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任祖光(1926-1948),福建省福州市人。出生于贫苦家庭。1941年,福州沦陷,其父被日本侵略军残杀后抛入闽江。血海深仇激起了任祖光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时为英华中学学生的任祖光积极参加抗敌救亡运动。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抗战胜利后,受命在三民中学开展学生活动。1947年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闽浙赣省委决定抽调一批骨干加强农村游击区的武装斗争,任祖光受命前往沙县,担任沙县游击……[详细]
|
刘朝绅(1920-1948年),乳名亦松,化名刘淑平,福建省闽侯县尚干镇人。幼年随父辗转江苏芜湖、广西桂林、厦门等地,1929年回福州。在英华中学读书期间因日寇觊觎闽海,于1938年夏随校迁往顺昌县洋口镇,在参加战时民众教育时接受革命思想,于1939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受命赴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通讯队从事报务和译电工作。期间,多次参加省委干部学校开办的短期培训班……[详细]
|
林志桢(1923-1951),福建省福清县城关人,时居南平市(今延平区)。1948年10月参加革命,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北游击队战士,参加了解放闽北的斗争。闽北解放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辽东军区海防大队战士。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赴朝参战,1951年10月21日在前线作战中牺牲。……[详细]
|
谢友楼(1920-1950),福建省闽侯县鸿尾乡南元村人。1920年2月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6年参加革命。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于1950年11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第60师第179团,任副排长。1950年12月30日在第二次战役长津湖战斗中牺牲。……[详细]
|
郑依松(1930-1951),福建省闽侯县廷坪乡西山村人。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闽浙赣边区纵队闽中支队战士。配合人民解放军主力参加解放福州战役。新中国成立后编入第三野战军第26军77师230团,任三营七-士。1950年11月随部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在点头中失踪。1962年3月闽侯县人民政府追认郑依松为革命烈士。……[详细]
|
宋明贵(1929-1952),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江口村人。1947年8月参加革命,为闽中游击队队员,1949年初编入闽浙赣边区纵队闽中支队,配合人民解放军主力参加了解放福州的战斗,随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第354团,时任二营六连班长,1950年10月入朝参战,参加了第一到第五次战役。1952年10月在朝鲜开城守卫战中牺牲。……[详细]
|
林良能(1931-1953),福建省闽侯县祥谦乡岐尾村人。1951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9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四军第七十三师担架队战士。1953年在朝鲜“三八”线谈判区执行任务时间失踪。1962年3月闽侯县人民政府追认林良能为革命烈士。……[详细]
|
杨胜(1933-1953),福建省闽侯县南屿镇晓岐村人。少年时代到漳州当理发学徒,1949年10月回到家乡积极参加土改运动,1950年11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随后任三岐乡民兵副队长。1951年10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报名参军,在新兵训练中表现突出,曾受嘉奖。随后在第23军73师218团一营一连当战士,1952年9月23日随所在部队入朝参战,于10月20日到达朝鲜元山郡意同里阵……[详细]
|
林镜桐(1928-1953),福建省闽侯县南屿镇南旗村人。早年辍学,到福州一家商店学当徒。1949年8月福州解放后回乡务农,1950年参加土改工作,同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当选为南屿镇第一届团支部组织委员,并担任南屿镇公所文书。1951年10月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毅然报名参军。入伍后刻苦训练,开展互帮互教活动,热心帮助驻地老百姓,军训期间记小功一次。1952年7月任第23军……[详细]
|
周玉堂(1933-1952),福建省平潭县流水镇谢厝迹村人。1933年3月出生,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任第28军82师(水兵师)255团一营一-士。1952年10月11日,国民党军调集陆海空三军偷袭福建沿海莆田县的南日岛。周玉堂随所在部队执行增援任务,10月12日在战斗中失踪。……[详细]
|
吴正禄(1932-1952),福建省平潭县平原乡当盛村人。1932年8月出生,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任福建省军区闽侯军分区独立6营通讯员。1952年10月11日,国民党军调集陆海空三军偷袭福建沿海莆田县的南日岛。吴正禄随所在部队执行增援任务,10月12日在战斗中失踪。……[详细]
|
谢文贵(1922-1952),福建省长乐县玉田乡西社村人。生于1922年5月,1950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长乐县大队二中队船只驾驶员。1952年10月11日,国民党军调集陆海空三军偷袭福建沿海莆田县的南日岛。谢文贵所在部队承担运输增援部队任务,在战斗中落海后失踪。1982年2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认谢文贵为革命烈士。……[详细]
|
陈孔哲(1931-1952),福建省福清县融城镇一拂街人。1949年9月入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83师247团文化教员。1952年10月11日,国民党军调集陆海空三军偷袭福建沿海莆田县的南日岛。陈孔哲本无参战任务,但以需要实战锻炼为理由坚决要求参加战斗。10月12日夜在渡海增援南日岛时,遭敌炮击英勇牺牲。……[详细]
|
张君兴(1930-1955),福建省平潭县苏澳镇斗门村人。1953年入伍,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0019部队三支队四-士。1955年1月21日在崇武半岛海域执行任务时遭受国民党飞机轰炸。在战斗中牺牲。……[详细]
|
黄寿金(1930-1951),福建省罗源县白塔乡白塔村人。1950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为闽侯军分区独立二营战士。1951年9月17日,为歼灭盘踞在霞浦沿海西洋岛的国民党军海匪,福建省军区发起解放西洋岛的战斗。黄寿金随所在部队乘木船渡海参战,在罗源县吉壁澳海域突遇暴风雨,因翻船落水不幸牺牲。……[详细]
|
林妹弟(1922-1951),福建省罗源县洪洋乡曹营村人。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为闽侯军分区独立二营战士。1951年9月17日,为歼灭盘踞在霞浦沿海西洋岛的国民党军海匪,福建省军区发起解放西洋岛的战斗。林妹弟随所在部队乘木船渡海参战,在罗源县吉壁澳海域突遇暴风雨,因翻船落水不幸牺牲。……[详细]
|
游春宝(1933-1951),福建省罗源县碧里乡廪头村人。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为闽侯军分区独立二营战士。1951年9月17日,为歼灭盘踞在霞浦沿海西洋岛的国民党军海匪,福建省军区发起解放西洋岛的战斗。游春宝随所在部队乘木船渡海参战,在罗源县吉壁澳海域突遇暴风雨,因翻船落水不幸牺牲。……[详细]
|
陈在基(1929-1951),福建省罗源县碧里乡濂澳村人。1950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为闽侯军分区独立二营战士。1951年9月17日,为歼灭盘踞在霞浦沿海西洋岛的国民党军海匪,福建省军区发起解放西洋岛的战斗。陈在基随所在部队乘木船渡海参战,在罗源县吉壁澳海域突遇暴风雨,因翻船落水不幸牺牲。……[详细]
|
李大平(1923-1951),福建省罗源县松山乡白水村人。1950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为闽侯军分区独立二营战士。1951年9月17日,为歼灭盘踞在霞浦沿海西洋岛的国民党军海匪,福建省军区发起解放西洋岛的战斗。李大平随所在部队乘木船渡海参战,在罗源县吉壁澳海域突遇暴风雨,因翻船落水不幸牺牲。……[详细]
|
林贻长(1931-1951),福建省罗源县中房乡林家村人。1950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为闽侯军分区独立二营战士。1951年9月17日,为歼灭盘踞在霞浦沿海西洋岛的国民党军海匪,福建省军区发起解放西洋岛的战斗。林贻长随所在部队乘木船渡海参战,在罗源县吉壁澳海域突遇暴风雨,因翻船落水不幸牺牲。……[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