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江苏 > 泰州历史人物介绍3

泰州历史人物介绍3

更新时间:2023-12-30

  徐文藻 (1951.8—)别名蓝水,江苏泰州人。擅长水彩画、油画、中国画。南京艺术学院舞台美术专业毕业。 先后任泰州文化馆副馆长、市文化局艺术科科长及市艺术工作室主任等,泰州书画院院长、高级美术师。作品《往日青青》、《钟声》入选第七、八届全国美展;《得而复失的记忆》入选全国水彩粉画展;《青花瓷瓶和陶瓷》 入选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等。……[详细]
  徐乃湘 (1941.4—) 江苏靖江人。擅长水彩、水粉画和美术设计。 1958年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 历任故宫博物院历代艺术组组长、陈列部副主任、设计研究所所长、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高级设计师。先后完成故宫博物院、中国长城博物馆、中国紫檀博物馆、酒文化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西藏博物馆等的陈列艺术总体设计。作品有《龙的艺术》、《说龙》、《常用图案构成 》、《……[详细]
  易振生 (1935.2—) 江苏兴化人。擅长版画、水彩画。 先后毕业于丹阳艺术师范,安徽师范学院艺术科。历任安徽芜湖书画院副院长。安徽水彩画研究会副会长,鞠湖市人大常委。一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博物馆等单位收藏。作品有《转炉车间》、《春早》、《清澈的川水》等。出版有《易振生版画集》。 ……[详细]
  周积寅 (1938.10—)江苏泰兴人。擅长美术史论、中国画、美 术教育。1962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编《中国美术通史》明清卷、《中国画派研究丛书》、《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扬州八怪研究资料丛书》四十余卷。出版美术专著《中国画论辑要》获1988年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中国历代画目大典》、《吴派绘画研究》、《沈铨研究》、《郑板桥》……[详细]
  朱铭(1937.9—) 江苏泰州人。擅长美术理论、教育。1956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先后在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山东艺术学院工作。现为山东工艺美院教授、山东美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主要著作有《外国美术史》、《设计史》、《中外名画欣赏》、《中外雕塑名作欣赏》、《设计家的再觉醒》等十四部,论文《设计史与设计学论纲》、《绘画美学提纲》、《什么是造型艺术》等四十余篇,主编《商业美术 设计大全》、《少……[详细]
  张少侠 (1953.2—)江苏人。擅长美术史论。197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后任教于江苏泰兴中学。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研究生班,后留校任教,副教授。出版有《中国现代绘画史》、《西方美术发展史》、《欧洲工艺美术史纲》、《非洲和美洲工艺美术》、《亚洲工艺美术史》、《普桑》等。发表论文数十篇。……[详细]
  陆越子 (1954—)江苏泰兴人,擅长中国画。197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 学美术系,留校任教。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才研究会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美协会员,大型中国画集《当代中华墨粹》主编,《当代中国画掇英》副主编。。作品《瑞鹤图》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玉宇清洽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并获首届中国花鸟画展优秀奖。出版有《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越子画……[详细]
  夏兆麐(1885~1948),字绍侯,号耐庵。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泰州人。地方文献专家。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两淮师范本科,民国16年(1927年)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社教讲习会学习,毕业后在泰县县立图书馆供职,先后任馆员、主任。同时担任泰县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县政府文献会委员、修志局委员,并任《泰县志》民政部分分纂。夏兆麐平生服膺顾炎武,讲究民族气节。日军侵占泰州时,离开图书馆,……[详细]
  王珏(1926~1947),兴化县(今兴化市)陶庄乡人。烈士。民国33年(1944年)毕业于朱严师范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区武装干事。次年调廉贻区工作,先后担任区委宣传干事、武工队长、副区队长、区队指导员等职。民国36年8月12日早晨,王珏随同区委书记周学山,带领区队、联防队多人到边区活动,夜宿东里堡时,遭国民党兴化县四区自卫中队和“肃奸”大队100多人偷袭。为掩护区委领导安全撤退,队员们……[详细]
