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陕西 > 咸阳历史人物介绍17

咸阳历史人物介绍17

更新时间:2023-12-30

张彦仲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张彦仲(1940.03.04- )航空系统工程专家。陕西三原县人。1962年西北大学毕业。1984年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现任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曾任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中航二集团总经理、党组书记,中航科工公司董事长;中共十三、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政协九、十届委员。 长期从事机械振动、信号处理与航空系统工程的研究工作。主持研制成我国第一套冲击加速度校准装置;完成5……[详细]
徐德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徐德民(1937.11.07- )兵器科学与技术和水下无人航行技术专家。生于陕西省三原县。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7—1988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水下信息与控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历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等职;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总装备部水中兵器专业组成员、香港学术评审局成员等。 长期致力于兵器科学与技……[详细]
侯洵 中国科学院院士
  侯洵,光学家,1936年12月6日生于陕西咸阳。195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从事瞬态光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参与中国核试验、激光核聚变及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研制了8种变象管高速摄影机,使中国超快现象诊断的时间分辨率提高6个量级,响应范围覆盖红外到软X射线整个波段,为开创中国光电子类高速摄影领域做出了贡献。在中国首……[详细]
李曙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曙光, 地球化学家 1941年2月15日生于陕西咸阳。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专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在变质同位素年代学理论研究方面较早发现超高压榴辉岩的白云母含大量过剩氩提出并证明了超高压变质与退变质矿物之间存在同位素不平衡较早发现在低级变质条件下稀土元素可活动,且Sr-Nd体系可被重置首次精确测定了榴辉岩中金红石的U-Pb……[详细]
傅伯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傅伯杰,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家 1958年1月4日生于陕西省咸阳市。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198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9年获北京大学和英国Stirling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在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详细]
魏江春 中国科学院院士
  魏江春,地衣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31年11月1日生于陕西咸阳。1955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1962年毕业于苏联科学院研究生院并获苏联生物科学副博士。1995年获俄罗斯生物科学博士。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对中国地衣分类与区系进行了广泛研究。在世界范围石耳科研究中,以多性状综合分析-述的新二属系统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并被收入1993年《世界子囊菌系统大纲》及199……[详细]
方望 [] (?~25)
  方望(?—25年),东汉平陵人。隗嚣起事,请为军师。公元24年,隗嚣应汉更始帝刘玄征召,方望旋即辞官而走,与安陵人弓林聚众数千立刘婴为天子,被李松、苏茂统兵击破,最后被杀。新末天下大乱,天水人隗嚣被众人推立为上将军之后,遣使聘请平陵人方望做军师。方望至,向隗嚣建议说:“足下想要承天命顺民心,辅汉而起事,今更始立在南阳,王莽还据守长安,虽想以汉的名义行事,其实没有接到汉的命令,将用什么让众人相信呢?……[详细]
