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北京 > 西城区历史人物介绍2

西城区历史人物介绍2

更新时间:2023-12-30

  爱新觉罗·隆禧(1660-1679年),顺治皇帝第七子,康熙皇帝异母弟。康熙十三年正月,册封纯亲王。十四年,分给佐领。十八年七月,疾笃,康熙亲临探视,为召御医。不治而薨,年仅二十。康熙痛悼,辍朝三日,予谥曰靖,敕令其子爱新觉罗·富尔祜伦袭爵。十九年无子,爵除。纯亲王隆禧——顺治七子,民居盖隆禧园寝功德碑进农家院。在蓟县下营镇杂错的民居院落间,藏着纯靖亲王隆禧的功德碑。无论规模还是气派,这座碑都比和……[详细]
  和硕裕庄亲王爱新觉罗·广禄,清世祖顺治皇帝第二子裕宪亲王爱新觉罗·福全孙,悼亲王爱新觉罗·保绶(追封)第三子。生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六月二十七日,雍正四年(1726)袭裕亲王,雍正八年(1730)八月授宗人府宗令,九年(1731)五月总管镶红旗觉罗学。乾隆三年(1738),议政,八年(1743)三月任镶黄旗汉军都统,十一年(1746)十二月为玉牒馆总裁,十三年(1748)十二月调补正蓝旗满……[详细]
  爱新觉罗·保绶,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七月十七日亥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爱塔之女。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九月初八日辰时薨,年二十三岁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孙,裕宪亲王爱新觉罗·福全第五子。后因其子次子已革和硕裕亲王爱新觉罗·广灵袭爵,爱新觉罗·保绶保绶追封悼亲王。雍正四年(1726),爱新觉罗·广灵夺爵,锁禁。爱新觉罗·广禄,保绶第三子袭裕亲王爵。……[详细]
  爱新觉罗·保泰,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孙,裕宪亲王爱新觉罗·福全第三子。爱新觉罗·保泰,裕宪亲王福全子,初封世子,袭爵。生于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初七日,康熙四十一年封世子,康熙四十二年承袭裕亲王。雍正元年二月管理理藩院事务,任镶黄旗满洲都统,七月议政,九月兼任镶白旗汉军都统。雍正二年二月管理礼部,四月管理宗人府事务,协理总理事务。雍正二年十月,坐谄附廉亲王允禩国丧演剧,十一月夺爵。以保绶子广宁袭,保绶追……[详细]
  裕宪亲王爱新觉罗·福全(1653年-1703年),清朝宗室、将领,顺治帝次子,康熙帝异母兄,庶妃董鄂氏即宁悫妃出,顺治十年癸巳七月十七日丑时出生,康熙六年正月,封裕亲王。入封镶白旗。康熙二十九年七月,授抚远大将军,和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分道讨葛尔丹,率清军主力出古北口,于乌兰布通大败叛军葛尔丹。寻还师。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六月廿六酉刻病故,终年五十岁,谥宪。……[详细]
  爱新觉罗·常宁(1657年11月04日—1703年6月7日)是清世祖顺治帝第五子,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初四日申时生,母庶妃陈氏。康熙十年(1671年)封为和硕恭亲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战争中,任安北大将军,率领右翼军出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初七日去世,享年47岁。……[详细]
  惠王慎鋷,约1540—1579,晋简王新[土典]弟镇国将军新墧嫡三子,敬王亲弟,嘉靖三十年(1551)封辅国将军。万历七年(1579)进封,本年薨。……[详细]
朱敏淳 [] (?~1610)
  敏淳,安徽凤阳人,太祖十世孙,惠王慎鋷嫡一子,万历十三年(1585)袭封晋王。三十八年(1610)薨。谥号穆王。……[详细]
  爱新觉罗·溥任(1918年9月—2015年4月10日),又名金友之,1918年9月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摄政王府。1947年他创办北京竞业小学,至1968年退休。曾任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退休后致力清史研究,发表了《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纳兰性德与〈通志堂集〉》、《清季王府于饮食医疗偏见》、《醇亲王府回忆》等文,还整理了其父载沣的《使德日记》等。2015年4月10日下午0五十六分去世,享……[详细]
  爱新觉罗·溥杰(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字俊之,乳名“誉格”,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光绪皇帝的侄儿,父亲是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母亲是清朝重臣荣禄之女。同时,溥杰还是一位书法家、艺术家,代表作有《溥杰诗词选》《溥杰自传》等;溥杰曾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二战结束后,溥杰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国庆十周年时被政府特赦。1994年,溥杰因病于北京逝……[详细]
