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安徽 > 滁州历史人物介绍5

滁州历史人物介绍5

更新时间:2023-12-30

  陈甦 1933年5月生于来安县三城乡。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扫盲办事员、洪山剧团和扬剧团导演、文化馆副馆长、工会主席等职。1973~1974年,先后改编和导演多部古装戏和现代剧。1974~1993年,分别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先后编纂《戏曲志》《戏曲音乐集成》《曲艺志》《曲艺音乐集成》《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民间歌曲集……[详细]
  郑传忠 民兵英模。1932年6月出生,来安县人,中共党员。历任双塘乡民兵中队长、民兵营长等职。1950年,他主持新民村民兵工作时,刻苦学习军事技术,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在上级军事部门举行的民兵打靶、投弹等多次军事比武中,均名列前茅。1953年7月,本县闹“毛人水鬼”事件,人心惶惶,严重影响生产。他带领民兵骨干,白天巡逻,夜间放哨,使全村群众有安全感,很快恢复了生产。1957年秋大旱,他组织112名……[详细]
  张有礼 1931年出生,来安县人。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夕即投身革命工作。50年代主要从事行政工作,历任乡、县干部。1958年起,历任来安中学校长、嘉山中学校长、嘉山县教育局副局长等职。70年代后期,历任滁县师范学校革命委员会主任,安徽师范大学滁州分校党委委员、校长办公室主任。80年代初,任职滁州师范学校领导职务,直至退休。……[详细]
  周世农 1931年出生于来安县顿邱乡(今施官镇)。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共党员,原任西藏昌都军分区顾问,副师职。1949年5月~1952年12月,任18军政治部-工作部工作队员、西藏军分区直属队文化教员和军法处军事法院书记员、秘书、审判员。1970年12月任西藏堆龙德庆县人武部副政委、县革委会副主任、人武部政委、党委书记、县委第三、第二书记。1980年1月~1990年10月,任西藏……[详细]
  武 云 1930年8月生于来安县杨郢乡。1943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数次战斗。历任战士、通讯员、文书、航空保管员、副团职助理员等职。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55年5月被华东空军后勤政治部授予三等功。1988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他独立功勋荣誉奖章一枚。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1枚。……[详细]
  朱长俭 1930年8月出生于来安县水口镇,中共党员。1944年9月入伍,任地下交通员、通讯员、宣传员。解放后,历任乡粮委、县供销社供销员、副股长、地区供校办事处生产、人事科长。1956年调中华全国供销干校学习进修。1957~1961年先后任蚌埠(淮南)跃进炼焦厂、蚌埠粮食机械厂、滁县地区肉联厂厂长。1974~1992年历任滁县地区商业局副局长、滁县县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县长、滁州市……[详细]
  朱木兰 1929年生,女,来安县人。1949年随父朱维谦(原高等法院法官)去台。1953年与赵锡成(祖籍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商学博士,现任美国福茂航运公司总裁,美洲交通大学校友总会董事长)结婚。1962年全家迁居美国。50岁时入美国圣诺望大学亚洲研究所攻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5年率5个女儿回故乡探亲。5个女儿中长女赵小兰成就最为突出,曾任美国白宫国内政策办公室顾问、美国银行副总裁、联……[详细]
  秦永阳 笔名云农,1926年1月出生于来安县施官镇仙山村。1940年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北撤,在华东建设大学学习。1947年5月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荣军学校任专职支书、指导员等职。1951年7月调上海市-政治部优抚科工作,曾任北站公安分局副局长。1954年调到长江航运管理局工作,任公安处秘书科长。1956年在中央公安学院学习2年。1958年因冤假错案停止工作,关于真理标……[详细]
  韩淑英 女,1923年8月生于来安县大英乡。1942年10月参加革命,194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曾任县妇抗协会干事、张山区仙人乡小学校长、来安县委宣传部干事、张山区委宣传部长、县妇委委员等职。1946年10月调往东北解放区,曾任辽北省洮安县青山区、洮安县白城子区区委书记。建国后,曾任江西省公路局人事科科长、华东公路工程指挥部三局人事科长。1954年,任广东省委计划处科长、交通办……[详细]
  武蕴藻 1921年12月生于来安县新安镇。1940年4月参加革命,是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在游击区和边沿地区从事游击战争。在部队曾任团政治处干事、政工队指导员、大队教导员、支队政治处主任、-部长、团政委等职。在地方曾任龙山乡(模范乡)党总支书记、二区、三区区委书记、地区直属三区组织部长、区委书记、来安县委组织部长等职。1945年9月调往东北,从事开辟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剿匪、土地改……[详细]
