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861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61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41、章梫 晚清名士、教育家、书法家(18611949)
  晚清名士、教育家、书法家——章 梫 章梫(1861—1949),字立光,号一山,三门海游人。清光绪三十年进士,翰林院检讨。历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提调、监督,国史馆协修、纂修、功臣馆总纂,邮传部、交通部传习所(北京交通大学前身)第一任代理监督(校长)、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等职。清亡后谢绝仕途,闭门著书三十年,因此留下了清代九家帝王的志著。其作品受到溥仪的赞赏并赐言炳丹心匾额。光绪二十七年(1901)……[详细]
42、孙迺琨 (18611940)
   孙迺琨 (1861—1940) 字仲玉、号灵泉。淄川县董家村(今淄博市淄川区杨寨镇董家村) 人。清末民初教育家。童年入私塾,1890年(光绪十六年)赴陕西三原正谊书院,拜理学正宗贺瑞麟为师求学。他孜孜不倦,昼夜苦读;三度春秋,未曾离开书院,打下坚实的学业基础。1893年(光绪十九年)贺师去世,他返回故乡,又在黉山后洞孝子祠续学三年。尔后,因不忘贺师教诲之恩,再次徒步至陕西拜祭师墓。正谊书院师……[详细]
43、邹代藩 (18611922)
  邹代藩,字价人,(1861-1922),湖南新化人。1861年10月30日生于新化县罗洪村(今隆回县罗洪乡)。六岁时,父邹世咸令其背诵六十花甲,未能竟,从横楼上将其抛入池塘中,经人救起。此后刻苦攻读,学业大成。1885年,考取县学附生。后补廪膳生,捐光禄寺署正。邹善古文,厌恶科举。一年应试,主考者姓曹,即赋诗讽刺曰:“可恨青龙偃月刀,华容道上不诛曹。奸臣幸运传留种,科甲场中独占鳌”。官府追捕,他裸……[详细]
44、黄锳 (18611930)
  黄锳(1861~1930)黄锳,字桐陔(也作同皆),长沙县人,生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祖父黄冕官至云南迤东兵备道,父济曾任重庆知府。黄锳幼年随家宦游滇川,屡试不第,光绪末年捐资为两淮吕泗场邮课大使。在任七年,因母丧辞官归里。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其家乡(长沙清泰都)与胞妹黄琼、堂妹许黄萱祜等捐资创办影珠女学(后改隐储女校)。次年奉旨停办。宣统元年(1909年),湖南咨议局成立,被选为议……[详细]
45、徐绍桢 (18611936)
  徐绍桢(1861~1936),字固卿。祖籍浙江钱塘(今杭州),寄籍广东番禺。幼承家学。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历任广西藩署幕僚、江苏候补道员,旋奉派赴日本考察军事。光绪三十年,任两江兵备处总办,负责新军训练。后成立江南第九镇,任统制(相当于师长),驻军江宁城关。后简授江南绿营总兵官,仍兼统制,并兼江北提督。他反对清廷统治,倾向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因而擢拔、重用赵声、陶骏保、林之夏等具有革命思想……[详细]
46、李耀汉 (18611942)
  李耀汉(1861~1942)李耀汉,字子云,广东新兴人。早年在私塾入读,后在塾馆当伙夫,塾师,因-负债,沦为土匪,跟随匪首李北海为患乡里。清光绪三十年(1904),李北海为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招抚,出任哨官,李耀汉亦随之出任文书。其后,李耀汉挑拨李准杀掉李北海,自己替任哨官,以后迭升为内河水师顺德协左营左哨头司把总、水师亲军营管带、东安(今云浮)县守备。宣统三年(1911)十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广东亦……[详细]
