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福建 > 福州 > 鼓楼区历史人物介绍2

鼓楼区历史人物介绍2

更新时间:2023-12-30

  谢銮恩(1834年—1921年),字子修,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清朝举人,人称大德公,冰心祖父。毕生讲学于福州光禄坊道南祠,广收闽县、侯官、闽清及邻里儒生,主要门生有萨镇冰、黄乃裳等。课余扫除祠前闲地,辟为花圃,作《道南祠花圃题咏》。民国10年(1921年)逝世,享年87岁。清朝末年,福建长乐横岭屡遭自然灾害。春夏干旱,早晚稻收成无几,为饥馑所逼,借贷无门,谢銮恩之父谢以达无奈横下一条心,举家逃……[详细]
  林大猷(1927-1949),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西门人。1927年1月15日出生。1945年考入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应用化学科学生。期间积极参加学生民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调闽中福长林(福清、长乐、林森即闽侯)游击根据地工作,曾任福长林游击队交通员、中共(长乐)坑田区委书记,参加了闽中游击根据地的反“清剿”作战和保卫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49年3月19日前往壶井联系组织农民武装返回坑……[详细]
刘德康 革命烈士 (19031949)
  刘德康(1903―1949),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门人。1903年7月出生,1946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调入中共福州市委城工部工作。1949年3月因“城工部事件”蒙冤罹难。1956年党中央在重新审理“城工部”事件后为被错杀的同志平反,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认刘德康为革命烈士。……[详细]
  魏秀仁(1819~1874年)魏秀仁,字子安,又字子敦,侯官县东门外(今福州郊区洪山镇东门村塔头)人,清嘉庆十四年(1819年)生。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举人。秀仁屡赴礼部试,皆不第,遂绝意进取,游山西、陕西、四川等地,作官府幕僚。后主讲于渭南(今陕西渭南县)、成都(今四川成都市)等地书院,曾任成都芙蓉书院院长。同治元年(1862年)兵连祸结,秀仁的父亲和弟弟都死于兵祸。他倾家荡产,唯带残书稚……[详细]
  黄干(1152~1221年)黄干,字直卿,南宋闽县(今福州郊区洪山镇东门村浦下)人,祖籍长乐,幼欲从朱熹受业,适逢朱熹外出,黄干竟寓居客舍等了两个月,使朱熹大受感动。入学后,“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倚或至达曙”,志坚思苦,因此朱熹赞他“与之处甚有益”,并以女妻之。后朱熹在建阳建成“竹林精舍”,请黄干代为即席讲学。朱熹又委托黄干编撰《家礼》一书中的丧、祭部分。书成,评曰:“所立规模、次第,缜……[详细]
  德锜(1913~1981年)尤德锜,民国2年(1913年)生于福州兰荷里的商人家庭。曾祖尤孟彪于清嘉庆年间,在福州南街安民巷口开设“尤恒盛”丝线店。后经祖辈努力经营,增设钱庄、百货、棉布、颜料、药材、南北货、土特产、进出口等10余家商业企业,到清末民国初,尤家资产达200余万元成为福州巨商家族。德锜少年聪颖勤学,在私塾读诗书经史。17岁时,奉父命弃学经商,参与尤家商业企业管理,经常奔波上海、广州、……[详细]
  强曲曲(1931~1992年)闽侯县人。民国34年(1945年)到区内聚春园学艺。4年后出师,留店担任厨师。1957年,到福州旅社饮食部主厨。1959年,中共八届七中全会在上海举行,曲曲应召到上海饭店主厨,所烧闽菜受到与会代表欢迎。1964年,广东省在广州南园酒家组建广州、潮州、福州3菜馆,特邀曲曲赴广州,主持福州馆厨务,烹调聚春园特色菜“佛跳墙”,受到赞誉。1966年,回福州旅社主厨。1979年……[详细]
  郭西珠(1919~1964年)女,原名郭梅,闽侯县人,家住朱紫坊。12岁入福州游月宫女班,从师吴西施学闽剧,艺名“西珠”。1951年,西珠入福州旧赛乐戏班,两年后随戏班转入福建省实验闽剧团,成为受过科班训练的第一代闽剧女演员。西珠擅演青衣、花旦及老旦,嗓音清亮,音域宽广,唱腔高亢悦耳,尤长于打舌腔。在全国和华东戏曲观摩会演中多次获奖。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西珠主演的闽剧剧目有《钗头凤》、《渔船花……[详细]
  林震(1918~1989年)原名汉卿,闽侯县人。早年在南街利亚大药房当学徒。民国27年(1938年)春,到新四军皖南军部军医处工作,后担任“江南抗日义勇军”后方医院院长。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解决病员缺医少药问题,7次冒着生命危险,进入被日军占领的上海市,学习医疗技术,动员上海同仁医院、宏仁医院、同德助产学校等医务人员和青年学生数十人到后方医院,从事抗日医务工作;扮成商人,从上海敌占区购买大……[详细]
  李良(1918~1969年)原名林曾同,字同甫,闽侯县人,林则徐五世孙。生于北京。民国23年(1934年)考上北京大学外文系,攻读英国语言文学,并自修德、法语。民国27年毕业后,在德通社等处担任翻译工作。民国34年,李良在北京参加中共华北城工部。民国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市-侦察组长、副科长,侦破过多起敌特颠覆案件。后任天津公安学校副校长、天津南开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详细]
  王助(1914~1941年)闽侯县(今鼓楼区)人。民国19年(1930年)入福州英华中学念书,加入中共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翌年夏,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反帝大同盟远东大会。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1年秋,考入北平(现北京)燕京大学。因领导-,组织--,引起学校当局注意,党组织调他回福建工作。民国22年秋,王助转入厦门大学经济系学习,发展校内“反帝大同盟”组织,成立党的外围组织“现代文化社”,……[详细]
