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李传玉(1920~1980年),坡头乡留庄人。1938年,参加杜八联抗日自卫团。1941年5月,驻济涧的日伪军400余人,向杜八联抗日根据地发动扫荡。抗日自卫团为保存实力,就地隐蔽,待机破敌。一天,李传玉看见方谷嘴的山顶上插着一面日军军旗,顿时火冒三丈,骂道:狗强盗,绝不许你们在中国的土地上贴膏药!待日伪军大部到坡上休息、吃饭,只留少数人在山顶放哨时,李传玉经队长薛平华批准带领两个民兵,借地堰作掩……[详细]
|
曹永建(1912~1975年),承留乡虎岭村人。1946年虎岭解放后,身为间长(相当于现在的村民组长)的共产党员曹永建,决心带领群众治山治水,闯出一条致富的路子。1949年,曹永建当选为李八庄副村长。他响应党的封山育林,绿化荒山的号召,制定了治山治水的规划和护林有功者奖,毁林有责者罚的护林公约。是年,他带领群众,植树486棵,封山育林100亩。1950年,他又带领群众修剪树木7.5万棵,他一人就修……[详细]
|
程远谋(1912~1971年),坡头乡泰山村人。1935年,在济源师范毕业后,先后在马住小学、县立泰山庙十六完小教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程远谋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任杜八联抗日自卫团文书、十六完小抗日文工团团长。他带领文工团,深人杜八联各个村庄,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东三省的姑娘》等抗日剧目,动员群众团结抗日。1938年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不久,任十六完小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同年11月,在他主……[详细]
|
薛玉方(1893~1962年),又名赞琼,别号老别,克井乡北社村人。生于农民之家,11岁起,在本村私塾、县立一小、沁阳省立甲种农校、武险豫北法政专门学校读书,间在家务农。1924年于汲县省立师范五年制本科班毕业后,历任小学教员、校长、教育局长、济源私立济贫工读中学校长等职。192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次年11月因党组织被破坏而-。1929年,玉方立志远宗许墨,近法陶武,以墨子磨顶放踵之精神,效武训乞……[详细]
|
马明山(1904~1958年),坡头乡桥沟村人,1931年在济源师范加人中国共产党。师范毕业后任小学教师,后与组织失去联系。1937年冬杜八联抗日自卫团成立时,马参加自卫团任中队长。1938年5月,随杨伯笙赴邵原参加八路军晋豫边抗日游击支队。是年,二次加人中国共产党,任一支队一中队长、政治指导员。1939年2月,患病住院,因生活艰苦,于8月自动-脱队回家教书。1941年,在中共济源县委的领导下,杜……[详细]
|
王家光(1889~1952年),克井乡灵山村人,早年肄业于河南省法政学校,返乡后任私塾塾师。1930年,家光任灵山公直(村长),为发展教育事业,他不顾封建会首和赌徒、恶棍的反对,毅然将本村宝峰寺的百余亩庙产的课租移作教育经费,创办了宝峰学校,自任校董,使灵山、小庄、青多、贾庄、塘石等村的青少年得到了求学的机会。1937年七·七事变后,家光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次年4月,以旁听生身份,赴北寨……[详细]
|
璩立勋(1923~1947年),坡头乡连地村人。早年参加杜八联抗日自卫团,解放战争中任连地民兵常备队队长、济源二区武委会副主任等职。1946年夏,国民党军两千余人向杜八联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璩立勋带领连地民兵常备队在毛岭村顽强阻击,掩护广大民兵安全转移。之后,他被调到二区任武委会副主任。是年10月,国民党军大举渡河北犯,先后占据了二区庙凹、雁门、红土沟、泥沟河等村。璩立勋带领民兵,运用掏心战、飞……[详细]
|
杨材藻(1885~1946年),别号献廷,坡头乡槐树庄人。早年毕业于河南省法政学校。1912年,杨材藻与杨致宾等出面筹资,创建了泰山庙小学。1931年,学校更名济源县公立十六完小,杨任校长。19341935年间,他支持在外地求学的进步青年杨伯笙、史向生等利用假期同该校教员聚会,组织杜八联农林协会,交流新思想,宣传抗日救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杨材藻身为国民党济源县河防局长,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详细]
|
贺思铭(1918~1945年),辛庄乡贺坡村人。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晋豫边抗日游击支队(唐支队),后调晋城抗日第三区基干队任队长。1939年十二月政变后,思铭按照党的指示,返乡转入地下活动。次年元月,大河里党组织遭敌破坏,思铭被捕人狱。敌人多次对他进行严刑拷问,始终未从他口中得到任何党的机密,后经组织营救出狱。1942年元月,张连山领导的游击队在山西阳城与八路军386……[详细]
|
李宗轩(1904~1943年),济水镇东街人。1925年在沁阳省立十三中上学,曾因鼓动学生闹-被开除学籍。1926年,在冯玉祥部当电话兵,后因耳病退役返乡务农。1936年,到国民党济源县第一区任会计员,次年接任区长。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多次用高官厚禄引诱李宗轩投降,都被他严辞拒绝,率部于东至沁河口、西至蟒河口的太行山南麓,与日伪军对峙,成为济(源)北、阳(城)南抵御日军的屏障。1941年中条山战役……[详细]
|
