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陕西 > 榆林 > 吴堡县人物

吴堡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12-30

  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当代著名小说家。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奔赴延安。抗战胜利后,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又辗转回陕北深入生活。解放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52年任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副书记,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4年。“文革”期间,遭受残酷-,-停止工作。一贯深入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他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代表作《创业史》。个人生平1916年生,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详细]
冯维精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冯维精解放军总参谋部某部原政治委员、正兵团职离休干部。冯维精是陕西省吴堡县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二局机要员;八路军总部科员,军委二局股长、科长、四系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科长,西北野战军司令部科长,联防司令部三处处长,西北军区二局局长;军委技术部副局长,总参某部局长、副部长、政治委员等职,1961年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冯维精参加了红军东征的情报保障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八路军总部机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有效地保证了总部-对情报的需求。解放战争初期,他受命组建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详细]
慕生忠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01994)
  慕生忠(1910—1994.10.19)陕西吴堡慕家塬村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北红军五支队政治委员,红五团政治委员兼中共吴堡县委军事部部长,红二十五纵队政治委员,陕甘晋省委委员,中共陕北省委委员兼白区工作部部长,中共吴堡县委书记,陕北红军第二作战分区司令员,任吴堡中心县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以东地区作战司令员,山陕特委军事部参谋长。洛川地委宣传部长。鄜甘独立营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第九军分区司令员。1948年任中共山西河津县委书记。1949年任第一野战军-部部长,政……[详细]
  白文选(1615~1674) 原名可撰,号毓公,白家塌子村人。从小放羊务农,体大食多,膂力过人,生性好弄刀棒。明崇祯四年(1631),他与冯双礼(绥德人)参加张献忠(定边人)农民起义军,任火头军、士勇,每次作战,白战功卓著。七年(1644),献忠封白文选为前军都督。献忠牺牲后,随孙可望(延长人)、李定国(绥德人),率大西军余部由川南下,转战云南、贵州。清军逼近广东、广西,形势紧迫,李定国提出联明抗清,白积极赞同。 清顺治九年(1652),大西军兵分两路攻击清兵,白率北路军,从遵义出发向四川进攻,七月克重庆,十一月转战湖南,克辰州(今沅陵),杀清兵总督徐勇……[详细]
  薛英桂(1907~1948) 化名光明、洪亮,出生于砖窑山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本村私塾念书,学业不佳,免强读完初小后从农。1922年,好弄枪使棒的薛英桂,投奔本县警佐王迎祥,从戎习武。后于榆林军阀井岳秀86师李福成营当兵。他目睹国民党军队尔虞我诈,趋炎附势,欺凌百姓,白日佯军,夜间实匪之种种丑事,深恶痛绝,遂于1926年离队。1927年,他给贩大烟的私商保镖,往返于晋陕之间。1931年弃职回家务农。1933年,共产党在吴堡的活动加强,薛投身革命,积极工作。不久,由王国昌介绍参加共产党。1934年春,吴堡红军逐步壮大。大地主王鸿雄,曾给榆林军阀井岳秀的儿子……[详细]