  郑挺(1913~1941年)原名英华,化名郑冠音,闽侯县人。民国21年(1932年)从福州理工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大同大学理化系,开始从事进步活动。民国24年秋被捕,一个月后获释。“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上海学生积极响应,郑挺参加--,宣传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5年,组织救亡团体“日东研究会”,当选为时事研究会干事。同年夏天,又被秘密逮捕,在狱中进行-斗争。“七七”事变后,经营救获释。不久,加入中国……[详细]
  施挺钦(1911~1987年)字仁深,闽县人,家住东门。挺钦生于业医之家。在省立福州一中毕业后,拜福州平民医院名医林文基为师。民国23年(1934年)起,先后进福州市中医社和福建医校深造。后由福建省卫生处派往建宁卫生院任医生,历松溪、建瓯等县,后任建瓯县医院院长。闽北山区,山岚瘴气,疟疾、麻疹等病长年流行。挺钦安心山区生活14年,治好病人数以千计。1950年3月,返回福州,在大根区开诊所。每年麻疹……[详细]
  谢义耕(1911~1986年)原名荔生,字义耕,号二无,以字行。闽县人,世居水部龙庭境马育亭。少喜古典诗歌和传统书法;家贫在城内中药铺当学徒,工余仍勤学不辍。后经督军署参谋长张哲培举荐,入政府任文牍之职。因办事诚谨,积资升任省政府助理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省人委办公厅工作。义耕诗工七绝,尤精篆、隶书法及篆刻,亦善绘兰、竹。其书法以小篆、汉隶碑刻为宗,字体宽博舒朗,行笔圆润,喜伊秉绶法度,方……[详细]
  林舒谦(1911~1983年)笔名一竿、纪零、萨兰、萨任夫,闽县人,家住今鼓楼区817北路。早年入省立福州高级中学。民国23年(1934年),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未毕业即离校。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战时民众巡回教学团团长,率团往各县演出,宣传抗日救国。从此,长期从事剧本写作,成为专业剧作家。1954年,整理闽剧传统剧本《炼印》,参加华东区首届戏曲观摩大会,获剧本一等奖,并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详细]
  林白(1911~1971年)原名威廉,化名林泉、林二泉、老张、老李、王先生等,闽县人,家住玄坛庙街(今贤南路)。民国12年(1923年),入尚友堂旧制中学,后入私立福州东瀛学校日语专修科。民国17年,入海军陆战队第二独立旅三团学员连,后在晋江警察局、霞浦海军陆战队工作。民国21年,到十九路军六七一师任中尉排长。“闽变”失败后从晋江回福州。民国25年初,秘密组织“现代学术研究社”和“福州大众社”,开……[详细]
  柯凌登(1911~1950年)闽侯人,家居龙山巷。14岁到上海亲戚家,边打零工、边读书。后经同乡介绍,到海军“同济”号当水手。3年后提为海军少尉。因参与士兵反-行列被开除。民国27年(1938年)夏,经八路军驻长沙办事处介绍,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在团、旅、师司令部任作战参谋和教育参谋。民国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9月随部队赴东北,任作战科副科长,参加四平街保卫战。民……[详细]
  孙浩铭(1909~1975年)字家宪,家居善化坊,七代从事中医妇科的中医世家。浩铭毕业于福州中医学社,在福州南街大生-店开诊施治。浩铭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治愈许多妇女的疑难病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浩铭任福建省人民医院妇科特约医师。1957年,受聘为福州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先后当选为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人大代表。浩铭日间忙于诊务,晚间伏案夜读和著述,主要论文有《妇科基本功》、《辩证论治加草药治……[详细]
  石美瑜(1909~1990年)号可珍,闽县人,家住东街。民国19年(1930年),毕业于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系。民国21年,在江苏省高等法院刑事庭任推事,期间参加全国司法考试,名列榜首。民国34年,日本投降,在审判大汉奸陈公博、缪斌等时,执法严明,深受好评。翌年2月,出任直属-南京审判战争罪犯军事法庭少将庭长。民国36年2月,主持南京军事法庭,判处参与-的主犯、日军第六师团少将师团长谷寿夫死刑……[详细]
邵循正 中国历史学家 (19091973)
  邵循正,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1909年11月21日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1924年入福州英华书院,1926年入福州协和大学。同年秋入北平国立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攻读国际法和国际关系。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同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在蒋廷黻指导下专攻中国近代史。所著硕士学位论文《中法越南关系始末》二十余万字,被选刊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论文丛刊。1933年获清华大学研究院史学硕士学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