于思礼(1913~1943年),字敬斋。亚桥乡东石露头村人。1928年,思礼人庙街县立二高小读书,同班主任党继新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1930年,人济源师范读书。在党继新、薛子中的革命思想影响下,参加了学校的进步组织读书会,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开始了革命活动。他经常和一些进步同学星夜外出张贴革命标语,宣传抗日。1934年,思礼师范毕业,到济师附小教书。193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先……[详细]
|
尚宜元(1868~1940年),原名起鸿,又名复初、耐辱、光荣,济源市轵城乡张金村人。生于耕读之家,曾就读于河南省优级师范学堂,并在该校参加了同盟会。毕业后长期在沁阳、济源一带教书,暗中从事反对清王朝的革命宣传活动,并与孙中山有书信往来。1911年,同盟会河南会员张钟端组织开封武装起义失败后,河南巡抚宝桑下令对优师出身的学生严密侦察。学台利用督学吴某与尚的同窗关系,乘机盗走了孙中山致尚的亲笔信,遂……[详细]
|
李式平(1886~1938年),大峪乡大峪村人,清末秀才。曾任私塾塾师、族长和济源二十一社社宗。早年在当地组织红枪会,为主要首领。抗日战争前,持-立场。七·七事变后,赞成联共抗日。因拒绝执行国民党济源县长杜光远要其杀害薛子中等人的命令而遭冷遇,到沁河北任红枪会教师。李如竹(1907~1938年),式平侄,早年参加红枪会,后随伯父式平赴沁北任红会教师,是式平的得力助手。1938年2月,日军侵占济源县……[详细]
|
原有信(1906~1937年),克井乡新庄人。自幼家境贫寒,蚕校毕业后辍学务农。1931年经张剑石(丽生)介绍,在本村参加中国共产党。1932年4月,原有信参加第一次原大寨起义。9月,又参加了第二次原大寨起义,并任豫晋边游击队第七大队长(后改为中队长)。在开展游击战争的三个多月里,他经常带队下山打富济贫,除奸反霸,袭击敌人,使游击队日益壮大,威震豫北。12月下旬,当敌人派重兵四面围攻原大寨时,他率……[详细]
|
成守谦(1909~1937年),字介三,又名省三,承留乡南勋村人。在济源师范求学期间,受党继新、薛子中等的教育启发,投身革命,于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了著名的原大寨起义。起义失败后,因身份暴露,受到敌人的通缉,遂离开济源奔赴宜阳找地下党联系。后经张剑石(曾经薛子中介绍在克井、新庄以教书为名,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介绍,在宜阳县白杨镇小学以教书为名,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积极发展党的……[详细]
|
王承寿(1916~1937年),字静林,亚桥乡小王庄人。幼年就读于涧北完小,14岁考人济源师范。在党继新、薛子中的启发指导下,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和鲁迅等进步作家的大量著作,树立了革命的人生观。1930年加人共青团。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党、薛发动原大寨起义时,他年龄尚小,且又在学校读书,但还是积极参与了起义的筹备和联络工作。济师毕业后,承寿以教书为名,在县城西南、东南一带,组织和领导农-动……[详细]
|
薛子中(1907~1937年),原名薛作枢,又名薛绍铭、少明,克井乡北社村人。1920年,人漂河明德中学(教会中学)读书,曾因鼓动同学反对美国传教士奴役中国人,几乎被学校除名。1926年在该校高中毕业,人冯玉祥西北军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冯属孙连仲、冯治安部做政治工作。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洛阳中心县委工作员,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9年春,受中心县委派遣,赴宜阳赵堡等地检查工作……[详细]
|
袁良惠(1907-1935年),字叔愚,回族,亚桥乡下街人。1927年毕业于中央陆军测绘学校,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司令部参谋。精通英、阿拉伯两种外语。1931年,袁所在部队被蒋介石调到江西进攻红军。九·一八事变后,袁积极主张抗日,立志不雪国耻,不返家园,坚决反对蒋介石打内战。同年12月,袁良惠随二十六路军参谋长赵博生(中共党员)和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率部在江西宁都起义,加人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详细]
|
牛兰亭(1861~1933年),字楔堂,克井乡灵山村人,清末秀才。自幼聪敏好学,一生誓不为官。自清光绪七年(1881年)起,在乡塾执教三十余年。兰亭酷嗜书法,苦练不辍。每天寅时(3~5时)起床,手提狼毫,以红土为墨,木板代纸,站写五百字,从不间断。融王、欧诸家书法于一炉,遂成自家书风。其书法清秀高雅,神形俱佳。常被邀请书写牌、匾、碑、楹,在城西贾庄所书牌坊志矢共姜芳百代,印心妙善壮千秋,路人观之,……[详细]
|
苗既平(1913~1932年),克井乡勋掌村人。1929年人济源师范读书,因家境贫寒,兼充工友(刻印讲义)以维持学业。1930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在县西北乡开展农-动。1931年任县委宣传部长兼济源师范党总支书记和党的地下交通员,负责传递党的各级组织之间的来往信件,接待外来同志,通知党员开会,散发宣传品等事宜。1932年4月,苗既平积极参加了党继新、薛子中领导的第一次原大寨起义。5月,党继新重新整顿……[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