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安徽 > 合肥历史人物介绍15

合肥历史人物介绍15

更新时间:2023-12-30

  郑昕(1905~1974)原名秉壁,别名汝珍,庐江县七桥乡郑家湾人,后迁居盔头乡盔头坂,是著名的哲学家、教授。民国13 年(1924 年)秋入南开大学哲学系,两年肄业。民国15 年北伐进入0时,去广州。第二年初去德国,先入柏林大学哲学系。民国18 年转入耶拿大学哲学系,在哲学权威布鲁诺·鲍赫教授指导下专攻康德哲学。民国21 年秋回国,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主要讲授《哲学概论》、《逻辑学》、《认识……[详细]
  宛敏灏(1906~1994)字书城,庐江县城关镇人。民国23 年(1934 年)安徽大学毕业。历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安徽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文系主任、图书馆馆长、副教务长、安徽省政协常委、省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会员、省作协理事、中国韵文学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和省诗词学会顾问、《汉语大词典》和《词学》编委等。著书有《二晏及其词》、《词学概论》、《安徽两宋词……[详细]
  江之永(1906~1987)庐江城关镇人。民国19 年(1930 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建国前在震旦大学、光华大学、暨南大学任教,并任暨南大学理学院院长。建国后任同济大学教授、系主任、教务部第二部主任和基础课部主任、技工会主席,上海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市高校物理协作组组长,全国高等院校物理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详细]
徐克勤 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克勤(1907~)巢县(今巢湖市人)。民国23 年(1934 年)中央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在中央地质调查所任职。民国28 年赴美国留学,获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民国34 年回国,任中央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1949 年后,历任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名誉系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著有《江西南部乌矿地质志》、《钨矿地……[详细]
  唐绍华(1908~)巢县(今巢湖市)人。民国22 年(1933 年)南京中央大学毕业。曾任职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文艺科,兼任中央日报记者。民国30 年在重庆创办《中国人》旬刊(第五期后更名为《良心话》)。民国31 年后,主编《文化杂志》周刊、《新世纪》半月刊及《国是》月刊。抗日战争胜利后从事电影编导工作,曾在上海组建中国第一电影企业公司、群星影艺公司,创办戏剧电影通讯社,印行《影坛》画报月刊。1949……[详细]
  陈百屏(1912~)庐江县葛庙乡梓树村人,民国24 年(1935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院。建国前任中央大学副教授。1950 年于美国布朗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大连工学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任教授。中国力学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有力学方面的论文26 篇。……[详细]
  王石岑(1914~)合肥人。自1957 年,先后工作于安徽师范学院、安徽省艺术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1987 年5 月晋升为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曾任安徽省书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协常务理事、安徽省文联委员,安徽省诗词学会顾问。专长水墨山水画,代表作有《百丈泉声》、《松月图》、《惊涛拍岸》、《天台云起》等,著有《中国山水画技术简述》、《山水画技法》(中央电教录像……[详细]
  葛德淦(1914~1966)肥西县刘河乡葛大郢人。民国28 年(1939 年)考入湖南大学,民国32 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49 年加入共产党,任湖南大学马列主义研究室主任。1951 年进北京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回湖南大学任教。1954 年调湖南师范学院任教,后为教授。著有《关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等。……[详细]
  冯法祀(1914~)又名骆风,庐江县裴岗乡人。建国前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毕业,受聘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国立北平艺专副教授。1950 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绘画系、油画系主任,其油画多次在桂林、昆明、北京等处举办个人画展,田汉、闻一多主持预展,并赋诗题序,徐悲鸿著文赞扬。1985 年其作品曾到法国巴黎和苏联莫斯科展出。画册有:《冯法祀画选》,主编《徐悲鸿油画集》。代表作有《刘胡兰就义》等10 余……[详细]