47、黄廷元 (18611936)
  黄廷元(1861~1936年),号复初,马巷厅西侯乡(今马巷镇西炉村)人。因家境贫困,只在私塾读两年书就到厦门当商店雇员。他白天做工,夜间自学,一有余暇,手不释卷。后来略有积蓄,与友人赴台学医。回厦后自开牙医诊所,开始发家。清末政治腐败,外侮内患,国事日非。从光绪十四年(1888年)起,黄廷元在厦门先后参与创办《博文日报》、《厦门日报》、《福建日日新闻》,宣传革新,反对美国歧视华人。光绪三十一年(……[详细]
48、马廷选 (18611941)
  马廷选(1861~1941)字子升,本境双湖峪村人。廷选先后于双湖峪、绥德就读,毕业后无意仕途,归里执教,潜心平民启蒙事业。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他培养过安子文、安茀堂等数百名学生。老年弃教从医,深获群众好评。廷选文才出众,尤善书法,逢年过节,乡里请他编写对联者络绎不绝。为本镇大桥沟贞节牌楼所书楹联:“地老天荒心不改,海枯石烂节难移”,后街马台戏楼所书“海市蜃楼”,受到人们的钦慕和赞颂。他曾为本镇马光……[详细]
49、加藤友三郎 日本第21任内阁总理大臣(18611923)
  加藤友三郎(かとう ともさぶろう),(1861年4月1日 - 1923年8月24日)广岛人,是日本第21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日俄战争日本海海战时,加藤任联合舰队参谋长,是舰队第二号人物。他是火炮专家,日本海军火炮运用得当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1923年8月24日 去世,享年62岁。受封子爵、大勋位菊花大绶章、大元帅。1861年 出生于广岛1873年 进入海军学校1888年 进入海军大学1890……[详细]
50、杨裕新 (18611925)
  杨裕新(1861—1925),绰号麻子五,原籍广东罗定人,清末随叔杨显中来到五将藤宝山以种植蓝靛为生。民初,乘军阀混战之机,纠集昭、藤交界处的无业游民百余人枪打家劫舍。民国9年, 开始啸聚于走马黄洞一带,与本地土匪黎麻疯、肖江南等盘营结寨,并聘请昭平镇梁寿同为教官,对匪徒进行军事训练。自此,气焰日嚣。民国10年,粤军排长卜金杨率部入伙杨匪。 其时匪众达千多人,自编为4个旅,号称万人。先后掳掠男女千……[详细]
51、冯舜生 (18611922)
  冯舜生(1861—1922),字家桂,号遇尧,清下秀里(今油麻乡)平塘坡村人。幼习经史,20岁中秀才(庠生),26岁补廪生,29岁应乡试中举人,32岁赴京会试中进士,授户部主事。旋因父丧依制回乡居守三年。期满晋京改授云南省同知。在滇期间,先后任蒙姑、平彝厘金督办,云南丁酉科同考官,云南武备学堂监督,云南提学使署课长等职,继而署理南关、镇沅、镇边同知,维两厅通判,实授龙陵厅同知。后调署鹤庆州知州,署……[详细]
52、张连胜 (18611934)
  张连胜(1861—1934),字丹庭,黄岩县(今黄岩区)江口乡唐家岙人。清光绪二年(1876),卖掉家中仅有的2亩山地,半留其母为生计,半作旅资赴宁波投军。由行伍累功,七八年后,任定海中军游击。因进剿上虞大岚山有功,升定海参将,调任太平(今温岭市)参将。后任乐清、乍浦副将等职。宣统元年(1909),浙江外海水师改编,任北路水师统领、苏浙浅水巡舰联队统领。宣统三年(1911)十月,响应武昌起义,征募……[详细]
53、汪兆镛 (18611939)
  汪兆镛(1861~1939)汪兆镛,字伯序,号憬吾,晚号清溪渔隐,广东番禺人。18岁入其父汪王泉执教的“随山馆”内读书,后入著名学者陈澧主持的学海堂修业。清光绪六年(1880)成为县学生员,光绪十一年,以优行考入国子监。光绪十五年,考取举人。后曾两次赴京应进士试,皆落第。南返家乡后,任州县幕僚多年。清末,岑春煊任两广总督,慕汪的名气,聘请他担任起草奏章的工作。岑春煊去职前,奏保他以四品顶戴分发至湖……[详细]
54、许树枌 (18611941)
