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沈姓名人堂 - 姓沈的名人介绍(8)

沈姓名人堂 - 姓沈的名人介绍(8)

更新时间:2023-12-30

141、沈臬存 (18951981)
  沈臬存(1895-1981年)生于依兰县团山子乡赵家屯。8岁入私塾读书,经历十载寒窗,民国2年(1913年)考入依兰道立中学。民国11年(1922年)毕业于奉天(今沈阳)高等师范。苦读19年,成为依兰县第一名大学毕业生。沈臬存性格刚直不阿,不肯屈膝恭惟上司,不去逢迎世俗。因而在旧社会虽有学识也不能发挥,而且连赖以略得温饱的职业都难以维持。他大学毕业后,展转于依兰、哈尔滨、吉林、延古、五常、宾县等地……[详细]
142、沈玉龙 (19491979)
  沈玉龙,1949年9月出生于云南省河口县。壮族。1961年参加工作,先后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优秀民兵。沈玉龙家住中越边境线上的麻底寨。60年代初,他怀着建设美好家园的雄心壮志,参加了开发中国云南橡胶基地建设的行列,成为一名光荣的农垦职工。在生活和生产劳动十分艰苦的创业岁月,风华正茂的沈玉龙,吃苦在前,不顾个人得失,抢着干重活、累活,和职工们一道开垦了一座座荒山,培植了一片片绿荫的橡胶林……[详细]
143、沈寅初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沈寅初(1938.7.7-)。生物化工专家。浙江省嵊县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市农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生物化工和生物农药研究。研究成功我国第一个用量最少、对环境最安全、对人畜无毒害的井冈霉素新农药,并得到广泛推广,建厂30余家,为我国生物农药产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研究成功微生物催化法生产丙烯酰胺,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大宗化工原料的工业化装置,推广了生物催化在化工行业中……[详细]
144、沈宝善 []
  沈宝善,字石楼,福建诏安人。清嘉庆年间举人,嘉庆十二年(1807年)十二月任新会知县。性格宽厚,衣食朴素,能操新会乡音,与士民交谈情意蔼然。在任严于治吏,凡奉公出差者,则将其工作记录在案。嘉庆十三年(1808年)将离任之际,逢张保犯境,身佩双剑,乘竹桥奔视村堡,组织村民筑炮台、垒木栅抗御。亲到崖门侦察敌情,险为张保俘获。翌年二月,张保乘潮沿滘口入犯,督士卒抵抗于西墪,战斗甚为激烈。为安全计,部属劝……[详细]
145、沈本泗 []
  沈本泗字近桥,洵阳县蜀河里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乡试中举,初任四川广元(今四川广元)知县,继调任四川成都知县,适值“妖人”蔡伯贯作乱,攻陷合州(治今四川省合川县,辖今合川、铜梁、武胜、大足等县),知州出缺,部议就近推补,吏部以沈本泗治理有方,晋升合州知州。任内“剿平厥乱,屡膺荐牍”,被封为奉直大夫,嘉靖帝所颁制书称曰:“尔四川重庆府合州知州沈本泗,擢颖乡书,筮仕严邑,治理有效,遂绾州符。乃……[详细]
146、沈光汉 (18991972)
  沈光汉 (1899-1972),字无畏,国民党将领。历任粤军军职。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之团长、第二独立旅旅长、第六十师第一一九旅旅长、第六十师师长等,1933年,参加福建人民革命政府,任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失败后退出军界。抗战时期,曾任军事参议院参议;抗战胜利后,任国大代表。1949年后定居香港并在此病逝。沈光汉,早年曾入粤军第一师军官补习训练班受训。民国十四年(1925)由蔡廷锴推荐,任粤……[详细]
147、沈维祯 (18891966)
  沈维祯(1889~1966) 字同一,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江苏省立龙门师范学校。次年2月,入南洋大学堂(今交通大学)附属高等小学任教。民国16年(1927年),附属高小和初中改组成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被推举为校长。1956年,学校改为公立,仍任南洋模范中学(简称南模)校长,直到谢世。民国4年,南洋附小成立童子军,沈维祯兼任教练。后接任童子军团团长。他……[详细]
148、沈世纪 []
  沈世纪(生卒年不详),又名彪,河南光州固始县人。身材魁梧,能文善武。初为河南某县案牍吏,后投身军旅,为陈政部下。陈政受封玉钤卫左郎将时,世纪也获嘉奖。唐总章二年(669年),世纪随岭南行军总管陈政入闽,率部进驻绥安,骁勇善战,一举攻陷36个畲寨。高宗闻世纪骁勇,颁诏赐名沈勇。仪凤二年(677年),陈政病逝,子膺扬将军陈元光代领其众,出师潮州。世纪率所部随征,大小数十余战,终平息“广寇”。当时,世纪……[详细]
149、沈兆霖( [] (18011862)
  沈兆霖(1801—1862),字尺生,又字郎亭,号雨亭,又号子荥,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任侍讲、侍讲学士、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咸丰二年(1852)任吏部侍郎,督江西学政。太平天国起义后,建议举办团练。八年英法联军及美俄公使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他反对“领事驻京”、“内江通商”两款,认为如此中国将丧失主权。历官至左都御史,十年署户……[详细]
150、沈定一 (18831928)
