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欧阳煌(1883~1917),字斐然,号朗明,今平江县三市镇人。湖南陆军随营将弁学堂、湖南第一期机关枪将校学校、湖南法政学堂毕业。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湖南中路巡防五营总教习兼帮带,同年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任湖南都督府军务稽查官兼军法科调查员,次年任湖南陆军裁判所所长。民国2年休职,任湖南大学总务理事、外国语专门学校校长。5年,受聘为湖南省清乡总司令高等顾问官、衡阳道道尹暨督军署……[详细]
|
苏舆(1874~1914),字嘉瑞,号厚庵,今平江县童市镇人。幼年随父苏渊泉读书,补县学生员,稍长,入长沙湘水校经堂肄习,又从王先谦受学,为王氏得意门生。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选拔贡。戊戌变法期间,他顽固守旧,肆意攻击康有为所撰《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谭嗣同、唐才常成立南学会,樊锥倡办该会邵阳分会,苏舆撰《驳南学会章程条议》,逐条诬诋,还煽动邵阳官绅将樊锥驱逐出境。戊戌变法失败后……[详细]
|
余虎恩(1836~1905),字华南,号勋臣。今平江县三阳乡人。清咸丰四年(1854)以武童投入湘军,追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累官至副将。咸丰十一年(1861),率军归老湘营刘松山节制,北上镇压捻军,以总兵交军机处存记。同治六年(1867),捻军突击陕西,包围省城长安,他随刘松山赴援,打败捻军,以提督记名,留陕继续镇压回民起义。同治十年,因攻下军事重镇金积堡,被赏三代正二品封典。十二年,升任陕安镇总……[详细]
|
胡轮(1864~1895),字启烈,号月楼,今平江县大坪乡人。自幼喜爱习文练武,清光绪十二年(1886),中武秀才。时值日本侵占琉球群岛,他义愤填膺,从军报国,投入湖南新楚军。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新楚军奉命调台湾驻防。二十一年,清海军战败,陆军亦受挫。李鸿章受命,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台湾军民无比愤慨,奋起抵抗日军登陆。胡轮时任新楚军一营营官,率部驻守台湾彰化县八卦山炮……[详细]
|
湛率彝(1825~1891),字旺发,号清芳,今平江县梅仙镇人。幼攻八股,屡试不第,乃立志学医。36岁著《医宗会要》4卷,10余万言。寓梅仙应诊30余载,浏阳、修水、通城、岳阳等县来求医者络绎不绝。不少沉疴痼疾,皆可妙手回春,民间有“活神仙”之称誉。他对前人的医学成就,不断研究并有创新。曾综合运用清代名医杨玉衡以升降散为主体的16方,治疗历次流行热病,起死回生者甚多。光绪十五年(1889),他以3……[详细]
|
胡弼武(1839~1889),字试佐,号藩卿,今平江县余坪乡人。自幼拜师习武,练就一身好功夫。16岁入张岳龄组建的平江营,后张营并入曾国藩湘军。因作战有功,清咸丰九年(1859)超授正九品修武校尉,十年授正八品奋武校尉、四品昭武都尉。同治四年(1865),晋授正三品武义都尉。五年,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镇压捻军和回民起义,胡弼武被选为部将,因屡立战功,授二品武功将军。次年又授建威将军,赐号超勇巴图鲁……[详细]
|
张岳龄(1818~1885),字子衡,名南瞻,晚年自号铁瓶道人,今平江县瓮江镇人。少时勤学苦读,博究经籍和诗词歌赋。清咸丰二年(1852)出任平江、浏阳2县团练事,参与镇压太平军。四年擢升知县,加五品衔。同治五年(1866)署赣南兵备道。次年,左宗棠移督陕甘,疏荐他任甘肃按察使,以功赐号策勇巴图鲁。十三年冬,授荣禄大夫,调任福建按察使。光绪三年(1877)因病归故里。他在清廷为官时,热心文物古迹……[详细]
|
唐国华(?~1878),字新臣,今平江县虹桥人。少年参加平江军。清同治初年,隶属老湘营刘松山部,曾参与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继而转战山东等地,攻击捻军。后调陕甘,镇压回民起义。光绪二年(1876)随刘锦棠大军出关,参与平定阿古柏叛乱,收复天山南北各地。他作战以智勇著称,累功保陕甘遇缺提督,赏头品顶戴、正一品封典,并诰授建威将军。光绪四年,以病告假归里,卒于家乡。……[详细]
|
余士镜(1798~1877),名庞,字考吾,号月潭,今平江县三市乡人,清府学廪生,道光壬辰中举,先后任善化县教谕,四川大竹、广东乳源、甘肃渭源、新疆绥来、阜康等县知县,累官到五品,任云南昆阳州知州。他出身于仕宦世家,皇帝曾授《圣旨诰封大夫第》大门竖匾。余士镜当政时,平乱安民,尤注重桑蚕农牧。曾在故里——保丰金沙洲遍种桑树百余亩,示范推广,对发展经济、稳定政局有益。任甘肃渭源知县时,三修渭水,根除……[详细]
|
朱树德(1832~1869),字儒臣,平江县人。咸丰四年(1854),李元度入曾国藩幕,朱树德在李部任护军,保千总。七年,统带水师营。同年秋,击败太平军,擢守备,晋都司。九年赴援浙江,升游击。三十一年,攻占通城、义宁等州县,升参将,加副将衔,选处州镇标中军游击。同治六年(1867),奉调赴陕甘镇压回民军,擢副将。旋奉旨以总兵留浙江补用,加提督衔。后调转吴士迈宗岳营,深得左宗棠器重,声名居吴士迈之上……[详细]
