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陕西 > 延安历史人物介绍7

延安历史人物介绍7

更新时间:2023-12-30

  白璋(1906~1977),七里村乡崖头村人。1935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白璋历任中央土地部干事、延安县工会组织科长、陕甘宁边区总工会组织部组织科长、陕甘宁边区工会机关农场场长、陕甘宁边区抗敌后援会生产科长、固临县工作组副组长、第一野战军工作队队员等职。他积极参与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投身大生产运动,大办农场,建设边区,支援前线;在随军工作中,积极……[详细]
  肖彩丰(1909~1977),原名肖庆余,张家滩镇咀头村人。民国十五年(1926)冬加入中国国民党,以宣传组织农民协会为主进行活动。次年10月,肖彩丰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1月由李甫山、杨增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末,肖彩丰高小毕业回家务农,担任阿青区党团支部书记,领导当地党、团员开展革命活动。十八年(1929)11月,因当时延长区委负责人对党的工作持消极态度,执行党的政策不力,陕北特委中断……[详细]
  高增尚(7950~1975),安沟乡高家川村人。1966年3月24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70年1月,应征编入陕西省交警大队二中队一班。高增尚当交警后,认真执勤,热情服务,是年12月20日被评为五好战士。1971年、1972年连续两年受到中队、大队的嘉奖。1971年3月1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1月19日提升为班长。1973年至1975年又多次受到中队、大队的通令嘉奖。1975年11月……[详细]
  董耀卿(1906~1975),原名董彩,延长镇槐里坪村人。二十年代初,董耀卿在延长一高任教,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向师生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进步思想。组织师生-,-,冲击县衙。民国十六年(1927)1月,经延安特别支部委员陈瑜廷与一高校长朱幼康介绍,董耀卿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一高党支部成立后,董耀卿任组织委员。十七年(1928)1月,中共延长区委会成立,董耀卿当选为区委书记。十八年(1929),……[详细]
  赵建基(1916~1967),罗子山乡石佛村人。自小随父在宜川城国立小学就读,勤奋好学,班主任邓景亭(共产党员)常常给他讲革命道理,讲刘志丹闹革命的故事。赵建基升入高小后,常常为党组织写标语,刻传单,组织学生闹-。民国二十年(1931)11月,校党支部书记邓景亭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赵建基入党后,跟同学古建元一起参加邓景亭领导的党的地下活动。1935年,赵建基毕业于韩城中学,党组织派他回宜川苏区工……[详细]
  呼延位1904年生,字立人,安河乡后山村人。民国七年(1918)毕业干山西省斌业大学,民国十年(1920)入保定军官学校高级教育班学习,结束后历任国民军营团参谋、军管区征募处处长、华潼师管区司令、临蒿师管区司令等职。曾当选为“国大”代表,出席过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后转地方工作,与李国华、赵国清、白彦章等人倡导和兴办狼神山高小,并首任该校教导主任。建国后,任陕西省参事室参事。……[详细]
  黑志德(1913~1956),赵家河乡古州村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革命活动,第二年转为中共党员。黑志德参加革命后,历任中共宜川特派员,宜川抗日义勇军指挥,红宜县政府主席,西北抗日反蒋大同盟组织部部长,陕甘工委白区工作部部长,富县、宜川抗日救国会主任,中共固临县委-部长、县委书记,中共延属地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洛川特委副书记,黄龙专区专员,中共黄龙地委书记,中共延安地……[详细]
  朱幼康(1875~1944),又名朱钊,延长镇朱家湾村人。延长一高毕业后考入陕西省第一中学,该校校长杨明轩(共产党员)不时对他进行启发和教育。他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进步书刊,接受新思想,成为学生中的活跃分子。杨明轩对他十分赏识,曾把自己亲笔写的一块“善于办事”的红绸子奖励给他,以资鼓励。朱幼康从此树立起远大的理想,立志献身于教育事业。毕业后回母校延长一高任教,他积极宣传新思想,提倡新文化,深受师生……[详细]
  谭生兴(1906~1936),曾用名谭生煜,安沟乡阿青村人。民国十六年(1927)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阿青村党支部书记。1935年,当选为延长县安沟区副区长。1936年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实行战略转移,红军主动放弃已解放的部分地区,国民党匪军勾结地主还乡团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疯狂反扑,气焰十分嚣张。一天,谭生兴前往马家山村,以帮助村民收割小麦为掩护侦察敌情,不幸被大地主刘老三发现,还乡团分队长刘宝英立……[详细]
