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萧廷之廷之本名挺之,字天来,号了真子,福州人。从彭耜游,耜授以金丹大成集。……[详细]
|
萧刘氏 [籍贯]富顺县人 [朝代] 清朝 [小传] 以诗名。其夫参将萧某戌黎州、雅州、刘氏亦流寓滇南。闻南明永历帝走缅,乱兵将至,自知不免。乃将七岁子付家奴,远适夫所。与其女俱自经死。死前题诗于壁,以“驿梅惊别意堤柳暗离愁”十字,为诗十首,各拆一字,号离合体。有“心怜夫嗣儿还父,意惨君仇女伴娘”,“士兵劫去又官兵,日望征人不复生”,“日前送别唱阳关,立石望夫还未还”,“音信频从陇外寄,暗传……[详细]
|
萧如熏(?~1628) 字季馨,明朝肤施人。任宁夏平罗参将,万历二十年(1592)春,刘东阳兵变,如熏奋力坚守城池,其妻杨氏(杨兆女)也大义相助,拿出簪珥首饰慰劳军士,因平变有功升宁夏总兵。再晋署都督同知。天启元年(1621),调训神机营。后出镇徐州、保定。天启五年(1625)夏,被魏忠贤诬陷夺职。崇祯元年(1628)卒,肤施城东十里有静因庵祀之。其祖父汉、父文奎、兄如芷、如兰、如蕙,皆总兵,一……[详细]
|
萧继荣(1895~1966) ,名荣彬,字亮公,清光绪21年(1895年)5月17日出生,富阳镇阳寿街人。萧继荣一生主要从事外工作,21岁毕业于北平大学政法系,后赴德国、法国留学,通晓德、 英、 法文,1922年从德国柏林大学法律系毕业归国后,一直在国民政府外交界工作。1924年萧继荣出任驻瑞士使馆二等秘书、一等秘书,兼任国际劳工代表处处长、日内瓦国际劳工大会中国代表团代表。 1927年任瑞士代理……[详细]
|
萧晋荣(1876~1917),名荣春,字曜海,清末进士,富阳镇阳寿街人,为县内清末民国初期的著名人物。萧晋荣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光绪十九年科试入邑庠,光绪二十三年科试入副榜,次年入京就任荣相国幕僚。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护卫慈禧太后往大同经山西至西安避难,萧以军功保举直隶州知州。宣统元年(1909年)就职奉天。民国元年(1912年)与桂林咨议局副议长秦可衔组织共和建设讨论会(后……[详细]
|
萧克昌(?-1906)近代洪江会首领、早期工人领袖。湖南湘潭人。早年加入会党,为马福益旧部头目之一。久居安源(今江西萍乡市南矿区,位萍乡市南)任矿区领班,1906年(德宗光绪三十二年)7月“洪江会”成立后,他积极组织矿工参加并到醴陵(位株洲市东南) 进行联络。他屡次派人去上粟市与“洪江会总部”接洽,提前起义,拟先夺取矿警枪枝,攻占萍乡,再与“洪福会”首领姜守旦会商进攻浏阳(位萍乡市西北属湖南省),……[详细]
|
萧佛成(1862~1939年),字铁桥,祖籍书洋,出生于泰国曼谷,后定居暹罗(今泰国),以经商为业。萧佛成少年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其塾师高传百曾是太平天国军师,革命失败后逃到暹罗任教。萧佛成在他的影响下,萌发民族革命思想,成为辛亥革命前暹罗革命的中坚分子。光绪十四年(1888年),萧佛成参加暹罗以反清为宗旨的三合会。不久又和一些革命分子成立光复会(同盟会前身)。为了扩大反清影响,光绪三十二年创……[详细]
|
衡阳元王道度,太祖长兄也。与太祖俱受学雷次宗。宣帝问二儿学业,次宗答曰:“其兄外朗,其弟内润,皆良璞也。随宣帝征伐,仕至安定太守,卒于宋世。建元二年,追加封谥。无子,太祖以第十一子钧继道度后。钧字宣礼。永明四年为江州刺史,加散骑常侍。母区贵人卒,居丧尽礼。六年,迁为征虏将军。八年,迁骁骑将军,常侍如故,仍转左卫将军。钧有好尚,为世祖所知。兄弟中意遇次鄱阳王锵。十年,转中书令,领石头戍事。迁散骑常侍……[详细]
|
萧之葆(1869~1945)字养泉,号筱梅。陕西三水(今旬邑)人。11岁在乾州(今乾县)应试,陕西学政樊介轩评其诗文“志和音雅,理达词明”,以第二名考取秀才,誉满关中士林。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二十一年(1895)中进士,以庶吉士入翰林院深造。三年期满,于二十四年(1898)授刑部主事、奉天司主稿兼总办秋审。光绪二十七年(1901)赏加四品衔,历任四川、直隶司主稿。清廷预备立宪时改刑部为……[详细]
|
萧胜友(1943~1972)出生于正沟寡妇沟长工家庭。196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加入共青团,服役3年,5次受到连队嘉奖,3次评为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1969年,退伍回家第二天参加队上劳动。不久,担任武装基干民兵班长。1970年春,他同其他民兵一道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任岚皋民兵二团十五连班长。在国家基本建设中,萧胜友把从部队带回的针线包,迟早装在身上,军装补了又补;民兵衣服破了,他一针一线……[详细]
