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丁姓名人堂 - 姓丁的名人介绍(9)

丁姓名人堂 - 姓丁的名人介绍(9)

更新时间:2023-12-30

161、丁惠康 (19041979)
  丁惠康(1904~1979) 江苏无锡人。自幼受父亲丁福保的熏陶,专攻医学。民国16年(192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科。学习期间,先后任《中西医学报》、《德华医学杂志》等医学刊物主编。民国17年,创办上海肺病疗养院。民国23年又与其父以30余万元巨资,在虹桥路创建上海虹桥疗养院,任院长。后将该院献给上海医学院作为第二实习医院。民国24年春,出访德、奥、瑞士等国,获德国汉堡大学医学博士学……[详细]
162、丁国钰
  丁国钰(1914~)金寨县南溪镇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革命,民国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红二十八军政治部宣传科长,红七十四师宣传科长,团政治委员,陕甘宁边区留守四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抗大总校大队政治部主任、大队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独立二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一二四师政治委员,四十二军政治部主任,中国驻阿富汗、巴基斯坦大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市人大副主任,北京市政……[详细]
163、丁廷馨 (19162002)
  丁廷馨(1916~2002)原名吴培德。河北武强人。早年就读于武强县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当地小学任教员。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任武强县人民政府科员、战地动员会分配股股长。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武强县农会秘书兼一区区委组委。1938年10月任中共冀中区高阳县委书记。在县政府及各团体中,相继建立了党团(即党组)组织,发展新党员,壮大党员队伍,使全县大部分村庄先后建起了党支部。19……[详细]
164、丁喜才 (19201994)
  丁喜才,(1920-1994)麻镇人。天资聪慧,嗓音特好,自幼酷爱陕北民间艺术,经常跟随父辈学唱卖艺。在戏班子里,他吹、拉、弹、唱样样在行,成为晋陕蒙地区有名的民间艺人。1948年1月府谷解放后,他参加了当地政府组织的业余文艺宣传队。由于他精通地方传统曲目,加之演技精湛,在参加地区、西北局汇演时,屡屡获奖。在1953年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再次获奖。会演后,著名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详细]
165、丁咛
  丁咛,辽宁省沈阳市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内地女演员。2005年主演时装剧《天地真情》,开始演艺事业 。2007年参演家庭情感剧《家事如天》 。2009年签约华谊兄弟 。2010年出演情感剧《一世牵挂》 。2011年参演纪念5·12汶川地震的电视剧《汶川故事》在央视8套播出 ,同年参演家庭亲情伦理剧《老爸的心愿》 。2012年出演人物传记题材剧《刘伯承元帅》 。2014年参主演的……[详细]
166、丁毅 (19201998)
  丁毅 (1920~1998)笔名顾康。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延安鲁艺。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战地剧团副团长,八路军战线剧社副社长,39军文工团团长,中南艺术剧院院长,中南军区文化部部长,总政歌剧团、文工团团长,总政文化部顾问。正军职。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中国剧协理事,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5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刘二起家》、《黑板报》、《下江南》等,……[详细]
167、丁继松
  丁继松 (1928~)安徽郎溪人。中共党员。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肄业。1949年参军。历任二野军政大学文工团美术创作员,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牡丹江农垦局文化宣传助理员,《北大荒文艺》,《合江日报》副刊部主任,《黑龙江农垦史》副主编,《北大荒文学》主编,编审。黑龙江农垦总局北大荒文联副主席,黑龙江省作协名誉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漫游乌苏里江》、……[详细]
168、丁一
  丁一 (1951~)笔名江南、乡村。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1972年应征入伍。历任无锡交通局干事,华东信息日报社,专业作家。中外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无锡太湖史研究所研究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散文诗集《丁一散文诗合集》、《情感世界的探索》、《生命之恋》、《丁一散文诗选》、《维也纳之恋》、《丁一散文随笔选》、《丁一散文随笔……[详细]
169、丁帆
  丁帆 (1952~)笔名风舟、北帆。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组成员,江苏省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组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茅盾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文学评论》丛刊副主编。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国乡土小……[详细]
170、丁晓禾
  丁晓禾 (1953~)笔名西尔枭。浙江金华人。1982年毕业于金华教育学院中文系。1968年赴农村插队。1976年后历任中学教师,金华市作协秘书长,金华市政协委员,北京西尔枭组稿中心艺术总监,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国情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国情内参》执行主编。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纪实《旧中国教父:杜月笙》、《旧中国帮主:黄金荣》、《旧中国大亨:张啸林》、《380……[详细]