  沈定一(1883—1928),本名宗传,字叔言,又字剑侯,号玄庐,萧山衙前人。兄弟三人,排行居三,人称“三先生”。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秀才,三十年捐云南楚雄府广通县知事,后调任武定知州、省会巡警总办,但终因不阿权贵,得罪上司,遂托父病辞官回籍。辛亥革命爆发,参加光复上海的武装起义,同时又招收革命青年1300余人,在沪创立“中华民国学生团”,自任团长,受到孙中山的嘉奖。1912年1月,被选为……[详细]
151、沈徽 []
  沈徽,唐诗人。苏州人,一说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温庭筠甥。曾任偃师县尉。徽以儒学著名,亦善诗。所作《古兴》诗二首,颇能以比兴手法,寓讥时刺世之意。《全唐书》收录其诗二首。……[详细]
152、沈宗灵 (19232012)
   沈宗灵(1923.2.24.—2012.2.16 ) 浙江杭州人。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 1923年2月24日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 长期住在上海,父亲是商人。1942年中学毕业,进入光华大学攻读政治学。一年后转入复旦大学法律系,1946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47年3月自费留学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院政治学系学习,攻读国际公法和国际组织。1948年毕业,获人文硕士学位。19……[详细]
153、沈襄 []
  沈襄(生卒年未详),字叔成,号小霞,山阴(今绍兴)人。沈炼长子。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沈炼因弹劾严嵩而遭谪戍,后又论死,又驰捕襄,押抵宣府杖系将死,会给事中吴时来疏上,襄得免戍。万历嵩败,襄以父荫补官,知湖南安乡县,办案及时无留滞,岁饥赈济有方略,曾筑堤防洪,后人名为“沈公堤”。万历二十五年(1597)迁刑部主事,后官至姚安府太守。少好学剑,纵横习刺,能得其法。工诗文兼擅画梅。尤善墨梅,干随……[详细]
154、沈节甫 []
  沈节甫(生卒年未详),字以安,号锦宇,吴兴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授礼部仪制主事,历祠祭郎中。因事得罪尚书高拱,托病而归。起任光禄丞,逢高拱执管吏部,又托病避之。万历(1573—1620)初,出补尚宝司丞,移任本司少卿。旋即转任南尚宝卿。张居正之母入都,取道秣陵(今南京市),倾城送迎,独节甫置若未闻,竟致仕归。张居正卒后,诏起南京通政司右参议,进为光禄卿,升南大理卿、南京刑部右侍郎。召……[详细]
155、沈爽 (18961942)
  沈爽(1896--1942),字子儒化名白涤飞,满族,生于双城县镶黄五屯(水泉乡大发村)一个地方家庭。青年时期就读于吉林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沈子儒协同国民党员关耀洲,在双城组织抗日武装,起事后不久,抗日队伍溃散,关耀洲牺牲,沈爽入关,在北平搞地下-工作。1941年调任率、栾、密三县联合县长。1942年4月8日,日寇对华北根据地行疯……[详细]
156、沈和 []
  沈和,元代戏曲作家,字和甫,生卒年不详,杭州人。工书法,能词翰。兼明音律,创为以南北调合腔制曲之法,如【潇湘八景】、【欢喜冤家】等套,极为工巧。后居江州,卒于至顺初年。天性风流,善谈谑。江西人称为“蛮子汉卿”。所撰杂剧6种:《祈甘雨货郎朱蛇记》、《徐驸马乐昌分镜》、《郑玉娥燕山逢故人》、《闹法场郭兴阿阳》、《欢喜冤家》、《潇湘八景》,已佚。钟嗣成《录鬼簿》吊词曰:“五言常写和陶诗,一曲世传冠柳词,……[详细]
157、沈恩久 (19331982)
  沈恩久(1933—1982),阜南县曹集桂庙人,优秀共产党员,人民的好干部、革命烈士。沈恩久自幼家贫,8岁丧父,靠叔父沈义久抚养成人,建国前捕鱼务农为生。民国37年(1948),他积极参加反匪反霸斗争,先后任民兵分队长、中队长。1952年6月参加工作,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任桂庙乡副乡长,1959年因抵制浮夸,据实报产而屈遭批判,并受错误的党内警告处分,1962年得以纠正。1968年,……[详细]
158、沈迅 [] (16051647)
  沈迅(1605~1647)字羽公,号宙泉,祖籍蓬莱,其祖父沈梦麒于明万历年间在孙受镇我乐村读书,遂定居于此。1624年(明天启四年)中举人,1631年(崇祯四年)中进士,历任新城县知县、蠡县知县、刑部主事、兵科给事中、南京国子监博士等职。晚年辞官回乡,时清兵犯关,遂在孙受筑寨防守。1643年(崇祯十六年)清军攻陷莱阳分兵攻孙受,沈迅与其弟沈迓率众凭寨拒敌,激战三昼夜,杀伤清兵无数,清兵退。1644……[详细]
159、沈希仪 [] (14911554)
  沈希仪(1491-1554) ,字唐佐,号紫江,贵县城厢人。世袭职为奉议卫指挥使,明正德十二年(1571)调征永安,攻陈村寨,进署都指挥佥事从副总兵张祐,连破临桂、灌阳、古田,进署都指挥同知,掌都司事。嘉靖五年,随总督姚镆攻田州岑猛,田州平,镇压有功,封为右参将,分守思田。十九年起为四川参将,分守叙泸及贵州迤西等处,其冬,擢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贵州,复谢病归。塞上多警,召天下名将至京师,希仪在……[详细]
160、沈楠 []
  沈楠(生卒年未详),字汝材,号让亭,明仁和泉漳溪里(今属余杭塘栖镇)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南昌府推官。有知人之明,好奖掖人才,在南昌主试时,所拔如汤显祖、万国钦,都以文名天下。生活俭朴,“四年一裘,三日一肉”。外出时,老小都指着称他清官。南昌花园乡旧称盗贼窝,久治无功。楠单骑直入,感之以德,盗贼降服悔罪,愿请归农。楠报请上官,准赦其罪,悉数归乡,花园遂得安宁。皇帝闻知,赐楠白金文绮,以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