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邱一涵(1907~1956),原名信贞,女,平江县思村乡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转为中共党员。历任红三军团青年干事、中共万载县委书记、湘鄂赣省委妇女部长、红军大学共青团总支书记兼指导员、红三军团卫生部党总支书记。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大二校政委、陇东特委妇女部长。1938年随丈夫袁国平调新四军工作,历任新四军皖南教导队宣传科、组织科科长,新四军抗大、华中军大政治部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详细]
|
方授楚(1898~1956),原名典固,又名垂象,字则之,号天游,平江县长寿镇人。1917年秋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史地部,毕业后任教于广西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他以所著《墨学源流》名世,其治学必取真求信。为撰写《墨学源流》使用参考书达63种之多。书成后,李达、郭沫若等推崇备至。1989年2月,该书选入《中华文史》精刊。……[详细]
|
陈溉(1904~1955),平江县栗山乡人。民国17年8月考入南京军校,并参加国民党。毕业后历任国民党部队排长、连长、营长、团附、师参谋长等职。35年,在四川东山参加当地青帮。1949年12月任一O四师少将副师长,旋在四川随部起义。1950年5月,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团随茗学校学习。1952年11月,调苏北新人农场试验场农研队学习。1953年10月,调三分场生产科工作。1954年10月,由华东人……[详细]
|
董纯(1903~1955),又名亭心、元英、仲英、毅如、伸真,女,平江县思村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平江县女界联合会会长、全县学生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平江地方执委、妇委会书记。“马日事变”后转到上海,在中共中央驻上海通讯处、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做交通情报等工作。1933年10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判刑12年。1937年国共合作后被释放,赴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调至中共湖北省委、湖南省委工作……[详细]
|
-甫(1898~1955),原名幄筹,平江县城关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北伐军某部-表,1927年任中共平江县委宣传部长。“三月扑城”失败后,随毛简青出走上海。后任中共河南省委秘书,安徽省委宣传部长、代理省委书记。1930年在江西为“左”倾路线所迫-,到福建任教。1951年任湖南农学院政治教研组长、民盟农学院支部书记。1953年任浙江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其政论著作甚多,专著有《……[详细]
|
王汉庭(1910~1954),字徽龙,化名余自强,今平江县城关镇人。1926年8月北伐军攻占平江,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次年春回家乡从事农民运动。1928年参加北十区少年先锋队,担任宣传员。1930年转入十四区游击队。5月,参加配合红五军攻打平江县城的战斗。荣立战功。7月,任平江赤卫师十四团副官,兼任梅团区少年先锋总队指导员,参加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回师后,被平江反动派悬赏通缉,但他无所畏惧,……[详细]
|
余翕耽(1880~1954)字铭新,又名辉焘,平江县三市镇人。湖南优级师范毕业,官费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历任郴州、开封、青岛、泰安、天津等法律推事、审判厅厅长、检察官等职。抗日战争初,任天津高等法庭庭长。北京沦陷后,留日故友诱劝其为日本侵略者效力。他大义凛然,弃职返乡。余翕耽酷爱藏书,收藏有清文渊阁本《古今图书集成》凡60汇编、32典、6119部、1万卷,商务印书馆版《四部丛书》初稿504……[详细]
|
刘随春(1905~1952),平江县嘉义镇人。1928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三军团三师政治部党支部书记。1932年任第三师十一团连指导员。1933年入瑞金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上干队学习,后任红三军团一师政治部直属队教导员、组织科代科长、第四师十二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同年冬任江西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1934年任第三军团六师十六团政委,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详细]
|
江澄清(1902~1952),平江县浯口镇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1947年,在湖北省“剿共总指挥部”任少将总指挥兼副司令,1949年考入陆军大学受训,结业后任第十一补给区副司令(未到职)。同年6月任平江县县长兼自卫总队队长,同时暗地参加与中共地下党有联系的湘籍军人进步组织,跟随程潜参与迎接湖南和平解放的活动。7月18日,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六军一部解放平江时,由于未取得联系,率部40余人退出……[详细]
|