  许树枌(1861~1941),号情荃,又号白也,别号江东说剑生,晚号画隐老人。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出生于如皋柴湾镇。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秀才,光绪二十年补廪生。工文史,善诗书画。后赴江苏学政黄漱兰在江阴所建南菁书院攻读,毕业后回如皋安定小学任教员、校长数年,治校严谨,颇孚时望。光绪二十八年,如皋师范学堂创立,被聘为学监,兼授国文、历史、图画等课达8年之久。民国3年(1914年),于如……[详细]
55、高峰山 (18611939)
  高峰山(1861—1939).县城东园子人。少年家贫,未入学堂,从师学木匠,聪慧勤笃,专心习艺。出师后,多有创见,工艺精巧。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官绅集议改建街中鼓楼,聘外地艺人承工。定边缺木材,凑得四根长木拟作木楼通天柱,内一根短三尺许,无法起架,艺师束手。适峰山行经工地,见状一哂而去。承工艺师深以为耻,愧无绝技而辞去。邑绅姜瑞林叱峰山不自重。峰山反激姜捐出门口石狮,自有兴工妙法。时峰山襟……[详细]
56、吴怀清 (18611928)
  吴怀清(1861~1928)字莲溪,银厂董家沟人。祖籍湖北通山县湾里庄。乾隆间,祖父迂文随移民定居山阳。父荫祥为人宽仁厚德,好善乐施。怀清十二岁时,赴县书院童试,名列第一。商州知州闻其名,召致幕中办理文案,由是学问日长。光绪八年(1882)赴省乡试,考中举人。十六年(1890)赴京殿试,为三甲一等。例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任满秘书郎,京察一等二品衔。光绪二十八年(7902)为会试同考官,批……[详细]
57、陆文椿 (18611935)
  陆文椿(1861~1935),字寿山。新沂县(今新沂市)窑湾镇人。晚清参与“公车上 书”,力主维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赴京会试,参与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 书”,极力主张维新。后又先后参加兴中会、同盟会以及中华革命党。光绪二十四年,沂河洪水为患,骆马湖水灾尤甚,陆文椿向宿迁县官陈航建议减免湖租,陈不允,引起湖民抗缴湖税。陈即对陆文椿进行破孩,他--在外。民国3年(1914年),沂沭河发洪水……[详细]
58、陈富庆 (18611921)
  陈富庆(1861—1921)本名陈连生,艺名富庆。新泰县(今新泰市)龙庭区马庄乡后谷山人。莱芜梆子演员。1874年(同治十三年)入章丘朱凤集-春班学艺,工小旦。因他身材矮小,排队总在末尾,科班人均称其为“末旦”。他演唱技艺高超,深受观众爱戴,谐音而得绰号“魔旦子”。他演出时,踩跷动作灵活,功底深厚,嗓音清脆,行腔圆润,表演细腻。擅演《打樱桃》《虹霓关》《拾玉镯》《春秋配》等戏。在《玉虎坠》中饰演王……[详细]
59、容揆 (18611943)
  容揆(1861—1943),字知叙,新会县荷塘镇良村松桥坊(今属蓬江区)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童生容揆由清政府官费第二批派往美国留学。清光绪五年(1879年)容揆在美国春田高中毕业,并获得哈佛大学入学许可。因剪去发辫被清政府遣返回国,在哈佛福德往波士顿途中逃脱。后得宗叔容闳支持,由洋牧师特契尔出面,容揆遂进入耶鲁大学读书,毕业后又就读于协夫科学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矿业学院。清光绪十五年(1……[详细]
60、郑佛仁 (18611940)
  郑佛仁(1861~1940年)城内仁义坊儒学坪人,生于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他一生从事建筑和雕塑,是当时永安县负有盛名的建筑雕塑师。他所承建的房屋庙宇,宏伟壮观,雕塑作品,构思深邃,别具情趣。为人平易可亲,倍受人们尊敬。凡建筑庙宇祠堂或住宅,大都请他承建。城内的唐王庙、龟山庙、桥尾临江阁、百丈岩仙娘庙、半岭亭、桥厝、益口畲大帝宫的重修和拓建以及大户人家的住宅新建,屋内雕梁、画栋、画屏,均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