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浙江省 > 嘉兴 > 海宁历史人物介绍3

海宁历史人物介绍3

更新时间:2023-12-30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笔名梁真,以穆旦之笔名为世所知,海宁袁花人,生于天津。中学时代即开始写诗。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留校任助教。诗作人闻一多手编《现代诗钞》,其诗入选数量仅次于徐志摩。曾作为翻译供职杜聿明军队,随军远征缅甸抗日前线。1949年8月赴美国留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发表《九九家争鸣记》,被错打成“历史-”,在艰苦条件……[详细]
  葛衢康(1911—1973),海宁郭店人。少年时即爱好体育,曾代表海宁县参加浙江省运动会,又曾参加全国运动会。1936年,中央大学体育系毕业,终生从事体育教育事业,先后任教于南京、上海、镇江、四川南充、江津、贵州安顺、湖南蓝田、衡阳等地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在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执教近4年间,艰苦创业,主办《体育与健康教育》月刊,为抗战期间我国惟一的体育杂志。建国后,受聘于……[详细]
  陈乃乾(1896—1971),海宁盐官人。1916年,任上海进步书店。1926年,任大东书局、发行所长,兼任持志学院、国民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通志馆及文献委员会编纂。建国后,任上海市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处编纂。1956年,调北京古籍出版社任,后又任中华书局。陈乃乾出身书商,刻苦自学,孜孜不倦,终于成为版本目录学名家。解放前,曾校勘、影印古籍《经典集林》、嘉靖《上海县志》、正德《金山卫志》、《……[详细]
  李应吉(1914—1969),原名郎汉初,海宁斜桥人。早孤,靠母亲抚养长大。高小毕业后,于1927年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当学徒,接受进步思想。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1933年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7年抗战爆发后,经营救出狱,到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后担任董必武的秘书。1938—1941年任重庆川东特委组织部长。1942—1947年,在湖南、四川等地党的公开企业、银行中任职。19……[详细]
  查猛济(1902—1966),字太爻、宽之,别号寂翁,海宁袁花人。1914年考入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参与创办《浙江新潮》周刊,积极鼓吹新思想,遭校方开除。1923年前后,查人伟、宋云彬在杭州办《新浙江报》,猛济担任。不久,报纸遭军阀孙传芳查封。之后,一度担任《之江日报》,旋任教于杭州英文专修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以共产党员身份担任国民党杭州市党部宣传部长。蒋介石四一二……[详细]
  胡伦清(1896—1966),名永声,以字行,海宁袁花人。1916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参加五四运动。毕业后在湖州中学、嘉兴中学任教。一度担任浙江省教育厅秘书。1930年,到杭州高级中学执教,并担任浙江省中等教育国文研究会主席。曾根据教学需要,主编《国文精选丛书》、《民族文选》、《乐府诗选》、《唐宋传奇小说选》等,供各地学校采用。抗战爆发后,杭州高级中学南迁丽水碧湖,与他校合并为联合高级中学,任教……[详细]
  徐凌云(1885—1965),字文杰,号暮烟,海宁盐官人。毕生从事昆剧研究。曾向沈斌泉、沈月泉、周凤林等请益,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擅长工架繁重的《安天会》、《芦花荡》、《嫁妹》等剧。1921年,昆剧全福班解散,凌云会同穆藕初等热心人士义演筹集经费,创办昆剧传习所,即仙霓社,为延续和振兴昆剧事业尽力。所居上海康定路徐园,常举办灯谜会、牡丹会、琴会、曲会等,聚会文艺界人士,并筑有戏台,以供演出。抗战爆发……[详细]
胡小石 著名古典文学和历史研究家 (18881962)
  胡小石(1888—1962),名光炜,号倩尹,又号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斋名顾夏庐,嘉兴人。父胡赢,字季石;母漆刁氏。六七岁时,父亲去南京为官,兼业医,全家迁往南京。8岁时父亲逝世,家道中落,靠母亲织锦为生。青年时代人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农博科求学,并师事著名书法家、学者、诗人李梅庵和沈曾植、陈三立。清宣统二年(1910)毕业后,数十年中一直致力于高等学校教学,先后在北京女高师、武昌高师、西北……[详细]
  钱泰(1886—1962),字阶平,嘉善魏塘镇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优贡。1914年,法国巴黎大学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京师地方审判厅主簿。1915年,任-秘书兼统计司司长。1916年,任-参事。1921年以后,历任外交部条约司司长、国际司司长、驻西班牙公使、驻比利时大使、外交部常务次长、驻挪威大使。曾先后参加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和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九国会议等多次国际会议,……[详细]
  徐永祚(1893—1961),又名玉书,海宁金石墩(今属祝场乡)人。先后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和上海神州大学。曾任上海《银行周报》、主编,银行公会书记长和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会计科长。经济知识渊博,会计业务精通。1923年,开始执行会计师业务,在上海设立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后改名昌明会计事务所),并举办会计培训班,普及新式簿记知识。当时,尚流行中式簿记,永诈编著《改良中式簿记》一书,出版后颇受工商企业欢……[详细]