   樊秉善(1906~1982) 字复初,号寒泉、拙栖,出生于樊家圪坨村的一户贫农家庭。祖父樊玉宝,终身为地主奴仆,父樊上斌一世长工。秉善从9岁起帮父种田糊口,因先天深度近视眼,从农困难,家人-送私塾就读,恩师视其聪颖苦读,才华出众,免资义务课读。后入名师慕少明学堂,慕亦赏其才华,偏力栽培,功倍讲授,故所学课业,领受烂熟。1922年,樊初小毕业。因家贫在葭县螅镇高小当炊事员,边工边读。6个学期考试,5次第一,1次第二,学习成绩震惊全校。在校期间,教师李韶华对他十分器重,韶华是葭县南区名师、名老中医,秉善羡慕不已,请求随从学医。李先生欣然应之,勉励其钻研医学……[详细]
  贾天禄(1726~1782) 字来青,号学山,贾家山村人。9岁吟诗作赋,12岁博弟子员,16岁补廪,18岁于关中拜孙景烈为师,22岁中第三名举人,26岁即乾隆十七年(1752),殿试中59名进士,31岁于山西汾州府掌教,33岁任四川省冕宁县令,以能称代牧会理,亲擒凉山盗,著有《凉山记》行世。后署川东直隶石柱同知2年,以忧归。服除,选授湖北竹山县知县。56岁告病返乡,寿57岁。(据清道光《吴堡县志》、《陕西续修通志》、《贾氏族谱》) 李士英 字育之,号植才,李家沟村人。清同治八年(1869),由增贡捐训导,十年(1871)署孝义厅训导,十三年(1874)冬……[详细]
  慕生桂(1911~1936) 化名老任、老范,慕家塬村人。富农家庭,学生出身。7岁入私塾,15岁考入县城高小,学业优良。1928年高小毕业,回本村办贫民小学,专吸收穷苦人家子女就读,不收学费,义务教学。1930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经常阅读进步书籍,研究新文化、新思想,参加革命活动,同年参加共产党。1931年春,绥师闹-,国民党当局封闭了学校。生桂转入榆林省立第六中学就读,先后任榆中地下共产党支部组织委员、书记。他经常到榆林职中、榆师交朋结友,宣传马列主义。他们把榆林“镇北台”做为秘密活动场所,每逢节假日自动聚集一起,分析斗争形势,研究斗争策略;分工编……[详细]
  李有益(1911~1984) 槐树耩村人。农民家庭,少年放羊、种地,冬闲学弹棉花赚钱度日,自幼勤劳不息,年长日久,胸倾背驼,人称“背锅”。但其体大腰粗,膂力过人,性情直鲁、刚强。1933年,他毅然参加村赤卫队。1934年秋,国民党疯狂抓捕群众,李被军阀井岳秀部队嵩打得皮开肉绽。大敌当前的1935年2月,他刚养好伤就参加了陕北红军,于红5团2连当战士,他边学、边练、边参加战斗,军事素质迅速提高。同年6月当了班长。9月23日慕家塬战斗中任排长,他带22个战上以“声东击西”,“猛冲猛打”的灵活战术,飞扑国民党晋军曲有成团指挥所,亲自夺得一挺机枪,用最快的速度,……[详细]
  郭毓仁(1911~1935) 化名任山,郭家沟村人。幼年失母,家道贫寒,从小帮父劳动,养成勤劳、朴实、忠厚的优良品质。1925年春,15岁的郭毓仁,被国民党86师抓去当兵,先后在该部罗德兴、李福成、常瑞楼营任战士、十长(班长)。1933年春,郭随国民党军驻宋家川镇,他与中共地下党员王华亭、胡海江认乡交友。王借机宣传马列主义和苏维埃革命,郭格外高兴。经过考验,同年8月由王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郭的行动引起国民党联保主任宋森田的怀疑,宋秘告国民党连长张建南。情况紧急,郭连夜逃回郭家沟,寻找王华亭。这时,王华亭、-生正从贾仰青所在的红一支队搞到一支65步枪、两……[详细]
  王国昌(1911~1978) 化名老朱,出生在旧城一个贫农家庭,幼年聪明好学。高小读书时四叔父赠他一本《-》书,他十分欣赏,不时苦读,颇受影响。1925年,他与同学郭延年于城里高小组织了童子军,领导少年操练,宣传反帝反封建。当时,省立绥德师范(四师)和省立六中(榆中)派学生来吴堡宣传革命思想,散发革命传单,王国昌开始受到革命启发,经常偷阅《社会发展史》等进步书籍。1928年,共产党员慕嘉绩调吴堡县看守所任所长,不断与高小师生接触,谈论无产阶级革命,介绍其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共旧城共产党支部建立后,王任党团支部宣传委员,经常组织党团……[详细]
  李居时(1900~1972) 化名老和,大石坬 人。8岁帮父干家活,15岁起念过3年冬书,l8岁起种田、扳船,20岁跟堂兄李和时学习中医内科,为穷苦人除疾。1934年,吴堡人民闹革命如火如荼,李积极参加,于本村建立村民委员会,他任主席,组织赤卫队,搞土地分配。1935年3月,薛文桂介绍他加入共产党,后调砖窑山乡任土地委员。1935年8月到1936年2月,李任南区区委委员、书记,领导群众开展土地分配,支援红军,维护地方秩序。后调西区,任组织科长。7月,调红军游击小组任书记。10月,国民党大围剿时被捕,关押在绥德国民党“感化院”,严刑讯问4个月,始终坚贞不屈……[详细]