|
李佑厚(1834~1868),字奉轩,平江县人。咸丰五年(1855)投湘军,充李元度部平江军中营后哨哨目。从战贵溪、玉山、太湖、广信等地,升副将。同治元年(1862)援沂,加总兵衔。三年击败汪海洋部,加提督衔。后随张岳龄镇压陕甘回民,在汧阳之冯坊河战死。……[详细]
|
张诗奇(?~1868),字澹秋,平江县人。初随千总严有翼入永定营为兵。咸丰五年(1855),从张岳龄防县界。九年,隶湘勇果毅营,以轼保蓝翎把总。十一年,果毅营从总督骆秉章入川。累官守备加都司衔。蜀平,同治三年(1864),从巡抚曾国荃克江宁,超擢游击。四年,复从张岳龄于江西,会广东义军起事,荡平,迁参将,赏换花翎。六年,以哨长从张岳龄西征入陕。次年,战凤翔,解禥阳围,破义军于冯坊河,擢副将。八月……[详细]
|
毛全升(?~1867),平江县人。入平江营十余年,骁勇善战,累保尽先副将,记名总兵,赏孔雀翎,赐号毅勇巴图鲁。同治六年(1867),在江西军营病世。……[详细]
|
吴荩臣(1826~1860),字少璘,平江县人。充新中营哨官,以勇名。累保守备,赏蓝翎,晋都司。清咸丰十年(1860),随彭斯举援浙,克淳安,晋游击,加参将衔,充新三营营务处,寻加副将衔,赏换花翎。先是湖北督抚檄道员萧翰庆率3000人援湖州,曰训字营,战获大捷,萧翰庆战死,师无所属。督抚以属斯举,斯举辞,吴荩臣从斯举入杭州,率新三营分守海宁。七月,克长安镇,拟保副将加总兵衔。十一月,杭城陷,海宁不……[详细]
|
李昌迈(生卒年不详),字理廷,号东坪,平江县人。早岁家贫,且耕且读。清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人,官茶陵学正。性耐苦,倜傥好奇,2次徒步至京师。尤潜心兵法,又工拳勇击刺。二十二年,湖北崇阳钟人杰起义军进逼平江,他应知县阮文藻之托,练乡兵守界。咸丰二年太平军围攻长沙,又奉命练勇守城。后病茶陵学署,未几卒,年46岁。李昌迈善诗,尤长于古体。清同治《平江县志》称其“天性工诗,语若不经意,而动与古会……[详细]
|
艾穆(1534-1600年),字和甫,号熙亭,平江人。出生于书香世家,一生酷爱读书,重礼守道,敢于直言,“气节炳著朝野”,深得士大夫敬重和百姓爱戴。嘉靖二十七年(1558年)艾穆中举,任为京城阜平县(今属河北)教谕,主讲恒阳书院,学生有后任吏部尚书的-星等。隆庆五年(1571年),升任国子监①助教。同乡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后,欣赏其才德,拟提升他为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协助处理政事。艾穆却以“自来国子……[详细]
|
胡天游(约1317-1367),本名乘龙,字天游,号松竹主人。自幼聪敏,极富文学天赋。七岁游法兴寺,就出口成章,即兴吟七绝一首:山色摇光入袖凉,松荫十丈印回廊。老僧读罢楞严咒,一殿神风柏子香。在场人十分惊讶,称赞他“天资迥迈”。10余岁时,其文名即已远扬。元朝末期,政治黑暗,官吏腐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社会动荡不安。胡天游以拿朝廷俸禄为耻,不愿做官,而将雄心壮志和满腹经纶寄托于故乡山水,潜心于自己……[详细]
|
郑大成 平江灯戏传承人
郑大成(平江灯戏)“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郑大成,男,汉族,生于1937年7月18日,初中文化,从艺50多年,属平江县灯戏剧团退休老艺人。1996年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颁发从事文化工作三十年以上荣誉证书,2008年被省文化厅审定为《平江灯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大成出生在平江县三市镇(平江花灯戏基地),从小酷爱文艺,16岁时就参加了三市民间业余灯戏剧团,承师杨宝仁师傅,正式成为平江……[详细]
|
何其坚 巴陵戏传承人
何其坚•巴陵戏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何其坚,男,1944年9月出生于湖南平江,巴陵戏著名表演艺术家,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曾任巴陵戏剧团团长、书记等职务。何其坚八岁随其父进巴陵剧团跟班学艺,师承巴陵戏著名演员冯仙岩、周扬声,学演了一系列小生戏。如《拦江夺斗》、《长板坡》、《辕门射载》、《夜奔》、《三请三休樊梨花》、《打金枝》、……[详细]
|
吴铁鸣(1909~1999),平江县童市镇人。1925年参加革命工作。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历任汉阳兵工厂党支部委员、工人纠察队小队长、互济会主任、游击支队-表,中共陇东特委宣传部副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陇东办事处秘书长,中共平泾工委书记,中共陕甘分区地委宣传部长。1946年10月调任中共呼兰县委书记。后任中共哈尔滨市道里中心区委书记。1948年10月,任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