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陕西 > 延安历史人物介绍4

延安历史人物介绍4

更新时间:2023-12-30

  鲁宗明(1914—1975),祖籍四川省云阳县新阳乡同云村,两岁时迁居陕西省,辗转来黄陵县康崖底乡老虎尾巴村定居。鲁宗明勤于农耕,略识文字,乐于助人,其家小康时,卖自家耕牛为佃户娶妻。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响应党组织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号召,在村里成立黄陵县第一个互助组。因长年务农,积累了土法修坝的经验,同年被聘任县农民水利技术员。1950年至1952年,发动群众修梨园村至张寨村7座石土混压水坝……[详细]
  肖连海(1906—1969),原籍山东益都县,1928年前逃荒,流落陕西富平县,1936年迁居黄陵康崖底乡老虎尾巴村。解放前务农。1948年黄陵解放,先后任王庄科、三河口、肖家川、梨园、张家寨、老虎尾巴等村的行政主任。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联合本村农民,组建肖连海农业社。后与鲁宗明的红旗社合并为红旗高级合作社,肖连海任社长。在走集体化道路,建立互助组、农业合作社以及……[详细]
   刘树信(1920—1968),黄陵县太贤乡备村人,七、八岁时开始在本村私塾念书,10岁上小学,经常读一些进步刊物,时值刘志丹领导游击队路过村子,宣传革命,在树信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印象。1935年刘树信小学毕业,毅然离开家乡,到陕北绥德师范上学,1937年上半年,红军进驻绥德,刘树信对革命有了初步认识,参加绥德地方党组织的抗日下乡宣传队,1938年,刘树信到陕北公学第十五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雷建席(1915—1967),又名雷洪,黄陵县店头镇人,出身贫苦家庭。解放前务农,店头解放后,参加民兵,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担任七丰大队民兵连长。他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忠于职守,不辞劳苦,协助-门抓获各类罪犯甚多。1953年带领民兵在深山搜捕-的-匪徒,持续27昼夜,将匪徒全部抓获,荣立一等功,当年被评为省军区二等功臣。他大义灭亲,不徇私情,将表叔王清选,表哥王德卫两名罪犯抓获归案。至……[详细]
  李永珍(1922—1958),黄陵县阿党乡阿党村人。幼时聪颖,8岁开始读私塾,13岁入县立高小,后去西北农民学院附属中学读高中。中学时代,永珍上进心强,聪明好学,品学兼优。1943年,入国立山西大学文学院读书。1944年回黄陵从事教育工作。1945年8月重新入国立河南大学教育系(当时这所学校在陕西宝鸡,后迁开封市,又南迁江苏省苏州市)。李永珍在开封时就积极倾向革命,刻苦攻读俄语,阅读革命书籍,利用……[详细]
  杨向荣(1895—1951),字向之,号智全,乳名保儿,黄陵县太贤乡北村人。小时家贫,仅读书数年即缀学务农。1911年在北村加入红帮,1918年投靠军阀榆林镇守使署井岳秀,并任蒙边剿敌总指挥。1922年经冯玉祥介绍加入基督教。杨向荣死心踏地为军阀卖命,1922年至1936年间在陕北佳县、神木、府谷等地追剿红军,镇压革命人民。1935年井岳秀介绍杨向荣加入国民党。同年杨指示部下33人伪装起义,投降红……[详细]
   张学让(1913—1964),乳名学堂,黄陵县太贤乡四圣村人。8岁入私塾。先后在延长、延安、西安等地读书。在西安省立师范就读时,于1937年10月加入民先队,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秋,返乡,任桥山小学校长。11月在黄陵参加国民党,先后在洛川中学、中部师范、泾阳省立铜川师范及眉县高校任教,担任过教务股长、训导主任等职。1941年在洛川加入三青团。1945年5月,进入国民党政界,担……[详细]
  苏继堂(1902—1934),出生于黄陵县隆坊镇苏家峁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少年时,由于家庭贫穷,继堂勉强读完小学,回家务农。因贫不能自养,借本村地主苏红胜0,继堂无力偿还,多次遭受毒打。1932年4、5月间,刘志丹率红军来到中部,打富济贫,宣传革命道理。苏继堂毅然投奔红军,联络10多名贫苦农民建立起一支游击队,称“苏继堂”游击队,苏自任队长。在穷百姓的支持下,他带领游击队机动灵活,寻找战机,消灭小……[详细]
  李瑞成(1910—1937),共产党员,黄陵县隆坊镇尺。1927年春,投奔陕北军阀井岳秀部下,任石谦旅护兵十连连长,与谢子长合作出《告父老乡亲》一书。同年9月,中共发动清涧起义后,部队向宜川守敌代旅长康子祥展开激战,得到由延川、清涧赶至的起义部队的配合,康败退,三支起义部队会合于宜川。李象九旅长授任李瑞成为营长,后宜川因敌高双成的围击而失守,李瑞成率部突围至韩城,转入地下斗争。后又转移黄龙山、洛川……[详细]
  刘翰章,(1894—1927)。字含初,陕西省黄陵县备村人,出身地主家庭,7岁进私熟,14岁毕业于省立三秦公学。1917年夏,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他刻苦好学,善于思考,并酷爱国文。历史、书法成绩也很好。常与同学探讨救国救民之道,颇得师友赞赏,为李大钊所器重,在陈独秀、李大钊等影响下,认真阅读研究马列主义理论著作,并得到李大钊的亲自教诲。1919年伟大的“五·四”爱国反帝运动爆发,含初和同学积极参与……[详细]