  许厥明(1916~)庐江县罗河镇人,民国33 年(1944 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建国后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主持“皖柽一号”研究,获重大科技成果奖;参加全国绿肥区划研究,获中科院三等奖;主持全国柽麻抗枯萎病留种攻关课题,获部三等奖;主持省绿肥区划,获安徽省三等奖;和杨纪珂共同主持安徽省测土施肥,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论文《稻麦轮作中的氮肥管理》、《红萍的用途及其经济价值》均被国际肥料效益研究所和……[详细]
  张慎选(1917~)合肥人。民国24 年(1935 年)学医,次年在冯玉祥部第二十九军军医处工作,历任中上士司药、准少尉军医、中尉制药技佐等职。抗战期间任国民党后方医院、伤病员兵收容所、军医所驻湘办事处医务室二等佐司药、一等佐军医等职。民国31 年初考入陆军军医学校(后改称国防医学院)医学专科学习4 年半,民国37年秋毕业,分配在二 九军医院,任代理二等医务长。建国后,历任安徽省传染病医院院长,合……[详细]
  王民(1912~)合肥人,字啸生。早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政治经济系。后留学美国凡德尔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曾任安徽大学讲师、女子师范学院教授、政治大学教授。1949 年后,任台湾《新生报》主笔、副社长、社长,台湾新生报业公司董事长兼任政治大学教授,台北市新闻记者公会理事长,世界中文报业协会执行委员。著有《中国哲学思想综合研究》、《唯物辩证法批判》、《新闻评论写作》等。……[详细]
  冯四知(1911~1984)曾用名冯法震,庐江县人,民国20 年(1931 年)起从事摄影工作。民国22 年毕业于上海大厦大学。摄影作品《藤影翩跹》在民国21 年芝加哥国际博览会展出。曾任上海电通影片公司中影制片厂、长春、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影师,《飞鹰》摄影杂志。先后拍摄电影《翠岗红旗》、《铁道游击队》、《宝莲灯》等。《翠岗红旗》在1952 年卡罗维发利第七届国际电影节上获摄影工作奖。1956 年任……[详细]
  宛敏渭(1910~)又名竹邦,庐江县城关镇人,气象学家。民国20 年(1931年)毕业于中央研究院气象专科,曾任安徽省气象测候所所长、视导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高级工程师,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顾问,北京气象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气象委员。著有《中国动植物物候图集》、《物候学》、《中国物候观测方法》、《北京的自然历》等书,主编《中国动植物物候观测年报》10 册,合著《气象学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详细]
  张一鸣(1909~)庐江县人。民国26 年(1937 年)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同时考取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加入中国红十字会昆山第一重伤兵医院,参加保卫上海的“八·一三”淞沪抗战,奔赴前线救护伤员,后任国民党军149 兵站医院院长。民国29 年因不满国民政府消极抗战、积极-,辞职返回故乡三河镇开业行医,曾收治过抗日游击队伤病员。建国后,一直工作于安徽省立医院,曾任安……[详细]
  杨春和(1909~)出生于在肥东县包山脚下(包公家乡)河东场,因唱戏出名,芜湖沿江两岸都叫他山里小杨,为庐剧著名青衣。自幼丧父,9 岁帮工,16 岁做二帮,为加2 元钱工资不成,一气之下,跑去跟吕尚成(吕矮)学唱庐剧。师傅、师叔看他条件好,轮换教他,不久能演《二角年》等小戏,逐步能顶大戏。19 岁正式挑大梁,成为吕家班青衣花旦的红人,有时也被王家(本艮)费家(业发)等班请去,多次招致唱对台戏。在巢……[详细]
  陶瑶坤(1889~1952)庐江黄屯乡人,江淮名塑造师。年幼时学塑造艺术,后来常年在九华山专职塑造神像,现在九华山寺庙里很多精品都是他塑造的。安庆的迎江寺、庐江的冶父山寺庙里的大小神像多数都是出于他手,30 多年的塑造生涯,使他名扬长江南北,同行赞曰:“塑神塑鬼,自成一体,堪称师中之师。”……[详细]
  丁有和(1895~1961)艺名丁大汉,肥东县黄粟乡大李集人。自幼随父学艺,15岁起唱门歌,后唱板凳头戏,走村串乡卖唱,借以糊口。成年后,自编自唱庐剧,能兼演老生、小生、老旦、小旦几种角色,并以唱腔圆润甜美、做功生动细腻而受到农民喜爱,遂成庐剧名角。民国11 年(1922 年),丁有和购置一批服装行头,吸收邹五、陈仁贵等,创建丁家班,自任班主,领班在江北东部农村演唱。他擅长小花脸、老生行当,在扮演……[详细]
杨武之 数学教育家 (18961973)
  杨武之(1896— 1973)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长期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任系主任或代主任。是我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父亲。 杨武之,原名杨克纯,武之是他的号。1896年4月14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杨武之的主要学术贡献是数论研究,尤其以华林(Waring)问题的工作著称。杨武之一生从事数学教育,特别是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执教并主持系务时期,培……[详细]
  温广汉(1902~1982),字漫生,又名孟荪,撮镇六房郢人。民国19 年(1930 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即以后的中央大学前身),同年任合肥第六女子中学教员。翌年去法国留学,攻读社会历史学,获巴黎大学文科博士学位。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民国27年春,任国民政府武昌战时干部训练团教官,同年秋去西北联合大学任教授。民国28 年,在洛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任机要秘书,不久又兼任以卫立煌为主席的河南省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