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河南 > 洛阳历史人物介绍14

洛阳历史人物介绍14

更新时间:2023-12-30

  刘昞,东汉孝明帝刘庄之子,淮阳王。淮阳顷王刘昞 ,孝明帝刘庄子,永平十五年封常山王,建初四年,徙为淮阳王,以汝南之新安、西华益淮阳国。立十六年薨,未及立嗣,永元二年,和帝立昞小子侧复为常山王,奉昞后,是为殇王。立十三年薨,父子皆未之国,并葬京师。侧无子,其月立兄防子侯章为常山王。和帝怜章早孤,数加赏赐。延平元年就国。……[详细]
刘畅 [] 东汉梁王
  刘畅 (东汉梁王)建初二年(77年),封刘畅的舅舅阴棠为西陵侯。建初四年(79年),徙封刘畅为梁王,以陈留郡的郾、宁陵二县和济阴郡的薄、单父、己氏、成武四县,一共六县,增加为梁国的食邑。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驾崩,刘畅于同年正式到梁国就藩。永元五年(93年),豫州刺史、梁国丞相奏报朝廷弹劾刘畅,汉和帝念及亲情,只是削成武、单父二县。永元十年十月十九(98年11月30日),刘畅去世,谥号节,其子……[详细]
刘衍 [] 东汉下邳王
  刘衍,汉明帝刘庄之六子,公元72年(永平十五年)受封为下邳王,公元88年就国,定都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缢号下邳惠王,72年—126年在位,共54年。……[详细]
刘党 [] 东汉乐成靖王 (58~?)
  刘党(58—?)乐成靖王,东汉明帝子。永平四年(六一)赐号重熹王,十五年(七二)对乐成王。聪慧善史书,喜正文字,与肃宗同年,尤相亲重。(《后汉书·孝明八王传》)乐成王族的开基祖刘党(56?—94年),是汉明帝的第四个儿子。公元66年,被赐号重熹王,公元72年被封为乐成王,公元88年就国,定都乐成(今河北献县东南),史称乐成靖王。刘党在位25年,死后传位给他的儿子东成哀王刘崇。刘崇继位仅2个月便夭折……[详细]
刘恭 [] 东汉彭城靖王
  刘恭,永平九年赐号灵寿王。十五年,封为臣鹿王。建初三年,徙封江陵王,改南郡为国。元和二年,三公上言江陵在京师正南,不可以封,乃徙为六安王,以庐江郡为国。肃宗崩,遗诏徙封彭城王,食楚郡,其年就国。恭敦厚威重,举动有节度,吏人敬爱之。永初六年,封恭子阿奴为竹邑侯。……[详细]
刘羡 [] 东汉陈王
  陈敬王刘羡,孝明帝刘庄子,永平三年(公元60年)封广平王。建初三年(公元78年),有司奏遣羡与巨鹿王刘恭、乐成王刘党俱就国。肃宗性笃爱,不忍与诸王乖离,遂皆留京师。明年,案舆地图,令诸国户口皆等,租入岁各八千万。羡博涉经书,有威严,与诸儒讲论于白虎殿。七年,帝以广平在北,多有边费,乃徙羡为西平王,分汝南八县为国。及帝崩,遗诏徙封为陈王,食淮阳郡,其年就国。立三十七年薨,子思王钧嗣。……[详细]
刘建 [] 东汉千乘哀王 (?~61)
  千乘哀王刘建(?-61年),东汉皇子,汉明帝刘庄长子,母不详。永平三年(60年),刘建被封为千乘王。第二年(61年),刘建去世,谥号哀。刘建年少无子,千乘国(今山东省高青县)除。……[详细]
刘京 [] 东汉琅邪孝王
  刘京 (东汉琅邪孝王) 光武帝子,建武十五年封琅邪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京性恭孝,好经学,显宗尤爱幸,赏赐恩宠殊异,莫与为比。永平二年,以太山之盖、南武阳、华,东莱之昌阳、卢乡、东牟六县益琅邪。五年,乃就国。光烈皇后崩,帝悉以太后遗金宝财物赐京。京都莒,好修宫室,穷极伎巧,殿馆壁带皆饰以金银。数上诗赋颂德,帝嘉美,下之史官。京国中有城阳景王祠,吏人奉祠。神数下言宫中多不便利,京上 书愿徙宫开阳,以华……[详细]
  刘衡,东汉光武帝刘秀与光烈皇后阴丽华之子,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封临淮公,幼年去世,谥号怀,无子,国除。……[详细]
刘荆 [] (?~68)
  刘荆(?—68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九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被封为山阳公;建武十七年,进爵为山阳王。 刘秀死后,皇太子刘庄即位,即汉明帝。刘荆冒充大鸿胪郭况,写信给废太子东海王刘强,劝其举兵以取天下。刘强收到信后立即将送信人押送到京城洛阳,交给明帝查办。明帝很快查清了-,但明帝念及刘荆和自己是同母兄弟,因而,没有立即捉拿刘荆问罪,而是加强了对他的监控,从此,刘荆的一举一……[详细]
刘苍 [] (?~83)
  刘苍(?―83年3月4日),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汉明帝刘庄同母弟弟,母光烈皇后阴丽华。刘苍于建武十五年(39年)受封为东平公,十七年进封为东平王,定都无盐(今山东东平县东),永平五年正式就国,遂从洛阳徙居无盐,开东平藩王一族。刘苍(?―83年3月4日),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生年不详,卒于汉章帝建初八年正月壬辰(二十九)日(3月4日)。建武十五年(39年),封东平公。建武十七年,进爵为王。少好经书,……[详细]