|
始兴简王萧鉴(471-491年),字宣彻,太祖萧道成第十子也。初封广兴王,后国随郡改名。齐永明九年薨。……[详细]
|
萧涵 [生卒]?-1868 [籍贯]温江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萧少海诗集> [小传] 幼承家学,工诗。咸丰元年(1851)举人。赴京会试,以躯干短小落第。遂拂袖出都,题其旅邸诗有“览镜自惭黄鹄面,-空敝黑貂裘”之句。同治七年(1868)县令吴崇□聘主万春书院讲席,始半年,以疾卒,士林惜之。为人有节操,不趋事权贵。五十岁有自寿诗云:“瘦到梅花清到骨,邀来明月醉成仙。”又撰联云:“硬着……[详细]
|
萧大士 [籍贯]秀山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周易汇纂>,<春秋左氏补义>,<家礼述宜>,<弟子规>,<小学韵语> [小传] 道光时诸生。少简直寡言,笃好古籍,泛览诸经义疏,旁及《三史》、《通鉴》及百杂书。每研一经,务提纲挈领,获其真髓。遂绝意进取,柴门授徒自给。□志著述,尤精于《易》。著有《周易汇纂》四卷、《春秋左氏补义》十卷、《家礼述宜》二卷、《弟子规》一卷、《小学韵语》一卷行……[详细]
|
萧意玄宗天宝前人。生平不详。李康成编《玉台后集》曾录其诗。事迹见《初唐诗纪》卷五九。《全唐诗》存诗1首。……[详细]
|
235、萧润年
萧润年,男,汉族,生于北京,京剧丑角。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京剧表演艺术家萧长华之孙。自幼酷爱京剧艺术,深得家传。为了进一步提高技艺,1961年进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跟随丑角前辈系统学习丑角艺术,接受了严格的专业训练,认真刻苦的精神使他在艺术上打下扎实基础。1966年毕业后,同年进入上海京剧院。先后与童芷苓、李玉茹、赵燕侠、李慧芳等众多南北京剧名家的合作演出,表演当行出色,为人配戏,从不喧宾夺主,铺垫……[详细]
|
临贺王萧子岳,字云峤,世祖萧赜第十六子也。永明七年封。高宗诛世祖诸子,唯子岳及弟六人在后,世呼为七王。……[详细]
|
生平简介萧娴(1902-1997), 中国现代负有盛名的女书法家,字雅秋,号枕琴室主,又号蜕阁,1902年出生于贵阳。萧娴自幼随父萧铁珊遍习名家墨迹,为后来书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923年,萧娴女士随父迁居上海。每日临书,创作不辍。她临写的《散氏盘》篆书册更受到康有为的高度评价。随后,师从康有为,得其谪佳。1932年,萧娴 女士的篆书《临碣石颂》集刊于《当代名人书林》,成为知名书法家。抗战期间,……[详细]
|
238、萧友明
萧友明(191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湖南省攸县人 , 原名谢华生 , 1916 年出生在攸县黄丰桥镇广寒寨村。1930 年 12 月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2 年 4 月转为中共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曾任红六军团政治部青年科科长 , 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 围剿 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三五九旅先后任九一九团政治处主任、南下支队……[详细]
|
萧守中,字必常,永乐丁酉(1417年)举于乡,授户部主事,命核凤阳诸卫军饷。留守司馈百金,守中峻拒之。复偕御史郑嘉、锦衣林茂巡视京储,茂以赃败,而守中之廉益彰。历南京吏刑二部郎中,拨胥吏,决重囚,请托不行,人服其公。景泰中,出守黎平,时大军征讨龙里,千户姜洪诬寨民通苗,守中力雪其辜,全活者众。居五年,峒夷悦服。天顺庚辰,致仕。家居10余年,晚节尤坚。成化改元,进阶亚中大夫。卒年八十六,国学陈濂为之……[详细]
|
萧友梅(1884—1940) 原名乃学,字思鹤,号雪朋,祖籍大涌南文村,出生于石岐孙文西路兴宁里(牛角巷)8号的萧大屋(大萧屋分支)。中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现代中国音乐教学创办者,中国第一所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创办人。5岁随父移居澳门,曾与孙中山诊所为邻,两家往来甚密,其从小认识孙中山,于后发展为革命友谊。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赴广州入读时敏学堂,接受新式教育。1901—19……[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