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人。徐霞客幼年受父亲影响,喜爱读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使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徐霞客游记》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徐霞客不仅对地理学有重大贡献,而且在文学领域中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写的游记,既是地……[详细]
|
林日瑞(1586~1643),初名日娘,因避东宫太子慈娘讳,改名日瑞,字廷辑,又字浴元。明诏安县五都(今属东山县)康美村人。林日瑞出生于士大夫家庭。其父林而兴,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由归德府推官累升南京户部主事。林日瑞自幼在父教导下,勤学苦练,10岁应童子试名列榜首,万历四十一年应乡试中举,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林日瑞登第后,便被委任为庐州推官。由于为人廉直,秉公办案,任职后庐州政简刑清。天……[详细]
|
张天麟(1586—1639),封疆大吏。字季昭,号平符。永嘉场三都普门(今龙湾区永中街道普门村)人。万历四十年(1612)乡试夺魁,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廷对获二甲第一名(传胪)。历官礼部祠祭司主事、精膳司员外郎。崇祯元年(1628),外任江南苏松参政,旋改广东督学、按察使,历官福建右布政使,湖南布政史,云南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任广东督学时力矫文风,褒贤贬劣,奖掖贫寒生员。任布政使时兼管……[详细]
|
沈颢(公元1586年~1661年后),字朗倩,号石天。江苏苏州人。补博士弟子员,性格豪放好奇。工诗文,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能。山水近似沈周,晚年笔墨挺秀,点色清妍,深于画理。着〈画麈〉。作品有〈设色山水图轴〉。 ……[详细]
|
朱常洵(1586年—1641年),明神宗朱诩钧第三子。万历四十二年(1615年)被封为福王,藩地在洛阳。他在洛阳期间,穷奢极欲,为非作歹,后被李自成起义军擒杀。朱常洵是明神宗与郑贵妃所生之子。由于神宗宠爱郑贵妃,所以对朱常洵倍加喜爱,虽封为福王,但长期不就藩,一直在京城居住。后在大臣们的劝谏下,神宗不得已才令朱常洵就藩洛阳。为此,还把原来洛阳的伊王赶往别处,使朱常洵独霸洛阳。为使福王高兴,神宗赐予……[详细]
|
谭元春(1586~1637?) 明代文学家。字友夏。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天启七年(1627)乡试第一。与同里钟惺共选《诗归》,一时名声甚赫,世称“钟谭”。他们创立的文学流派称竟陵派。谭元春受钟惺影响,两人文学创作主张一致。他提倡诗文抒写性灵,反对拟古文风,提出:“法不前定,以笔所至为法”,“词不准古,以情所迫为词”。认为摹拟古人词句是“得其滞者、熟者、木者、陋者”(谭元春《诗归序》)。主张……[详细]
|
董斯张(1586—1628),原名嗣章,字然明,号遐周,乌程(今湖州)人。监生。因体弱多病,自称“瘦居士”。雅好诗词,与周永年、茅维为友,结社联诗,力扶诗教。著有《静啸斋词》。平时注意搜集吴兴(今湖州)掌故,所著《吴兴备志》32卷,采摭极富,于吴兴一郡遗闻琐事,征引略备,为湖州方志上乘。清人评为“典雅确核,足以资考据”。另著有《广博物志》,搜罗既富,唐以前遗文坠简,裒聚良多。又有《吴兴艺术补》。……[详细]
|
蓝瑛:(公元1586年—约公元1666年),字田叔,号蜨叟、石头陀,明代画家。浙江杭州人。擅长画山水,早年笔墨较为秀润,力求入古。画中的青绿山水,取没骨法,鲜艳夺目。后来经过南北,风格一变,中年作画则下笔苍老坚劲,气象崚嶒,颇负盛名。但稍嫌刻露。他画人物、花鸟,有“浙派殿军”之称。传世作品有:《红树青山图》轴,现藏浙江省博物馆;《丹峰红树图》轴,藏上海博物馆;《仿倪云林山水》轴,藏山东省博物馆;《……[详细]
|
恽向:(公元1586年—公元1655年),原名本初,字道生,号香山,明代画家。江苏武进人。他自幼爱好诗文,博学多才。擅长画山水,特点是悬笔中锋,骨力圆劲,而用墨浓湿,纵横淋漓,自成一派;到了晚年他却惜墨如金,挥洒如意。因他常登泰山,所以画作多有雄浑之气。传世作品有:《春雨迷离图》,现藏故宫博物院;《仿北苑山水》轴,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另有《秋亭嘉树图》轴,辑入《石渠宝笈》他的著作有《画旨》四卷。5……[详细]
|
爱新觉罗·阿敏(1586—1640),清初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弟爱新觉罗·舒尔哈齐次子。 其父子兄弟因谋叛太祖,兄阿尔通阿、弟扎萨克图被杀,父囚禁而死。他获宥,养于太祖处。初封贝勒,多有战功。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与太祖长于褚英攻取乌拉宜罕山城。四十一年(1613),从太祖灭乌拉部。四十三年,太祖创建八旗制度时,任镶蓝旗旗主贝勒。后金天命……[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