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341、彭匈
彭匈 (1946~)江西吉安人。中共党员。1969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恭城县委宣传部部长,漓江出版社社长,广西人民出版社总,编审。广西作协第三、四、五届理事,广西散文研创会副会长,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新庙祝传奇》,专著《毛泽东诗词注释》,散文集《向往和谐》、《云卷云舒》、《会心一笑》……[详细]
|
342、彭学军
彭学军 (1963~)女。湖南长沙人。1985年毕业于江西赣南师院中文系。现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终不断的琴声》、《你是我的妹》,中短篇小说集《油纸伞》、《歌声已离我远去》等十余部。短篇小说《油纸伞》获1995年陈伯吹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你是我的妹》获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大奖。……[详细]
|
彭寿莘(1872~1947),山东平度人,字子耕。天津武备学堂毕业。曾充北洋军管带。1922年任第十四混成旅旅长,旋擢第十五师师长兼直隶军务帮办,驻军滦州(今滦县),隶直系。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为讨奉军第一路总司令,与奉军激战于山海关,因骁勇善战,有“刺儿彭”之称。后隐居北京。抗日战争时,曾拒绝担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一职。1945年秋,平度城解放后,他被邀为平度县民主0特邀参议员。19……[详细]
|
彭伦(1423~1497),永定卫指挥使彭善孙,出生在今临澧境内,承袭指挥使职务,元年(1465),随佥都御吏韩雍镇压广西浔州(今桂严)瑶、壮少数民族起义“有功”,指挥使,屯守贵州清浪卫。 伦用兵善于深思熟虑,先计后战;有时为出一计,通宵达旦,端坐不倦;依计作战,常打胜仗。他因多谋善断,深得主帅李震、赵辅器重,晋升副总兵、前军都督佥事等职。伦镇守边境20余年,尽心边疆保卫,对那里的山川……[详细]
|
彭仲刚(1143—1194)字子复,金舟乡彭堡(今金乡镇郊外办事处彭家堡)人。父汝砺官至知州事,以清白传家。彭仲刚于乾道二年(1166)中进士,任金华县主簿,以为“主簿者主其簿籍云尔,今簿籍多废绝,何以名官?”遂求得四塍帐册(田籍),校核其差误,编成数百册以备考。 遇衢州闹大水,上司使彭仲刚复查,再发赈。彭仲刚说:“现在洪水平檐,庄稼烂尽,男女淹溺已查实,如要再查实后才赈济,百姓恐早已饿死。”上司……[详细]
|
彭作述(1885—1927),字昌济,号重光,绥宁县都二里洋滩(今隶盐井乡)人。清光绪十年(1884)生。彭出身乡绅家庭,8岁进私塾,23岁考入靖州师范,民国二年(1913)赴长沙就读于省甲种农校。当时,灾害连绵,他说服父亲开仓济贫,并将自家山上的一些松树送给贫苦农民。有一天,他在李熙桥街上遇见县府催粮官正向百姓0“草鞋钱”,他一掌砸在桌上,大声骂道:“收草鞋钱是吃冤枉,快滚回去!” 民……[详细]
|
彭涵霖(1808—1851),字迪修,上栗县福田镇泉塘下人。他出身书香世家,诸子百家、《四书》、《五经》无所不读,尤其对儒家学说造诣颇深。道光十七年,他从萍乡步行至南昌参加乡试,考取五十五名举人。道光二十一年会试中一百四十九名贡士,殿试取为二甲八十七名进士,并钦点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二十四年授职翰林院编修,参与国史编纂。道光二十五年授儒林郎。道光二十六年任山西乡试副考官。道光二十九年任奉天乡试国考官……[详细]
|
彭艳仂(1911年-1930年7月)原湖口县四区彭恒六村(今属都昌春桥)人。大革命时期参加农-动,1928年加入中国0。1929年9月被推举为赣东北革命委员会委员。1930年7月被捕牺牲。……[详细]
|
彭孙□(1631~1700) 清代诗人。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海盐(今属浙江)人。顺治己亥(1659)进士,康熙己未(1679)召试博学鸿词,得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兼掌院学士。彭孙□才藻工丽,存诗1500首,多应酬、纪游、抒情、咏物之作,如《松桂堂集》第33卷全是咏花诗,写了100多种花。部分作品如《沂州道中见流民作》、《苦雨叹》、《老翁叹》、《贫妇叹》等,写官吏凶残如……[详细]
|
(1631~1700) 清代诗人。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海盐 (今属浙江)人。顺治己亥(1659)进士,康熙己未(1679) 召试博学鸿词,得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兼掌院学士。彭孙□才藻工丽,存诗1500首,多应酬、纪游、抒情、咏物之作,如《松桂堂集》第33卷全是咏花诗,写了 100多种花。部分作品如《沂州道中见流民作》、《苦雨叹》、《老翁叹》、《贫妇叹》等,写官吏凶残如虎……[详细]
|
彭兆荪(1769~1821) 清代诗人。字湘涵,又字甘亭,晚号忏摩居士。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有文名,中举后屡试不第。曾客江苏布政使胡克家及两淮转运使曾燠幕。彭兆荪青少年时,随父宦居边塞,驰马游猎,击剑读书,文情激越,故其诗有三河年少、扶风豪士之概(郭□《灵芬馆诗话》);后来遭遇父丧,变卖家产,又因累试不第,落魄名场,常为生活而奔波,诗中遂多幽忧之旨(同前)。清代张维屏认为他诗多沈郁之作(《听……[详细]
|
彭学沛(1896~1948),江西安福人。青年时代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毕业后,又赴比利时留学,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政治学教授。民国17年(1928年)2月,-中央党报《中央日报》在上海创刊,他任主笔。民国21年(1932年)3月起,先后任代理内政部长、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交通部常务次长、交通部政务次长、-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战时生产局副局长等。民国35年(1946年)5月任-中央宣传部长,民国36年(1……[详细]
|
彭泰来(1790-1867年) 字子大,鼎湖区广利镇龙头村人。出生于英德县。自小聪颖过人,14岁能写诗,曾被当时著名文学家翁方纲称为粤东三才子之一。15岁补邑庠生(秀才)。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拔贡,23岁入国子监读书,考进士落第,选为教谕。不久罢归,居家以文字自娱。彭泰来勤奋好学,是晚清的一位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人称其诗可与杜甫、李贺、韩愈诸家比美,书法隶、草俱佳。状元林绍棠在肇庆……[详细]
|
彭铎(1913——1985年),字灵乾,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人。中央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毕业,在古典文学、中国史学、哲学等方面尤其训诂方面表现出特殊禀赋。1937年随校迁重庆,1938年留中央大学担任助教,兼任中国交通大学讲师。曾受聘湖南国立师范学院,担任讲师,副教授,兼震华文学院教授。 1952年后,调西北师范学院,从事古汉语教学,历任副教授、教授、中文系副主任、主任,西北师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