  阎志道(1905~1936),罗子山乡上西渠村人。民国十四年(1925)夏毕业于宜川县第二高级小学(原狼神山高小),是年秋,考入省立延安四中学习。阎志道在四中上学期间,阅读了《新青年》、《向导》、《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浅说》、《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主动参加政治斗争,自觉走上革命道路。是年冬,经四中党员教师陈瑜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四中的党组织领导师生展开“非基运动周”(鼓动基督教……[详细]
  阎忠(1905~1933),乳名河明子,安河乡阎家圪村人。8岁帮家里放牛,拾柴,稍大,能干各种农活。一家人终年拼命劳动,但因地主的剥削、官府的苛捐,生活依然贫苦不堪。民国十二年(1923),黑宪章在后土山修筑寨子,驻扎宜川县五区民团,阎忠瞒着父母当了五区团丁。他酷爱0,勤学苦练,练就一手好枪法。成了当时闻名的“神枪手”。六区区长白希奇得知后,以亲戚关系把阎忠调到六区民团任班长,并兼任白希奇的私人护……[详细]
  刘振家(1886~1933),又名刘奋生,罗子山乡南山村人。民国十三年(1924)于榆林师范毕业后在“二高”任教。刘在榆林师范上学期间,受到大革命的熏陶。回家当教员后,目睹封建统治的腐败和劳苦大众的灾难,急切渴望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途径。1925年,声援省港大-的革命浪潮波及“二高”,《共产党宣言》、《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秘密传到学校。刘振家及进步师生受其影响,纷纷组织--和演讲会,贴标语,……[详细]
  黑宪章(1895~1929),字子斌,原宜川县五区吉州村人(今属延长县赵家河乡古州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父和父亲是清朝的岁贡。民国五年(1916)北赤、后九殿一带出现了以曹占胜(绰号曹老九)为首的一股土匪,杀人越货,-。是年元月初,土匪来到古州,全村群众未来得及躲避,情势十分紧迫。这时,黑宪章挺身而出,在村口的崾〓畔上,挖了一个单人掩体,用一支土枪阻击,土匪未能……[详细]
  白志岗(1965~1986),吴旗县中杨青村人,高中文化程度。1983年元月应征入伍,在成都军区第九侦察大队历任警卫员、班长职务。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元月11日在云南前线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牺牲。入伍后,他安心服役,好学上进,苦练杀敌本领,曾两次受连队嘉奖。1985年9月,他多次申请参战,被编入云南前线第九侦察大队三连当战士。他先后随大队-和连队执行侦察任务16次,勘察了西起云南……[详细]
  张万祥(1941~1969),小名院子。祖籍横山县红崖沟。1924年逃荒到华池大崾崄沟落户,后迁居吴旗县杨城子村。1956~1960年张万祥在杨城子小学读书,1966年3月应征入伍,在青海省3595部队当战士。1969年7月在执行任务中牺牲,时年22岁。张入伍后,除认真参加军事训练外,能经常坚持学习,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1963年2月,某工厂仓库着火,张万祥奋不顾……[详细]
  陈丕秀(1905~1979),小名四双,祖籍靖边县海子滩。陈8岁起就给地主放羊。1924年逃难落户到今吴旗县李渠子村。1935年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四区二乡主席、土地委员等职。1936年秋奉命筹办商业合作社,并担任主任职务。全国解放后,曾在西北合作干校学习。1961~1964年担任吴旗县百货公司总经理职务。1964年因病离休,1979年3月31日病逝,享年74岁。1936年……[详细]
  蔺士魁(1904~1975),中共党员,出生于吴旗县蔺园子村,祖籍务农。幼时读过3年私塾,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吴旗县任区助理员、区长、区委书记、副县长、县长等职,1975年11月1日病逝,享年74岁。参加革命以后,他积极为党工作,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从不悲观,并经常鼓励同志,坚持进行斗争。解放后,担任县长职务,能贯彻党的干部政策,实事求是,任人唯贤。1951年,群众反映他弟弟蔺士斗贩卖大……[详细]
  李维翰(1880~1958),祖籍白水县。光绪六年(1880)6月15日出生于吴旗宁塞堡安家崾崄,取名李鹏飞。15岁时拜合阳县人雷先生为师,遂跟其读书学医。光绪三十年(1904)得中案首,主考学台给改名李维翰。1910年又补廪,提黉门饱学廪膳秀才。1912年弃学务农,以后又教过几年书。1931年起从医治病。1958年10月14日因患食道癌病故,享年79岁。李维翰为患者治病尽力尽心,随叫随到,不误诊……[详细]
  高应(1910~1953),乳名七保,又名高芝灵。出生于地主家庭,吴旗镇人,幼年读过半年书。1925~1934年在家务农、做生意。1934年红色政权在吴旗建立后,高应为-反人民,亲自组织地方民团,自任队长,进行-与土匪活动。1934年2月,高应在吴旗枣树湾打死革命干部刘丕万和13岁的儿子。同年又因拉拢刘占奎、刘月林入伙未遂,与张廷芝合谋,晚上将二刘拉至罗坪川田杏子畔打死。1935年,高在吴旗五区吴……[详细]
  蔡丰(1880~1948),字登武,吴旗县宁塞堡人。年幼家境贫寒,未读过书,18岁继父任,历任宁塞堡、马连城“排头”(地方武装的小头目)5年。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民国3年(1914)任绅士7年。民国10年(1921)任宁塞区区长。民国23年(1934)任地方团总。蔡丰在国民党地方任职期间,曾施行不少仁政。民国16年(1927),粮台站长宗丕涣,勾结军队邢营长,向老百姓多摊派600大洋的军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