  张惠衣(1898—1960),名任政,号苇伊,海宁硖石人。襁褓丧父,靠母亲做针线活抚养。幼年即刻苦勤学,曾就读于开智学堂。1916年后在莫干山补习中学任教员,省吃俭用,积钱入北京大学学习。1922年,在浙江国学专修馆任职。1927年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1930年进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深造,为学者黄节弟子。1932年,应章太炎邀请,任教于苏州振华女中。1936年,担任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专门委员,兼光……[详细]
  陈巳生(1892—1953),海宁盐官人。8岁丧父,家境贫寒。16岁到上海当学徒。后进商务印书馆印刷厂学铜版刻铸。又参加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学习英文。先后任上海和郑州青年会主任干事和总干事。后经青年会全国协会介绍,到欧美各国留学和游历,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1929年回国,开始从事工商业。先后任平安轮船公司副总经理、宁绍人寿保险公司(后改为大安物产保险公司)经理。1944年,上海关勒铭金笔厂濒于破产,巳……[详细]
  许行彬(1874—1953),名祖谦,又名葆光、仰贤,号西湖闲人,以字行,海宁周王庙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秀才,三十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曾任教于杭州师范学校和温州瓯江师范学校。宣统二年(1910)在杭州办《浙江白话报》,后协助杭辛斋办《浙江白话新报》和《农工杂志》,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又先后办《汉民日报》、《西湖报》、《良言报》、《杭州报》等。历任浙江省议会一至三届议员、省政府……[详细]
  吴育英(1920—1949),又名宁,海宁盐官人。学生时期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考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该行中共支部办有刊物《书声》,育英参与、发行。1941年初,被日伪逮捕,后获释。是年秋,调往昆明中国银行。育英团结同人,很快把上海-停刊的《书声》在昆明恢复出版。1946年4月调回上海。其时,成立四行二局(即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及邮政储金汇业局)员工联谊会……[详细]
  查人伟(1887—1949),字仲坚,亦作诵坚,海宁袁花人。出身名门望族。中秀才后,入杭州求是书院,钻研新学,倾心革命。后人武备学堂,因反对日籍学监专横跋扈,被开除。不久考入法政学堂,参加同盟会,进行反清活动。辛亥革命爆发,各地响应。人伟用计取得袁花镇民团4000发子弹,运往硖石以支援起义。浙江光复前夕某夜,查人伟悄悄起床准备外出,即将分娩的妻子牵着其衣服不肯放行。事急,人伟吹灭了灯,毅然撕裂衣襟……[详细]
  朱起凤(1874—1948),字丹九,海宁袁花人。出身书香门第,聪明过人,13岁能即席吟咏,15岁应童子试人选。17岁拜海盐名儒徐麟石为师,第二年补廪生。历任硖石米业学堂和国学专修馆教员、硖石图书馆馆长。1911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南京光复后,铁道专家徐骝良组织抢修铁路的铁道大队,随革命军北上,起凤任大队秘书。后任津浦铁路南局秘书。二次革命失败后,回乡潜心著述。后应聘为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特……[详细]
  杭观华(1929—1985),杭穉英女。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文学美术。195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1962年前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室工作,曾参加武汉长江大桥及北京市室外大型雕塑创作。1962年后在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牙雕艺术设计及研究工作。曾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北京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师。中国共产党党员。其雕塑作品淳厚质朴、优美感人,多次被选入全国美展。其中《小憩》、《李时珍……[详细]
  杭穉英(1900—1947),亦作稚英,名冠群,以字行,海宁盐官人。自幼爱好绘画,家贫无力从师,常在裱画店观摩名作,回家默画。13岁随父进商务印书馆,在图画部当练习生,潜心钻研,18岁已粗具名声。后自立画室,出版月份牌,设计商品商标、包装,为我国最早的商业美术家之一。其设计作品《美丽牌香烟》、《双妹牌花露水》、《雅霜》、《蝶霜》、《五鹅牌汗衫》、《阴丹士林布》等风行全国。早期学郑曼陀画风,后揣摩擦……[详细]
  徐明(1920—1946),原名增祥,又名岩石,小名阿大,海宁盐官人。16岁到上海运输报关行当学徒,晚上进量才夜校学习。不久,参加抗日团体“救国会”和“华联同乐会”,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派往苏南农村。起初在无锡梅南以小学教师身份活动,后调到常熟县董浜区任区委委员。1940年2月,调任消陆区委书记,负责开辟工作。依靠群众,发展党的组织,很快打开局面。7月间,任苏……[详细]
  周富亭(1864—1945),海宁盐官人。本姓曹,幼时为当地周顺兴铁店女店主领养,改姓。周顺兴铁店系颇有声誉的百年老店,所产药刀、叶刀、厨刀,刀刃锋利,轻巧耐磨,名扬四方,号称“海宁三把刀”。其中尤以药刀最为出色,用以切半夏,片薄如轻纱,透明见人,其创始人便是周富亭。13岁去诸暨学青刀炉手艺。4年艺成回店。见当时药刀价高利厚,便常去杭州湖墅等地药刀作坊观摩,暗学技艺,经试样仿造,不断研究改进,终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