171、丁宁 (19242015)
  丁宁 (1924~2015.7.18)笔名紫丁、阿宁。女。山东文登人。中共党员。肄业于胶东蓬黄联中。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胶东抗战话剧社、青年话剧团演员,抗大鲁南一分校学员,胶东孩子剧团导演,胶东女中教员,胶东公学指导员,《胶东大众》、《胶东文艺》,《南京文艺》副主编,南京文联创作室主任,南京市委宣传部文艺处长,中国作协办公室主任、秘书室主任、创研室研究员,国家文化部政策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详细]
172、丁景唐
  丁景唐 (1920~)笔名丁英、歌青春。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中文系。1937年参加工作。历任上海学生界救亡协会区干事,《蜜蜂》文艺半月刊、《译作文丛》等,上海文艺青年联谊会负责人,上海沪江大学中文系助教,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福利站站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宣传处、新闻出版处处长,上海市出版局副局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党组书记,编审。中国民间文艺协会理事,上海作协第三、……[详细]
173、丁洪 (19182002)
  丁洪 (1918~2002)笔名蓉人。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1936年肄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历任四川旅外抗敌演剧队代理队长,延安青年剧院演员室、艺术室主任,东北民主联军《部队文艺》主编、文工团副团长,第四野战军文工团团长,中南部队艺术剧院创作室主任,中南军区文工团副团长,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团长、文化部副部长、政治部研究员,军职创作员。辽宁省作协理事,省文联副主席,省剧协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理事。1……[详细]
174、丁国成
  丁国成 (1939~)笔名丁巴、陈群。黑龙江肇东人。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历任文化部艺术局干部,国家出版局版本图书馆副主任,中国作协《诗刊》理论室副主任及主任、编委、副主编、常务副主编,编审。中国作协第五、六届全委会委员及第七届名誉委员,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常务副主编、《中华诗词文库》编委会副主任、《诗国》主编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8年开始……[详细]
175、丁仁长 (18611926)
  丁仁长(1861~1926),字伯厚,晚年自号潜客。原籍安徽怀宁,前辈来粤定居,落籍番禺。自幼承受家学,12 岁作古石赋,显露不凡才华。光绪八年(1882)中举,翌年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二年散馆,授编修,任国史馆协修。光绪十七年任贵州乡试正考官。光绪十九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翌年大考二等,以侍讲升用。光绪二十二年补侍讲转侍读,任日讲起居注官。任上疏请力崇节俭,力陈内务府积弊。搜集经史资料……[详细]
176、丁世谟 (19121940)
  丁世谟(1912—1940),湖北天门渔薪镇丁家湾人。少时读过私塾,后入县城中学读书。1938年夏经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介绍,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此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从延安奉派回到鄂中,由鄂中特委派任应城抗日游击大队司令部教导队队长。1939年4月任该大队四支队一营营长,为了配合天汉特委向天门以西发展抗日武装,他受派到京山南部的永隆一带去争取京山县国民党常备大队一中队起义。他通……[详细]
177、丁魁梅 (19161986)
  丁魁梅(1916—1986),女,天台县城东坑边村人。童年入丹丘小学读书,后转入赤华女校。1928年进天台中学后,曾多次在中共天台县委机关刊物《赤城》上发表文章,为妇女鸣不平。1935年秋,考入浙江大学附设高工染织科,一年后因家境拮据转入杭州师范学校。七七事变后,激于民族义愤,离校回乡,参加天台县抗日后援会与天台县民众抗日救国团,从事救亡活动。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任中共天台县委妇……[详细]
178、丁希庆 (19071978)
  丁希庆(1907~1978),江苏宜兴人。民国25年(1936年)毕业于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曾任中山医院眼科医师、同德医学院眼科教授兼同德医院眼科主任、解放军空军医院顾问、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主任,1957年起任上海市第二劳工医院(杨浦中心医院前身)眼科主任。丁希庆早年致力于视网膜剥离术的研究,为了提高手术治愈率,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他自己花钱买兔子,星期天和几位青年医师一起在兔眼上做实验,终于使……[详细]
179、丁佐成 (18911966)
  丁佐成(1891~1966),浙江镇海人。民国7年(1918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三年,即由教会资助去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电气工程,获硕士学位。后进美西屋电气公司任工程师,曾拟去威斯顿电表厂参观,被拒绝。一怒之下,放弃国外优厚待遇,于民国14年3月回国,筹集1000美元资金,建立中华科学仪器馆。该馆虽设备简陋,从业人员仅4人,只能修理幻灯机和实验室电表。他却居然研究成船舶和航空用的无……[详细]
180、丁同升 (18891916)
  丁同升(1889~1916年),字公甫,河南省洛宁县人。其父丁继兰,执教私塾,因争地界与当地劣绅兴讼,屈死狱中。其母被匪抢去为妾,不屈而死。丁同升尚未成年,只得寄居未婚妻的家里。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8岁的丁同升被岳父退婚逐出,遂与结拜弟兄杨德升一起行劫于华沟坡,购土造短枪2支,潜踪全宝山,结杆数十人,以殷实富户为对象,劫财买枪,扩充实力。次年,杆众达千余。与武中魁、杜老六、杨发青、赵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