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陕西 > 榆林 > 吴堡县历史人物介绍2

吴堡县历史人物介绍2

更新时间:2023-12-30

  刘韶华(1902~1938) 乳名来福,字春园,寺沟村人。7岁入村私塾。民国四年(1915),考入吴堡城高等小学。民国八年(1919),考入陕北联合榆林中学,学业甚优,校长杜斌丞十分赏识,购书赠读,资助学费,勉励其奋发上进。十三年(1924)榆林中学毕业,考入北平大学数学系,十五年(1926)加入中共。因学资困难,于十八年(1927)辍学,至米脂三民二中任教师、教务主任,并任学校共产党支部书记。他……[详细]
   王庆霖(1903~1929) 字祝亭,旧城人。幼年喜阅兵书,因家贫,学业颇短。民国十三年(1924) 20岁时,弃笔从戎,入胡景翼陕西靖国军高桂滋独立营营部任司书,后升补充团3营9连任司务长和2团3营11连连长;十六年(1927)调第一集团军47军108师2团3营任营长;十八年(1929)入国民革命第二军杨虎城部任1团团长。同年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在山东诸城与军阀顾震作战时,王随军参战,英勇牺牲……[详细]
  贾天禄(1726~1782) 字来青,号学山,贾家山村人。9岁吟诗作赋,12岁博弟子员,16岁补廪,18岁于关中拜孙景烈为师,22岁中第三名举人,26岁即乾隆十七年(1752),殿试中59名进士,31岁于山西汾州府掌教,33岁任四川省冕宁县令,以能称代牧会理,亲擒凉山盗,著有《凉山记》行世。后署川东直隶石柱同知2年,以忧归。服除,选授湖北竹山县知县。56岁告病返乡,寿57岁。(据清道光《吴堡县志》……[详细]
  薛蕴芝 字瑞阶,川口村人。清顺治辛卯(1651)举人,辛丑(1661)进士。任贵州龙里县令,为官清正,视政有声,劝民勤农桑,开渠溢田,成绩突出,后因吴三桂之乱,不乐仕途,弃官归乡,读书设道颇广,受人敬慕。暮年纂吴邑志,至道光年间,尚存其稿。(据清道光《吴堡县志》、《陕西续修通志》)……[详细]
  张绮(1479~1554) 字文锦,号青峰,三脑舍窠村(今张家墕村)人。从小好学,学识渊博,入贡后,任大名府通判(六品),秉公视政。嘉靖二十年(1550)任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知州,封奉直大夫。讲乡约,教纺织,勤农艺,开渠坝,造就学校。生性好友,仗义助人,视政廉正,受人拥戴。(据清道光本《吴堡县志》、明《奉直大夫云南昆阳州知州青峰张公墓志铭》、云南《昆阳州志》)……[详细]
  刘汉贵(1940~1962) 寺沟村人。1960年初中读书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藏部队7连任文书。汉贵在军队中奋发学习文化、政治、军事。1961年军训中,被评为全师的“五好战士”,荣立三等功一次,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1月18日,在中印边界东段自卫反击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22岁。……[详细]
  牛德绍(1932~1957) 出生在马跑泉村一个贫农家庭,小学毕业后立志从农,并加入共青团。1956年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任副社长,带领社员征山治水,植树造林,努力改变生产条件,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1957年6月的一天,雷声不断,暴雨倾盆,马跑泉沟里山洪暴发,洪峰渐高。村后的大坝里,积水成湖。洪水冲来的柴草、树枝,堵塞了大坝竖井口(此坝无溢洪道),水流不通。坝内积水将要冒过土坝梁,眼看着坝塄有摧毁……[详细]
   寇培贵(1920~1952) 寇家塌村人,家庭贫农,从小务农,生性直爽。1934年4月,自动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转战葭、吴、绥、清。1935年编入绥吴红军战斗团,1936年战斗团编入红28军,参加东征。1937年国共合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他随军开赴前线,深入山西、河北日军占领区,开创抗日根据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蒋介石妄图统治全中国,于1946年向解放区发起……[详细]
  李应邦(1920~1949) 原名济邦,横沟村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加入共产党,勤学苦练军事技术。解放战争时期,他随-战西北各地,参加过著名的青化砭战役、蟠龙战役、宜川战役等,先后立功4次,受到团、师、军的奖励。1949年,第一野战军攻克兰州的战役中,李任4军3团连长,冲锋陷阵,所向披靡,荣立一等功。野战军总部授予他“人民英雄”称号,并宣布提升营长,后在激战中牺牲。时年29岁。……[详细]
  慕生财(1918~1948) 武家山村人,幼年读书,后因家贫辍学务农。1934年参加陕北红军第四支队,同年加入共产党。之后,调陕北红军主力27军,转战陕北,扩充队伍,巩固苏区。抗日战争开始,部队改编,他在120师任团长。转战晋西北抗日战场,扩大、巩固晋西北解放区。1946年,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区时,慕任八路军120师某团政委,参加过晋西、晋中的多次战役。1948年,解放太原的战役打响,华北、西北兵……[详细]