刘英 [] 东汉楚王
  刘英,是东汉楚王, 为东汉光武帝和许美人所生。后因为图谋取代汉明帝被废去王位,而后自杀。据后汉书记载,刘英为中国已知最早的佛教信徒。据荷兰汉学家许里和研究,约在公元50年前后的这段时期,佛教已经渗入淮北地区、河南东部、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这一数省接壤的广大区域。当时的彭城是非常繁华和开放的城市,也是这个区域里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同时,彭城还坐落在丝绸之路从洛阳向东延伸直到东南地区的大路上。就是这个城……[详细]
刘焉 [] 东汉中山王 (3890)
  刘焉(38~90)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建武十五年(39)封左冯翊公。十七年(41)进爵为王。因为刘焉是郭太后小儿子的缘故,所以独留京师。三十年(54),徙封中山王。永平二年(59)冬,各诸侯王都到京师来会辟雍,事毕归蕃属地,诏刘焉也到他的封国去,令虎贲官骑跟从他。刘焉上疏辞让,明帝下诏让他不要推辞。因为刘焉是郭太后特别偏爱的,所以明帝也对他特加恩宠,让他能够单独往来京师。永平十五年(72),刘焉的……[详细]
刘延 [] 东汉阜陵王
  刘延,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封淮阳王,后参与私作图谶(造反-),汉明帝不忍杀之,迁为阜陵王,但刘延屡屡心怀不满,有人告发他与儿子刘鲂密谋造反。汉章帝不忍将刘延处死,将他贬为阜陵侯,只享有一个县的封地,并不许他与官员人民来往。后章帝出巡见之,感怀而复其王位。刘延在位五十一年病逝,享年八十二岁。谥号“质王”。刘延,首任阜陵王,为汉光武帝刘秀与废后郭氏所生第四子。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被封为淮阳公,十七年……[详细]
刘康 [] 东汉济南王,东汉光武帝刘秀子,母郭圣通
  刘康,东汉光武帝刘秀子,母郭圣通。建武十五年(40年)封为济南公,建武十七年(42年)进爵为王,建武二十八年(53年)到封地就国。建武三十年(55年),朝廷将平原郡的祝阿、安德、朝阳、平昌、隰阴、重丘六县增加为济南国的食邑。中元二年(58年),刘康的儿子刘德被封为东武城侯。……[详细]
刘辅 [] 东汉沛献王 (?~84)
  刘辅(?―公元84年),东汉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郭圣通所生次子 ,东汉宗室。建武十五年封右翊公。十七年,郭后被废为中山太后,因此改封刘辅为中山王,同时享有常山郡。二十年,又改封为沛王。建武十五年(公元40年),刘辅受封右翊公。 建武十七年(公元42年),刘辅的母亲皇后郭圣通被废为中山太后,所以刘辅被改封中山王,并食常山郡。 建武二十年(公元45年),刘辅改封沛王。当时禁网还疏,诸王都在京师,争修名誉……[详细]
刘疆 [] 东汉光武帝朝东海恭王
  刘疆 (东汉光武帝朝东海恭王)建武二年(26年),立其母郭氏做皇后,他做了皇太子。十七年(42年),郭皇后被废,刘疆忧愁不安,多次通过左右及诸王陈述他的心愿,愿意备蕃国。光武帝于心不忍,迟迟回答,几年后才同意。十九年(44年),刘疆被封为东海王。二十八年(53年),到了封地。皇帝认为刘疆被废不因为本身有过失,而且去就有礼,所以优待大封,兼食邑鲁郡,共有二十九县。并赐给虎贲旄头,宫殿中设有钟鼓之悬,……[详细]
  明崇俨(646年-679年),精通巫术、相术和医术,官至正谏大夫。明崇俨年少时,县吏有个会召鬼神法术的,明崇俨学会了他的法术。明崇俨作为正谏大夫,论政事得失时喜欢假借鬼神之言,皇帝和皇后更是对其言听计从。关于明崇俨的死因,当时有为鬼神所杀、为流窜的强盗意外所杀、被太子遣人所杀等说法。人物生平明崇俨年少时,父明恪任安喜县令,县吏有个会召鬼神法术的,明崇俨学会了他的法术。乾封(666年—668年)初年……[详细]
  贺兰氏(?一666年),魏国夫人,河南洛阳人。父贺兰越石,母韩国夫人武顺为武则天之姐。其兄贺兰敏之。贺兰敏之“墓志”记其母封号为郑国夫人,父名为贺兰安石。史书没有记载魏国夫人贺兰氏的名字,所谓的“贺兰敏月”乃电视剧瞎说杜撰,不知出处,所以不可信。武则天封后,其娘家人亦获利不少,其姐获封韩国夫人,并可自由出入后宫。韩国夫人之女贺兰氏,娇艳可人,得唐高宗李治宠幸。与其母韩国夫人一同侍奉李治(这在封建时……[详细]
  贺兰安石,鲜卑人,担任唐政府的越王府法曹一职,娶武士彠的长女武氏为妻,是武则天的姐夫,生一子贺兰敏之及一女。越石早卒,武则天后来封自己的姐姐为韩国夫人。岳父:武士彟岳母:荣国夫人杨氏妻子:武顺男儿子:贺兰敏之女儿子:魏国夫人贺兰氏二小姨子:武则天三小姨子:郭孝慎夫人武氏二姨妹夫/情敌:唐高宗李治三姨妹夫:郭孝慎长内甥男:李弘,后立为太子,死后追谥“孝敬皇帝”次内甥男:潞王李贤,李弘死后立为太子,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