后,并未放官,被留在紫禁城看守神武门,过了几年,才被放外任,担任两广参将,率师负责镇守广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