  张鹏举(1911~1947),泰兴人。烈士。民国26年(1937年)10月回泰兴,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民国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泰兴县八区(后称蒋华区)区长、县政府财务科长、泰县县政府秘书等职。民国34年春,张回泰兴任县长。同年9月,他与中共泰兴县委书记莫珊组织干部群众配合分区主力部队,于12日光复泰兴县城,发粮5万斤赈济县城贫民,贷款2万余元支持156户小商贩复业。10月,组织群众抢修溪……[详细]
  张公任(1905~1940),原名人杰,字公任。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生。泰兴人。国民政府抗日将领。历任无锡县工会委员、国民党县党部委员、江苏省党部常委。日本侵略军侵占上海时,张公任回苏北作武装斗争,任通如区右翼指挥官,受韩德勤部袭击,退出黄桥,转任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秘书长,后任第三纵队司令,提出“不问党不党,只问抗不抗”的口号。从此,与陈玉生合作抗日。民国29年(1940年)患胆黄症……[详细]
  朱者赤(1902~1932),原名朱雄武。靖江土桥镇龙飞村人。烈士。民国16年(1927年)开始接受马列主义。不久,由中共党员蒋润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秋,朱者赤担任东沙区委书记。民国17年(1928年)12月22日,中共靖江县委书记蒋润芳、江阴县军事委员茅学勤和朱者赤等人率兵四路夜袭了国民党靖江县政府设在东来庵、花来庵、文武殿、朝阳殿的四所盐卡,缴获步枪11支,子弹数十发。接着又查抄了恶霸……[详细]
  袁康侯(1878~1927),名祖成,号退僧(退生),以字行。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泰州人。民国烈士,同盟会会员。袁少有才子之称,擅长诗文书法。光绪三十三年出任泰州教育会坐办兼书记,次年因海安凤山两等小学堂急需教员,亲自前往任教。宣统元年(1909年)任南洋劝业会调查科科员。辛亥革命后,出任扬州军政分府参谋长。民国2年(1913年)到上海,任《神州日报》主笔,后被荐为东海县知事,因不满上司……[详细]
  王慎之(1864~1927),本名慎吾,字思源。泰州人。进步士绅。21岁入县学,后行医,行医时常不受贫苦病人酬金。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王慎之在泰州先后组织个人自治会、天足会、禁烟会,主张自洁强身、男女平等。光绪三十年任泰州视学,为维护设于郊区的竞成初等小学堂与知州坚决斗争,迫使准备撤销学堂的知州罢官而去。光绪三十二年,又参加创办私立天职两等小学堂,并卖去田地130亩开设萃华国货社,用实际行……[详细]
  姚序镛(1843~1923),自号东甫。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生。靖江县(今靖江市)靖城西门外人。开明士绅。自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清宣统三年(1911年)夏,姚序镛受辛亥革命思潮的影响,和他的挚友范简甫等办起了靖江历史上第一个群众文艺团体———醒世团。他们通过编演文明戏剧,讽刺-污吏,揭露清廷腐败,宣传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1月9日上午10时许,在姚序镛的带……[详细]
  孔宪书(约1835~约1900),约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出生。原籍浙江嘉兴,青年时,因父丧,随母携妻迁居泰州。扬州弹词艺人,以演《倭袍记》、《双金锭》、《落金扇》等著称,并以擅长“方口”、“纱帽生”受到听众好评。与其子孔庆元对白弹词,独具特色,颇有声誉,世称“孔氏弹词”,为扬州弹词两大流派之一。孔庆元(1868~1930),清同治七年(1868年)出生,宪书之子。其父死后,因书艺只有单片,……[详细]
  王广业(约1802~约1884),原名佐业,字子勤。泰州人。清代官员。王出生晚清泰州旺族。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因目疾于道光六年补殿试,授户部主事,又升任兵部郎中,补军机章京。先后任湖南衡州、闽中福宁、汀州、漳州等地知县。因平定小刀会,擢升漳龙道道员,赏花翎。不久又任兴泉永道道员,驻厦门。驻厦门时,有洋人扬言被抢劫,要求赔偿,王广业以理拒绝。洋人转而就船宴请,王广业如约前往,仅带仆人与兵弁各……[详细]
  田宝臣(1792~1858),字少泉,号竹家。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出生。泰州人。经学家。功名只是秀才,但对经学、选学都很有心得。诗学苏轼又加以精炼,尤其长于律诗。家庭贫困,耿介自守,从不以学问自炫,知道他名字的人很少。咸丰年间,李联琇督学江苏,见到田宝臣的文章,叹道:“此江南第一人也。”礼聘至幕府,充任襄校。李离任后,田宝臣返回泰州。著有《小学骈枝》、《少泉诗钞》、《少泉赋钞》、《赋鲭初集……[详细]
  夏荃(1793~1842),字文若,号退庵。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出生。泰州人。地方文献学家。17岁即入县学,但不喜欢八股文,经年不作时论,学使来考勉强应付,乡试多托病不赴。道光五年(1825年)大病一场,从此绝意科名,一生只作过江苏丰县与湖南桃源县训导。退居返乡后专事纂述,与刘宝楠、刘文淇、吴熙载交谊厚笃,时有唱和,有《退庵文钞》传世。夏荃生平嗜好古金石文字,“断垣残础,罗掘殆遍”。因寻访……[详细]
  仲振履(生卒年不详),字临侯,号云江。泰州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历任广东恩平、兴宁、东莞等县知县,后擢升南澳同知。在东莞时,于嘉庆二十一年奉两广总督命令实地勘查原虎门炮台,提出当修、当建、当废的实施方案,并监督施工。次年修葺镇远、横档等炮台,同时兴建大小虎山炮台,有功于世。仲振履有文才,善写传奇,著有《双鸳祠传奇》与《冰绡帕传奇》,均刊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