  张绮(1479~1554) 字文锦,号青峰,三脑舍窠村(今张家墕村)人。从小好学,学识渊博,入贡后,任大名府通判(六品),秉公视政。嘉靖二十年(1550)任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知州,封奉直大夫。讲乡约,教纺织,勤农艺,开渠坝,造就学校。生性好友,仗义助人,视政廉正,受人拥戴。(据清道光本《吴堡县志》、明《奉直大夫云南昆阳州知州青峰张公墓志铭》、云南《昆阳州志》)……[详细]
   任逢华(1905~1978) 任家沟村人,是“吴堡千余农民的教师”、“农民识字运动家”、“社教英雄”。他1911年上小学,后又到榆师学习一年。1922年至1934年曾在本县康家塌、城内、绥德枣林坪、石岔等地任教。1935年1月10日,在本村办起第一个识字班,为村内贫下中农义务教字。他到处宣传识字的好处,送字上门,到1940年,农民识字班扩大到绥吴两县的85个村,有1700多名学员,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农民识字扫盲运动。他不避风雨日晒,天寒地冻,到二、三十里的路上送字,几十年如一日,从不取任何报酬,他教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形象直观,如教“跑”、“跳”二字,……[详细]
  贾仰青(1910~1934) 本名鸿德,贾家山村人。生于富农家庭,5岁祖父教他识字,认读如流,后入私塾,学业甚佳。13岁考入川口小学。除熟读课文外,还经常阅读《水浒》、《薛仁贵征东》等侠义小说。1926年高小毕业,考上绥德省立第四师范。但其父以绥师闹-为由不让去。1929年到绥德田家渠村私塾任教一年,得白洋百元,1930年自行入绥师就读。同年参加共产党。他参加绥师召开的纪念苏联十月革命大会,组织学生上街-,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斗争震惊了国民党当局,遂封闭了学校。1931年春,仰青转入榆林六中学习,与慕生桂等进步同学组织“同乡会”,名为交流学习经验,实则……[详细]
  贾征远(1916~1944) 本名-,贾家山村人。出身贫农家庭,在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思想教育。1933年,他离校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转战各县,开辟根据地。后任四支队政委。次年改编在二五纵队。1935年8月,纵队改编为战斗团转战延川。1936年元月编入刘志丹-带领的红28军,贾先后任排长、连长等职。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被送往延安后方医畹治疗。伤愈后即任该院政治指导员。不久调延安红军大学学习,结业后返回部队。1937年,28军编入八路军115师,开赴前线抗日,从华北转战到华东。1940年7月,他随115师……[详细]
  慕嘉绩(1908~1931)乳名国有,化名国劳、逸民,小寺子村人,中农家庭。祖父慕锡壮,务农兼行医。父慕应秀,清末捐秀才。嘉绩生性聪明,从小好学,葭县螅镇高小毕业时,列优等生。1927年,嘉绩随族叔慕少明赴榆谋职,由同乡曹道农荐举,任国民党第三监狱看守,后升看守主任。在此期间,胸怀救国大志的嘉绩,常与榆林省立第六中学老师樊峻(共产党员)等人接触。经樊介绍参加了共产党。他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指示,设法营救狱中关押的进步人士,巧妙地给狱中人偷送挖墙工具,使5名被押进步人士脱逃。事后榆林国民党当局派出-四处搜查,处分了警察科长,开除了看守,危及到嘉绩。同乡曹道农……[详细]
  樊士实(1922~1966) 樊家圪坨村人,贫农家庭。其父长年给地主揽工,母亲贫病交迫,早年去世。士实8岁起给地主干零活挣饭吃,长期从事苦力劳动。1940年,吴堡县建立了人民政权,他家分得了土地,开始过上温饱日子。1943年陕甘宁边区大生产时,他带头组织变工队、互助组,以后又组织初级农业社,年年被评为劳动模范。1952年,带头在全县办起第一个高级农业社。建社头一年夺得大丰收,社员粮食、现金收入超过村里中等户。1964年,带头修水平梯田。他一架山、一道坡,逐块踏勘设计,提出,“山上修梯田,崖墕种林草,山坡造果园,沟里打坝造良田,奋战五年大变样,苦战十年全治……[详细]
  王佩兰(1902~1958) 陕西韩城人。1933年9月,王任国民党86 师连长,驻吴堡宋家川镇,到处围剿红军,残害百姓。1934年3月,于冯家峁村抓走红军贾如怀,严刑拷打,后杀害于宋家川。4月,于红湾村捕杀红军薛光华、张××2人,将人头担到各村示众。同时放火烧了马红喜的7孔窑和衣被、粮食等物。5月,于大石坬村捕杀红军薛富有、薛树旺2人。8月,后薛家坬大王庙战斗时,俘走红军伤员王世叶等4人,群众王正等3人,就地刀杀,将人头担至宋家川挂在街头树上,威胁群众。于绥德枣林坪镇,抓捕红军干部郝二赖、李学福,枪杀于宋家川。9月,王与吴堡民团团长宋森田,带卒100人……[详细]

全部吴堡县名人>>>