仲雍 [] 吴国第二代君主
  仲雍,吴国第二代君主,姬姓,名雍,商末周族领袖古公亶父(后称周太王)次子,史称仲雍,又称虞仲、吴仲、孰哉。古公亶父生有三子,钟爱幼子季历之子姬昌(后称周文王),意欲传位于季历后立姬昌。仲雍与兄太伯体父意,主动避位,从渭水之滨(今陕西省岐山县)来到今无锡、常熟一带,断发文身,与民并耕,当地人民拥戴太伯为勾吴之主。太伯身后无子,仲雍继位。仲雍死后,葬于虞山,其子季简继位。仲雍历来被奉为吴地和常熟的始祖……[详细]
吴太伯 [] 春秋吴国君主
  • 吴太伯
  太伯,一作泰伯,姬姓,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长子,周代诸侯国吴国第一代君主。古公亶父欲传位季历及其子姬昌(即周文王),太伯偕仲雍让位三弟季历而出逃至荆蛮,建立国家号勾吴。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封泰伯曾孙仲奕于阎乡为伯爵。太伯被后世奉为东吴文化的宗祖。泰伯庙楹联中认为泰伯“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意思是泰伯公多次让位,让位三弟季历成就了八百年周天下,让位二弟仲雍成就了诸侯吴国。司马迁认……[详细]
  不窋(bù zhú),姬姓,华夏族,后稷(姬弃)之子 、夏朝太康时期周部族首领、周朝先祖。不窋:夏朝时期周部族首领,其先祖为夏启农官,时称后稷(jì)。他袭父职,继任农官,时太康德衰,诸侯叛之,致使朝纲大乱。他遂失官,率部族奔庆阳一带。到此后,以庆阳为根据地,开始了先周早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活动。 他教民改地穴式居住为窑洞,重农耕,种庄稼,还提倡养猪、养牛、养鹅,植树种花,为庆阳早期的农业经……[详细]
[]
  鞠,华夏族,后稷(又名弃)之孙、不窋之子、公刘之父,周朝王的先祖之一。《世本》云:后稷生不窋,不窋生鞠;鞠生公刘,公刘生庆节;庆节生皇仆,继其父庆节为周族首领。……[详细]
  公刘,生卒年不详,姬姓,名刘,“公”为尊称,是古代周部族的杰出首领,不窋之孙,鞠之子,生子庆节,周文王的祖先,由北豳(今甘肃省庆城县、宁县)迁豳(陕西省彬县,旬邑县西南一带)。公刘的先祖名叫弃,是帝喾之子。弃爱好耕作务农,观察土地特点,适合谷物生长的就种上谷物,民众都向他学习,尧帝知道此事后,便提拔他当农师主管农业。舜帝时,将弃封在邰地(陕西省武功县西南),称为“后稷”。 后稷之子继续担任主管农业……[详细]
  庆节:周部族首领、周朝先祖,生活在今天陕西彬县,旬邑县西南一带。其父为公刘。庆节继承祖业,庆节正式在豳地建立了周国。他卒后,其子皇仆即位。周国的范围,东到子午岭,南到彬县、旬邑,西到泾川、灵台、镇原,北到环县、华池,成为当时西北势力较强的部落方国。……[详细]
  皇仆是周族早期的部落首领,继承公刘、庆节时代奠定的农业基础,继续在豳一带率领族人发展农耕。《世本》云:后稷生不窋,不窋生鞠;鞠生公刘,公刘生庆节;庆节生皇仆,继其父庆节为周族首领。《史记》云:庆节卒,子皇仆立。……[详细]
  差弗,姬姓。他是黄帝的十世孙、帝喾的七世孙,皇仆之子、毁隃之父,周部族首领,周王先祖。《史记·周本记第四》记载:“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立。毁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详细]
  毁隃:差弗之子,黄帝的第十一世孙,周部族首领、周王先祖。《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记载:“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立。”……[详细]
  公非,本名姬非。在名字之前加一个“公”字,表示尊敬。他是毁隃之子、黄帝第12世孙、周朝先祖。史籍记载《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记载:“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立。毁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详细]
  高圉(yǔ),公非之子,黄帝的第十三世孙、帝喾的第十世孙,周部族首领、周王先祖。《史记·周本记第四》记载:“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立。毁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详细]
  亚圉,姬姓,高圉之子,周部族首领、周王先祖。《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记载:“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立。毁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详细]
  公叔祖类(?-?),姬姓,是亚圉的儿子,周族首领。亚圉死后,由公叔祖类继立。公叔祖类(?-?),姬姓,是亚圉的儿子,周族首领。亚圉死后,由公叔祖类继立。 《世本》称公叔祖类为“太公组绀诸盩”,《史记·三代世表》称公叔祖类为“公祖类”,皇甫谧则说公叔祖类名叫“公祖”,一名“组绀诸盩”,字“叔类”,号“太公”。公叔祖类死后,儿子古公亶父继立。其实,“公”、“叔”、“祖”三个字,皆为尊称,“类”应该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