袁克岐(1902~1952),平江县三阳乡人。1923年参加革命,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下半年在平江县城任工会教员。1924年任平江平民教育促进会干事,参与领导平江工人运动。1926年下半年任平江团防队指导员,带领团防队开展阻禁、平粜、禁烟、禁赌等斗争。“马日事变”后任湘鄂赣边区少共特委书记。1930年任红三军团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攻克长沙城的战斗。1932年任红军……[详细]
|
黄文(1914~1951),又名黄贲志,平江县童市镇人。1926年参加儿童团,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1928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5月参加红五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参加了红三军团第一、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十五军团政治部宣传队副队长,参加了东征作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详细]
|
姚雪怀(1899~1951),号肖岳,平江县人。民国1年考入湖南大学经济系,23年参加江苏省选拔县长考试,名列榜首,任江苏省萧县县长。27年,率部击落日军飞机,任湖南第九行政督察署专员兼少将保安司令和防空司令。次年任零陵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31年后,历任中央政府办公厅、中央陆军军官训练团、中央行政院参事等职务。37年任联合国救济总署湖南救济署副署长。1949年参与湖南和平起义,1951年被错杀,后……[详细]
|
单心舆(1896~1951),字贯臣,平江县瓮江乡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六战区少将督察专员。1945年抗战胜利之初,奉命率团点验改编湘鄂境内6个军的伪军,各伪军派员至汉口迎候,送他黄金400两,其他团员各100两,遭他怒斥,并悉数退还归公,后获颁勋章。随后,奉派任河南省劳动督导团少将主任,负责安置战时流散官兵。1949年退休,解甲归田。1951年被错杀,1987年落实政策。……[详细]
|
袁石安(1904~1948),平江县人。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集团军总部机要室主任、河西警备司令部办公厅主任、新疆警备司令部政务处处长、西北行辕高参,授中将军衔。……[详细]
|
胡光武(1898~1947),字启明,平江县梅仙镇人。1915年在云南参加蔡锷领导的护国军,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1926年随叶挺部北伐,后任北伐军总司令部上校咨议。1934年后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崎开封行营参谋兼陆军第二军军官教导团第二大队副大队长、浙江省社会军事训练总监部军事总教官、上海善后救济总署专员等职。1934~1937年因收留共产党员,并准备策动保安团起义而被判刑10年,后经陕……[详细]
|
方克刚(1884~1946),字筱川,平江县长寿镇人。清宣统元年(1909)毕业于中路优级师范。次年创办妙高峰中学,任校长。他四处筹募办学经费,并将父亲经商积蓄全部捐出。他信奉“非学无以立身”,“非教无以立国”,为振兴教育毕其一生精力,却无意仕途。民国2年谭延闿主湘时,委为澧州知事,他坚辞不赴任。对文教公益事业则不辞辛劳。10年,当选为省教育会总务主任,积极筹建教育会场、图书馆、幻灯场,并聘请名流……[详细]
|
周灼泉(1877~1944),名汉藩,平江县三市镇人。湖南优级师范毕业,留学日本,回国后任北京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著《河北树木志》、《湖南植物图考》,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先后任湖南省博物馆馆长、中国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七·七”事变后,他化装成佛教徒逃归故乡,创办敦睦小学,自任校长。1943年,创办平江第一所农业中学。晚年自号“六万先生”,即“读万卷书,识万物名,行万里路,植万株树,为万人师,背万年时……[详细]
|
凌敏刚(1875~1943),号毅然,平江县三阳乡人。江南将弁学堂、讲武学堂毕业。辛亥革命后,历任南京卫戍第一师参谋长、福建督军行署参谋长、代行署主任。曾代表大总统孙中山赴湘劝赵恒惕合作,邀赵及所属部将加入国民党。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议及湖南省政府顾问。民国32年,因年老力衰及妇孺所累,在湘乡陷敌。日军逼诱他出任伪职,他坚贞不屈,被枪杀。36年,国民政府赠以“大义凛然”匾额一方。……[详细]
|
凌则民(1911~1942),号坚瑜,平江县城关镇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毕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师排长、连长、营长。抗日战争期间,任第五军九十六师补充团上校团长、少将团长。1942年奉命远征缅甸作战,在守卫缅甸彬文那城时与日军激战,歼日军1000多人。在增援英军时中弹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追认为抗日烈士。……[详细]
|
吴师孟(1899~1942),平江县人。1927年秋收-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会计科科长、经理处处长、军需训练班主任。1941年任新四军第二师军工部部长,因积劳成疾,1942年8月于盯眙县翟庄病故。……[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