  薛英桂(1907~1948) 化名光明、洪亮,出生于砖窑山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本村私塾念书,学业不佳,免强读完初小后从农。1922年,好弄枪使棒的薛英桂,投奔本县警佐王迎祥,从戎习武。后于榆林军阀井岳秀86师李福成营当兵。他目睹国民党军队尔虞我诈,趋炎附势,欺凌百姓,白日佯军,夜间实匪之种种丑事,深恶痛绝,遂于1926年离队。1927年,他给贩大烟的私商保镖,往返于晋陕之间。1931年弃职回家务农……[详细]
  慕汝瀛(1920~1945) 小名斌,武家山村人,家庭贫农。1935年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加入共产党。于陕北红军刘志丹部横山地下印刷厂工作时,为革命日夜印发宣传品。红军东征,他随东征部队转战山西,于赵城、洪洞一带打击日本军,扩大根据地,为山西人民屡立战功。八路军115师从华北转战到山东地区,配合新四军开创山东根据地,歼灭日本侵略军,慕任八路军某部团长。在山东曹县安临集日军大扫荡时,带领部队英勇……[详细]
  贾征远(1916~1944) 本名-,贾家山村人。出身贫农家庭,在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思想教育。1933年,他离校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转战各县,开辟根据地。后任四支队政委。次年改编在二五纵队。1935年8月,纵队改编为战斗团转战延川。1936年元月编入刘志丹-带领的红28军,贾先后任排长、连长等职。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被送往延安后方医畹治疗。伤愈……[详细]
  薛增辉(1914~1941) 化名天胜、洪波。前薛家坬村人。家庭贫农。少年赴榆林半工半读。1930年在榆林中学加入共产党,后秘密活动在吴堡各地,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共产党员。1935年参加红军,任5团连指导员。后调任红军27军3团9连指导员。转战至绥德枣林坪附近的紧踣拦沟,国民党一个旅尾追,红3团和1、2团、地方赤卫队秘密布下歼灭阵,向敌人发起总攻,9连担任尖兵连,增辉在胃病严重的情况下,带领部队奋……[详细]
  张俊胜(1915~1937) 后山村人,从小劳动,体壮力大,秉性刚强。1933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共产党,走村串户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参加红军。1934年,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先后参加过慕家塬、猪头山、尚家塬、红山庙、大王庙等多次战斗,立功数次。1935年,红军四支队改编为战斗团,俊胜任连长。1936年调红军独立团任营长。同年秋,国民党重兵“围剿”吴堡,红军被打散,俊胜受组织委托,去国民党吴……[详细]
  冯牛儿(1916~1937) 前畔村人,从小务农,体壮力大,胆大机灵。1934年参加吴堡红军游击小组,任政治员,在全县活动。后参加共产党,工作更加积极。每次侦察,总是一人独行,在国民党重兵驻守的寨堡、集镇、村落,他经常进进出出,如入无人之境;国民党的军事设置、0、人数、换防等情况,他了如指掌;国民党地方政府的公务活动,他亦能随时了解,为部队提供了许多可靠的情报。1935年,冯调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详细]
  冯崇道(1904~1937) 冯家岔村人。省立绥德师范毕业后,回吴教书。1931年,共产党派冯在葭县峪口一带做军运工作。他化装成商人,串乡走镇,秘密工作。1934年任吴堡县苏维埃赤少部部长,宣传革命思想,扩大红军兵员。1936年春赴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分配保安(今志丹)县任军捣部长。1937年4月,中共中央派冯崇道、慕汝勤、薛耀邦先后回吴堡,恢复县、区、乡共产党、共青团组织,并以群众自发组……[详细]
  薛俊山(1911~1937) 本名建峰,小名常有,准则山村人,家庭贫农,从小务农,刚直有胆。1931年于本村参加共产党,积极工作。1933年12月,吴堡红军武装一义勇队建立,他任队长,指挥和组织了奇袭葭县木头峪地主武装的战斗,获得胜利,扩充了人员枪枝。1934年2月6日,义勇队改编为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薛继任队长,转战吴、葭、绥地区,迂迥消灭国民党军。后任吴堡县苏维埃政府肃反委员会主任、政治保……[详细]
  李浩仁(1914~1936) 陈家碛村人,家庭贫农,自幼务农,爱游泳,在黄河上学得一把好水性。1934年,他毅然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分队长,转战吴堡、葭县、绥德等地,开辟苏区,打击国民党。先后参加过猪头山、大王庙、红山庙、砖窑山等多次战斗,每次作战他带头冲锋,奋勇杀敌。后来,红军利用他的特长,组织了一支黄河水手游击队,他任队长。多次0黄河,以突然袭击的方法,打击山西离石、……[详细]
  丁学浚(1908~1936) 丁家圪坨村人,家庭富农,自幼上学,在葭县螅镇高小毕业时名列前茅。1924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习认真,思想进步。1926年冬,参加共产党。毕业后回吴堡小寺子、川口、丁家圪坨,葭县李家弯等村教书,秘密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共产党员。1934年,在本村群众会上带头烧毁旧地约文契,组织农民抗债。一次,地主领着狗腿子,向他村一户贫农讨账,因其贫穷无钱,地主强拉毛驴。村里人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