  乐平泉,号印川、字清安(清代嘉庆十五年——光绪六年,即公元1810年—1880年)。乐平泉捐了二次官,咸丰四年(1854年)四品衔候补道,光绪四年(1878年)从二品典封。自此官商兼之。他自创新规:自东自掌,不假手外人,从此同仁堂再度中兴,成为强有力的掌门人。乐平泉也得四子,即第八代的:名为孟繁、仲繁、叔繁和季繁。平泉去世后,由其夫人许氏掌管。乐平泉重振同仁堂道光十一年(1831年),21岁的乐平……[详细]
  乐镜宇(1872~1954),字铎。祖籍浙江,先世于清康熙年间移居北京。1872年生于北京。医药商人。济南宏济堂药店创建人。系北京同仁堂药店少东。电视剧《大宅门》中,“百草厅”的少东家白景琦在济南赤手空拳创立药铺,白景琦的原型名为乐镜宇,他创办的药铺就是宏济堂。 乐镜宇是北京商人——同仁堂店主乐朴斋的第三房侄子,很有些个性。与其他已继承伯父大业的堂兄弟不同,他不愿意开店,使乐朴斋非常失望。无奈,乐……[详细]
老舍 中国古代十大悲情才子 (18991966)
  • 老舍
  老舍(1899~1966) 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满族。北京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 生平和创作 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0,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 1924年……[详细]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 [] 明朝皇帝 (16071646)
  弘光帝朱由崧(1607年-1646年,1644年——1645年在位),明神宗朱翊钧孙。明思宗堂弟,是福王朱常洵的儿子。洛阳被李自成的农民军占领以后,朱常洵因体胖不能翻过城墙,而世子朱由崧却在大臣的护卫下越城而逃,朱常洵被杀以后,他世袭福王爵位。明思宗在北京上吊自杀后,他在南京被拥立为皇帝,定年号“弘光”,国号依旧为“明”,史称“南明”。在位2年,与清军作战中被叛将田维乘出卖,后来被押送至北京斩首。……[详细]
明代宗朱祁钰 [] 明朝第七位皇帝 (14281457)
  明代宗(1428—1457)朱祁钰,汉族,明朝第七代皇帝,在位8年(1450—1457)。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之弟,明宪宗朱见深之叔。母贤妃吴氏。英宗即位后,被封郕王。正统十四年,英宗亲征瓦剌也先,结果在土木堡被俘。消息传来,皇太后命王监国。不久瓦剌以英宗要挟明朝,于谦等人为绝之,于是立王为帝,九月癸未,王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帝,英宗子朱见深为太子,以明年为景泰元年。景泰三年,代宗……[详细]
  朱常润(1595--1646)安徽凤阳人。明神宗朱翊钧第六子。生母李贵妃,与桂王朱常瀛同母。万历二十九年【1601】十一月受封惠王。在京师居数十年,直至天启七年【1627】八月,崇祯帝即位后,才就藩到荆州府。在荆州十年,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张献忠在湖广四处征战,威震一时,湖广的明朝藩王或被杀,或逃亡。朱常润也四处逃窜,先奔衡州,又奔绍兴,居无定所。崇祯帝自杀后,江南部分士绅曾有立常润为监国之意,但……[详细]
  朱常洵(1586年—1641年),明神宗朱诩钧第三子。万历四十二年(1615年)被封为福王,藩地在洛阳。他在洛阳期间,穷奢极欲,为非作歹,后被李自成起义军擒杀。朱常洵是明神宗与郑贵妃所生之子。由于神宗宠爱郑贵妃,所以对朱常洵倍加喜爱,虽封为福王,但长期不就藩,一直在京城居住。后在大臣们的劝谏下,神宗不得已才令朱常洵就藩洛阳。为此,还把原来洛阳的伊王赶往别处,使朱常洵独霸洛阳。为使福王高兴,神宗赐予……[详细]
  朱高燧(1386——1431)。明成祖第三子。永乐二年(1404年)进封赵王。寻命居北京,诏有司,政务皆启王后行。岁时朝京师,辞归,太子朱高炽辄送之江东驿。高燧恃宠,多行不法,又与汉王高煦谋夺嫡,时时谮太子。于是太子宫寮多得罪。七年,成祖闻其不法事,大怒,诛其长史顾晟,褫高燧冠服,以太子力解,得免。择国子司业赵亨道、董子庄为长史辅导之,高燧稍改行。二十一年五月,成祖不豫。护卫指挥孟贤等结钦天监官王……[详细]
  朱贡錝(1457--1536)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四世孙,肃康王朱禄埤庶长子。成化五年【1469】前后,受封汾州郡王。十五年【1479】父康王薨,以郡王管理府事,至成化二十三年【1487】始袭封肃王。嘉靖十五年【1536】薨。谥号恭王。在位五十年,享年八十岁。为历代肃王之最。六子长子朱真淤,成化二十三年受封世子,嘉靖五年【1526】先于恭王薨。以子弼桄袭封。追封王,谥曰靖。二子淳化端惠王朱真泓……[详细]
朱季堄 [] (?~1443)
  朱季堄(?——1443)。明太祖曾孙,楚庄王孟烷子。初封武陵郡王。正统四年【1439】袭封楚王。事母邓妃至孝。英宗赐书奖谕。著《东平河间图赞》,为士林所诵。八年【1443】薨。谥号宪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