  杨季秋(1890—1927),太贤北村人,中部县红枪会首领。民国13年(1924)春,北村驻扎了一排土匪,借社会动荡不安之机,向农民要粮要物,敲榨0,横行乡里,逼得百姓叫苦不迭。杨季秋自发组织群众联络四乡,消灭土匪,抗粮抗捐,因以红缨枪为武器,即取名“红枪会”。组织成立后,先后从河南、湖北等地请来武术气功师,学气功练武艺。同年秋,杨季秋派侄子杨万帮用诱吃洋烟之机,用红缨枪刺死匪首寿娃,余匪逃窜,此……[详细]
  高思恭(1911~1987),系宜川县云岩镇北苏村人。1931年10月宜川中共党组织负责人赵正化、白彦博等提供50元资金,让高思恭在云岩镇开了个“义盛和”骡马店,作为党秘密活动联络点。他曾将当时国民党云岩区长薛××诱出后缴了手枪,让区上出资赎人,为地下党组织筹集了一部分资金。1935年正月,宜川党组织以该店为依托,一举夺去了云岩区公所保安队10数支枪。由于暴露身份,遂弃店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详细]
  张季玉(1908~1987),男,汉族,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自幼在家塾读书,聘有石达开等老先生专为其执教。民国十三年(1924)入宜川第一高级小学读书,毕业后相继完成了初中、高中学业。于二十一年(1932)考入北京朝阳大学法科经济系读书,二十六年(1937)毕业。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因在读书期间受进步思想影响,张季玉由雷向阳介绍参加了傅作义部的热河抗日先遣军暂编5旅14团任团长之职,曾返乡……[详细]
  赵彦林(1966~1985)1966年3月25日生于宜川县云岩镇二里半村,1981年7月加入共青团。他出生在贫穷的山区,全家6口人的生活靠当教师的父亲工资收入维持,他在学校读书期间省吃俭用,苦心读书。1982年7月考入陕西省纺织工业学校,在针织8201班学习,担任团支部宣教委员。班主任动员陕北农村来的同学可申请甲等助学金,他的家庭经济很困难,却只申请了乙等助学金,1984年冬学生科多次催促他申请冬……[详细]
  赵鸿善(1903~1980)。男,宜川县云岩镇二里半村人。1903年8月出生在一个经济较为富裕的农民家庭。由于他受红区革命的影响,同情受压迫剥削的贫苦农民。于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培育下,1935年5月参加了义勇军,抗粮抗款,同地主恶霸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先后在红军第三支队,独立营,29军385旅当战士,曾任班长、司务长及商店、油坊经理。1946年为执行陕甘宁边区的和平建国决议,……[详细]
  赵方(1908~1979)原名正化,曾用名张超。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生于宜川县云岩镇二里半村一个农民家庭。12岁开始在宜川县新市河乡东良村小学读书。民国十三年(1924)春,在延长县高小上学,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李遇社等共产党员。十四年(1925)3月,延长高小的进步学生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召开了追悼孙中山先生逝世大会,他在大会上作了演讲。不几日,学校当局以“造谣惑众,煽动闹事”为由将他开除。……[详细]
  傅东华(1914~1969)原名傅永录。民国三年(1914)出生于宜川县云岩镇曲州村一个农民家庭。十八年(1929)他考入云岩高级小学,受到学校校长赵正化(宜川地下党组织的宣传委员)的教育和影响,激发了爱国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二十四年(1935)2月,他参加了宜川县抗款义勇军,任第二大队副大队长。这支抗款义勇军配合红军攻打了宜川县城,他在战斗中负伤。红军主力转移时,留他在曲州养伤,痊愈后,于同年6……[详细]
  高凤翔(1915~1967)原名占荣。民国四年(1915)出生于宜川县云岩镇贺家岭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两岁那年,瘟疫就夺去了母亲的生命。3岁时,父亲被土匪害死。靠爷爷和二叔养育成人。二十二年(1933)高凤翔受共产党的影响,跑到二里半村,找到共产党员赵正化,投身于革命,被分到宜川预备队工作。预备队是专门给红军补充兵员的后备军。他到了预备队因报仇心切,私自约了4个队员,悄悄地奔向延安桃花沟准备去消……[详细]
  李立楷(1911~1961)出生于原宜川县第六区益枝村(今属延长县罗子山乡辖)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秉性刚直,八岁读私塾,勤奋好学,十六年(1927)毕业于宜川县第二高级小学(校址设在六区狼神山上,今罗子山)。同年考入陕西省立第四中学初中部三班(延安四中),因刻苦学习,成绩优良,办事稳妥周到,受到学校和同学的信赖,也得到地下党员教师王超北、李卓如的器重。这段时间,他受到好友、地下党员韩俊杰(韩一帆)……[详细]
  杨树金(1917~1956)原名丑娃子,宜川县新市河乡赵村人。民国六年(1917)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丧父,他15岁时便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给地主、富农扛长工。三十一年(1942)因交不起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被保长的狗腿子打得皮开肉绽。1948年3月,宜川解放后,他在土改工作组的领导下,斗地主、分田地。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农会组长、政治组长、党支部委员、征粮评议员。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