  朱银富 生于1921年4月,安徽省巢县人。1940年6月参加革命,194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至1964年7月历任新四军二师六旅十八团班长、副排长、排长、连长、营长;华东公安十三师教导大队大队长、团副参谋长、副团长兼参谋长、副团长等职。1964年7月至1985年5月任嘉山县副县长、全椒县生产指挥组副组长、来安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来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多次获嘉奖:1941年获战斗一等奖;19……[详细]
  何珍淑 1920年9月生,女,来安县人。浙江大学毕业后入教育界,曾在高级中学暨专科学校执教。1949年去台。结业于“革命实践研究院”。1957年秋任台湾省立虎尾女子中学校长,后任台中女子中学校长,并历兼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台中市党部委员、“中国青年-救国团”台中市团委会副主任委员、台中市选举监察小组委员、“中国女童军”台中市支会理事长、国际崇他社台中分社社长等职。1984年任台中……[详细]
  章正大 1920年出生于来安县相官乡,现居住在台湾省新竹市。于1937年春考入陆军军官学校15期政治科警官学校特种警察训练班。曾任军统局派驻第六、九两战区司令部联络参谋,军统局别动军情报组长。于中美合作“南狱班”接受“水0破技术”训练,配合“湘北”第三次大会战。1944年4月,组长章正大等6人,美员6人,奉令破坏“粤汉铁路”著名的“蒲圻大铁桥”以及停泊于武昌至金口之间长江江面的日军500吨级炮艇……[详细]
  赵晓青 (1918.4~1976.2) 来安县新安镇人。1939年10月入团,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科员、区长、政治处副主任、团政治委员、师干部部长、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师党委书记、东航党委委员等职。逝世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详细]
  解长新 1908年9月生于来安县舜山乡。青年时期接受党的教育,由新四军五支队曹成根介绍,于1939年10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入党的12名党员开会研究,决定成立游击队。1939年12月的一天晚上,天下着大雪,一行14名地下党员(另发展2名党员)于当夜12点多钟,摸进国民党新兵训练班,抢夺机枪三挺、步枪60余支,奔赴新四军五支队服务团,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历任排长、副连长、营长等职。参加过占鸡……[详细]
   薛时雨(1817或1818~1885或1886) 晚清著名教育家。字慰农,别号桑根,安徽全椒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乡试举人,咸丰三年(1853)与兄同榜进士。曾任浙江嘉兴、嘉善知县,杭州知府兼管粮储道。卸印后侨居金陵。先掌管崇文书院(区境内清凉山)、尊经书院,后主讲惜阴书院(区境内龙蟠里)16年,提倡风雅,文教复兴。于时诗人中有所谓“石城七子”者,皆为薛时雨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取科……[详细]
杭立武 教育家、政治学家 (19041991)
  杭立武(1904--1991)安徽滁县人。金陵大学毕业,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硕士、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大陆时期曾任中央大学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国民参政会参议员,教育部次长、部长,国大代表。20岁前往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三年后获硕士学位,旋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任名誉研究员。 返国后任中央大学政治系主任,中研院社研所名誉研究员,1930年转任中英庚款会总干事达十三年之久。1948年,他当选为-代表。……[详细]
  马宾,1913年生,原名张源,安徽省滁县人。1932年参加革命,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期间,曾任支部书记。抗战期间任新四军政治部科长、军法处长,中共盐城市委书记。1945年后到东北,历任松江省-部长、地委书记。1949-1978年在鞍钢工作,历任第一副经理、总经理、副经理、中共鞍山市委书记兼鞍钢党委书记、鞍钢革委会主任等职。1953~1956年在苏联斯大林斯克冶金学院学习,获……[详细]
吴郡 [] (?~1715)
  吴郡字云士,祖籍安徽凤阳。祖父吴高,明末京卫指挥使。李自成义军进京时,其父吴贵及家属7人被杀,吴郡时年8岁,由老仆携带逃来福建,住浦城前墩黄溪洲。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吴郡仗剑从军,随靖海将军施琅进攻澎湖列岛,因功加左都督衔,实授山西大同镇标游击。不久补为天柱营参军。大将军席某督兵征苗族时,命吴郡为前驱,攻破天星、悬落、愁叹几个城寨,在接近滇南彝民杂居的地方杀牛宴饮士卒,炫耀兵威以慑服……[详细]
  李鸿武,1950年出生于安徽省天长县龙集乡南兴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学校是个刻苦学习、尊敬老师、关心同学的好学生。参军入伍后,在部队,他是个埋头苦干、严于律己的好战士;退伍回乡后,更像一头“老黄牛”,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始终在家乡那片广阔的土地上勤奋地、默默地耕耘。1977年,李鸿武担任村民兵营长后,既抓民兵工作,又分管民政、治安和调解工作。1988年民兵整组期间、身患重感冒的李鸿武接到了次日对基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